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是一个时期成果的展示,又是走向新征程的起点。对于这套丛书,我们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和权威性的标准,怀着使之臻为典藏读本的愿望,进行了认真的组织、策划、编辑和出版。广大少数民族作家不会辜负党和国家的厚望与重托,牢记使命和宗旨,以自己的勤奋与才华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编著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哈萨克族卷)》是该作品集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哈萨克族卷) |
分类 | |
作者 |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是一个时期成果的展示,又是走向新征程的起点。对于这套丛书,我们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和权威性的标准,怀着使之臻为典藏读本的愿望,进行了认真的组织、策划、编辑和出版。广大少数民族作家不会辜负党和国家的厚望与重托,牢记使命和宗旨,以自己的勤奋与才华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编著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哈萨克族卷)》是该作品集之一。 内容推荐 佳作荟萃,群星璀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的一部分,中国作家协会编辑出版了“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成果的梳理和检阅,是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盛事。这套丛书编选了各个少数民族各类题材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景象,也拓展和扮靓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编著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哈萨克族卷)》是该作品集之一。 目录 序 小说 努尔曼老汉和猎狗巴力斯 枣红马 喜事 车祸 额尔齐斯河小调 长满蒿草的原野 白马 如诉的琴声 痛悔 魂在人间 生存 两头雄羊何时开战 盘山路 往事 库 神井 父亲母亲儿子 山村纪事 居马别克老人 昴宿星光 散文 最后的猎人 诗歌 我自豪地望着 灰雀 月夜 乌楞格尔湖(外一首) 同龄人 大地母亲 不要为后代伤悲 喀纳斯湖 草场拾零 人生之路 繁星 无知 关于“腐朽”的联想(外一首) 堂姐 原谅我,亲爱的 生活之歌 雨神 原谅我大夫(外一首) 老人的祝词 吐尔宏遐想 后记 试读章节 寒冬腊月,北风刺骨,地上覆盖着厚厚的雪,在北方这月份是最冷的天气。百姓为了生机,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天亮了,风还是夹着雪吹个不停。冬牧场牧民破旧的土房一个连着一个,低矮的房子窗户各异,有的是薄薄的羊皮,有的是云母片,有的则是硬纸板。烟囱里冒出的浓烟,一出来就被风刮得无影无踪。 四周静悄悄的,村子的人们还没有起床。几户人家草垛旁,年轻人在给牲畜喂草。早起的牛吃着夜里马吃剩下的草渣。大黑狗霍依乌赛尔找到一只马蹄子,叼到远处啃。村里人都知道这条大黑狗凶猛,且善于搏斗。它锋利的牙齿在马蹄上啃来啃去,但没有什么可以吃的。那是刚才这家主妇进伙房生火,没有关严门,留出一条缝子,那在垃圾堆旁的大黑狗就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溜进伙房,把刚宰的马的一只蹄子叼跑了。然后跑到远处去,啃战利品。既狡猾,又心虚。 一个骑着褐色马的人走来,快到村边时,突然停下来,盯上了大黑狗嘴上的马蹄。 去年夏天赛马时,一匹三岁的枣红马,冷不丁显了实力,名气就传开了,可谓前途无量。这一带有名的相马人库德拜评价说:“这枣红马是匹快马,应该好好调养。” 朱马什是世代富裕的人家,在他的小马没有出名前,他还从没想过,要想出名,养成群的马,不如养一匹很棒的跑马。朱马什的马,半路出家,那一次,枣红马虽然才只得第六名,但他在大家眼里,却证明了他作为二百匹马主人大户的地位,声名鹊起,令人羡慕。 是的,有了快马,证明了他拥有很多的马,有了快马,他的好运也会接连不断。人们也都相信朱马什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我家的都是良种马。况且,有匹参赛马,能得诱人的奖励。 可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件,却把朱马什的幻想化为泡影。他感到莫大的痛苦。他原本是个老财迷,丢只瘸腿的羔羊,都会气得几天睡不着觉,要命似的,那天早上枣红马出去吃草,晚上没有回来。那一晚,他辗转反侧,没有入睡,天蒙蒙亮就去找丢失的枣红马,这不,他骑马转了一大圈,刚回村子,就碰上大黑狗。朱马什就下了马,用他粗大的手抓起那沾满了大黑狗唾液的马蹄,仔细看,然后就猛拍一下大腿,就哽咽起来: “哦!好可怜的枣红马,我倒霉啊!”他这样哭着,朝那狗主人家咬牙切齿地骂: “该死的人呀,你们折断了我翅膀,那你们就走着瞧!” 过了一会儿,他的情绪好像开始缓过神儿来,看着大黑狗:“我的宝贝,你可帮了我大忙。” 然后,他把马蹄揣在怀里,骑上马,走了。他得意自己找到了一个盗马贼,他断定这是他的好运气,那眼前就开始浮现出一幕幕美妙的景象,心中的痛苦顿时烟消云散。但他没有向人透露什么,事实上,看着他空手归来,村里的年轻人,也根本没想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一早晨,睡王铁木尔汗贝子大人起得比往常早。平时里,他晚饭吃得晚,就可睡到第二天中午,有时甚至午后起床。这成了他的习惯。所以,他所到之处,关心他的人们总会问房东:“贝子大人起床了吗?”回答也往往是:“贝子起床的时候还没有到呢。” “睡王”的称号,在睡王本人看来是荣誉和地位的象征。铁木尔汗贝子家族是阿勒泰有名的四大家族之一。阿勒泰的哈萨克人一向认为,地不能没有山峰,百姓不能没有头领。于是,他们把可汗的后代库格岱请来,管理哈萨克部落的事务。几十年后选了四个毕。而那四个毕之一,就是铁木尔汗贝子的祖父。