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从大江到大海
2009年7月。南京。江苏教育电视台演播厅。
大型屏幕打出两个巨大的宋体字“苏商”。
灯光如瀑,导演在测试灯光。
他拿出一块红布,立在舞台中央,舞台四周所有的灯光和镜头都对准了他。
导演说,灯光改为柔和。灯光立马变得柔和起来,与蔚蓝色的背景一起衬托出一种神秘的气氛。
导演又说,来一组追光。
于是,一组追光打在了张国良和主持人周晓萌身上。
导演喊了一句:播放一下背景。
背景大屏幕上立刻叠印出众多画面:
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几十位专家学者与张国良合影以及参观鹰游集团的照片
辽阔的大海,一只苍鹰扶摇而上
ZGL自行车队
写有“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十个大字的车间
碳纤维车间聚精会神的张国良
装车待发的鹰游纺机
黝黑铮亮的碳纤维近景特写
张国良之前没见过帅气大男孩周晓萌,但看过他的节目,每次都以熟练的商业俗语提问每位商业领军人物,感觉他好像非常熟悉企业管理和市场学。
这是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推出的一档大型财经人物访谈节目《苏商》,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为背景,每期都以一位活跃在当今江苏经济界并有重要影响力的商业领袖为主嘉宾,同时邀请国内知名的经济学者以及社会人文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士参与访谈。该节目以“非凡人物、非凡话题、商界领袖、华彩人生”为主题,旨在弘扬“苏商”形象,透析“苏商”智慧,探讨“苏商”未来。
此时,舒缓的现场即兴背景音乐响起。
主持人:现场和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我们电视台为您强力打造的节目《苏商》,非凡人物、非凡话题,他们的讲述,也许可以照亮我们的人生。那么,这一期节目我们请出的嘉宾是谁呢?我们先来看大屏幕。
音乐渐变为激昂的乐章。
大屏幕短片打出解说字幕:
张国良,江苏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十一届江苏省党代表,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发改委产业司轻纺工业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纺织年度创新人物,江苏省“333”工程重点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企业家,连云港市“影响港城十大经济人物”。多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台下掌声四起。 主持人:从一张照片上可以看得出来,您和胡总书记握手的时候还是很激动的,这双手好像握得特别紧,是不是这样?
张国良:是总书记紧紧地握住我的手。
主持人:不是您紧紧地握着他,是他紧紧握着您的手?
张国良:我还不大敢紧紧地握总书记的手,这是实话。
主持人:是啊,那肯定是很激动的。一个企业家能够和胡总书记有这样多次的握手机会,本身也是对企业的一种肯定。
张国良:那当然。
主持人:您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机会下和胡总书记见面握手的?P2-3
致未来的张国良
有一句话说得好,有梦想就有未来。
还记得2008年6月27日,星光大道,熠熠舞台,镁光闪烁,奖杯闪亮……第三届优秀苏商颁奖典礼在南京举行,张国良被授予年度“苏商自主创新大奖”。
张国良是晚会上的核心人物,风云人物。
他也是媒体宠儿,是媒体聚焦的焦点。
主持人让张国良发表获奖感言,张国良只说了一句话,“今后还有更大的难关等待着我们!”
是啊,前进的道路从来不是坦荡如砥。
但每次都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花开花落,潮涨潮落。
如今的鹰游,经济与文化齐飞,活力共潜力一色。
32年来,鹰游集团已经笑傲群雄。
此中甘苦不足为外人道,此中回忆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被人认同和羡慕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可它带来的压力也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创业之路使张国良和鹰游人的精神得到磨砺和升华,使他和鹰游人变得更加强大。
因为平凡,所以伟大。如今这伟大,增添了一个更为神圣的情感化的称谓,叫作“强国梦”。
他是连云港的儿子,也是中国的儿子。
张国良永远脚步匆匆,仿佛肩上挑着沉甸甸的担子。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叼在嘴里,然后打燃火机。他似乎不是点烟,而是为了把自己照亮,把眼前的世界照亮。他眼前的世界因为夜幕的降临,反而变得越来越真实起来……
我对他仰视式的敬重,绝非只是对他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敬重,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敬重。物质也许较轻,而精神弥足珍贵。
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人说,连云港是一座氤氲着蔚蓝色的城市。
黄金海岸大潮涌动!
