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馒头巴特尔历险记
分类
作者 利格登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利格登编著的《馒头巴特尔历险记》是一本一个缀学少年的历险传奇。独特角度的成长小说。本书是一部以典型的少年口吻和小小的饶舌而充满轻喜剧性色彩的幽默小说。本书荣获2010年国际儿童图书联盟(ABBY)优秀图书奖,本书为儿童文学长篇小说。本书描摹一个民族在生命本体意义上与自然的血脉相通。

内容推荐

利格登编著的《馒头巴特尔历险记》内容简介:馒头巴特尔是一名初中学生,因家境贫寒加之母亲久病不愈,交不起学费几乎辍学。暑假期间他到乡政府所在地打工,想挣点钱为母亲治病,不料被黑店老板“开除”。家里唯一值钱、准备卖掉为母亲治病的奶牛也被黑势力团伙偷走。为了找回奶牛,小巴特尔独身一人离家“破案”,他的“历险”生活就此展开。几经被人贩子转卖,陷入黑帮窝点、假钞市场……

吃尽苦头的巴特尔终于识破了坏蛋们的真面目,并逐渐摸清了这些社会渣滓们的“活动规律”。他偷偷与警察取得联系,里应外合,最终胜利捣毁了黑势力及其窝点。学校和乡政府嘉奖了他免除学费,并为他母亲治好了病。经过一个假期的“历险”,小巴特尔认识了社会、学习了做人的道理,历练了自己。

《馒头巴特尔历险记》是一本儿童文学。

目录

第一章

 黄牛车上 

 虔诚的迎接 

 直棱棱、海达克查干、猫我们四个的故事 

 抓药让我开眼界 

 巴彦乌拉夜话 

 漂亮衣服的秘密 

第二章

 我到底该咋办 

 我的大计划泡汤了 

 喜相逢 

 严重错误 

 那木达格大叔的故事 

 苏格德尔大叔的红色摩托车 

第三章

 按新设想开展工作 

 巴雅斯古郎回家了 

 不夜城的奇餐 

 原来这就是“工作” 

 逃出魔窟 

 在火车站 

第四章

 我的两位老师 

 赌场惨案 

 我的朋友蓬松 

 怪事多多,学校的同学们 

 梦一样的真实 

 坏消息 

第五章

 侦探“助手” 

 出去跟踪侦察 

 追狐记 

 胡子与鼻子 

 趁机逃走 

 与敌人周旋 

第六章

 勋章 

 捉狐狸 

 光吃鸭子的伤者 

 神鸟的影子 

 纪念碑 

 太阳出来了

试读章节

黄牛车上

我现在正式开始唠叨自己的故事吧。

八岁时,父母经常训斥我:“看你像大人似的摆谱儿,一扯起闲天儿就天南海北地滔滔不绝……说空话的尖嘴巴。张着嘴傻听大人的话千啥?出去!弄点儿干牛粪来!”我极爱听故事,正听得入迷时就被大人赶出去,这种事不计其数哩。然而我的记性太棒了,每每听到或看到的故事,我能一字不落地讲给爱听故事的小朋友听。三年级那年,一次班主任老师把我的作品用红粉笔发表在黑板报上,突然向“全世界”宣告我是作家了。语文老师也夸道:“造句恰到好处,班里第一。”第二年,在班级演出中,我因表演‘‘懒虫娃”而成为学校“小明星”。一举成名后,我巴望‘‘作家”或“明星”的称呼传开去,却遭到高年级同学的冷遇。他们有的翘起鼻子,有的生怕掉下牙齿似的捂着嘴与我擦肩而过。可是在校园内旮旮旯旯儿、饭桌旁或篮球架子附近,我的话就值钱了。那些豁牙子流着哈喇子张着嘴站在一边,为了讨好我,有的竟然还给我糖块儿。四年级了,我在学校从来没买过糖块儿吃,全凭故事迷们给。因此,我就像得到六块糖九个枇杷那次,换句话说,也就是张着嘴听故事的一个孩子因嘴里飞进一只苍蝇而闹出风波的那一回似的讲起吧!

