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台湾三十余年,获奖最多得历史读物:台湾金鼎奖推荐奖;台湾金鼎奖优良出版品;台湾中国文艺奖章;台湾优良儿童图书“金龙奖”;台湾国立教育资料馆评鉴特优青少年课外读物;台湾民生报“校园好书排行榜”票选第一名;台北国际视觉设计展插画类金奖。 刘墉、罗兰、林清玄、傅佩荣、林海音、宋楚瑜、郭为藩、侯文泳等一众名家倾力推荐!吴涵碧女士编著的《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这套书,可以说是及时弥补了戏曲、说唱等民间艺术逐渐被大众忽略所造成的缺憾,它不但给青少年读者带来丰富而完整的历史知识,就连成年读者,也一样地乐于把这套极具功力,可读性又高的书,放在案头,作为随时补充自己历史知识而又轻松可喜的一份读物。所采史实,皆出自信史,对流传甚广的野史及民间传说,偶有采择,皆指明其非为史实,并以信史与相对照;所选史材避开艰深的历史问题,选取其中意义浅白易懂、富于情趣的故事,务使读者轻松明了其中要义;故事标题皆富于意趣、亲切可观,内容富于情致、浅易畅晓,不以森然面目以待读者;故事皆两千字以内,读者略有空闲即可进入,开卷即有收获。《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第8册北宋南宋960年-1276年)》为第8册,讲述北宋、金、南宋的历史故事。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第8册北宋南宋960年-1276年)》为台湾畅销时间最长、得奖次数最多的历史读物。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内容上起远古,下终明代中叶,作者选取这段漫长历史中富于教益的人和事,写成一系列轻松而富于情致的短篇故事。全书凡 1075篇,200万言,故事之间相互勾连,前后贯通,连缀起来,即成一部规模颇大的中国通史。
作者吴涵碧女士,台湾著名学者、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以“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为题,在台湾《中华日报》、《国语日报》开辟专栏,连载历史故事,每周一篇,21 年未有间断,本书即这些专栏文章结集而成。
专栏读者对象原定为青少年,却得到成人和青少年的一致喜爱。
吴姐姐一生埋首典籍,深知历史的严肃性和学术性,讲历史故事时,不曾妄开言论,不曾逞才使气,未曾沾染纤毫意识形态之论调。
见解之持正,论史之谨慎,与中国历代史家所恪守准则一脉相承。即使是对于残暴的独裁者,吴姐姐也不吝排列他们的良政和善行,指责与激赏、恶行与善政,并行不悖;吴姐姐希望读者放下成见,客观地认识人和事物。
吴姐姐的最大目的,是希望本书能成为全家共读的好书,行文之中,一叙一议,非惟多趣,亦极富见地,风流蕴藉,埋伏于轻松的历史故事当中,抹平成人与孩子阅读兴致的沟壑。
全套书共分15册,《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第8册北宋南宋960年-1276年)》为第8册,讲述北宋、金、南宋的历史故事。
正史中的宋江
方腊造反在中国历史上名气不小,除了因为这场乱事暴露了宋徽宗一朝的腐败,加速北宋的衰亡之外,更重要的是,宋江是否曾经参与讨伐方腊,是历史上争论不已,大家都有兴趣的事。
提起宋江,以及他那一批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凡是中国人都为之精神一振。不论是武松、李逵、燕青、鲁智深,大家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简直像人们身边的老朋友。不但民间把《水浒传》当成史实,一般高级知识分子也深受其影响,它的流传程度,甚至超过《三国演义》。
那么,宋朝到底有没有宋江这号英雄人物呢?答案是有的。《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东都事略》都有提及宋江。另外《林泉野记》、《中兴姓氏奸邪录》、《续资治通鉴》等书,也很简略提到宋江投降以后,曾经跟随童贯出征方腊,不过都只有寥寥数字。