一列列火车飞快地从连云港驶出,夹带起一股强劲的风。
延伸西去的东陇海线锃亮的铁轨,如长得没边的五线谱,上面有铿锵的乐符跳跃。
无论是江苏沿海大开发、东中西合作、新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西行路上那第一个最华美的乐符无疑就是经济快速增长,城市面貌魅力四射的连云港,她更是响应并汇入这一部部交响乐主旋律的最强音。
面朝大海,就是面朝博大与深邃。
如果说连云港是一艘鼓满劲风的战船,乘风破浪,驶向蔚蓝。那么,鹰游集团就是它的旗舰。
像硅谷一样,鹰游人正在打造连云港的“碳谷”。
大时代呼唤大格局,大格局展现大气魄!
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当前中国正处于一场前无古人、史无前例、艰难复杂而又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
毫无疑问,张国良要带领鹰游集团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考验张国良的眼光、胆识、智慧与创新超越精神。
张国良重又站在了鹰游集团发展的历史与未来之间。
在鹰游集团,创新已经深深根植于其每一寸土地,已经成为鹰游人的DNA。从物竟天择、艰难痛苦的创业期,到如今占据中国纺织行业后整理设备的领军地位、碳纤维产业的龙头,鹰游集团所经历的,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尤其是实业开拓者们所能贡献和付出的一切,而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也是实业开拓者们所能想到的,他们所有人都期待的——实业中国梦。
鹰游的灵魂是创新,鹰游有非常先进、完善的管理体制。
张国良底气十足。
鹰游人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新的长征开始了。
张国良带领鹰游人开始了新的长征。
在品质的基石上打造品牌,在优秀的基础上创造卓越,张国良和他的团队,永远在路上。
你可以的!改革,创新,希望,跨越,梦想……你必须可以!
这不是神话,而是一部大型交响乐呈示部的随想曲,让人无限神往。
鹰,必定是属于更广阔的天空。
只有进攻!进攻!再进攻!
过去,蛹化为蝶式的故事也好,凤凰涅粲的形容也罢,都已成为历史,更重要的是,人们希望能够看到,今天的张国良能率领着他的崭新团队,续写出新的传奇。
唯有卓越,方能生存。
正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春天里,在路上,埋下的种子正在发芽。”
鹰游人的华章还在续写,现在只是未完待续,我现在写的也不算结束语。
很荣幸,我们是时代的见证者,未来的鹰游集团,必定会创造新的辉煌。
我的写作只是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有人说,看了一个大集团的董事长张国良为了碳纤维74天吃住在工地后非常感动。
但愿读者看了此书后,不会对张国良无动于衷。
我不止一次想起他为鹰游人立下的誓言:“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
你没法不感受到心灵的震颤,除非你心似坚冰。
除非你心如木石。
于是我的心也被点燃,于是,所有的辛劳都化作了现在的欣慰,再次感谢我的朋友们。
如果说感谢,那么可以列出一份长长的感谢名单。
虽然这份名单不必列出,但有两个人还是要特别感谢的,一个是鹰游集团的高级顾问张应东,一个是鹰游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燕。张应东一次次地与我聊起鹰游集团的前世今生,关键时刻的人和事;刘燕则一遍遍地为我提供集团的那么多的图文资料。他们的辛劳和敬业,同样感染了我。
当然,还要感谢连云港市委宣传部,把这本书列为重点文艺创作项目。
正像张国良说的那样:“在我眼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是的,鹰游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我们相信,未来的鹰游集团,将在张国良的带领下,秉承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产业使命感,不断改革创新;六干名员工将以智慧和汗水,续写新精彩,实现新腾飞,在亚洲东部,在太平洋西海岸,打造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企业品牌——ZGL!