我原名叫巴特尔,被强加的名字叫馒头,十三岁,初一,有着九个缺点的学生。我没有镜子呀,没法儿说头长得如何!那就这么说吧:黑眼珠子,白牙齿,隆起的鼻子,高颧骨。一天,我们班级的苏赫抓住饭量高手这第一个缺点喊我一声“馒头巴特尔”,这一绰号在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中通过了。他说这是补充的名字。原来,我是吃了就笑、饱了就跳、饿了就蔫的人。或许是那一次全班同学到学校菜窖劳动之过?为储秋菜而多挑了几次筐,大蔫之余无意中千掉了五个大馒头,笑了。我的大吃,竟然使同学们惊叫起来。可我一直没当一回事儿,仍像平时那样洗了碗之后平静似水地走向操场,同吉如木图等高手踢起了足球。正踢球时,不知何时来了一帮同学,班主任老师、校医、学生会的头头脑脑们也来了,把操场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在观察我哩。自以为球技高出吉如木图而感到骄傲的我,鼓足劲儿,为了想听到雷鸣般的掌声而越发起劲儿地跳跃射球。

然而,事与愿违,他们是捏着一把汗,极度关注着我球一样的肚子是否会爆炸!哎呀呀——原来如此!现在才想到了这一层。那天,围观者虽然人山人海,不但没有雷鸣般的掌声,连一个掌声都没有。可不是吗,据说,班主任老师吓破了胆,向校长报告了,决定让校医寸步不离,一旦我疼痛难忍便采取抢救措施。当我从操场下来,班主任老师、校领导们都面色如土,瞪着眼问:“现在怎么样?疼了快说!”其实透着一层很冷淡的气氛。然而那夜,整整折腾了一宿我并没撑死。只是第二日,由于苏赫的破嘴,“馒头巴特尔”这个绰号开始正式传开喽。

鉴于他冒坏水起的绰号,当天我就给了苏赫响亮的一巴掌。也许我的反抗起了坏作用,人们似乎像从电视广告得知的一样记得牢牢的,一分钟之内就在校园传播开来。此刻,我恼羞成怒,极力排斥这个绰号,生气,哭泣,还苦苦哀求他,但无济于事。名字这东西,叫惯了就麻木不仁呀。现在,除了课堂上老师用一下我的原名,回到家父母、邻居用一次,在学校,一般通通叫我馒头巴特尔了。久而久之,我也麻木了,当有人叫绰号时就不假思索地应声“唉”了。

但是,当我真要跟臭名远扬的绰号分手的时候,想法却完全变了,并因此而哭起来。这不,母亲的腿不好,父亲的心脏有病,家里没钱给父母治病,又交不起学费,我不得不离开学校。辍学——不是我愿意的,实在是没办法了,只好被带到黄牛车上。踏上了回家的路。俗话说,人不走运喝凉水都塞牙。等着抓秋膘准备卖好价钱的花白三岁犍牛是父亲的爱畜,却一夜之间没了。我恨透了那个贼,也产生了找牛的想法。可是,大人们都一筹莫展。父亲叹气说:“人的命,天注定。”母亲瞅着可挤奶的乳牛说:“我们家再没有可卖的东西啦!”这句话像块石头压在我的心头。钱,钱,没有了钱,我爸妈的病治不了;没了钱,没法儿让我上学;没了钱,没法儿填饱肚子。哎呀!钱,难道你是能使一切获得生命的宝贝吗?!我像哑巴一样静悄悄地坐着。如何找回命运,我思索着。

我们家四口人,爸、妈、我和妹妹。妹妹跟着舅舅在旗中心小学念四年级。这次我辍学,原因之一是她岁数小,之二是她的学业好,而且这还是主要原因哩。我在三年级时几乎是前三名,四年级了,由于想当大作家到处搜集辞藻而在五十八名同学中排第十九名了。

酷热的夏天,拐过蝎子草蓬乱又长着沙竹、黄蒿的窄沟浅谷,我坐在号称犄角王的黄牛拉的大车上,摇晃着颠簸在回家的路上。据说,爷爷那一代有一个孩子在这可怕的浅谷沟口被狼吃掉,我蜷缩着连看都没敢看那沟就过去了。那年去上学的路上,百舌、穗鹏为我歌唱,像有生命的黄油盲肠似的肥嘟嘟的豆鼠们努劲儿冲出洞口立正行礼,像传递喜讯一样抖动地跑着的跳高能手跳兔们此起彼伏地跳跃着哩;现今,它们仿佛在洞内哭泣、祈祷,四周寂静得令人忧愁。犄角王不紧不慢的步伐,使六个车辋的木头轮子懒洋洋地转动着。旧木大车因磨损变细的轴吱吱嘎嘎呻吟着,似乎要断开的样子不禁令人担心。在大车的颠簸中。我同用发黄的旧毡子缠裹的被褥、枕头一起在摇晃。内心充满寂寞与忧愁的我,翻越山岭中望断心爱的校舍影子,在撕心裂肺的感觉中,悲伤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想起了让抄作业的挚友朝鲁门、巴图、其其格,还想起了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坏的家伙苏赫哩!

