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入,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既无哗众取宠之状,也无盛气凌人之势,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仅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且全书文字朴素幽默,使人备感亲切,《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从此,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富兰克林自传(中英文双语典藏本)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
出版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富兰克林自传》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入,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既无哗众取宠之状,也无盛气凌人之势,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仅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且全书文字朴素幽默,使人备感亲切,《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从此,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内容推荐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建国的创始者、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民主精神的缔造者、《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他还是最杰出的科学家、外交家、出版家、作家和社会实业家。他像是“从天上偷窃火种的第二个普罗米修斯”(康德语),成为举世公认的现代文明之父、美国人的象征。书中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本书收录了自传的英文原文,完整呈现其历史原貌。是人类历史上动人而激励人心的经典读本。 目录 第1部·正传 正传前言/2 家族逸事/4 少年印刷工/10 兄弟失和/16 独闯费城/18 总督的“赏识”/23 与科林斯的交往/27 费城生活/29 与劳尔夫的交往/33 伦敦的印刷工生涯/36 再返费城/41 再与凯默合作/42 我的思想观/45 合伙创办印刷所/47 创办讲读俱乐部/48 办报成功/50 自立门户/51 结婚/54 建立订阅图书馆/56 第2部·正传续篇 两封来信/58 续传说明/63 公共图书馆的建立/63 读书是我唯一的乐趣/64 道德圆满计划/67 第3部·续传 我的政治观/76 我的宗教信仰/77 《穷理查年鉴》/78 编报心得/78 汉姆菲尔牧师/80 苦学多种外语/81 回到波士顿/82 读书俱乐部壮大/82 初人政坛/83 热心公益事业/84 怀特菲尔德牧师/85 事业取得成功/88 教友会/90 发明新式火炉/94 开办学校/94 募捐技巧/97 关注市政建设/99 奥尔巴尼计划/103 为布雷多克捐输/107 担任西北边防军务/114 自然科学成果/120 出使英国/122 被扣在纽约/123 终于到伦敦/127 第4部·补编 不辱使命/132 附录·富兰克林年表/135 试读章节 言归正传:我继续在我父亲店中干了两年,也就是直到我12岁。我的哥哥约翰,本来是学习蜡烛匠这一行业的,却离开了父亲,结了婚,且跑到罗德岛去住了。显然我注定了要顶他的缺而成为蜡烛制造商,但是我仍旧不喜欢这个行业。我父亲深深考虑到如果他不为我找到更合适的工作,我一定会像他的儿子约塞亚那样,逃到海上去做水手,使他大为伤心。所以他有时带我出去散步,并造访小木匠、泥水匠、车匠、铜匠等,看他们做活,他就可以观察我的爱好,并力图把我的爱好吸引到某些手艺或别的在陆地上的行业上来。去观察娴熟工匠使用他们的机械工具,使我很喜欢,而且对我很有用。凭借常看也就学会了一点,当不能雇到工人时,我自己也能够在家中做些零活。我也曾为了实验做了一些小机械,当做些机械实验的意向在我心里是新鲜而热烈的时候。最后我父亲终于决定叫我跟伯父本杰明的儿子塞缪尔学制刀业,他在伦敦学过这个行业,大约那时正在波士顿开业。我跟他见习了一些时候,但是他希望我交学费,对此我父亲很不高兴,把我又领回家来了。 我自幼喜欢读书,手中所得到的一点钱全都花到买书上了。因喜欢读《天路历程》,我收集的书第一部就是分做数小册的约翰·班扬文集。后来我把它卖掉了来买柏顿的《历史文集》,这文集是小贩们卖的书,价格很便宜,全部有四五十册。我父亲的小图书馆里大都是神学争辩的书,其中的大部分我曾读过,并且曾一直惋惜,在那一时期我正是求知若渴的时候,但自从决定了我不去当牧师,我就不能得到更多的好书。那里有一本普鲁塔克著的《名人传》,这本书我读得很熟,并且认为那段时间是花费得大有好处的。还有一本笛福著的《计划论》和另一本马瑟博士著的《为善论》,这两本书或许曾使我思想转变,而对我后来一生中的几件大事有着影响。 这个酷爱读书的习惯,好不容易使我父亲决意叫我去做一个印刷工人,虽说他已经有一个儿子——詹姆斯——学了这个行业。1717年,我哥哥詹姆斯从英国带回来一台印刷机和许多铅字,就在波士顿开办了他的印刷所。