鹰游天下,鹰一直在飞。
搏击长空的雄鹰啊,飞翔着你人生高远的视线。
鹰击长空九万里,长歌一曲向百年。
因为连云港有你
朋友说,你写一写张国良吧。
几位科学界的泰斗也对我说,你应该写一写张国良,中国缺少他这样的企业家,他这样的企业家多了,中国梦就更近了。
说这话的还包括音乐家卞祖善。
于是,我接受了这一任务。
我的书桌上摆放着两种丝,一种是银白的碳纤维原丝,一种是黝黑铮亮的碳丝,它们闪着诱人光泽。它们经常引我怀想,想起张国良,想起了不起的神鹰人。
张国良,这个连云港热土上涌现出来的弄潮儿,经过三十多年的卧薪尝胆,将一个濒临破产的纺织机械厂变成了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他与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碳纤维的神话,圆了国人四十多年碳纤维“中国造”的梦想。
连云港人目睹着张国良把朝阳桥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发展成现代化的集团企业,职工人数从不足300人发展到5000人;从生产单一的纺机设备,到集纺机后整理专家板块、纺织面料和服装板块、碳纤维及新材料板块等16家企业于一身的集团。
商海给了他飞翔的翅膀。
他揽聚了一批弱势企业,却做成了一个强势的企业集团。
凤凰涅槃,鹰击长空,鹰游集团异军突起。
鹰游集团,为苏北经济树立起一座令人骄傲的丰碑,这是苏北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
这骄傲当然更属于连云港。
这个企业的快速发展速度以及在这种速度中创造的种种奇迹,令我目不暇接,令我追赶起来气喘吁吁。
有人会说,张国良的运气太好了,他遇上好时代,干什么成什么,实际上这不是偶然的,机遇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正是由于他那种不言放弃、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才成就了他今天的成功。正因为他心中有梦,如夸父追日,为了梦想奋斗不息,才成就了梦想,成就了宏大的事业,成就了精彩的人生。
张国良是时代的英雄。
我只是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做了一些正确的事,张国良这样评价自己。他犹记当时决心研发碳纤维,心里反复响起一个声音:为什么要冒险?因为国家需要!企业要是做不出来,企业家是有责任的。
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地和共和国的改革步伐走到了一起。
张国良所走出的每一步,都担负着谋求企业自身发展与造福国家、行业及社会的双重责任。
人与时代,总是相依相附相辅相成的,时代创造了人,人也创造了时代。没有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就出现不了勇敢的弄潮儿;没有一批叱咤风云的人物,那个时代也就色彩黯淡寂静无声了。 一个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本厚重的书,所有为这个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都是见证者和书写者。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灵魂。
张国良书写了一段无愧于时代的历史。
中国自古以来有“三十而立”之说。张国良孕育、培养、壮大鹰游也穿越了三十多年,在声名鹊起、名声大震之前,是默默耕耘的三十多年。
张国良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不停地旋转着。
多少个奋斗的不眠之夜,他辗转反侧。
当一个人全身心地献身于事业的时候,他的生命图谱必然更加绚丽。
一把土,你可以踩在脚下。
一座山,你就必须仰望了。
鹰游的职工们说,张国良的故事能堆成一座高山。
很少有企业家像他那样,感情细腻且如此真实;很少有文人像他那样,谋略远大且如此坚韧。
准确地说,撰写这部报告文学的过程,也是一个爬山的过程。我所面对和跋涉的,的确是一座了不起的山,一座雄浑而厚重的大山。之所以感到沉重,也毋庸讳言,张国良三十多年的创业历程,几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微观图。但同时也是我的灵魂得以洗礼的过程,张国良的奋斗经历深深震撼了我。
慢慢地,一个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带领一个优秀的企业团队不懈奋斗,打造出一个庞大的实业帝国的轮廓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一只鹰,在迎风沐雨高高地飞翔。
《楚辞·九辩》有云: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
我看见一群鹰也在飞翔。
这飞翔的鹰的两翼,一扇拍打着物质,一扇拍打着精神;一扇拍打着改革,一扇拍打着创新;一扇拍打着穿越,一扇拍打着尊严。它穿越风雨雷电,它在大风中奋发前行。鹰的翅膀上,刻着鹰游集团的发展年轮,刻着鹰游人的青春、爱情、理想、生命,刻着他们的追求、跋涉、憧憬和梦境。
鹰游人有理由将鹰的造型定格为胜利的造型。
我以为,当人生和鹰结伴,生命才具有英雄情怀,人生才显磅礴大气。
许多优秀的人之所以令人敬仰,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种别人难以达到的高度和品行。而这种高度和品行,往往都是在苦难和困难中几经磨砺,才会发出不灭的光辉和持久的芬芳。
面对物化世界的浮躁,面对精神世界的缺氧,我们到底该弘扬什么?我们到底该讴歌什么?在奢靡成风、土豪横行、娱乐至上、裙裾翻飞占领大幅版面和荧屏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书写心底真实的誓言?
在鹰游,面对那些大写的人,我真的感叹作家不是靠生活很近,而是离生活太远。
我们呼唤本土英雄。 张国良就是连云港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英雄。
天空是鹰的长旅。大地是马的长旅。张国良在走自己的长旅。
如果你闭上眼睛静听,你会听到鹰翅穿越长空的声音。
一个鹰游员工说,他是一个和蔼的、幽默的、威严的人,他是一个理智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负责任的人、一个勤劳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他是一本好书,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去研读,但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平凡的人。
三十多年的栉风沐雨,三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十年的快速崛起,十年的攀高争先,风风雨雨中,他如何带领鹰游经历时光考验,锐意成长?