子承父业,贝子的官位由铁木尔汗来世袭传承了。P16-17 序言 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上,中国作家协会正式推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这项工程得到中宣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旨在按照党的文艺政策及民族工作总方针,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学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从培养人才、鼓励创作、加强译介、资助出版和理论批评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提高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质量,繁荣民族文学创作,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 佳作荟萃,群星璀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的一部分,我们编辑出版了“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成果的梳理和检阅,是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盛事。这套丛书编选了各个少数民族各类题材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景象,也拓展和扮靓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 中华民族,是由我国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文明,是由我国56个民族共同构建的;中国文学,是由我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各民族翻身解放,社会面貌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共和国平等一员的55个少数民族,都以自己的方式投身于社会主义的国家建设。文学创作是参与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因而促使各民族的文学也逐步走向发展、创新和繁荣。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多民族、多语种、多门类与多梯次的文学队伍正在壮大。目前,55个少数民族在中国作家协会都有了自己的会员。他们有的是本民族的第一代作家,有的是本民族作家群的代表,有的在国内和国际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次入选的作品,是1976年至2011年在国内公开出版发表的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和短诗等门类的佳作。长篇小说、长篇诗歌和长篇报告文学则暂列存目,适时另行选编出版。 从语种上看,入选的作品有直接用汉语言文字创造的,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原创后译成汉文的。由于历史文化与生产生活的演变,我国少数民族有的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的曾经有过但现在不再通用,有的有语言而没有文字。文学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是由多重元素构成的,如语言文字、题材、主题、族属、审美心理、抒情方式、风俗画、风景画和哲学宗教理念等。所以,考查文学的民族性要综合多重进行,避免片面性和单一性。从入选的用汉语文创作的作品来看,他们同样表现了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写出了本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的无袖长衣,而在具有民族精神”。还有很多生动具体事例都证明了运用汉语言创作的少数民族作家同样可以创作出优秀的民族作品,同时表现出我们很多少数民族作家深厚的汉语言修养与杰出的才智。所以,提倡学好汉语言、用好汉语言也是提高文学艺术质量所需要的。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需要一种通用的语言来便于相互之间的沟通,增进相互的理解。另一方面,一种语言就是一个博物馆。民族语言文字蕴含着民族心理的密码,承载着传统文化特有的审美方式。它在抒情表意方面,有些地方是极其微妙而难以取代的,况且,我国边远的少数民族牧区、林区或农区广大读者受众,还是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最熟悉、最有亲切感。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扶持民族语言的创作,发挥民族语言的优势,推动民族语言的创作。《民族文学》增设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和朝鲜五种文字版本便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在一个国家,有不同语言文字的创作,在一个民族也有不同语种的创作,这种差异更易于张扬文学自由和审美的效能,激活新的审美感受和艺术张力,更容易形成各个类型的作家之间互相激发、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局面,以保持我国文学发展繁荣持续性的活力,同时更好的保证众多读者多元性的审美需求。没有差异,不会前进;没有差异,不会多彩;不承认差异,不会有平等。肤浅的趋同论,是不科学的,是无益的。它的实质是单一论、终止论。这也是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演进发展所验证的道理。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看来,每一个民族无论其大小,都有为此民族所有,为他民族所无的优秀特质。文学的根脉在本土,文学创作不能脱离精神母体。