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看清熊市的脸
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有一首诗,名叫《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诗中写道:“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诗人可以不知道现在刮来的是南风还是北风,甚至可以活在梦境中,为梦里的哀伤轻声吟唱;但是,熊市中的交易者却不可以不辨风向、不知是梦是醒,否则不但会被“梦的悲哀心碎”,还会被清醒时看到的亏损程度再碎一次!看清熊市的脸,有助于我们不那么容易被“心碎”。
一、熊市溯源
熊市,一般是指证券价格长期下跌的市场。熊市一词的来源有各种版本,比如,美国西部拓荒时代,牛仔们时常抓来灰熊跟牛斗,围观下注并以此为乐。这种游戏风靡一时,美国人也就把熊和牛视为敌手,后来演绎到证券市场上,上涨的市场被称为牛市,下跌市场也就称之为熊市。
另一个版本的说法是:18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股票市场没有实行保证金制度,一个人身无分文也可以买进股票做多,但是必须在交割股款日之前把股票脱手,如果找不到接手的人,就会遭到重大亏损;因此在交割股款日之前,他必须找到愿意接手的买家。这类做多的人,心中既充满希望也饱含恐惧,所以情绪多变、脾气时好时坏,很像斗牛场上的牛,因此这类做多的人被称为“牛”。与之相反做空的人,则必须在交割日之前拿出他实际上没有的股票,因此需要低价买进股票。这类做空的人,会拿坏消息、谣言等能够压低股票价格的事情故意恐吓人,因此这类人被称为“熊”。“牛”希望股价上涨,“熊”希望股价下跌。后来,人们因此渐渐把上涨的股市叫作牛市,下跌的股市叫作熊市。
还有一个版本:牛发动攻击时总是牛角向上顶,而熊发动攻击时总是熊掌向下拍,因此向上涨的市场被称为牛市,向下跌的市场被称为熊市。
1.史上最“牛”的熊市
如果评选世界上最著名、影响最为广泛的熊市,或者称之为股灾,那么美国1929年爆发的股市大崩溃必然名列前茅。有人把1929年的股灾比喻成“美国人的噩梦”,如果仅就股市方面而言,那么这个“噩梦”做的时间确实够长——25年!直到1954年,美国股市才再次回到1929年时的水平。
1929年美国股市的崩溃使得很多人一贫如洗,对于这些投资者来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充满痛苦、悔恨的黑色梦魇。然而,这次股灾的爆发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都不仅仅局限于股市或者美国,其影响波及大多数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此后,美国和全球经济出现了长达10余年的大萧条。
1929年美国股灾发生之前并非全无征兆。1928年美国股市被投机狂潮疯狂炒作,而美国的许多产业并不像股市表现的那样欣欣向荣,甚至某些产业为了生存还处于艰难的挣扎之中,股市与现实经济的状况已经完全脱节。股市因过度投机而出现的过热表现,引起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关注,于是宣布紧缩利率以抑制股价暴涨;但是美国一些大型银行或投资机构却从自身利益考虑,向股市中增加资金投入以避免价格下跌;股票经纪商、甚至一些著名的学者仍在极力鼓吹股市继续上涨的神话。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被高涨的股市迷惑住了双眼,也有不少人保持着冷静的头脑。根据一些资料显示,威廉·D·江恩在1928年11月23日出版的对1929年的股市年度预测报告中准确地预测了1929年美国股市的大崩盘,江恩写道:“4月份公众将会再次进入股市并将出现一轮狂热的投机行为;股票会出现更大的上涨行情。9月份,这是一个危险的月份——将发生全年最大的跌势。投资者的信心将受到重大的打击,公众投资者将会试图退出市场,但是已经为时已晚。股市将出现恐慌性的下跌,并且仅有小幅的反弹。”江恩的这一经典预测给他带来了世界交易大师的声誉,吸引了无数的投资者从此拜服在他的门下。江恩理论至今仍被人们视为投资圭臬。
另一位投资界的大师级人物——罗伊-纽伯格,他不但回避了1929年美国股灾还成功躲过了1987年美国股市的另一次重大股灾,不仅两次都免遭损失,而且在大灾难中都取得了骄人业绩。值得一提的是,罗伊·纽伯格在其长达6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没有一年是亏钱的,这个记录在世界投资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1929年9月3日于386.10点见顶。
1929年10月24日刚刚开市,人们争先恐后地卖出手中的股票,抛售就如突如其来的洪峰,迅速冲垮了观望者的心理防线,于是加入抛售队伍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大型银行迅速联手组成“救市基金”,政府及证券高管人员带头购人股票,希望能够起到表率作用,重振市场做多信心。但是,一切救市意愿和行为都如螳臂当车!恐慌,让人们丧失了留在股市里哪怕一丝的信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10月25日美国总统发表文告称:“美国的基本企业,即商品的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总统试图以此扭转市场的颓势、重塑投资者的持股信心。但是,股市仅仅出现一个象征意义的反弹之后,仍旧继续着暴跌。这时候,已经没有人能够或者说有能力出面救市。
10月29日开市,铺天盖地的抛单似乎是从天而降,人们开始逃命般地抛售手中的股票,“哪怕只剩下100美元,也比分文不剩的好!”这是当时人们夺路而逃时的心理,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有人说:“这是纽约交易所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两个月以后道指滑落到200点以下。
1930年美国股市在1~3月间大幅反弹,并于4月试图冲击300点整数关口,但止步于297点,事实证明这只是大熊市来临后的一次回光返照或者说反弹行情。之后,暴跌再次成为行情的主色调,道琼斯指数于1932年7月见到最低位40.56点,跌幅达九成。
1929年美国股市的超级大熊市使得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一些在股市上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因此负债累累,抑或是倾家荡产,更有甚者从此一蹶不振、余生贫困潦倒。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次股灾彻底击碎了人们的财富梦想,很多人因此闻股色变,把股票投资等同于赌博,并畏之若蛇蝎。
在这次股灾中,世界闻名的摩根银行试图托市,政界、工业界、银行界的头面人物也纷纷出面表示对经济的信心,但都难以稳定投资者极度恐慌的情绪。同时股灾引起了可怕的连锁反应:疯狂挤兑、银行倒闭、投资锐减、工人失业、社会总需求下降,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8亿美元,降至1933年的402亿美元,失业人数达1300万。经济陷人恶性循环之中:股市暴跌致使投资者损失惨重,不得不缩衣节食、减少消费,于是商品积压雪上加霜;股市和银行出现危机,使企业难以寻觅融资渠道,生产难以为继,反过来又加重了股市和银行的危机。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