他把平淡凝结为壮丽,把自己的情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连云港这片热土。
鹰游集团的历史是一部始终与中国纺织业发展紧密相连的创业史,是一部与连云港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交相辉映的奋斗史,是一部自强不息、图强奋进、勇于创新的发展史。这一本书,既是过去辉煌历史的记录,也是对鹰游集团未来的憧憬。
这是有关张国良的第一本传记,是第一次讲述他的人生和企业的奋斗史。
这是一位中国优秀企业家的人生心路,也是一部企业成长的真实记录。
我一遍遍地思考一个问题,优秀企业家张国良的成长基因及精神素质是怎么炼成的?它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产物,还是应该放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长河中进行审视?他的那种特别的担当、对超速成长的渴求、矢志不渝的坚持、对祖国和社会的责任,以及对鹰文化的痴迷,是一代人特有的气质,还是有着更为深刻的人文原因?
我们从张国良不平凡的创业经历中,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历程。
张国良说,做企业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为了赚钱,一种是为了做事业。两者相比,后者要难得多,可是越是难我觉得越充实,觉得人生更有意义。
在时代的机遇中,他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腔理想转化为通过实业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的抱负。
94年前,共产党人以“未来世界必将是赤旗的世界”的豪情壮志在艰苦卓绝的逆境中,出生入死一路走来,终于使中华民族走上大国复兴之路。
鹰游集团的历史与党的历史似乎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一个公司的发展和一个政党的胜利在某些程度上也是一致的,都需要一个胜利的信念,都需要一个坚强团结的团队。
此中甘苦不足为外人道,此中回忆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创业之路使鹰游人的精神得到磨砺和升华,鹰游人变得更加奋发昂扬。目前集团又确定了未来的发展规划,“ZGL大品牌战略”即将实现。鹰游人正以必胜的信心,沿着既定的道路和方向,以高昂的斗志去赢得新的胜利。
有人说,张国良是一个传奇。
他的传奇故事,你得用一颗沉静的心去谛听。
张国良带领鹰游人书写了一部飞翔的童话,我们看到了鹰游集团的灿烂明天。
当你置身于鹰游集团那广阔的厂区、林立的厂房、先进的生产线,体验到鹰游一流的创新和管理模式,以崇敬的心情去瞩目蓝天白云下巍峨的天轮,你的视觉中必定会矗立起一座丰碑——那是鹰游人用热忱和生命锻造的金字塔:百年鹰游!
面对雄鹰展翅的鹰游人,我必须对超高空峰巅飞翔的人奉献真诚和忠心。
这是人间四月天。
你看那溪流,千回百转,曲曲折折,穿过沼泽,绕过险滩,最终汇入一条大河的波澜壮阔;也有的溪流直接流向大海,汇入一场更大的波澜壮阔中去。
河流从不等待!
河流从不怀疑自己最终会波澜壮阔!
天光明媚,在苏北,在世界的一个叫作东方桥头堡的地方,一群大写的鹰游人,正在张国良的引领下,创造着,扩张着,进击着,一天天地挥写着属于他们的东方神话!
没有碳纤维就没有一流的航天和卫星导弹等高科技产品,王成章编著的《国家责任》主人公张国良,立下
“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宏愿,圆了国人四十多年碳纤维产业化的梦想。他牢记国家领导人的嘱托,不但肩负起社会责任,而且承担起国家责任。他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作坊,发展成现代化的集团企业、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他的个人理想和奋斗与伟大时代的“中国梦”交相辉映。
作者通过长期深入细致的采访,努力采掘张国良和他的创业团队的精神灵魂。本书既有筚路蓝缕.背水一战的创业经历,也有卧薪尝胆,致力超越的报国情怀;既有荡气回肠的“中国合伙人”的美好情感,又有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具有激励和鼓舞人心的巨大正能量。
有人说,张国良是一个传奇。
他的传奇故事,你得用一颗沉静的心去谛听。
张国良带领鹰游人书写了一部飞翔的童话,王成章编著的《国家责任》让读者们看到了鹰游集团的灿烂明天。
当你置身于鹰游集团那广阔的厂区、林立的厂房、先进的生产线,体验到鹰游一流的创新和管理模式,以崇敬的心情去瞩目蓝天白云下巍峨的天轮,你的视觉中必定会矗立起一座丰碑——那是鹰游人用热忱和生命锻造的金字塔:百年鹰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