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歌曲伴随幼儿的成长,起到滋养幼儿的心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目前真正适合新时期幼儿演唱的歌曲较少,适合幼教工作的比较系统、专业的幼儿歌曲创编教材也较欠缺。在现行的幼师音乐教材中,幼儿歌曲创作只有一个章节,内容太简略陈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幼儿智力更好的开发,给幼儿的知识和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幼教工作的长远需求。为使幼儿师范学生全面、深入地学习掌握幼儿歌曲创作的理论和技能,形成创作性、开放性的音乐思维和写作能力,由马成和王炳文编写了这本《幼儿歌曲创编(第二版)》教材。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扩展并提升在幼儿音乐方面的视野和能力,并结合工作实际,从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贴近幼儿生活、深受幼儿喜爱、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歌曲。
《幼儿歌曲创编(第二版)》由马成和王炳文主编,系统地讲解了幼儿歌曲词曲的特点、幼儿歌曲的表现要素、幼儿歌曲主题的创作及发展手法、幼儿歌曲的前奏与间奏及尾声的写作,并注重体现幼儿歌曲创作的共性规律。教材内容新颖、结构清晰,由浅入深、完整详尽。每个章节附有大量的课后习题,供学生思考和练习,具有浓郁的幼教特色。《幼儿歌曲创编(第二版)》可供各类学前教育专业师生作为教材使用,也是幼儿音乐教师学习歌曲写作的必修课教材。
第一章 幼儿歌曲的特点
第一节 幼儿歌曲歌词的特点
一、主题单
二、内容丰富
三、语言易懂
四、拟声拟人
五、第一人称
六、结构工整
第二节 幼儿歌曲旋律的特点
一、音域较窄
二、篇幅短小
三、节奏简单
四、级进为主
五、重复多见
六、曲调朴实
第二章 幼儿歌曲的题材、体裁和演唱形式
第一节 幼儿歌曲的题材
一、表现动物、植物
二、表现自然、科学
三、表现游戏活动
四、表现日常生活
五、表现内心世界
六、表现道德品质
第二节 幼儿歌曲的体裁
一、抒情歌曲
二、进行曲
三、表演歌曲
四、摇篮曲
五、叙事歌曲
六、游戏歌曲
七、谜语歌曲
八、民间童谣
九、幼儿练声曲
第三节 幼儿歌曲的演唱形式
一、独唱
二、齐唱
三、合唱
四、对唱
五、领唱
第三章 音乐的表现要素与音乐形象
第一节 表现要素
一、旋律
二、节奏
三、节拍
四、调式
第二节 幼儿歌曲的音乐形象
一、欢快活泼
二、优美抒情
三、雄壮有力
四、安静甜美
第三节 表现要素与音乐形象
一、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
二、优美抒情的音乐形象
三、雄壮有力的音乐形象
四、安静甜美的音乐形象
第四章 幼儿歌曲音乐主题的写作
第一节 什么是音乐主题
第二节 捕捉歌词的艺术形象
一、选择歌词
二、捕捉歌词的艺术形象
第三节 音乐主题的创作步骤
一、关于主题的音调
二、关于主题的节奏
三、音乐主题的开始
四、关于定调
第五章 音乐主题的发展
第一节 重复式展开手法
一、严格重复
二、变化重复
三、节奏重复
四、音调重复
第二节 模进式展开手法
一、严格模进
二、自由模进
三、反向模进
第三节 扩展、压缩式展开手法
一、节奏的扩展与压缩
二、音程的扩大与缩小
第四节 衍展式发展手法
一、引伸法
二、承递法
第五节 对比式发展手法
一、派生式(衍生式)的对比——根据原有主题材料的发展,形式对比性的新旋律
二、并置式的对比——用完全不同的新鲜材料,形成并列的对比
第六章 幼儿歌曲的曲式结构
第一节 音乐的基本结构
一、乐汇
二、乐节
三、乐句
四、乐段
第二节 一段体结构(单一部曲式)
一、上、下句结构
二、三句结构
三、四句结构
四、多句结构
第三节 两段体结构(单二部曲式)
一、再现式两段体
二、并列式两段体
第四节 三段体结构(单三部曲式)
一、再现式三段体
二、并列式三段体
第七章 前奏、间奏和尾声的写作
第一节 前奏
一、主题型前奏
二、歌尾型前奏
三、情绪型前奏
四、意境型前奏
第二节 间奏
一、乐段之间的间奏
二、段落内的间奏
第三节 尾声
一、用和声终止式的重复做尾声
二、用歌曲末句的变化重复做尾声
三、用歌曲结束音的变化重复做尾声
四、在歌曲结束长音上加尾奏
第八章 创作提示和歌曲修改
第一节 创作提示
一、写好歌曲的开头
二、注意旋律的通顺,加强乐句间的联系
三、写出旋律的个性
第二节 幼儿歌曲的修改
一、音乐形象
二、定调
三、音调风格
四、词曲的结合
五、进行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