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械——经典名枪的战事传奇》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枪支。它分门别类地向读者展示了各种枪的产生发展过程。应该说,一把枪就是一段历史,枪的产生是科技的进步,但有时它却成为杀人的利器。从某种以上说,枪已成为一种符号,它既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血腥争斗的历史,同时也向我们揭示出和平的可贵。本书客观地对枪的历史作用做出了评价,富有浓郁的理性气息。正如某位名人所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相信广大读者必然会从本书中获得营养,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枪械(经典名枪的战事传奇)/兵典 |
分类 | |
作者 | 兵典丛书编写组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枪械——经典名枪的战事传奇》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枪支。它分门别类地向读者展示了各种枪的产生发展过程。应该说,一把枪就是一段历史,枪的产生是科技的进步,但有时它却成为杀人的利器。从某种以上说,枪已成为一种符号,它既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血腥争斗的历史,同时也向我们揭示出和平的可贵。本书客观地对枪的历史作用做出了评价,富有浓郁的理性气息。正如某位名人所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相信广大读者必然会从本书中获得营养,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 内容推荐 《枪械——经典名枪的战事传奇》收录了枪械发展史上最为经典、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著名枪械,讲述了它们的身世背景、性能特点,以及在战场内外的故事。向读者呈现了枪械发展的历史和其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枪械作为一种特殊的工具,以其独特的方式书写了浓重的一笔。它不仅创造着历史,从某种角度来说,经典枪械更是成为了历史的符号和象征。 目录 第一章 早期的枪械——冷兵器的化身 火绳枪——热武器之鼻祖 燧发枪——骑士毁灭者 毛瑟枪——现代步枪 战事回响 燧发枪改写美国历史 第二章 手枪——冷兵器的终结者 沙场点兵:手枪大战大刀、长矛 兵器传奇:“最”是你眼中那一把手枪 慧眼鉴兵:手枪带来了恐惧 最优雅的火器——柯尔特左轮手枪 精确、安全的代名词——史密斯-韦森转轮手枪 手枪中的贵族——鲁格P08 军用手枪之王——勃朗宁M1911 世纪之枪——格洛克手枪 美军军官专用手枪——意大利伯莱塔92F式手枪 手枪中的王者——“沙漠之鹰” 战事回响 刺杀林肯总统的枪 世界著名手枪补遗 第三章 普通步枪——轻兵器之王 沙场点兵:亦刀亦枪的兵器之王 兵器传奇:中国火铳之后的步枪 慧眼鉴兵:勇士之枪 最顽强的武器——莫辛-纳甘步枪 纳粹的屠刀——毛瑟98步枪 拯救大兵瑞恩所用的枪——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 传说中的“三八大盖”——三八式步枪 横扫德日的利器——M1式加兰德步枪 战事回响 开国第一枪:汉阳造的故事 第四章 阻击步枪——冷血战魂 沙场点兵: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 兵器传奇:躲在暗处的幽灵 慧眼鉴兵:死神装上了瞄准镜 功勋之枪——莫辛-纳甘阻击步枪 二战最经典的阻击枪——德国毛瑟98K阻击步枪 暗处的杀手——M21阻击步枪 新一代阻击之王——SVD阻击步枪 现代阻击步枪的先驱——M40A1阻击步枪 重阻之王——巴雷特重型阻击步枪 战事回响 战无不胜:“白色死神”西莫·海亚 巾帼不让须眉:苏联阻击手柳德米拉 一战中的华裔阻击手 世界著名阻击步枪补遗 第五章 卡宾枪——短臂枪魂 沙场点兵:马上的“英雄” 兵器传奇:步枪变形卡宾枪 慧眼鉴兵:卡宾变形 美军二战之魂——M1卡宾枪 战后的美国王牌——M4卡宾步枪 战事回响 世界著名卡宾枪补遗 第六章 突击步枪——火线王者 沙场点兵:一枪在手,独步天下 兵器传奇:揭开突击步枪的面纱 慧眼鉴兵:最有效的单兵武器 突击步枪的鼻祖——StG44突击步枪 武器之王——AK-47 战火中的铁血王者——M16突击步枪 冷战王牌——比利时FNFAL步枪 枪林一怪——AUG突击步枪 现代步枪的王者——G36突击步枪 战事回响 巅峰对决:AK-47大战M16 一代枪王:卡拉什尼科夫的传奇人生 世界著名突击步枪补遗 第七章 霰弹步枪——堑壕战鸟铳 沙场点兵:步枪中的大炮 兵器传奇:异常血腥的霰弹枪 慧眼鉴兵:单兵杀人机器 美国最受追捧的枪——雷明顿M870霰弹枪 性感杀手——伯奈利霰弹枪 战事回响 世界著名霰弹枪补遗 第八章 机枪——战场收割机 