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孪生姐妹(启发精选纽伯瑞大奖少年小说)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美)凯瑟琳·佩特森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孪生姐妹》是一个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东海岸切萨皮克湾的一个叫作瑞斯的小岛上的一对双胞胎姐妹的故事。这个讲述孪生姐妹之间嫉妒和矛盾的故事充满了心理斗争的描述,并且将当时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自然环境及风土人情也通过非常细腻而生动地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

对很多人而言,也许成长的道路是寂寞的,但如果我们能在这段寂寞的旅程中得到朋友的支持、家人的关爱以及周围其他人的理解,我们便会得到更大的勇气与力量跨越各种阻碍,在成长的道路上跑得更快,这也是作者凯瑟琳·佩特森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真谛。

内容推荐

路易斯和卡罗琳是一对孪生姐妹,卡罗琳聪明美丽,才华横溢,她的歌声优美动听,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路易斯却不像妹妹那样优秀,一方面她厌恶嫉妒卡罗琳,另一方面她渴望和卡罗琳一样得到家庭的关注。路易斯决定摆脱妹妹的阴影。而走出阴影就要认同自我,接受自己,接受现实。路易斯的自我认同与对现实的接受和认同相互交织,路易斯一边无力地看着属于自己的一切被妹妹不费吹灰之力占有,一边劝说自己接受现实,尽管接受的过程饱含成长的阵痛,但同时也渐渐地勾画出自己的人生轨迹,直到最后完成自我认同。

作者凯瑟琳·佩特森在这本《孪生姐妹》中将当时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自然环境及风土人情也通过非常细腻而生动地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

目录

瑞斯岛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试读章节

1941年夏,平时,每个涨潮的清晨,我和麦考尔·普奈尔都会划着小船去抓螃蟹。说到抓螃蟹,我和考尔可是一把好手。我们每次都能满载而归,既有卖螃蟹得来的一些钱,还有一大堆螃蟹可以为午饭加加餐。考尔比我大一岁,父亲已经去世,所以没人带他上捕蟹船,他便只能跟女孩子去抓螃蟹了。而且作为一个男孩,他不仅发育得晚,还又肥又近视,所以岛上大多数男孩都不搭理他。

于是,我和考尔就成了最佳拍档。十三岁的我已经是个高挑迷人、充满浪漫幻想的女孩了。十四岁的他,却还是个矮墩墩、憨头憨脑的四眼田鸡。

“考尔,”每每望着切萨皮克湾绯红的晨曦,我都会说,“希望我结婚那天,也能有如此美丽的天空!”

“谁会娶你啊?”考尔问。不过他没有一丝恶意,仅仅是就事论事而已。

“哦,”有天,我这样答道,“我还没遇到那个人呢。”

“那你可能以后也遇不到,这个岛相当小。”

“我才不嫁给岛上的人呢!”

“赖斯先生找了个巴尔的摩的女朋友。”

我叹了口气。瑞斯岛上几乎所有女孩都爱慕着赖斯先生——我们那两位高中老师之一。对于我们大部分人而言,他是我们认识的唯一单身汉。然而,赖斯先生却不为所动,将一颗真心给了一位来自巴尔的摩的女士。

“你觉得,”我撑了一杆,不再去幻想自己的婚礼,而是把注意力转到了赖斯先生身上,“你觉得她的父母会反对这门婚事吗?”

“他们有啥好反对的?”考尔站在防波板上说。这会儿,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水面,那儿冒出头的好像是只大泽龟。

我将橡木杆换到了右边。那么大个儿的泽龟能卖个好价钱!泽龟感觉到我们这边的动静,一头扎进了大叶藻丛中,往水底的泥地里潜去。但考尔早已布好网,那老家伙刚回到自己的藏身之处,考尔猛地一拉,就将它拽出水面,一把甩进了早就准备好的桶里。考尔满意地咕哝了一声。它没准儿能卖上五十美分呢,这相当于十只软壳青蟹的价钱了!