文学的原创性和民族性源远流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传承性。从当前直到久远,必须重视文学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另一方面,既然大家都有优秀的方面,自然也应该有不如别人的地方,这就决定了民族性的鲜明和稳定是与民族的狭隘保守性相悖的命题。民族文化的自信与书写、开掘与张扬,源于那些积极有价值的珍贵特质。这就要求每个民族的作家都能以宽阔的胸怀和开放的姿态,积极学习其他兄弟民族的优长之处,并敢于面对世界,积极进行共同交流,善于取长补短,反思追问,以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依托,创作出具有时代高度和国家情怀,能体现人类共同追求的作品。我国新时期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都鲜明地体现着这样的文学品格。很多优秀作家也有这方面深切的感受和体验。 我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各少数民族的诗人对本民族独特的社会历史的描绘,对独特的心理素质和感情的表达,对源远流长的民族民间诗歌形式的学习和创新,对珍贵诗歌艺术资源的借鉴和吸纳,使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呈现丰富多样的风格与光彩。从诗歌的话语特征上看,当代少数民族诗歌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话语亮色。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进入了全球文化的开放、冲撞和交流的时代。优秀的少数民族诗人们,继承传统,扎根本土,放开眼界吸纳有益的艺术元素,趋利避害自由地驰骋在时代拓宽的艺术空间中。由于政治性不再是文学创作单一的标准,少数民族作家和诗人正放开更丰富的眼界,焕发更通达的灵性,使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彰显出更天然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同时,随着世界视野的拓展,诸多带有人类性的艺术体验和诗歌题旨也自然成了少数民族诗歌的书写内容。除诗歌之外,我国少数民族其他题材的文学作品曾相对贫弱。由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社会状态和语言等方面的影响,除若干人口较多、语言文字成熟完整的民族外,很多少数民族曾经几乎没有小说等作品。建国后,随着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随着各民族之间广泛通畅的交流与互动,少数民族小说创作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小说创作从边缘进入主流,成为中国文坛的亮丽风景,不仅有众多的少数民族作家得过“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优秀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及“骏马奖”,有些还获得国际上的相关奖项,跻身于世界著名作家的行列。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在世界崛起的应有姿态。在这方面,文学应该走在前面积极发挥历史责任和主动精神。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并在各方面给予了特殊的扶持。1981年周扬同志就曾说过:“民族文学的书,民间文学的书,要适当多出版一些,现在还是太少”,“要搞四个现代化,要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精神文明,文学艺术要发展,少数民族艺术也要发展”。特别是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上,刘云山同志明确提出:“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时代要求。”1991年,赵朴初老先生在看到一篇关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章后,曾欣喜地赋诗一首:“出题能令亿民思,九派群科念在兹,功德日增凝聚力,灵根长发万年枝。”我们坚信,广大少数民族作家不会辜负党和国家的厚望与重托,将牢记使命和宗旨,以自己的勤奋与才华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是一个时期成果的展示,又是走向新征程的起点。对于这套丛书,我们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和权威性的标准,怀着使之臻为典藏读本的愿望,进行了认真的组织、策划、编辑和出版。在此,谨向为此付出辛劳的各界朋友致以真诚的谢忱,并对我们的作者和译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2013年11月12日 后记 “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已经实施一年多了。其中,今年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出版计划里,涉及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出版计划的有哈萨克族卷和锡伯族卷出版任务。今年年初,在接到中国作协工作安排之后,新疆作协召开主席团会的会,对这项工作做了重点部署,要求在完成去年维吾尔族卷选本的基础上,对今年哈萨克族卷和锡伯族卷的组稿及翻译工作做具体安排,并组成哈萨克族卷编委会和锡伯族卷编委会。 哈萨克族卷本的筛选工作,严格按照中国作协出版工程项目的有关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对文稿进行筛选,力求所选文本能够反映近30年来,哈萨克族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能够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边疆地区哈萨克族的生产生活及人们的心路历程。