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是老三届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郑双庆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2.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刘淑珍是一位贤妻良母。她爱这个家,爱每一个孩子。每个星期天她都把自己的儿女召唤到身边,以至现在,我们兄弟姐妹还经常团聚。谁家有困难总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是和我母亲善良、热心、宽容、大度分不开的;与她对每个儿女都一视同仁,个个都喜欢、爱护、关心。我们江苏扬州人都把母亲叫姆妈,这可能是南方的一种习惯。姆妈只读过两年私塾,但她却非常聪明,写起信来就是几大篇,还会背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姆妈在5岁时我的外公就去世了,家里大小事都是她的大姐操劳。她与大姐的感情非常好,我们从小叫她干娘。那时我外婆家生活很艰难,全靠干娘打点支撑,直到姆妈结婚后生活才好转。她过去不擅长做饭缝衣,从香港起义回内地后,尤其是1965年随着父亲去青海西宁部队后,洗衣、做饭、缝缝补补样样都做得好。在甘都农场下放劳动时,她每天做饭操持家务,精心照顾已经劳动一天的近60岁的父亲。

在甘都农场劳动时外甥小远也给外公外婆带来了欢乐。那时家里养了几只母鸡,其中一只母鸡发现它总往草棚里跑,姆妈让小远从窗户里爬进去看看,竟意外地捡到一窝鸡蛋。我母亲高兴地说:这下可好了,有鸡蛋吃了。在艰苦的环境里总不断传出欢乐笑声。我的四姐不时地托司机带上生活必需品到甘都,缓解了物资贫乏的甘都农场的生活。为了照顾父母,四姐做了许多奉献。姆妈一生精心照顾我父亲,自己却省吃俭用,让我父亲一心都扑在工作上,没有后顾之忧。军功章里有我母亲的一半。无论我父亲在各种运动中如何挨整,我母亲从来都是不舍不弃,伴随在我父亲身边;在高原青海西宁条件再艰苦,我母亲从来不叫苦、叫累;即便在条件较好时,我母亲也总会精打细算,勤俭持家,从不浪费。她的品行深深地影响着我的一生。

姆妈一生默默无闻地做着奉献,从无怨言。我上高中时住校,每个月父母给我寄20元的生活费,那肘我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只有到星期天才到大姐家去改善生活。姆妈非常疼我,我清楚地记得,我当兵时,军装领子破了,还是母亲一针一线给补的。我在324医院动盲肠手术,我母亲熬鸡汤给我送来。姆妈为我们儿女虽然做的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件件小事都凝聚着伟大的母爱。记得在“三年困难时期”时,我们营养不足,姆妈总是想办法从别人手中买些青蛙腿和鸡蛋回来给我们改善生活补充营养。姆妈是一个豁达乐观的人,遇到什么困难从不埋怨社会,而且总是善待每一个人;即便是家里的保姆,姆妈与她也处得非常好,常常给她一些衣服等实物。我母亲喜欢打麻将,随父亲到部队后就不玩了,直到回北京后才和儿女们在家打打麻将。我母亲能吃苦,吃东西从不讲究,更不挑肥拣瘦,剩饭剩菜第二天都会热了吃掉。她身上的内衣总是补了又补。我给她买了一件外衣,她当宝贝似的收着,舍不得穿。

在青海西宁部队大院,许多人都知道母亲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在“文革”中许多家庭受到冲击,他们的孩子到家里来,我母亲从不把他们当外人,总是尽量照顾他们,把好吃好喝的拿出来招待他们。京林、小五子家里挨整,姆妈特别关照她,可惜小五子后来得了癌症,走得太早了。我们家搬回北京后,大院有的孩子在外地上学,路过北京就住在我们家里,姆妈总是热情接待,甚至到了今天,大院的孩子(如今已六十左右了)还记得姆妈包的烧麦。记得姆妈和其他阿姨一起唱“家属顶起半边天”。姆妈与大院的董阿姨、龙阿姨、扬阿姨、青芝阿姨等关系都非常好,相处很融洽,在最艰难的时光中大家仍是和睦相处。姆妈脾气特别好,对左邻右舍、儿女从来不发脾气,而且遇到再难的事她都能自己忍着、扛着。P11-13

