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草原文学新论
分类
作者 刘成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草原文学新论》是自治区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项目之一。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理论篇,包括十一篇阐述草原文学界定、草原文学与蒙古族文学和内蒙古文学的异同,草原文学的主体性、独特性和多民族性,草原文学作家群及其领军人物,草原文学流派问题的争论等诸多理论问题。下编为作家篇,包括二十一篇草原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的论述。还有草原文学综合评论一篇。本书由刘成著。

内容推荐

《草原文学新论》是自治区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项目之一。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理论篇,包括十一篇阐述草原文学界定、草原文学与蒙古族文学和内蒙古文学的异同,草原文学的主体性、独特性和多民族性,草原文学作家群及其领军人物,草原文学流派问题的争论等诸多理论问题。下编为作家篇,包括二十一篇草原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的论述,其中有著名的草原诗人纳·赛音朝克图、巴·布林贝赫,著名的草原文学家玛拉沁夫、敖德斯尔、扎拉嘎胡,草原戏剧文学家超克图纳仁,草原电影文学家云照光,草原散文家许淇、鲍尔吉·原野,草原文学评论家孟和博彦,草原曲艺大师琶杰和毛依罕,以及草原诗人杜古尔苏荣、其木德道尔吉、安谧、贾漫、王磊、巴·敖斯尔、纳·赛西雅拉图、哈·丹碧扎拉桑、查干,草原小说家葛日乐朝克图、朋斯克、安柯钦夫、乌兰巴干、杨啸、张长弓、冯苓植、张承志、鸟热尔图,以及新时期草原诗歌杰出代表阿尔泰、勒·敖斯尔等和新时期草原小说杰出代表阿云嘎、郭雪波、满都麦、乌力吉布林等。《草原文学新论》还有草原文学综合评论一篇。本书由刘成著。

目录

上编 理论篇

草原文学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原文学之我见

草原文学界定及其他

草原文学与蒙古族文学、内蒙古文学的异同

草原文学的独特性

蒙古族文学是草原文学的主体

草原文学的多民族性

草原文学作家群的形成和发展

对“草原文学流派”争论的回顾与思考

草原文学的领军人物玛拉沁夫

在“草原文学”的旗帜下

下编 作家篇

论纳·赛音朝克图

论玛拉沁夫

论敖德斯尔

论巴·布林贝赫

论扎拉嘎胡

论葛日乐朝克图

论超克图纳仁

论云照光

论孟和博彦

论毛依罕

论琶杰

论杜古尔苏荣和其木德道尔吉

论朋斯克、安柯钦夫和乌兰巴千

论安谧、贾漫和王磊

论巴·敖斯尔、纳·赛西雅拉图、哈·丹碧扎拉桑和查干

论杨啸、张长弓和冯苓植

论张承志

论许淇

论乌热尔图

论阿尔泰和勒·敖斯尔及其他诗人

论阿云嘎、郭雪波、满都麦和乌力吉布林及其他作家

阔步前进的草原文学六十年

后记

试读章节

草原文学作家群并不等同于草原文学流派。我所指的草原文学作家群是以地域特点、自治区历史生活的共性为主形成的作家群。草原文学作家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也不是审美意识和创作风格上表现鲜明一致性的流派意义上的作家群。

文学流派是在其内部具有审美意识、创作风格的鲜明的一致性,和其他流派及作家作品相比,在审美意识、创作风格上有着自己的鲜明的独特性。文学流派不是从一般社会学的角度,而是从艺术美学的角度,充分地揭示他们在审美意识上有着共同趋向,在创作风格上有着鲜明的一致性,在创作方法上有着共同的观点和主张,他们表现出来的这些共性同其他的作家作品有着鲜明的差异性。

不能因为内蒙古的各民族作家都在写草原,就硬是把他们纳入同一个草原文学流派。在他们那里,草原仅仅是作为客体而被当成了艺术观照的对象,是创作的素材或题材。题材本身还不能决定作家的风格流派特点,在创作过程中,审美客体的草原同审美主体的作家必须和谐默契,情理贯通,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这才能形成独特的风格。因此,草原在不同民族、不同创作个性的作家笔下,总是焕发出不同的光彩,仅以草原为题材,远远不足以形成统一的风格和流派。