比起我父亲的行业来,我更喜欢这个行业,但是仍旧热望着航海。为了防止这种倾向的可怕后果,我父亲就急着把我束缚在哥哥那里。我抗拒了一些时候,但终于被人劝服,签订了学徒合同,当时我还只有12岁。我要做学徒一直到21岁,仅仅允许我在最后一年支取最低的工资。在短时期内,我就把事情做得很熟练,且成为了我哥哥的有用帮手。当时我有一些接触好书的机会了,认识了几个书店里的学徒,使我有时能够借到一点书,那些书我要十分注意迅速归还和保持干净。有时一本书是晚上借来而必须在次日一早送还的,我就常常振作精神在我屋中读到深夜,免得到时不还这书就被当做遗失或缺货了。 过了些时候,一位藏书很多,常常到我们印刷所来的聪敏商人马修·亚当斯先生邀请我到他的图书室去,并且欣然地把我所选择的一些书借给了我。那时我迷上了诗,还作了一些。我的哥哥,以为这是大可利用的,就鼓励我,使我即兴地作了两首民谣。一首题为《灯塔的悲剧》,内容是述说灯塔看守人沃西·莱克和他的妻女沉船的事;另一首是《水手之歌》,述说海盗提奇(或黑胡子)就擒之事。两首诗实在不好,都是用市井俚俗诗体写的。印出来之后,我的哥哥叫我沿街兜卖。第一首销路很好,因诗中所述是新近的事实,得到好评。这事使我妄生虚荣心,但是我的父亲挖苦了我的成绩,并劝我作罢,并且告诉我作诗的人一般都是乞丐。这样我就避免了当一个诗人,极可能是一个十分拙劣的诗人。不过散文的写作对我一生的经历却是大有用处,且是我上进的主要方法。我要告诉你,在这种情形下,我是怎样得到写作上的一点能力的。 在城里另外有一个嗜读的孩子,名叫约翰·科林斯,我跟他过往甚密。我们很喜欢争辩,并极愿驳倒对方,这种好辩的脾气,很容易变成坏习惯。这种不需要拿到实际中来的辩论,在人面前往往使人极不愉快。因此,除了破坏清谈以外,你原本可以交朋友的地方,却成为使人憎嫌甚或是仇人的制造所。在阅读我父亲有关宗教的辩论书籍时,我就见到了这点。我久加观察,发现明白的人们很少陷入其中,除非那些律师、大学里的人和教养在爱丁堡的各种各样的人们。 有一次,不知为什么,科林斯与我就一个问题引起辩论,这个问题是女子受专门知识的教育是否适当,以及她们能否从事研究。他的意见以为这是不适当的,因为她们对这事是天生不能胜任的。也许有点为争辩而争辩,我就站在反对的一方,他天生比我善辩,又曾准备了很多的话。并且,据我想,有时他压倒我是靠他的口才比靠他的坚强理由更多些。没有得出定论我们就分了手,且要有一些时候不会再相遇,我坐下来把我的辩论写出来,誊清了寄给他,他回答我,我又答复他。双方都寄了三四封信之后,我父亲偶然看到我的信稿。他并未加入争辩,只乘机向我谈论起我作品的体裁来,他评断说,虽然我的拼写和标点正确较对方为优(这要归功于印刷所),但在辞句优雅、条理明晰方面我却不如对方。在这些方面,他举出几个例子使我信服。我知道他的意见是公平的,从此对于文体更加注意,且决心努力改进。 这时的前后,我偶然看到一卷残缺不全的《旁观者》报,那是第三卷。我以前一本也没看见过。我买了它,读完了它,读得十分愉快。我认为文章写得极好,如果可能的话,我还很想模仿它。抱着这个念头,我取出其中的几篇,把每句的大意摘要录出,放置几天以后,再试着不看原书,用自己想到的某些合适的字,就记下的摘要加以引申复述,要表现得跟原来的一样完整,把原篇重新构建完成。然后我又把我写的《旁观者》拿来与原来的比较一下,发现我的一些错误并加以改正。但是我发现自己缺乏词汇,或在记诵和运用词汇方面缺少准备。我想如果在那时以前我还继续作诗的话,一定能获得丰富的词汇。因为为了合律和协韵,写诗常常需用意义相同而长短不同、声调不同的字,这样就会把我摆到继续不断搜求大量词汇的需要下,也会帮助我记住它们而能运用自如。因此,我把一些故事改写成诗,过了些时候,当我把那散文已完全忘净了,我再把诗改写成散文的格式。有时我也把我记录的摘要大意打乱,几个星期之后,当我开始理出整句、完成全篇时,就先竭力使它们还原为最好的次序。这样是为了训练我的构思能力。而后再把我的作品与原文比较,发现错误,再改正过来。有时我竟生发妄想,在某些意义不大的细节上,认为我已是十分幸运地改进了原文的方法和文体,而这妄想鼓励我自以为可在后来成为一个过得去的英语作家。对于当作家,我是非常有雄心的。我做这些练习和阅读的时间是在晚上下班以后,或在早上工作开始以前,或在星期日。星期日我总设法独自留在印刷所里,尽力避免平常出席公众祈祷会。这件事,在我父亲管教之下时,他时常严格地要我参加,不过,我实在仍认为那是一种义务,虽然对我来说,我匀不出时间去参加这种活动。P10-13 书评(媒体评论) 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佩服的人只有三位:第一位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二位也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三位还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 富兰克林是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 ——杰斐逊(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 研究了富兰克林的传记,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这位美国人民献给全人类的伟大人物能受到普遍的尊敬和钦佩。 ——卡皮察(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在他身上,我们可以一路顺流而下,掌握美国两百余年立国精神的演变轨迹。 ——蔡诗萍(《联合晚报》主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