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所蕴合的历史文化不仅能充分展示和渲染出华夏文明独特的文化魅力,更重要的是,很多成语其实都隐藏着一个养生大秘密,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这本由王凤岐所著的《成语中的养生智慧》从浩瀚的成语海洋中遴选出蕴含丰富养生哲理的成语,并从中医的角度进行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其间深刻的养生道理,体现了中医世界的艺术之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成语中的养生智慧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王凤岐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成语所蕴合的历史文化不仅能充分展示和渲染出华夏文明独特的文化魅力,更重要的是,很多成语其实都隐藏着一个养生大秘密,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这本由王凤岐所著的《成语中的养生智慧》从浩瀚的成语海洋中遴选出蕴含丰富养生哲理的成语,并从中医的角度进行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其间深刻的养生道理,体现了中医世界的艺术之美。 内容推荐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语作为汉语言中的一朵奇葩,更是传承着华夏文明!成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不仅能充分展示和渲染出华夏文明独特的文化魅力,更重要的是,很多的成语其实都隐藏着养生大秘密,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我们有责任将其发掘出来,传承下去。这本由王凤岐所著的《成语中的养生智慧》选择了一些比较典型的成语,由专家从中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其深刻的养生意义。 这本《成语中的养生智慧》适合保健养生爱好者阅读。 目录 【第一辑 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灵手巧 心旷神怡 触目惊心 昂首阔步 捶胸顿足 病入膏肓 痛心绝气 心神不安 【第二辑 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魂飞魄散 体无完肤 哀兵必胜 明察秋毫 愁肠百结 弱不禁风 【第三辑 肝——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魂牵梦萦 肝胆相照 怒发冲冠 过目不忘 暴跳如雷 肝肠寸断 【第四辑 脾——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脍炙人口 沁人心脾 垂涎欲滴 望梅止渴 水土不服 骨肉分离 粗心大意 得意忘形 囫囵吞枣 口干舌燥 【第五辑 肾——作强之官,技巧出焉】 结发夫妻 白头偕老 掩耳盗铃 骨软筋酥 唇亡齿寒 殚精竭虑 耳聪目明 志存高远 不寒而栗 脱胎换骨 【第六辑 胆——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一身是胆 明目张胆 提心吊胆 心虚胆怯 胆战心惊 【第七辑 面——有诸内者,必形于外】 人面桃花 察言观色 洗心革面 燃眉之急 人老珠黄 面黄肌瘦 人心如面 【第八辑 脚——人体起点,健康重点】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脚踏实地 一脚不移 举足轻重 手舞足蹈 试读章节 心灵手巧 手绝不单单是用来“养眼”的。我们常说一个词——心灵手巧,可见,手与人的智慧或多或少有着某些关联。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素手、机杼、泣涕、脉脉,把一对相爱却难相守的恋人的痛苦和无奈淋漓尽致地勾勒出来了,让人读了,不禁黯然落泪。 “素手”形容手之洁白,多用于女子。有人说,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正因为如此,护手霜、美甲店等才层出不穷。不过,人们往往只重视手的外观,却忽视了它的内在含义。 手有什么内在含义呢?它的含义可大着呢!中医就有专门的“手诊”,一位高明的医师通过对手的观察就可以判断出他的健康状况。由此可见,手绝不是单单用来“养眼”的。我们常说一个词——心灵手巧,可见,它与人的智慧也或多或少有着某些关联。 中国有句俗话,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手也是如此。从经络的角度来讲,六条经络都经过手部。咱们先从拇指说起。拇指走的是哪条经络呢?是肺经。肺经经穴起于中府,终于少商,而少商就位于拇指内侧指甲的旁边。肺在五脏中有“相傅”的美誉,相傅就是宰相,为百官之长,所以肺可以“朝百脉”。大家知道,你去中医院看病,医生会给你诊脉,他的手按的那个位置,就是肺经上的一个穴位,叫太渊。因为“肺朝百脉”,所以才会“脉会太渊”,通过这一个穴位,就可以知道全身的状况。另外,如用四指握拳,用拇指的指根部位相互摩擦,可以起到预防感冒的效果。原因在于这样可以刺激肺经,而肺是主皮毛的,皮毛坚固,寒邪就无法入侵,我们也就不会轻易感冒了。如果你的拇指经常感到麻木,这也提示你肺经出问题了;如果拇指指根发青,说明肺里有寒。 接着是食指。食指的指甲内侧有一个穴位叫商阳,它是大肠经的起始穴,掐按这个穴位,有很好的通便效果。或者用食指轻轻按揉迎香穴。为何非要强调是食指呢?因为这样可以刺激到大肠经的起点和终点。大肠经起点是商阳,终点是迎香。这样就可以将整条经络的气血调动起来,不仅能通便,还能治鼻炎,防治感冒的效果也不错。 然后就是中指了。中指走的是心包经。如果说心是“君主”,那心包就是“御前侍卫”了。它的作用就是“代君受过”,保护“君主”不受外邪的侵犯。生活中,有些心脏病患者经常感到中指麻木,这说明心脏病还不严重,病邪只是侵犯了心包而已。