后记

后记 和老三届的朋友们聊聊天

老三届的同学今年大概都是62至68岁,大部分都退休了,在家抱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享受晚年了。我常常想,人的一生就这么几十年,人的一生要过得有价值、有意义,靠我们的勤奋、智慧、良好的社会关系,我们是否还能做一点事情?我们不妨琢磨琢磨。我前面曾提到,拿起笔写出我人生,把我们曲折的人生、艰苦奋斗的人生写出来,让下一代少走弯路;使他们学会怎样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的办法,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精神。比如可以在香港成立老三届基金会,用自己的血汗钱来参股,每一个人都是股东;每一股一块港币,你可以买1万股(折人民币在8干元左右,汇率是变化的)或10万股或者更多。在管理上由我们老三届懂得管理的人组成项目审核委员会,凡是投资项目都必须经该会审核通过才可以实施。~再成立一个项目实施监督委员会,专门负责监督项目实施情况。当然,有钱也可以请专业管理人才或专业管理公司来经营管理,办公地点可设在北京和香港,香港费用高,只请两个会计即可,一个负责会计,一个负责出纳,每一年都要将收支和营利情况从网上发给每一个股东,我们要对每一个股东负责。这个基金是私募性质的,将来可以从国际社会上筹措资金。资金规模争取到十亿港币到二十亿港币,规模不大,我们争取经过几年的努力发展到一百亿的规模。

我们成立基金的目的:(1)积少成多,为我们的第二故乡干点实事,圆我们一个梦;(2)不给儿孙留钱,留给他们一个实业,钱花光了就没有了,实业可以不断发展,子孙后代可以继承,也就是可以将基金的股票留给他们;(3)从每年的利润中拿出一点钱来帮助我们那些老三届生活上有困难的老同学,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奉献一点爱心;(4)投资有效益后要按比例留足发展基金,每年我们可以按股分红,使我们老三届的朋友日子过得更好些。

我们投资的目标:(1)将高科技的农业带到我们曾经劳动和生活的故乡,提高农村生产力;(2)成立农村生产机械化服务公司,为大面的种植、收割乃至加工提供服务,提高农村机械化水平;(3)可以搞纯天然的养鸡场、养鸭场,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牲畜养殖场或农场。我们不搞房地产,不搞股票买卖,不搞重工业,搞一些实实在在有利于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实业。例如:有一种菌草可以长到三米高,含蛋白较高,各种牲畜都喜欢吃,而且可以抗旱,根可以扎到两米深,亩产可达到20吨。有了资金可以在内蒙古、山西做试点,如能成功我们就大面积种植,这将缓解牧草紧缺的问题并提高牧草质量;也可在西双版纳、黑龙江、山西、内蒙等地圈一块林子或一块土地,搞多种养殖,丰富市场。我们希望我们第二故乡能更加富裕。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而把我们几百万老三届组织起来,这力量就大了。我们办事的原则要勤俭节约,工作效率要高,投短平快的项目。时间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我们还有一点时间,人活七十是中年,九十才步人老年,让我们活得开心点,生活过得更好点,事业能发展点,我们联合起来再拼搏一次,让我们的人生更光彩。

我最近看到一个电视节目,叫《妈妈咪呀》,其中有一个节目是上海到黑龙江建设兵团的知青唐桂娣,62岁,是老三届的同学,她中风后半身不遂,话都说不清楚。但在她的丈夫,同是黑龙江建设兵团的战友张新民(61岁)的精心照料下,她登上了舞台,唱出了感人肺腑的《共和国之恋》。他们的歌声有一种飞跃音乐的力量,震撼了每一个观众,全体观众起立为他们鼓掌。我用节目中的一句话作为本书的结尾:老三届是共和国的脊梁。

时间从我们身边静悄悄地流过,

岁月在暴风雨中伴随我们左右,

青春在饱经风霜的脸颊上消失,

我们生命的火花却仍然在燃烧;

无论我们走的路多么艰辛曲折,

不管我们遇到了多少悲欢离合,

我们都有着坚强的信仰和意志,

我们都有一个崇高美好的梦想,

愿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安康;

让我们拿起笔来写出人生回忆,

让泪水与欢乐永远和我们相随。

老三届的朋友们,让我们扬起风帆,再拼搏一次吧!