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为参加祭独棵大树敖包盛会少年组搏克赛,几个愣头青在学校操场上自相练习。我将由于吃的东西大大减少而松了的裤腰带弄紧跟苏赫摔跤,虽然苏赫的力气赛如二岁牛,加上绰号“神夹子”的著名侦探玛喜大叔教给他的胳肢窝夹的绝技而如虎添翼,但是,在我的“豹子击”和“闪电击”下招架不住,转眼之间连败三局。苏赫在第三次被摔倒时脸朝地。沙土灌了满嘴,这一下苏赫火冒三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竭尽全力地狠狠给了我鼻子一拳,刹那间,我的鼻子像被雷电击中一样疼痛难忍,血流不止。在旁边几个同学的建议下,我好不容易才用沙子堵住鼻孔,止了血。血管破裂受伤的鼻子虽然止住了血.但轻易不能动,我大约一个星期没敢掏鼻孔里的沙土,体会到了鼻塞的滋味。从此,我跟苏赫好像陌生人一样了。苏赫倒是频频道歉,不是送糖块儿就是给枇杷什么的,我不理睬他。打这儿开始,我就记住了“这个世界上最坏的家伙就是苏赫了”。我曾经用拳头打过他,但他的鼻子没流过血呀。

可是,今天怎么会在脑子里不断地出现他的影子呢?P1-5

序言

《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和《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的初始成果开始和读者见面了。这是值得加以庆贺的事情。因为,这一工程不仅是对文学创作的内蒙古担当,更是对文学内容建设的草原奉献!

在那远古荒蛮的曾经年代里,不知如何称呼的一群群人在中国北方的大地山林间穿梭奔跑,维持着生命的存延。慢慢地,他们繁衍起来并开始有专属各自的族称,然后被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所驱使着,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山林过起了迁徙游牧的生活。于是,茫茫的草原就变成了这些民族人群书写盛衰成败的出发地。挥舞着战刀和马鞭,匈奴人第一个出发了,紧接着鲜卑人,然后是突厥人,再后是契丹人、女真人,之后是蒙古人,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踏着前人的足迹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如今,回首望去,他们奔腾而去的背影犹如一队队雁阵,穿过历史的天空渐渐远去……

雁阵飞去,为的是回到温暖舒适的过冬地。而北方民族依次相续地奔腾前去,为的却是要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融汇对接。这是一个壮观的迁徙,时间从已知的公元前直到当今年代。虽然形式不同,内容也有所变化,但这种迁徙依然不停地进行着。岁月的尘埃一层又一层,迁徙的脚印一串又一串。于是,经历过沧桑的草原充满了关于他们的记忆。在草原的这个记忆中,有他们从蛮荒走向开化的跋涉经历;有他们从部落成长为民族的自豪情怀;有他们建立政权、制定制度、践行管理的丰富经历;有他们敬畏自然、顺应规律,按照草原大地显示给他们的生存方式游牧而生的悠悠牧歌;有他们按着游牧生活的存在形态创制而出的大步行走、高声歌唱、饮酒狂欢,豁达乐观而不失细腻典雅的风俗习惯;有他们担当使命,不畏牺牲,奋力完成中国版图的大统一和各民族人群生存需求间的无障碍对接的铿锵足迹;更有他们随着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迭和生存内容的一次次转型与中原民族相识、相知,共同推进民族融合、一体认知,携手同步的历史体验;还有他们带着千古草原的生存经验,与古老祖国的各族兄弟同甘苦、共命运,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灿烂篇章的不朽奉献……

承载着这些厚重而鲜活的记忆,草原唱着歌,跳着舞,夏天开着花,冬天飘着雪,一年又一年地走进了人类历史的二十一世纪。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节奏,草原和草原上的一切激情澎湃地日新月异的时候,我们在它从容的脚步下发现了如土厚重的这些记忆。于是,我们如开采珍贵的矿藏,轻轻掀去它上面的碎石杂草,拿起心灵的放大镜、显微镜以及各种分析仪,研究它积累千年的内容和意义。经过细心的研究,我们终于发现它就是草原文化,就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它向世界昭示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还有它留给往时岁月的悲壮忧伤的英雄主义遗风!这样,当世人以文化为各自形象,与世界握手相见时,内蒙古人也有了自己特有的形象符号——草原文化!

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是内容,而文学就是为这一需求提供产品的心灵劳作。因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世界才会光彩夺目。文学也是应该这样。所以,我们大力倡导内蒙古的作家们创作出“具有草原文化内涵、草原文化特点、草原文化气派”的优秀作品,以飨天下读者,并将其作为自治区重大的文学工程加以推动。如今,这一工程开始结果了,并将陆续结出新的果实落向读者大众之手。

在此,真诚地祝福这项工程的作品带着草的芬芳、奶的香甜、风的清爽和鸟的吟唱,向大地八方越走越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