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后一课(中外名著榜中榜)/六角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都德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详略得当,有着都德一贯的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风格,主题开掘很深。

内容推荐

都德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具有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独特风格。本书收录的《星期一故事集》和《磨坊信札》都是都德著名的短篇小说集。

《最后一课》是都德脍炙人口的名篇。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表现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最后一课》还被翻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并多次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

本书由著名翻译家李玉民、袁俊生根据法文版《星期一故事集》和《磨坊信札》翻译。

目录

星期一故事集

最后—课

柏林之围

一局台球

小间谍

布吉瓦尔的座钟

公社的阿尔及利亚步兵

拉雪兹神甫公墓战役

小馅饼

圣诞故事

教皇死了

红山鹑的感愤

磨坊信札

初入磨坊

波凯尔的驿车

高尔尼师傅的秘密

塞甘先生的山羊

繁星

阿莱城的姑娘

教皇的骡子

桑吉奈尔的灯塔

“塞米扬特”号沉船始末

海关职员

居居尼昂的神甫

老夫老妻

散文诗

毕克休的皮包

金脑人的传说

诗人米斯特拉尔

三遍小弥撒

橙子

两家小旅店

在米里亚纳

蝗虫

试读章节

“静一静!”

我本来打算趁着这纷乱的时候,溜到自己的座位上;谁知这天偏偏一片肃静,好似星期天的早晨。我从敞开的窗户瞧见,同学们都已经坐好,韩麦尔先生走来走去,腋下夹着那把可怕的铁戒尺。在一片肃静中,不得不推开门,走进教室,想想看,我该多么脸红,多么害怕!

嘿!还真没有料到。韩麦尔先生注视着我,并没有生气,而是非常和蔼地对我说:

“到你座位上去吧,我的小弗郎士,我们不等你就要上课了。”

我立刻跨上坐椅,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时我才惊魂稍定,注意到我们老师穿着他那件漂亮的绿礼服,领口套着精美的襟饰,还戴上那顶绣花黑绸小圆帽,而只有在学校来人视察或发奖时,他才是这套打扮。此外,整个课堂也显得异乎寻常,有点儿庄严肃穆。我最惊讶的是,看到教室后面那排平时空着的坐椅,竟然坐着和我们一样安静的村民,有头戴三角帽的欧塞尔老爷爷、前任村长、退休的邮递员,还有其他一些人。他们表情都很忧伤。欧塞尔老爷爷还带来毛了边的旧识字课本,摊在膝上,他那副大眼镜则横放在上面。

我对周围这一切正惊讶不已,韩麦尔先生已经上了讲台,他对我们讲话,还是刚才见我时的那种和蔼而严肃的声音:

“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方面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来。今天,这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请你们注意听讲。”

这几句话一下子把我的心搅乱了。哼!这些坏蛋,他们在村政府张贴的布告,原来就是这个消息。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我还不怎么会写字呢!以后再也学不到啦!学这点儿就算完啦!……现在,我真怨自己白浪费了时间,怨自己逃学去掏鸟窝,去萨尔河溜冰!我的课本,刚才背在身上还特别讨厌,还嫌太沉,现在反而觉得,我的语法课本、神圣的历史课本,就跟老朋友似的,要离开心里还真难受。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一想到他要离去,再也见不到了,我就把受到的惩罚、挨的戒尺打忘得精光。

可怜的人!

他换上节日的盛装,就是要郑重地上完最后一堂课;现在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村里这些老人都坐到教室后面。这似乎表明他们后悔没有常来听课,同时以这种方式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的杰出工作,并向离去的祖国表示敬意。

我正想到这里,忽听叫我的名字。该我背诵了。这些分词的重要规则,我若是能够高声地、清晰地、一点儿不差全背诵出来,付出什么代价我还不肯呢?可是,我刚说一两个词就乱套了,站在座位上摇晃着身子,不敢抬头,心里难受极了。我又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

“我不责备你,我的小弗郎士,你一定受到足够的惩罚……事情就是这样,我们每天都这样想:‘算了吧!时间多着呢……明天我再学吧。’这不,你看到了发生什么情况……我们的阿尔萨斯最大的不幸,就是总把教育推到明天,现在,那些人就有权对我们说:‘怎么!你们还敢说自已是法国人,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看不懂,也不会写!’我可怜的弗郎士,我所说的这些,,罪过最大的还不是你。我们所有人都应当大大地责备自己。”

“你们父母没有很好督促你们学习。他们还是愿意打发你们下地,或者到纱厂去干活,好挣几个钱。我本人呢,就一点儿也没有该自责的吗?我不也是时常让你们给我的花园浇水,耽误你们学习吗?我要去钓鳟鱼的时候,不是也随便放你们假吗?……”

韩麦尔先生从一件事谈到另一件事,又开始给我们讲解法语,他说,这是世界上最优美、最清晰、最过硬的语言,必须在我们中间保存下去,永远也不要遗忘。要知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只要牢牢掌握自己的语言,就等于掌握打开监狱的钥匙……接着,他拿起一本语法书,给我们朗读课文。我真奇怪,发现自己一听就明白,觉得他讲的一切很容易,很容易理解。我也认为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用心听讲,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个可怜的人,就好像在离开之前,要把他的全部知识教给我们,要一下子全灌输到我们的脑子里。