“也许她有什么隐疾,不愿意拖累他?”

“谁?”

“赖斯先生的未分妻啊!”我挑了个文绉绉的词,却发错了音。岛上大多数人都不怎么说这个词。

“他的什么?”

“他要娶的那个女人啦,笨蛋!”

“你怎么会觉得她病了?”

“因为就是有什么事耽误了’他们才迟迟结不成婚的啊!”

考尔猛一甩头,一脸惊讶地看向我。但站在小船的防波板上可不太安全,他没有瞪我太久,他不愿意浪费时间,也不想掉进水里。他觉得我是在发疯,决定不再管我,又把注意力转向了大叶藻丛。在水上,我们是对好拍档。我撑起橡木杆来又快又轻,而他虽然近视,瞅起螃蟹来却不含糊。只要它们的蟹钳从草叶间和淤泥里露出来一点点,就别想逃过他的眼睛。而且,他也知道我绝不会乱动或者随意转弯。我敢肯定,这就是他为什么愿意一直跟我搭档的原因。而我除了对我们的工作默契感到满意之外,更重要的是,跟他在一起行动很自在,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沉浸在自己浪漫的幻想中。在考尔面前流露这些本性,并没什么关系。他只有我一个朋友,所以我说的这些话,他是不会讲给某个可能会嘲笑我的人听的。而考尔本人,则是个从来都不会笑的家伙。

我觉得这是他性格的一个缺陷,我必须要帮他纠正过来。于是,我就讲笑话给他听。“你知道为什么电台播音员的手厚吗?”P5-8

序言

一到白雪消融之际,我就会去瑞斯岛接我的母亲。我将在克利斯菲尔德登上渡船,然后一路下到女士们常坐的船舱里去。在船舱坚硬的长凳上坐四十分钟后,我便会站起来,透过高高的前窗向外张望,迫切地想要看到我的小岛。

直到渡船快靠岸,我才能看见瑞斯岛——它像只泽龟一样伏在切萨皮克湾A 那淡绿色的水中。然后,卫斯理宗教堂的尖顶就会猛地从海湾那头伸出来,拽着一长排白色的石板屋,跃入我的眼帘。接着,差不多一眨眼的工夫,我们便入港了。渡船被拴在比利船长那座未粉刷的两层候船室旁。候船室背靠着一间船长用于蟹运业务的棚屋。棚屋又长又矮,旁边孤零零地立着柯兰百货商店。商店里面有个邮局,外面刷了一层刺眼的绿漆。它们的背后是一条狭长的土路,路两边是房屋和白色的尖桩篱栅,偶尔能看到几株纤细的小树。不过,让庭院显得绿意盎然的,是那一丛丛繁茂的荚蒾属灌木。

那片码头就像迷宫一样纵横交错,而我即将踏上其中的一个。顺着任意一个码头的铺板路望下去,都能看见路尽头有一个棚屋,那是船工建来打包螃蟹时用的。如果在春末抵达,这些捕蟹屋的周围就会漂起板条浮笼,以保护海湾中正在脱壳的螃蟹。等到它们都顺利地脱完壳了,人们就会用大叶藻将那些刚脱了壳的软壳蟹包起来,放进箱子带到比利船长那里,装船运往内地。

不过,比捕蟹屋更重要的,是那一条条拴在码头上的船。尽管每条船都带着些许主人的特性,但它们看上去还是相似极了:小小的船舱面向船头,宽宽的防波板足够一个船工从船头跑到船尾。船中引擎周围,放着十个左右为第二天捕蟹准备的大桶、一两只像细铁丝盒一样的蟹笼和几个空的诱饵篮。船里的绞车可以将蟹笼从切萨皮克湾底拉起,绞车旁有一个很大的清洗盆。最后,人们会将每个蟹笼里的东西都倒进盆里,然后再从那些个头不达标的螃蟹、河豚、刺水母、海草、贝壳、垃圾以及所有海湾一直慷慨赠予的无用之物中,将个头合格的硬壳蟹、脱壳蟹和软壳蟹挑拣出来。每条船的船尾都刻着自己的名字,而且几乎都是女人的名字。根据该船为家族服务的年限,船工们会用自己母亲或者祖母的名字为其命名。