目录

前言

一、从香港回到北京——我温暖的大家庭

 1.我的父亲——参加“两航”起义

 2.我的母亲

 3.我和爸爸姆妈

 4.我的大姐和我的兄弟姐妹

 5.我们家的家风

二、我的学生时代——友谊、育英、京工附中

 1.我的小学恩师——戴志敬老师

 2.愉快的初中时光——北京育英中学

 3.难忘的高中——北京工业学院附中(京工附中)

 4.“文革”中的步途串联

三、我的第二故乡——西双版纳

 1.我在云南西双版纳生产建设兵团

 2.艰苦的生活环境与忘我的辛勤劳动

 3.三只小鸡的故事

 4.西双版纳的特殊经历

 5.批斗中扶起党支部书记

 6.我在澜沧值班营

 7.割不断的云南情怀

 8.我的女朋友——终身伴侣

 9.一段感人肺腑的回忆

四、我的第三故乡——青海格尔木

 1.我的部队在青藏高原

 2.生与死的考验

 3.高原的笑声

 4.我为部队做的小贡献

 5.工作中的一次失误

 6.我和战友

 7.部队是一座大熔炉

五、恢复高考实现了我的一个梦

 1.我终于考上了大学

 2.我的论文——试论有效产值

 3.人民大学教授的一堂课

 4.我是一个理发师

六、我们可爱的小宝宝

 1.亲人们的无私奉献

 2.在困难的环境中抚养孩子

 3.幼子赴美留学

 4.爱子情深

七、我的岳父、岳母与渝平

 1.我的岳父

 2.我的岳母

 3.渝平和她的母亲

 4.渝平的性格

八、真正走入社会

 1.在工作中学习和成长

 2.初遇挫折

 3.第一次施展组织才能

 4.处理几件意外的小事

九、人生的转折——难忘的十年

 1.新岗位新挑战

 2.在非贸易外汇管理处的时光

 3.我遇到的好老师、好领导

 4.在国家外汇局的工作实践

 5.参加中国外汇体制改革

 6.我与美国财务官

 7.成为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特聘专家

 8.回顾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的十年

 9.放弃留学爱尔兰

十、我的第四故乡——香港

 1.在港二十年

 2.为了孩子的明天

 3.要有一个好心态

 4.我的人生观

 5.可爱的小孙孙——龙宝宝

 6.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后记:和老三届的朋友们聊聊天

附录

 1.姆妈给渝平的一封信

 2.渝平在美国与我的通信集(摘录)

序言

前言

什么是老三届?就是1966、1967、1968年毕业的中学生,即1966年“文革”开始时的初一、初二、初三和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统称为“老三届”。

我们这些老三届的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受共产党多年的教育,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又不同程度地经历了“除四害”、“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上过山下过乡、有的还扛过枪、当过工人,受过不少苦,受过不少挫折,受过不少磨炼。1977年恢复高考,在录取率只有5%的情况下,老三届的不少同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基本上都是工作岗位上的骨干。

到目前为止,老三届的、没上过大学或上过大学的、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大部分是踏实敬业的,其原因:一是受过共产党的多年教育,对党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二是受到家庭的良好影响;三是大部分上过山下过乡、当过工人、当过兵,自己吃过不少苦,非常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四是他们都经历了各种磨炼,相信党和国家;五是他们有最基本的政治素质,对贪腐之风从思想上就抵制,知道不该拿的决不能伸手,不能随波逐流。

这一千七百万人的老三届、老知青在几十年的与命运拼搏中,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中,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以他们那代人特有的责任心、报国心,支撑起共和国的蓝天。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我们这批老三届,在经济建设中,在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地摸索、探讨、总结,在艰苦奋斗的历程里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如今,这一大批老三届的人大部分都退休了,但他们仍是中国的栋梁,共和国的脊梁骨。一旦祖国需要他们,他们仍然会招之即来,为国家继续默默地奉献,这就是中国特有的一代人——老三届。