宋江这个大名鼎鼎的草莽英雄,竟然在《宋史》之中没有单独的传记。记载他生平最为详尽的资料,只有在《宋史纪事本末》之中,附在方腊造反后面的一篇特写,前前后后加起来只有一百七十六个字,全文如下:
“宣和三年二月,淮南盗宋江寇京东州郡,至海州,张叔夜败之,江乃降。宋江起为盗,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知亳州侯蒙上书,言江才必有过人者,不若赦之,使讨方腊自赎。帝命蒙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又命张叔夜知海州,江将至海州,叔夜使间者觇(ji)所向。江径趋海滨,劫巨舟十余,载卤获,叔夜募死士得干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这么短短几行字的大意是这样的:在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淮南大盗宋江骚扰京师开封东方的州郡,到了海州,海州的知州张叔夜打败宋江。
宋江初起为强盗,率领了三十六个人,横行河朔(山东河北之间),辗转劫掠十个州郡。宋朝的官兵都吓坏了,不敢与他交锋。
这时,亳州的知州侯蒙上书给宋徽宗,认为宋江必有过人之处,不如赦免宋江,派他去讨伐方腊,将功赎罪。宋徽宗认为这个建议不坏,便命侯蒙去做东平府的知府,招安宋江。(招安指的是招盗贼,加以编组,使他们得以安顿,不再作乱。)侯蒙尚未到达任所就死了,宋徽宗另派张叔夜做海州的知州,继续负责招安宋江。
宋江到了海州,张叔夜先派出间谍,偷偷观察宋江一行人的动向。发现宋江前往海边,抢了十多艘大船,船上载满了虏获的金银财宝。
张叔夜先招募了一千多名敢死队,埋伏在城旁险要之地。再派出少许装备轻捷的士兵到海边,诱宋江开战。另派身强力壮的士兵埋伏在海边,一见双方打起来了,埋伏在海边的士兵立刻放火烧掉宋江的十余艘巨舟。宋江的部下听说船烧了,心一凉,皆无斗志。这时,埋伏的敢死队一拥而上,活捉了副首领,宋江只得束手就擒了。
这短短一百七十六个字描写的宋江,太不精彩,也太让人失望了。而且梁山泊上一百零八条剽悍勇猛的绿林好汉,一个字也没有提到,与人们心目中的距离未免相差太远了。
虽然,宋江在正史中的资料太过于简略,毕竟我们可以确定,的的确确有这个人。而且,远在宋江等人还活着的时候,这段故事已经成为民间脍炙人口的传说。
到了南宋时代,中原沦陷在异族手中(这段故事我们马上会提到),当时人向往英雄,希望有济弱锄强、劫富济贫的草泽英雄出来拯救人民,便逐渐演变出《水浒传》的故事。把宋江和他的弟兄们描绘得出神人化,比正史上记载的真人真事有趣得多。
也许宋江旗下这批英雄真的是性格突出,面目奇特,不同于凡人,所以南宋画家高如、李嵩等可以很容易地为他们作画。龚圣与在画完三十六位好汉之后,并且附加一笔:“我小的时候就崇拜这些人,所以为他们作画。”
到了元朝,出现了许多《水浒传》故事的杂剧,以写黑旋风的故事最多。剧中人物性格与小说不同,但是梁山泊好汉已由三十六个人增加到一百零八个人了。
到了元末明初,施耐庵根据南宋以来,在民间大量流传的有声有色的小说、话本、戏剧,加以组织和渲染而成为一部一百二十回的长篇小说《水浒传》。
P1-3
至于体例安排的匠心独具,不是明眼人,怕也会辜负了吴姐姐的良法美意。举凡社会恩潮、儒学兴衰、文学艺术、教育、自然科学、宗教、社会习俗等等文化的具体领域,都能在书中找到或明或暗的踪迹。
——张求会(学者)
这套书,是个超大的作文素材库,里面有丰富的故事,经典的文学作品、典故、成语等,再加上作者吴涵碧简洁流畅的文笔,这些都是学习作文最好的典范。……在课堂上,我也常以这套书当做补充教材,结呆发现,不必规定,学生就会主动地去阅读这套有趣的故事集了,而且渐渐的在他们的作文簿里看到了许多的典故及成语,文句也更加顺畅了。如果不想以强压灌注的方式来增加孩子的语词及作文能力,建议让孩子阅读此书。
——邱坤芳(台湾省台东县复兴国小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