沙场点兵:横扫一大片的怪兽 兵器传奇:在“嗒嗒”声里倾听它波澜壮阔的历史 慧眼鉴兵:一代神器 马克沁重机枪——自动武器的鼻祖 生命收割机——MG-42通用机关枪 口径最大的机枪——M2式“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 大名鼎鼎的“捷克式”——ZB-26轻机枪 二战轻机枪之王——捷格加廖夫DP轻机枪 一代名枪——M60通用机枪 战事回响 旋转的火神——加特林6管机枪的身世 第九章 冲锋枪——战地扫帚 沙场点兵:枪械中的突击手 兵器传奇:冲锋枪现形记 慧眼鉴兵:火线仙人掌 现代冲锋枪的鼻祖——汤姆逊系列冲锋枪 冲锋枪中的战神——波波莎冲锋枪 并不完美的完美武器——MP40冲锋枪 不列颠“五星”冲锋王者——司登冲锋枪 美国王牌——M3冲锋枪 综合性能最好的冲锋枪——MP5冲锋枪 战事回响 国外开花国内香:MP18I冲锋枪在中国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火绳枪——热武器之鼻祖 轮番齐射,大话火绳枪 在冷兵器时代,无论是一场战争还是一场战役,敌我双方比的都是剑术、刀法,以及抗击打能力。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前行,让战争双方不平等的火绳枪出现了,冷兵器时代就这样结束,火器时代来临了。火器时代,如果作战双方,一方拿着枪,另一方却拿着大刀,这样的战争结果可想而知。火绳枪就这样轻而易举地验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它一诞生,就被用于战争和冲突,从此,战争就具有了名副其实的、更为浓烈的火药味。用它解决的纷争无从记录,用它杀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15世纪初,一位英国人发明了一种新的点火装置,他用一根可以燃烧的绳子代替烧得红热的金属或木炭,并设计了击发机构,这就是在欧洲流行了约一个世纪的火绳枪。 火绳,顾名思义,就是一段烧着的导火绳。它用硝酸钾的溶液浸过,可以缓慢地燃烧。其枪上有一个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上,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夹着一段燃烧的火绳,士兵发射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点燃黑火药,进而将枪膛内装的弹丸发射出去。训练有素的射手每3分钟可发射2发子弹,长管枪射程100~200米。 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中国是火药的发明国。10世纪末期,中国北宋的军事技术家和统兵将领根据以往炼丹家们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曾经使用过的配方,经过调整和修正后,制成最初的、也是最初级的武器用于作战,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使用火器的新时代。到1259年(南宋开庆元年),寿春府(今安徽寿县)火器研制者发明了突火枪,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单兵手持式竹制火枪。突火枪的创制,受到后世各国火器研制者的重视,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堪称世界枪炮的鼻祖。但这种简单的火枪,既没有照门也没有准星,而且没有可以抵肩的枪托,仅能进行概略射击,它在战争中的作用恐怕仅仅是造成敌军的混乱而让己方步兵和骑兵有机可乘。顺应战争的需要,火绳枪很快就出现了,并成为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兵器。 虽然火绳枪一度横行战场,在世界各国的军队中盛行了200多年(在亚洲国家时间还要更长一点),但它也有不少缺点。由于引发火绳枪需要一段火绳(通常是由几股细亚麻绳搓成的导火索,用醋煮过或用硝酸钾泡过),所以每个火枪手都要在自己身上携带长达几米的火绳。在临战之前,他们必须先点燃火绳,因为在天气潮湿的时候,火绳极难点燃,而且有经验的战士会将火绳的两端都点燃以便随时开第二枪,这样,一根火绳是烧不了多长时间的。火绳点燃时也很危险,稍不小心,火星就会点燃身上背着的弹带,引起爆炸,伤及火枪手自己,而且点燃的火绳在夜间很容易暴露自己,这样欲在夜间偷袭敌军简直不可能。 火绳枪另外一个缺点是它的射击过程非常复杂而缓慢。中国明代将领戚继光在《戚继光兵法》中记录了使用火绳枪的10道工序。而在欧洲,1607年阿姆斯特丹的雅各布·德·盖耶出版的一卷图示《武器练习》,对火绳枪的开火步骤进行了描述,共分为25个步骤。火枪手出战,要带上枪及火绳、火药(分枪内用和火门中用)、弹丸、叉形支架。 在1450年左右,欧洲火器研究者便将其改进为半机械式的点火装置:在枪托的外侧或上部开一个凹槽,槽内装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构成扳机,可以旋转,并有一个夹子夹住用硝酸钾浸泡过的能缓慢燃烧的火绳。