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蒋介石与十三太保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尹家民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复兴社,是以黄埔精英军人为核心的秘密政工团体,是蒋介石维护独裁统治的御用工具。民国年间,复兴社因行动诡秘而令人闻风丧胆,其下的一批核心人物:戴笠、胡宗南、贺衷寒、酆悌、康泽、郑介民、邓文仪、萧赞育、曾扩情、杜心如、滕杰、潘佑强、桂永清等,被时人称之为蒋介石的“十三太保”。

这本《蒋介石与十三太保》由尹家民著,为你讲述他们的宦海沉浮。

内容推荐

这本《蒋介石与十三太保》由尹家民著。“十三太保”是特务组织复兴社(又称蓝衣社)中一批中心骨干,如胡宗南、康泽、邓文仪、郑介民等核心“太保”。这本《蒋介石与十三太保》为你全面披露他们的铁幕秘闻、宦海沉浮。

目录

题记

楔子 周恩来、林彪回陕行动

 会晤周、林后的重要报告

 贺衷寒与周恩来都有些醉了

 毛泽东自责:一人向隅,满座为之不欢

 再聚首,已是冰消雪融

第一章 蓝衣社——“黄袍加身”的人物

 受惊 受辱 受气

 猜不透蒋的心思

 “怪将”胡宗南与“干才”戴笠

 没穿“黄袍”的刘健群缘何入社?

 离间计

 曾扩情“开店”,酆悌“拉客”

 蒋介石撵走不速客

 戴笠发誓:黄埔六期要超前三期

 蒋介石不许自成系统

 贺衷寒窃信反遭骂

 十同学联名求释陈赓

第二章 祸水与枪口

 老蒋逼少帅落水

 刘健群的神秘使命

 桂永清标榜希特勒与蒋介石

 郑、戴联手杀张

 亚尔培路血案

 子弹从蒋介石耳边飞过

 戴笠三件宝,套不住暗杀大王一根毛

 别动队成鼎足之势

 妻唱夫随“新生活”

 四维里缺个“耻”

 一怒撤了邓文仪 一喜提了胡宗南

 王亚樵要蒋五步流血

 死于贱妇之手

第三章 闻“兵变”而色变的太保们

 蒋之预感 少帅密会周恩来

 壮士斥蒋:叫他躺着抬出去!

 前妻做道场

 折兵反得妇

 戴季陶磕头救蒋

 宋美龄把手枪给端纳:“……答应打死我”

 哭谏到兵谏

 毛泽东窑洞里的情景

 周恩来剪掉大胡子

 蒋介石:“恩来,你是我的部下……”

 少帅三掷杯,周恩来两眶泪

 送蒋送出的麻烦

 贺衷寒、曾扩情涉嫌失宠

 毛泽东谈笑:共产党内也有个张杨

第四章 蒋介石、周恩来对峙庐山

 神话 醉话

 “秀才出门,状元回家”

 贺衷寒节外生枝

 蒋打出康泽这张牌

 庐山再度僵持

 同在庐山,周恩来为何给蒋写信?

 康泽出将入相

 博古拍桌子 蒋介石批错报告

第五章 退守沉浮录

 火线遇情人 拼剩几副伙食担子

 杜月笙戏弄戴雨农

 吞下十万守孤城

 蒋想“一个党” 康泽主意多

 桂永清二次免于死罪

 周公火了,责备郭沫若

 张国焘狡辩

 一跪一骂

 酆悌当了替死鬼

 蒋派员通汪 戴趁机营私

 戴笠连喝160杯 蒋暗生不满

 胡宗南借苍蝇驱走孔二小姐

 夫人的“第五纵队” 蒋金屋里的“陈小姐”

 是谁?

 胡想灌醉周恩来

第六章 黑幕人生时最后一刻

 郑介民要用棺材运烟土

 忌讳十三,偏又死于十三

 沈醉揭开灵柩一看……

 胡夫人谈情 刘夫人撒泼

 无兵司令下落不明

 胡宗南三传密使

 蒋介石戴上老花镜

 逼急了蒋介石

 最后一个太保修习道教

主要参考资料及书目

试读章节

重庆歌乐山的林园山洞,有四幢三层楼的西式房屋。每天早晨5时左右,主人总要起床。先盥洗淋浴,接着,便稍饮几口牛奶之类的饮料,还有一杯参汤搁在门口的小桌上。

这里是蒋介石的宅邸。

他在宽大的木质阳台上散着步,耍弄几下拳,朝着远处眺望。东方欲晓,天边刚刚出现几抹鱼肚白,目力所及尚不能辨清重庆市郊军营四处所呈现的模模糊糊的大摊大摊的黑影。

那是数以百计的卡车;

开挖堑壕时堆在一旁的高高土堆;

炮队的山炮:

堆积如山的弹药;

大致有序支撑起来的军用帐篷;

马匹、武器、士兵、炊烟和锅碗瓢盆。……

连队的起床号隐约相闻。蒋介石看看表,便去楼上卧室,拍拍夫人的枕头,轻声地说:“我肚子饿了,早饭还没吃呢!起床吧!”说完笑着跑开了。

宋美龄被叫醒后,一般都是马上起床,盥洗完毕后进餐室,与蒋介石共进早餐。其实,蒋介石有时已有一只面包或麻饼之类下肚了。今天宋美龄心绪不佳。女人总有一些无端的烦恼。她醒来后拥着被子坐了一会儿,并不下床,而是差人把一只特制的小桌放在床上。坐在床上盥洗和进餐。这里的女佣做卫生勤快,手脚也轻,但外表都是其貌不扬。有一个嘴巴是缝合过的兔唇,还有一个五大三粗、一只眼睛有毛病。