我们布雷德肖家在这座村庄住了两百多年。村庄仅占小岛的三分之一,岛上剩下的部分全是咸水沼泽。从孩提时起,我就会这样偷偷地迎接第一个温暖的春日:踢掉鞋子,站到齐腰深的米草丛中,体会清凉的泥土挤进脚趾间的感觉。我会很小心地选择地点,因为单是米草,就已经锋利得足以划破皮肤了。更何况我们那儿的草丛里往往还藏着卷了边儿的锡罐、碎玻璃、破瓦罐或是未被波涛磨平的齿状贝壳。当料峭的春风拂过耳际,在手臂上带起一片鸡皮疙瘩时,一股淡淡的草香就会混着咸咸的海水味儿钻入我的鼻孔里。然后,我便会伸手遮住刺目的阳光,眺望远处的水面,希望能看到爸爸返航的小船。

我爱瑞斯岛,尽管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没这么认为。而且,想到一旦母亲离开,布雷德肖家的人就都走光了,我真是满心悲伤。到那时,姓布雷德肖的便只剩下我们俩——我和我妹妹卡罗琳了,我们谁也不会留下来。P1-4

后记

当我漫步苍穹下,我苦苦思索,

为何救世主耶稣会降临人世,

为如你我般平凡的人们将生命奉献。

我苦苦思索啊——在这漫漫苍穹下。

不知为什么,看到这首陌生的教堂歌曲,我的思绪竟然回到了二十多年前,我在外婆家的那些日子——记得在某个清晨或是黄昏,幽幽暗暗的光线里,我摸索着走在一条开着紫色小花的田埂上,我觉得自己迷路了,正不知道该往何处去的时候,耳边传来了一阵隐约的歌声,那似乎是外婆家的老式收音机里播放的一支歌谣:“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后,我想循着那声音走过去,忽然问,就醒了,发现自己躺在外婆家的大床上,哪儿也没有去,也哪儿都去不了,因为我已经瘫痪四年了。那一年,我八岁。

也许,正是因为没有更多选择,也用不着想“我该往何处去”这样的问题,我在床上想得最多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为什么要活着?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问题的答案或许是: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因为我来这里玩儿;或者,因为我来这里看外婆。简而言之,来到这里,似平总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就如同活着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所以他们不会感觉有什么困惑。可对我来说,不管去哪里,我总是被别人推着的那个,我能够自己做主的事情,少得可怜,甚至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要活下去的选择都是被迫做出的,就像被命运之手驱动的一颗棋子。于是,我总是感觉困惑,总是试图解释我为什么要这样无辜地承受自己并不喜欢的生活。这种困惑,因为八岁的懵懂无知,而无从找到任何出口。就如那首教堂歌曲中的歌词一样,那时的我,感觉自己渺小而又平凡,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颗尘土,根本看不清楚那悬在我头顶的巨大的命运之轮,也看不清它将带我去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我想,这大概也是路易丝的感觉,同样,这也是卡罗琳的感觉。是的,卡罗琳,被路易丝视为上帝宠儿的卡罗琳,她又何尝不是处于没有任何选择的境地呢?她生就赢弱的身体,使得她根本不可能像她的孪生姐姐一样,和男孩子一起去抓螃蟹,或是去一座闹鬼的老房子里探险;她不可能靠自己的劳动赚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她也不可能帮爸爸妈妈干活,用各种方法让别人感觉到她的存在是多么重要……她唯一拥有的优势,只是她的好嗓子。所以她努力歌唱,对每一个人都表现得那么温柔;所以她努力取悦自己的姐姐,在路易丝陷入困境时为其出谋划策;所以她总是想走进路易丝的生活,甚至偷偷用姐姐的护手霜,尽管她不劳动的手根本就不需要这种养护……但是她很清楚,她永远不可能变成路易丝,所以,她选择了去音乐学校深造,因为,她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而路易丝呢,她也觉得自己别无选择,虽然她可以做的事情是那么、那么的多,可荒谬又真切的是,她却只想成为卡罗琳,而那恰恰是她最不可能做到的一件事。当卡罗琳放声歌唱的时候,路易丝为自己不能有那样一副好嗓子而深深嫉妒;当卡罗琳在病中被家人包围的时候,路易丝为健康的自己不能获得如此关爱而暗中痛苦;当卡罗琳获得老船长的资助去上音乐学校的时候,路易丝更是彻底崩溃了,因为她一直认为船长是更喜欢自己的。当船长选择了资助卡罗琳的一刻,可怜的路易丝顿时感到自己彻底一无所有,也一无是处了。可是,睿智的船长终于用一番话点醒了她:

“你想做什么都可以。从我第一天遇到你——从我第一眼从潜望镜看到你开始,我就知道这一点了。可是——你真正想做的是什么?”

我真正想做的是什么?

我从没有像路易丝那样,去羡慕别人,或是想要成为某个人,只因为,我很早就和卡罗琳一样清楚地知道,我没有成为任何其他人的可能性。可是,我却又并不愿意像卡罗琳一样,去接受我面前铺好的一条道路。  我真正想做的是什么?我已经不再是八岁那般的懵懂无知,可我仍然在不断自问:我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呢,7我又是为什么而活着?

有些人是做出了选择之后,才知道自己选择的正是自己想要的。就如路易丝,她终于发现,自己真正想做的,其实和她妈妈想做的完全一样,就是成为一个被别人需要的人。不管是做小岛上的一个女教师,还是做山区里的一名助产护士,当她真正地被人们需要着,她就不再是一个平凡又渺小的小女孩了。

有些人是在没有选择的绝境中,才看清了自己活着的意义。就如卡罗琳,她早就知道自己别无选择,所以她也不再问这个问题,只是努力去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而已。

还有一些人,则是到了失去一切之后,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如船长,虽然他因为年轻时的一次意气用事,已经和自己想要的生活擦肩而过,可耗费了一生才知道了答案的他,终究要比任何人都更睿智、清醒。

可是,又有多少人至今仍然还没能找到那个答案:我真正想做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的生活是一个梦境,也许,在我们迷路的一瞬间,总会有一个隐约的歌声来给我们指引,让我们找到自己的方向,或者,让我们醒来。然而,生活不是梦境,所以,没有任何一首歌曲,没有任何一个上帝,也没有任何一颖头顶的星辰,能够给我们带路,帮我们找到自己的目的地。

我们只能做自己的星辰——在这茫茫的人世间,选择什么,成为什么,怎样活下去,都只能由我们从内心找到的力量,去给自己指引出一个方向。这,就是我们最真切的人生。

可是,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呢?这也许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方向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而只要你真正地爱着自己、爱着生命,不管在哪个方向,你总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星光……

书评(媒体评论)

萨拉·路易斯以尖刻的幽默感,回忆了她在瑞斯岛上度过的不平静的青春期,以及对她孪生妹妹强烈的忌妒之情。本书对角色性格的有力描述,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外部与内心活动描写,都让这本书成为一本关于“寻找自我”的卓越、精妙的小说。

——纽伯瑞评审委员会,美国图书馆协会

这是一本光芒四射的小说

——美国《纽约时报》

它有令人无法抵挡的魅力。

——美国《出版人周刊》

我们只能做自己的星辰——在这茫茫的人世间,选择什么,成为什么,怎样活下去,都只能由我们从内心找到的力量,去给自己指引出一个方向。这,就是我们最真切的人生。

——儿童文学作家 漪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