枪管的后端装有一个火药盘,发射时,扣动扳机,机头下压,燃着的火绳进人火药盘点燃火药,将弹丸或箭镞射出。而且还改进了枪托并加装了护木,使火绳枪可以抵肩射击。 日本火绳枪是由葡萄牙人传人的。日本天文十二年(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8月25日,一只载有100多人的船,在九州南部的种子岛靠岸。船上有3名葡萄牙人,以及化名为明朝五峰的王直(后称净海王王直的大倭寇头目)。葡萄牙人带有一种火绳枪,其旁有一穴(即火门),系通火之路,装上火药与小铅丸,用火绳点火,可将铅丸射出,击中目标,发射时发出火光与轰雷般的爆响。‘日本人时尧(种子岛家第十四代当主)见后视之为稀世之珍,将其称之为“铁炮”。之后,又用重金购买,并派小臣条川小四郎向葡萄牙人学习火绳枪的使用及其火药的制作法,仿制了十几支。不久,日本的一些冶铁场便先后仿制出日本式的火绳枪。当时的倭寇还把这种火器用于对中国的掠夺活动中。在1543年~1600年间,日本战国时代(相当于明嘉靖到万历年间)生产的火绳枪,已是普通士兵使用的实战用枪。而到1600年以后,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相当于中国清朝时期)生产的火绳枪,便是供贵族武士阶层佩带,枪身豪华美观。 当时的中国明朝,在一些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军队大规模使用火器,学习西方较为先进的技术。而且引入了“红夷大炮”,将中国的火器发展推到了顶峰。到了清朝,由于清政府游牧民族“弓马打天下”的概念,导致火器技术渐渐落后于西方。常言说落后就要挨打,火绳枪在中国一直用到19世纪末期,当西方资本主义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向古老的…… P2-4 序言 对于我们来说,枪是遥远的。我们只能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枪声中去寻找枪的痕迹。从人类发明火药的那一刻起,冷兵器就注定要被一种新式的武器所代替,那就是枪。即使再简陋的火枪,面对大刀、长矛时也有着巨大的优势,这便是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进步。但事物往往是两面的,枪的出现,让大刀长矛退出了历史舞台,可它成为了另外—种杀人工具,一种更可怕的杀人武器。 也许,枪被发明出来以后,它便再也逃脱不了杀人的命运,它更是在战争的磨砺下变得越来越冷漠,但是当一种新的枪械出现之后,它也会随之退出历史的大舞台,给人们留下的只是记忆,惨痛的记忆或者辉煌的记忆。 在这本《枪械》里,我们就将认识这些给人类带来美好、惨痛、悲伤、激动的枪械,它们分别是早期的火绳枪、燧发枪、毛瑟枪、普通步枪、卡宾枪、突击步枪、狙击步枪、霰弹枪、冲锋枪和机关枪。这些枪就仿佛一个个独立的王国,相互克制又相互依赖,但它们都有一个本质的共性,那就是它们是伴随火药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我们都知道,火药的发源地是中国,枪械的发源也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突火枪”,它是早期火器的代表作。而随着蒙古人不断向西扩张,中国的火器制造技术被带到了西方。 历史总是这样,一个先进的事物会引发巨大的蝴蝶效应,就比如说火药西传,让西方人借助于中国的火药,发展了现在的枪械和火炮。经过不断的改良而威力大增的火枪不仅使武士的盔甲形同虚设,同时也加快了中世纪的结束和文艺复兴的到来。 14世纪,欧洲人和阿拉伯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战争中,阿拉伯人使用了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兵器,使欧洲国家吃了大亏,这些欧洲人从战争中认识到,管形火器确实威力很大,于是,纷纷学习制造火药和火器,当时,欧洲国家工业技术水平较高,所以,中国的管形火器在阿拉伯人手中没有长足进步,在欧洲却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最早的枪是火门枪,我国早期的小型火铳等都属火门枪,所谓火门枪,就是在枪上有一个点火的火门。然而火门枪实在太不方便了,当时,射手们这样评价火门枪:“单人操作火门枪,得有两双眼睛三只手才行!”为了使枪能够单人方便地使用,一位英国人发明了一种新的点火装置,用一根可以燃烧的“绳”代替红热的金属丝,并设计了击发机构,这就是在欧洲流行了约一个世纪的火绳枪。 从火门枪到火绳枪,是枪械发展史上点火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直至今天,火绳枪的原理仍获得广泛的应用。作为第一种可以真正用于实战的轻型射击武器,火绳枪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它不能在风雨天使用,战斗开始前和战斗进行时,火绳必须始终燃着,不仅消耗量大,而且非常容易发生危险,特别是在夜阿作战时,燃着的_火绳所发出的光亮,无疑暴露出已方所在地及作战兵力的多少。于是,人们又开始探索克服火绳枪缺点的新型武器。