蒋介石的参汤今日也没喝,他有时故意这样。据说是怕养成每日必喝的习惯:如果战时赴前线时没有这种饮食,或者忘记带上了,不喝岂不更难受?有人说这是蒋介石的一种自我节制;也有人说这是他的一种心计:行、食无定规,加害者无从下手。……

他久等宋美龄不来,便抄起报纸浏览。那只放在走廊里油木茶几上的美国百代公司出品的留声机,正在悠悠唱着舒伯特的《圣母颂》。蒋介石打开《大公报》,社论标题《看重庆,念中原》映人眼帘。他越看眼越大。“谁在拆烂污!”他喊了起来,脸色变得煞白。

侍从室二处主任陈布雷被传唤来。

陈布雷在蒋介石身边弯着腰。“前线又吃紧了?”他问话时,声音、目光、脸部表情也都在发问。

“没有。”

陈布雷松了_一口气。

“可是后方出了问题。”蒋介石把报纸推给陈布雷,继续说,“布雷先生,抗战已经是第五个年头,军政两费日感困难,我提倡节约,吸收游资,向西南、西北大后方各省推销‘同盟胜利美金公债’一亿元。‘功在国家,利在自己’,报纸竟说出这样没有良心的话,是何道理?!”

陈布雷对报界十分熟悉。这篇社论的由来他也大概了解:1942年,河南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中原灾民流离失所,逃荒要饭,死伤无数。重庆《大公报》记者张高峰赴灾区实地采访,将实情写回报社。总编辑王芸生读了来信,联想到重庆市歌舞升平、国民党政府对灾区不闻不问的情景,连夜写下这篇表达民意的社论。

一种不祥的预感开始压在陈布雷心头。

他本想用缓兵之计:“过几天我以老报人的身份找他们谈谈,当此国难时期,以和为贵……”

蒋介石不肯放松,目光严厉地扫视着:“处罚《大公报》停刊三天!”

陈布雷点了三四下脑袋表示遵命,他又谈到一个似乎更重要的话题:“中共方面周恩来、林彪想见你一面……”

“还是谈判?”蒋介石背着手,突然侧过脸,不耐烦地答道:“还是跟张文白(治中)谈嘛,我不具体参与。”

“不,据我观察,他们的意思是要撤……”陈布雷寻思地眨着眼,天不冷,他却习惯地两手抄在袖管里。

蒋介石在房间里踱来踱去,突然“笃笃笃”敲了三下桌面,走廊里的卫兵立即搬开唱片上的机头,《圣母颂》戛然而止,蒋介石重新坐回座位,翻看了一下日历,头也不抬地嘱咐:“三天以后我同他们谈。你去安排,叫戴笠或者唐纵也来。”

陈布雷要走时,蒋介石又说了几句:“布雷先生,从戴笠的报告中看,共产党、新四军在京、沪、杭一带有了很大发展。”蒋介石托着下巴,忧心忡忡:“据密报,共产党、新四军要搞一个‘三山计划’,把四明山、天目山……和过去江西、福建苏区一带连成一片,到那时候,他们羽翼丰满,江南大好河山,将一片赤化。这是不得不防啊!”

陈布雷心头一震,支吾起来:“新四军不是打着国……国共合作抗日的旗帜吗?”

“这是公开讲明的,但是他们发展势力,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不加以限制、防止,弄得不好,又会造成民国十六年北伐那时局面,打倒军阀打倒军阀,结果把我们也打了进去。”

“那如何是好?”陈布雷扶着眼镜,似乎要把问题的实质看得更清,又怕眼镜滑落下来。

“你要头脑清楚,有事多找戴笠他们商量。”

“我头脑尚好用,只是体力实在不支……”

“你安排好我与他们的会谈,就去成都养病吧。”平时言行果断的蒋介石变得哕嗦起来,又提起不久前出版的那本《中国之命运》,外间批评颇多,连何应钦、白崇禧都认为何必在书中责备和得罪英国人。蒋介石不依不饶:“我正为此而写,我身为军人,怕得罪什么外国人!外间有人指此书为陶希圣所写,共产党更是以此而大肆宣传,说宽恕了日本,而苛责英人,似此误会,岂不痛心!他们根本不了解我的用心在教育国民!”蒋介石越说越激动,几乎是对着陈布雷发命今:“《中国之命运》再版时,把文中的‘各党派’就指明为共党。共产党如能照其所言者做到,中国政治无问题!共产党如能将军权、政权统一于中央,中央便可缩短训政时期而早日实施宪政……”

陈布雷听得走了神,虽然知道背后客厅的门打开了,秘书在等候他,他还是被蒋介石的话弄得失魂落魄,仍在一字一句吟味蒋介石说的话,他知道,这是在给接踵而来的蒋、周会见定下的基调,直到秘书两手托住他的公文包,这才从痴迷中醒过来。转身,猛然往后退了一步。P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1: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