如果哪一天小指麻木,就说明病邪已经突破心包,到达心脏了,因为小指走的是心经,这种心脏病就比较严重了。 无名指走的是三焦经。为何取名为“无名”呢?三焦在人体中是“孤府”。之所以“孤”,是因为它太大了,五脏六腑全部容于其间,没有单独的脏腑与它相匹配。也有人认为三焦经不可名状,没有具体的形态,恰似无父无母、无名无姓的“孤儿”。而它的起始穴又正好在第四指上,所以此指便称为“无名”了。还有,将戒指戴在无名指上有保健的效果。因为把戒指戴在那儿,正好刺激到三焦经。三焦通百脉,这样人就不易得病。 最后就是小指了。别看它的个头小,排名末,肩负的责任可不少。因为其他四指一指只走一条经脉,而它的上面却循行着两条经脉——心经和小肠经。心经走的是小指的内侧,即靠近无名指的这一侧;小肠经走的是小指的外侧。只不过心经是止于此处的少冲穴,而小肠经则是起于此处的少泽穴。心经与小肠经的关系,与肝与胆的关系一样,是相表里的。 五指连接着五脏,而五脏又受“君主”心的控制,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十指连心”了。古代有一种刑罚叫“拶(zan)子”,就是一种专门用来夹手指的刑具,被施刑的人通常痛苦不堪,原因就在于施刑的人通过摧残犯人的手来折磨他的内心。 同样,通过对手指的锻炼,也可以使人变得灵巧起来。因为手指经常运动,循行的经络就会通畅,心的供血就会足,“心主神明”,人也就更聪明。所以说孩子从小就要培养动手能力,不要死读书。死读书锻炼的只是记忆力,而动手锻炼的才是智慧。 不仅是孩子,老年人多动手也有好处,可以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老年人闲暇之时可以织织毛衣,做做针线活,或是拿两个核桃放在手心里旋转,十指相对着敲打,都可以起到锻炼手指灵活度的效果。P002-004 序言 记得央视曾播放过一个纪录片,讲的是一名德国医生原先在美国加州学习中医,后来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专心钻研中医经典。他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还可以写一手漂亮的繁体字,他的古文水平甚至连一些国人都自愧不如。有人曾问他为何如此痴迷中华文化,他回答说,只有学好中医古文经典,才能理解中医的思维方式。 这个德国人的话,让我感到欣慰,同时又让我为之动容。中医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就更不可小觑了。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昔仓颉造字之时,象形会意,揭示宇宙真相。据说字成之日,天地为之震动,下起了“粟雨”。汉字与其他文字不同,既有形、有声,又有意。很少有一种文字可以将文化演绎得如此丰富。就拿“医”这个字来说,医的古体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臀”,一种是“毉”。这两种写法的上半部分是相同的,只是下半部分一个是“酉”,一个是“巫”。我们先来看第一种写法,“醫”由医、殳、酉三部分组成。《说文解字》对此的解释是:“治病工也。殴,恶姿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王育说。一日殴,病声。酒所以治病也。《周礼》有臀酒。古者巫彭初作臀。”根据许慎对“醫”的定义,“殴”的主体即指医生。那什么是“恶姿”呢?就是不文雅的姿势。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认为疾病不是自然原因导致的,而是由看不见的神秘力量所引起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鬼神”。所以想要使病人痊愈,除了汤药,还得在病人身上又推又压,企图将附身的病魔驱逐于体外。这个过程,也就是民俗所说的“跳大神”,祛病的人手拿信符,又蹦又跳,见过的人都知道姿势相当的不雅,所以我们的祖先才称其为“恶姿”。而“臀”写作“毉”也与此有关。《说文解字》就解释说:“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裒,舞形,与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凡巫之属皆从巫。”所以古代的“医”可以称为“巫医”,两者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 “酉”怎么解释呢?《说文解字》对此的解释为“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凡酉之属皆从酉。”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酉”与“酒”相通。我们现在喝酒只当它是一种饮品,但在古人眼里,它是用来治病的。《汉书·食货志》就说:“酒,百药之长,嘉会之好。”酒有行气血的功效,所以古人经常用它来治病。至今,许多药物仍是以酒为药引的,为的也是借酒力以行药效。“醫”字下有“酉”字,也代表治愈顽疾。疾病治好了,自然就是“医”。由此可见,一个字里面包含的学问是很大的。而一般人学习,不求甚解,也就无法真正领会到其中的奥妙了。 说到汉字,又不能不提到成语。成语可以说是汉语的精华了,短短几个字,便浓缩了无尽的意义。比如万千情丝郁于胸中,无法表达,无人理解,真是“愁肠百结”!伤心至极,痛不欲生时,又难免“捶胸顿足”;虽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雄心壮志,却也少不了“脚踏实地”,否则只能“顾影自怜”、“黯自神伤”。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读书之人多半“读好书不求甚解”。 中医若想发扬光大,也得从这小小的方块字做起。这一撇一捺虽然简单,内里却是包含乾坤的。无论是养生知识的普及,还是中医文化的传承,汉字都功不可没。虽然笔者能力有限,却想借这浓缩的精粹,探寻通往中医神圣殿堂的门径。至于能窥得其中多少奥秘,全凭各自的修为了! 王凤岐 2011年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