于是,又出现了燧发枪和击发枪。 如果说“一战”之前枪械的制造属于作坊式的话,那么从“一战”开始,枪械的制作就是工厂式的。期待和平的人们在战争中逐渐悟出这样的真理:想要不被侵略,就要造出火力更强、杀伤力更大的枪支弹药。而怀着军国主义梦想的侵略者们也悟出那样的真理:想要夺得更多的土地和资源,就要造出火力更加强的火器。在“一战”之后,各国都已经积极开发各种枪械:左轮手枪、冲锋枪、手动步枪、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狙击步枪及机枪。其间先后出现了许多新型枪械,如苏联的莫辛二纳甘步枪,德国的毛瑟步枪、MG-34、MC-42,美国的M1加兰德步枪、M1卡宾枪、勃朗宁自动步枪,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布伦轻机枪等。至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还出现了自动步枪和突击步枪,如1944年出现在战场上的德国7.92毫米StG44突击步枪,特点是火力强大、轻便、在连续射击时亦较机枪更容易控制,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突击步枪,亦对世界各国枪械的研制产生了重大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刺激T枪械的发展。后来的历次大小战争更是为这种发展推波助澜。20世纪40年代,世界枪王AK-47终于出现了。苏联开发了著名的AK-47之后,美国亦开发了M14自动步枪及M60机枪。越战时期,冲锋枪及自动步枪已成为主要战争武器,像20世纪60年代装备美军的7.62×51毫米M14自动步枪,战时显示大口径子弹不适合用做突击步枪,其后开发出著名的小口径M16,苏联亦推出小口径化的AK-74。时至今日,越来越快的射速,越来越远的射程,越来越大的杀伤力,使得枪械的发展近乎完美。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枪械作为一种特殊的工具,以其独特的方式书写了浓重的一笔。一些经典枪械更是成为了某一历史时期或事件的符号和象征,而谁能说枪械之间的争斗是没有生命的呢? 就比如说,我们看到“三八大盖”,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侵华日军的种种罪恶行径和丑恶嘴脸。越南丛林里AK-47和M16的对决更是人们永远说不厌的话题,而人们更在意的不是对战争的津津乐道,而是对丛林深处人性迷失的思考,还有对发生在那个曾经叫“西贡”的城市的往事的追忆。是的,这就是历史,它在流传,在转动,它也有生命的。 所以,了解这些历史,才能看到这些历史的未来;了解这些枪械,才能看到这些枪械的生命。 后记 枪,从另一个层面上代表着历史,或者这么说,一把枪就是一段历史,这是我们在编写《枪械》这本书时想要达到的目的。虽然我们尽可能挖出枪和枪声背后的故事,但凡事都不会那么完美,有些资料是保密的,尚未公开的。我们只能做到这些。 人类的历史总是伴随着战争,而武器是战争中取得胜利最基础与最关键的手段之一。其中,步枪是战争中最基本的武器,可以说,不管多么现代化的战争,最后解决问题的还是步枪。在枪械史上步枪是发展时间最长的一类枪种,它见证了枪械六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六百多年中,经过了火绳枪、燧发枪、前装枪、后装枪、线膛枪等几个阶段。正是由于步枪的这些发展,才有了现代枪械的发展。 有时我们在想,如果我们会时空穿梭,回到某把枪的战斗现场看看,去那段历史看看,那将会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但我们犹豫了,不是因为这是痴人说梦,而是因为有些枪背后的历史太过残忍。因为,一把枪被发明出来之后就变成了双刃剑,它代表着科技的进步、智慧的发展,但同时又是更大杀戮的开始。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枪:枪不会杀人,是人在杀人。这句出于枪王杜洛克之口的名言,也恰恰印证了本书的观点。枪是有生命的,尽管它杀过人,但它是无罪的。枪,被有生命的人控制着,就能制造出暴力,譬如武侠小说里描述的那样:手中无剑,心中的剑却是更加厉害。几百年前的人类社会,那时没有枪,但照样充满暴力,充满战争。所以枪是无罪的,没枪,并不代表世界和平。所以,我们想要评价一把枪,要看它掌握在谁的手中,当它被侵略者利用,那它上面便浸染着无辜生命的鲜血;如果它放在和平者手中,那它注定会给人类带来和平。AK-47之父卡拉什尼科夫在90岁生日这天认真地说:“我研发武器,是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为了和平。但它们有时却被用在不该用的地方。那不是设计者的错,而是政治家们的错。我设计这个武器是为了保卫祖国,我也希望它们今后能用于这个方面。” 更多的了解,是为了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思考,是为了更多的和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