经筛选并翻译,所选作家作品以30年来哈萨克族作家老中青代表性作家和诗人为重点,并特别侧重于老一代作家和中年作家,对其作品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广度和深度、民族文化特质做了深度关注。在这里要值得强调的是,随着新时期国内汉语文学创作在题材和体裁方面的不断探索及示范,也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地文学作品被即时翻译成哈萨克文,这一时期的哈萨克族作家们在与汉语系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写作保持一定进度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这一批作家以中短篇小说及长篇小说作家乌玛尔哈孜·艾坦、乌拉孜汗.阿合买提等老一代作家为主力,将更多的笔墨聚焦于对人性的描写。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转型的速度不断加快,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等影响给普通人带来的生产生活变迁与精神焦虑,引起了这一代作家的深刻关注。作家们力求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揭示生活的脉络和人们的内心世界。已故作家乌玛尔哈孜·艾坦生前就写下大量这样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水准线》《猎物与猎枪》,以及这本选集中的中篇小说《两头雄羊何时开战》所写的正是这种背景下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两头雄羊何时开战?”看起来写的是两个男人争夺后代的故事,事实上也提出了一个哲学层面上的问题——这个世界应该能够按照它自身的规律去发展!乌拉孜汗·阿合买提已经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但近来他的创作一直关注现实生活,有关作品从思想性和艺术探索上开辟了哈萨克族文学创作的新探索。可以肯定地说,乌拉孜汗·阿合买提的创作走的是哈萨克文学的乡村叙事道路;艾克拜尔、夏莫斯·胡马尔、孔盖·木哈江等作家的作品,也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探索和挖掘了纷繁复杂的生活,带给人们的生命体验与人们的心路旅程。这些作品还在反映民族生活和文化传统、特别是在经济社会急剧变化的时候,在坚守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家园方面做出了努力。在这个选本中,我们很少看见文本对主题和时代生活的空洞表达,而是看到它们一直遵循着文学创作的规律。在文本的叙事上,新时期哈萨克族作家们不仅借鉴兄弟民族文学,同时也借鉴包括哈萨克斯坦文学在内的外国文学,并结合作家们的个人探索,使作品能够展示出新时期哈萨克族文学创作的探索与进步。30年来,在哈萨克族作家笔下反映最多的一个题材是:关于对人与环境的思考。可以说,在绝大部分作家笔下,这一话题都有过不同的反映。朱玛拜·比拉力的作品,最能够代表这方面的探索和表达。这些作品和作者大多获得过国家级及省级文学创作奖,在哈语系读者中享有较高的认可度。此选本中,还有一部分是直接用第二语言进行创作的原创作品和翻译作品。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哈萨克语系民族文学创作中有较高的影响,在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读者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这是中国哈萨克族文学创作30年取得的一大成绩。 哈萨克族是一个有着诗歌传统的民族。近30年来,岁月的淘洗和磨炼,使哈萨克族诗人们的思想更趋成熟,情感也更加深沉。此选本中的诗人基本上是哈萨克语系读者高度认可的诗人,所选作品也大多是早先翻译过的作品。其中,代表性诗人库尔班阿里的创作轨迹,代表了新时期哈萨克族诗歌创作历程。他的第一个诗歌创作高峰曾出现在新中国诞生后的50年代至60年代初,代表作《从小毡房走向全世界》曾是中国哈萨克族现当代诗歌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其灵感来自于1950年诗人随宋庆龄、郭沫若等著名人士出席在华沙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诗歌以饱满的热情、明快的诗歌语言、丰富的诗歌想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怀。新时期以来,库尔班阿里的诗歌题材更加丰富,风格更加厚重。他的诗作不仅思索“昨天的痛”,也思索“前天的痛”,诗歌语言中理性与议论、叙述与抒情并进。新时期另一个代表诗人是乌玛尔哈孜·艾坦。他的诗歌具有广阔的思维,广袤的人文视野,且开创了哈萨克新诗的先河(由于选择了他的中篇小说作品,这次选本没有选他的诗作)。新时期另一位值得关注的诗人夏侃·沃阿勒拜的诗歌以优美著称,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充盈着浓郁的草原气息。除上述诗人,阿斯卡尔·塔塔纳依,马哈孜.热孜丹等也都很有影响力。 总体上看,这些作品基本上能够代表新时期以来哈萨克语系作家作品的总体风貌。但由于部分代表性作家作品所写题材与“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有关要求有些距离而未能进入本选本。另外,由于新时期哈萨克语文学创作中的散文及报告文学偏少,又因已经翻译的相关作品数量有限,这两类文学作品在本选本中没能占到太多的篇幅,实属遗憾。 本作品选中母语原创作品的汉译者,有一部分是八九十年代活跃于翻译文坛的老一代民译汉翻译工作者,有相当一部分是30年来成长起来的翻译力量,其中又以哈语系从事汉译的译者居多。大家在接到任务之后.为做好本书翻译工作作了大量努力。在此,我们对所有参与翻译的人员表示真挚的感谢。另外,中国作协和新疆作协的工作人员也为本书的翻译出版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一并表示感谢! 哈萨克族卷编委会 2014年6月7日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