写到这里,我的泪水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我们这辈子真不容易,虽然各自家庭出身不同,虽然出身自己不能选择,做什么工作也不能由自己选择,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出身,不是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那种腐朽的出身论所能决定的,而在于自己选择走什么样的路,怎样走出自己的人生,怎样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认为,人生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不管吃过多少苦,不管受到多少挫折,也不管受到多少委屈,都要扬起风帆奋勇向前。这就是我们这代人——老三届的风范。

我们这代人饱经风霜,虽然也会得到父母的帮助,同事朋友的支持,也会遇到好的领导的关怀与指引,但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自己要掌握自己的命运,靠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靠我们的聪明才智,靠我们的政治素质,靠我们对祖国的忠诚,靠我们做人讲诚信的原则,我们一定能过得有价值、有意义,过得更好些!这就是我们最普通却又不平凡的老三届的人生写照。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与共和国同龄,与国家的发展同步成长,不管祖国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与母亲同甘共苦;我们与祖国一起承担起历史的使命,承担起难以忍受的苦难,走过了曲折、坎坷、艰辛的人生。但我们没有后退,我们挺起脊梁,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我们这代人与祖国的情怀不是用语言能表达清楚的,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我们的今天多么来之不易,是多少志士的奋斗,是多少先烈的鲜血才换来的。我们这些老三届心里最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可惜的是,时光荏苒,悄然白头,我们这批老三届绝大部分都已解甲归田,退出了为之奋斗的一线,离开了工作过的岗位……但我们可以拿起手中的笔,把我们曲折的一生,拼搏的一生,艰苦创业的一生,用奋斗而换来的一生好好回顾一下,好好总结一下,把它写出来,让它多一些阳光,多一些感动,多一些激励,多一些正能量;让我们的孩子少走点弯路,多焕发出人生的光彩;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一代更比一代强。

我写这本回忆录,是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对自己的一生作一个回顾以及对人生的总结,并希望更多的老三届的同学也动起笔,写出自己的人生。现在不是有舞出我人生,唱出我人生吗?我们老三届为什么不能写出我人生?我们经历丰富,颇具传奇,历史承载着我们的风釆,我们有太多的故事可写。把我们老三届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以及走过的崎岖的道路写出来,把它留给我们的下一代,中国的繁荣昌盛——强国之梦,要靠我们一代一代地干下去。

我们这代人中有的已在“上山下乡”中为了抢救国家财产,为了保护森林、保护草原而在火海中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有的在珍宝岛和中越反击战中为了祖国不受欺辱,为了祖国的尊严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有的在艰苦的环境中留下了终身疾病……想想他们,我们更应勤奋地工作,更应珍惜今天的生活。我们从反思中更加体会到今天的来之不易。我们虽然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我们身上还有余热,还有手中的笔。让我们这些老三届的同学再激情扬帆一次吧!去实现我们的梦想吧!

我也想通过这本书把我对父母的怀念之情写出来,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中。虽然他们永远地离开了我,但他们身上的优秀的品质,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那种不离不弃,不图名不图利,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军队、精忠报国的精神,永远是我的学习榜样。爸爸妈妈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内容推荐

  作为普通老三届中的一员,《我是老三届》作者郑双庆以平实的笔触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他在北京度过了快乐简单的学生时代,随后在西双版纳下乡,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辛勤劳动,并找到了一生的挚爱。后来又远赴青海格尔木当兵,经历了难忘的部队生活。恢复高考后,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日夜复习,最终考取了北京经济学院并在毕业后调入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后又在香港工作生活至退休。这是一个普通老三届的自传,也是一代人经历的缩影,作者希望通过本书能够展示出老三届的风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奋勇向前,实现人生的价值。

编辑推荐

《我是老三届》是一个普通老三届的自传,也是一代人经历的缩影,作者郑双庆以平实的笔触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他们用青春和心血谱写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故事。

在平凡的叙述中记录独特的人生故事,笔触温暖,朴实。

在磨练和困难中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饱含希望与信念。收录多幅老照片,唤醒时代记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12: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