我们既不能把内蒙古地区各民族文学以草原题材为标准统一而划为一个流派,也不能把蒙古民族整个作品统一划为一个流派。

就蒙古族文学而言,内部确包含不同风格和流派。

新时期以来,原有的蒙文诗歌纳·赛音朝克图、巴·布林贝赫、其木德道尔吉三大流派在动态发展中产生着新的变化和新的发展。蒙文诗坛出现了现代派诗歌潮流。蒙古语诗歌现代派诗人作品之多堪称前无古人,观念的驳杂,追求的激进,实验的大胆,创下了蒙古诗歌中的一个纪录。当时被称为“先锋诗人”的有特·官布扎布、博·宝音贺希格、特·思钦、达·斯冷旺吉拉、德令彭斯格、色·巴雅尔、特古斯巴雅尔、尤·毕力格巴特尔、德·吉格登旺吉拉、色·白音查千、瓦·赛音朝克图、包·乌尼尔等。一些中年诗人也纷纷调整、转向,拿出了具有现代意味的作品,使现代派的实力更加强大。他们的代表是著名诗人齐·莫尔根和教授诗人苏尤格。蒙古语现代派诗人们在焦灼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给蒙文诗歌带来了巨大的艺术嬗变。意象、通感、移情说、直觉、意识流、语言陌生化、心理时间等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理论和创作方法大量地涌入蒙文诗歌中。意象化成为他们普遍的追求,心理时空代替了拟现实时空,想象与虚构空前活跃。蒙古语现代派诗歌留下的艺术成果,改变了蒙古语诗歌的面貌,蒙古语现代派诗歌与传统诗在竞争中发展,使整个诗坛呈现出勃勃生机。可以肯定,蒙古语现代派诗歌作为一种潮流,它的存在已无可争议,它所带来的诗歌艺术革命的意义,也无法磨灭。

蒙古族当代小说,一直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稳步前进。玛拉沁夫、敖德斯尔、扎拉嘎胡等著名作家创作的优秀小说,描绘草原特有的社会背景、自然风光、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开掘蒙古族人民生活中特有的矛盾和斗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组成一幅幅草原人民生活的绚丽多姿的画卷。成就卓著的蒙古族老作家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比如说:玛拉沁夫的小说像色彩浓重的油画,豪放遒劲,抒情意味浓;敖德斯尔的小说像一幅幅水彩画,隽永而艳丽动人,清晰细腻,生活气息浓;扎拉嘎胡的小说像色彩清晰的工笔画,精雕细刻,平实、凝重、明快流畅。玛拉沁夫、敖德斯尔、扎拉嘎胡等才华横溢、灵气遄飞的老作家的艺术成就和影响都是很大的,但是随着他们的个性风格影响而在他们周围形成的小说流派却不太明显。

新时期以来,蒙古族小说又涌现了一些具有自己鲜明特色和独特风格的中年作家。如阿云嘎的民族寻根小说、满都麦的象征小说、力格登的幽默小说、郭雪波的沙漠小说、哈斯布拉格的侦探小说、白音达来的动物小说、赛音巴雅尔的意识流小说、伊德尔夫的新荒诞小说、乌力吉布林的魔幻小说等。他们对固有的、传统的东西,大胆地提出挑战。他们突破了旧的规范,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内蒙古各民族文学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最为有利的客观环境,因为这些民族长期处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统一的国度内。共同的地域、共同的历史命运为他们的文学交流创造了社会历史条件。内蒙古蒙汉各民族文学互相吸收互相影响源远流长。蒙古族作家学习借鉴汉民族文学,汉族作家学习借鉴蒙古民族文学,从中吸取新鲜血液和有益的滋养,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一个地区兄弟民族作家何时能具备形成一个文学流派的条件,我认为这要看各民族作家作品融合的程度,目前还没有达到真正融合的程度。

从蒙汉各民族文学迥然不同的民族性的深层次上考虑,这里所指的“草原文学”是广义上的草原文学,也可以说是马背民族文学的代名词,而不是文学流派的称呼。因为不能笼统地把整个蒙古族文学称为草原文学流派,这与不能把整个汉民族文学笼统称为一个农耕文学流派是一样的道理。

以上谈的就是我对草原文学、草原文学作家群和草原文学流派的粗浅认识,希望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P12-14

序言

“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和“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的初始成果开始和读者见面了。这是值得加以庆贺的事情。因为,这一工程不仅是对文学创作的内蒙古担当,更是对文学内容建设的草原奉献!