课文讲解完了,又开始练习写字。韩麦尔先生为这天上课,准备了崭新的字帖,上面以漂亮的圆体写着:France,Alsace,France,Alsace。字帖全挂在课桌上面的金属杠上,像一面面小旗,在教室里飘动。真应该瞧瞧;每个人都那么用心,多么安静啊!只有笔尖在纸上的沙沙声。有一阵工夫,几只金龟子飞进教室,可是没人理睬,年龄最小的同学也不例外,他们都在聚精会神地练习画直杠,那么用心,那么认真,就好像那也是法语……

学校的房顶上,鸽子在咕咕地低声叫着,我边听边想:

“他们还要迫使鸽子也用德语歌唱吗?”

我不时从练习本上抬起眼睛,只见韩麦尔先生在讲台上一动不动,他注视着周围的各种物品,就好像要把他这小小的学校整个儿装进眼睛里带走……想一想啊!四十年来,他总在同一位置,面对着院子和总是老样子的教室。仅仅坐椅课桌磨得光滑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那株啤酒花,现在也挂满窗户,爬上房顶了。眼前这一切就要离开了,又听见他妹妹在楼上房间来回忙碌拾掇行李,这个可怜的人心如刀绞啊!不错,他们明天就要起程,.永远背井离乡了。

不过,他还是鼓着勇气,给我们上完最后一堂课。练习完写字,我们又上历史课;然后,小同学齐声朗诵Ba Be Bo Bu。而在教室后排座位上,欧塞尔老爷爷已戴上老花镜,双手捧着识字课本,跟小同学一起拼读。看来他也非常专心,不过那声音由于激动而发颤,听起来特别滑稽,我们都想笑,又都想哭。啊!这最后一课,我会永远记在心里……

教堂的钟忽然报时,敲了十二下,接着又敲祈祷钟。

与此同时,普鲁士兵操练回来的军号声,也在我们的窗下回响……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十分苍白。在我看来,他从来没有如此高大。

“我的朋友们,”他说道,“我的,我……我……”P4-6

序言

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编辑将《中外名著榜中榜》的书目寄给了我。看到这些书目,一种无法言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那实在是一些再熟悉不过的书名,让我一下子回到了40多年前的中学时代。

1959年,我读完小学,考上初中。这在今日,实属平常,但在当时,还真算回事儿。家里人认为,中学生就不能再看作小孩子了。身份变了,待遇也随之改变。印象深刻的有三条:一是有了早餐费,可以到街上“自主择食”(上小学时只能在家吃早点);二是可以使用钢笔(上小学时只能使用铅笔);三就是可以读大人们读的书了(上小学时只能看童话和连环画)。这第三条待遇我还提前享受了:在开学前的暑假中,我一口气读了许多“大人书”。

这是我和中外名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时,我的母亲在大学里当资料员,借书有“近水楼台”之便,每天下班,她都会给我带书回来,我也就一通狼吞虎咽,看完再让母亲去借。读些什么,早已记不清了,无非挑那些好玩的读,半懂不懂,囫囵吞枣。现在回忆起来,最喜欢读的外国名著,竟是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如果还有什么,那就是.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了。这些书,肯定读了不止一遍,否则不会如此刻骨铭心,念念不忘。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书决不是我的启蒙读物。我的启蒙读物和许多孩子一样,也是《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格列佛游记》等等。但为什么记忆深刻的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带有探索(探案或探险)性质的书呢?我想,这与心智的逐渐成熟有关。初中,是一个人的心智由懵懂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中外名著的作用,就像是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户,让我们看见外面那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时期,读到什么并不重要,读懂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读,是想读,是读个没完。

有了这份好奇心,就有了阅读名著的冲动;而有了这份)中动,就能培养阅读的习惯。进入高中以后,我的阅读范围更加广泛了。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就是我在高中时阅读的,当然还有契诃夫的小说和泰戈尔的诗。至于中国文学名著,则最爱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杂文。我很晚才读《红楼梦》(这与时代有关),但我认为:《红楼梦》是最应该推荐的不朽之作。

说这些话,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不过讲讲个人的经历和心得体会;提到的那些书,也未必人人必读,不过举例说明而已。

读书是一件“谋心”的事。归根结底,是要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安顿,心智得到开启,精神得到寄托,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它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或强求。也因此,我不主张什么“青年必读书”。在我看来,书只有“可读”,没有“必读”(做研究除外),所以只能“推荐”,不能“要求”。我作此推荐,因为在我看来,这套丛书所选,大多都值得推荐。

尤其值得一提的,光明日报出版社还做了一件极好的事,就是把这些书的价格定到了最低。这可真是功德无量!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虽然家境尚好,却也买不起许多书。每次逛书店,往往乘兴而去,惆怅而归。我们知道,名著,并不是读读就可以的,它应该伴随我们的一生。名著,也不该束之高阁,让人仰望,而应该像朋友一样就在我们身边。这就需要将名著的出版“平民化”,让“旧时王谢堂前燕”,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我想,这大约是这套丛书的又一个意义吧!

易中天

2007年6月17日于厦门大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3: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