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香皂记与兰泽记(精)/贵妃的红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孟晖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澡豆

有个乡下老头儿,从来没进过城,城里人用的东西,他都不认识。但是他的儿子进城工作了,有一次从城里买了点心带回乡下的家,“乡下老头儿”吃了,觉得特好吃。再有一次,儿子回家时给他带回了一块香皂,老头还以为是点心,一口咬下去:怎么这么难吃啊?!

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也听过这个笑话?

我是在很小的时候,当时肯定还没有上学,有个小朋友先从大人那里听到这个笑话,然后学舌给一起玩的伙伴。不知为什么,一群小孩儿全都觉得老头儿咬香皂这个情节特别可笑,于是有那么几天疯狂地互相来回讲述,还一遍遍地模仿啃过香皂之后满嘴苦辣拼命咳嗽的样子,然后哈哈大笑。不正常的兴奋终于引起大人的注意:不许学了,太贫!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学着笑话乡下人!——从那以后,我懂得了,笑话乡下人是可耻的行为。同时,懵懵懂懂的,又觉得非常奇怪:乡下人连香皂都不认识吗?乡下人真的很傻啊!

随着年龄渐长,似乎渐渐领会了这样一个笑话之所以会在我的童年出现的原因——我家居住的那个“小西天北二区”,就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安置招工进城的农村人,由政府简单规划并盖建起来的一个“临时性小区”,简陋,土气,朴素,清寒,混合着农民与市民的气质,虽然就在八百年古都的近郊,但是却没有一天的昨日历史,不过,却充满对美好未来的坚信。如果仅仅以我自身的经历,再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读解“老头啃香皂”的笑话,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从中可以很容易感受到西方化、现代化如何进驻中国人的心,工业化、城市化造成的观念意识中的城乡对立,等等。

然而,这个笑话早就存在,早在我出生之前不知多少个世纪,就流传过,就引发过笑声:

王敦初尚主,如厕……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瑁璃盌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

用今天的话说,这个笑话是故意“糟改”王敦,编派他做了驸马爷,却对皇家的生活品质一点没概念。上罢厕所,女奴奉上盛在玻璃碗里的澡豆,却被王敦误当成了“干饭”,将其倒在水里,喝下了肚。既然澡豆是用于便后洗手的环节,因此倒是不难明白它是一种卫生用品。原来,那个嘲笑乡下老头不认识香皂的笑话,至晚在《世说新语》成书的时代,亦即南朝初期,也就是五世纪上半叶,其“原型”早就已经广为流传。不过,由于生活方式的演变,在相隔千年的两个笑话中,还是有些细节的不一致。香皂,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样子,小块的圆形或椭圆形固体,与中式“点心”在形态上有某种相似性。王敦所面对的“澡豆”,却怎么会被倒进水里?又怎么可以直接喝下去?它的准确功用又是什么?

在历代医典中,其实存在着众多关于澡豆的记载。就以相传为初唐大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来说,其中《备急千金要方》“面药”一节有具体制作方法七种,《千金翼方》也录有四种配方。初看上去,这些配方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如“洗手面,令白净悦泽,澡豆方”:

白芷、白术、白鲜皮、白蔹、白附子、白茯苓、羌活、萎蕤、栝楼子、桃仁、杏仁、菟丝子、商陆、土瓜根、芎劳(各一两),猪胰(两具大者,细切),冬瓜仁(四合),白豆面(一升),面(三升,溲猪胰为饼,曝干、捣筛)。

上十九味,合捣筛,入面、猪胰拌匀,更捣。每日常用,以浆水洗手面,甚良。看着方子中多种多样的成分,似乎很难猜出能做成什么样的制品,其用途又何在。然而,《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贾府女眷赏桂花吃螃蟹的时候,有个细节,凤姐“又命小丫头们去取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预备洗手”。另外,《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里还有个很夸张的情节,写丫鬟长姐为程师爷的烟袋点火之后,嫌这位腐儒气味不洁,于是拼命洗手:

……扎煞着两只手,叫小丫头子舀了盆凉水来,先给他左一和右一和的往手上浇。浇了半日,才换了热水来,自己泖了又泖,洗了又洗,搓了阵香肥皂、香豆面子,又使了些个桂花胰子、玫瑰胰子。……直洗到太太打发人叫他,才忙忙的擦干了手上来。

P3-6

后记

几次,有朋友告诉我,在书店寻找《贵妃的红汗》,发现这本书被归置在“化工类”的书架上。

对于一个化学始终学得不大好的文科生来说,这真是一个意外的人生奖赏。

现代美容用品生产与现代化学工业相联,所以相关书籍会归在“化工类”。传统妆品与美容护肤品固然与今天意义上的“化学”无关,但却确实受益于古代的原始化学探索一不知是否该以“前化学”“早期化学”之类的观念来概括。在中国,“原始化学”在极大程度上是道家的实践活动,不仅如此,道士们的探索亦覆盖了其他多个领域,包括医学、医药学以及物理学等。即使在本书中也不难看到,由炼丹等活动中获得的“化学”成果,不断地进入中医,也进入美容与妆品的制作,各领域之间形成了交叉互动。

因此,没有认真的、全面的、深入的研究中国古代道家系统在知识领域内所取得的不朽成就,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对于人类生活进步的贡献,是今人的耻辱,是不可原谅的罪过。“五四”至今一百年,也是几代人了,难道都是吃干饭的?

近来,对于传统美容品与妆品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爱好者动手自制相关复古用品的风气也很盛。因此,我和出版社一起考虑,把《贵妃的红汗》中的四个大类分成三个小册,方便读者各取所需。像有的女孩喜欢在家中手工自制美容皂,那么可能就会对《香皂记与兰泽记》中与皂类相关的内容感兴趣,却不见得同时还需要《妆粉记》《胭脂记》。

不过这本书的真正目的是想从古代化妆美容用品这个角度,与读者一起感受传统生活的氛围,体会古人的世界并不像我们曾经以为的那样贫乏。另外,或许还能顺便约略鉴赏一下,古代物质世界的星星点点碎片,是怎样在诗词当中璀璨生光,让文学作品有了特定的质感。

书中小有改动,主要是增加了“胭脂膏”一节。最初写作关于胭脂的篇章时,对于《红楼梦》里宝玉介绍的胭脂膏子颇为不解,后来读到《小山画谱》才恍然。因此,趁这次改版,把此一有趣的发现补充进来,相信读者对于“平儿理妆”时用到的怡红院化妆品都有了解的兴趣。

依据古代文献中的资料,发现古典文学作品中提到的很多生活细节都可以解释清楚,理解清楚,这本身就是意义吧。

目录

香皂记

 澡豆

 玉容散

 太平公主秘法

 皂荚

 肥皂

 香皂

 皂

 浆水

 桂花胰子

 金花沤

 冬灰

 灰汁

 近效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

 玉女粉

 玫瑰碱

兰泽记

 兰泽

 甲煎香泽

 翠罂油

 香发木犀油

 搽头竹油

 露花油

 罗帏花

后记

再版后记

内容推荐

《香皂记与兰泽记(精)》是知名作家孟晖所写的关于中国古代人所用的香皂或洗涤类用品的随笔集,并配有彩色插图。作者学考古出身,所写随笔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行文清丽细腻,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瑰丽和精致,类似随笔受到读者喜爱。

编辑推荐

《香皂记与兰泽记(精)》作者孟晖爬梳文献,条分缕析,以细腻的笔触对澡豆、皂荚、浆水、桂花胰子、冬灰、兰泽、甲煎香泽、翠罂油等古代洗洁用品进行了描摹和分析。展示了中国古代美容护肤品文化的绮丽繁华。作者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横贯东西方文化,一方面精研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另一方面深刻理解西方艺术的辉煌,同时能从中生发出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新的理解和认识,往往令人耳目一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6: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