在那远古蛮荒的曾经年代里,不知如何称呼的一群群人在中国北方的大地山林问穿梭奔跑,维持着生命的存延。慢慢地,他们繁衍起来并开始有专属各自的族称,然后被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所驱使着,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山林过起了迁徙游牧的生活。于是,茫茫的草原就变成了这些民族人群书写盛衰成败的出发地。挥舞着战刀和马鞭,匈奴人第一个出发了,紧接着鲜卑人,然后是突厥人,再后是契丹人、女真人,之后是蒙古人,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踏着前人的足迹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如今,回首望去,他们奔腾而去的背影犹如一队队雁阵,穿过历史的天空渐渐远去……

雁阵飞去,为的是回到温暖舒适的过冬地。而北方民族依次相续地奔腾前去,为的却是要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融汇对接。这是一个壮观的迁徙,时间从已知的公元前直到当今年代。虽然形式不同,内容也有所变化,但这种迁徒依然不停地进行着。岁月的尘埃一层又一层,迁徙的脚印一串又一串。于是,经历过沧桑的草原充满了关于他们的记忆。在草原的这个记忆中,有他们从蛮荒走向开化的跋涉经历;有他们从部落成长为民族的自豪情怀;有他们建立政权、制定制度、践行管理的丰富经历;有他们敬畏自然、顺应规律,按照草原大地显示给他们的生存方式游牧而生的悠悠牧歌;有他们按着游牧生活的存在形态创制而出的大步行走、高声歌唱、饮酒狂欢,豁达乐观而不失细腻典雅的风俗习惯;有他们担当使命,不畏牺牲,奋力完成中国版图的大统一和各民族人群生存需求间的无障碍对接的铿锵足迹;更有他们随着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迭和生存内容的一次次转型与中原民族相识、相知,共同推进民族融合、一体认知、携手同步的历史体验;还有他们带着千古草原的生存经验,与古老祖国的各族兄弟同甘苦、共命运,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灿烂篇章的不朽奉献……

承载着这些厚重而鲜活的记忆,草原唱着歌,跳着舞,夏天开着花,冬天飘着雪,一年又一年地走进了人类历史的二十一世纪。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节奏,草原和草原上的一切激情澎湃地日新月异的时候,我们在它从容的脚步下发现了如土厚重的这些记忆。于是,我们如开采珍贵的矿藏,轻轻掀去它上面的碎石杂草,拿起心灵的放大镜、显微镜以及各种分析仪,研究它积累千年的内容和意义。经过细心的研究,我们终于发现它就是草原文化,就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它向世界昭示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还有它留给往时岁月的悲壮忧伤的英雄主义遗风!这样,当世人以文化为各自形象,与世界握手相见时,内蒙古人也有了自己特有的形象符号——草原文化!

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是内容,而文学就是为这一需求提供产品的心灵劳作。因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世界才会光彩夺目。文学也是应该这样。所以,我们大力倡导内蒙古的作家们创作出“具有草原文化内涵、草原文化特点、草原文化气派”的优秀作品,以飨天下读者,并将其作为自治区重大的文学工程加以推动。如今,这一工程开始结果了,并将陆续结出新的果实落向读者大众之手。

在此,真诚地祝福这项工程的作品带着草的芬芳、奶的香甜、风的清爽和鸟的吟唱,向大地八方越走越远!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 乌兰

后记

《草原文学新论》终于脱稿了,这是自治区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项目之一。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理论篇,包括十一篇阐述草原文学界定、草原文学与蒙古族文学和内蒙古文学的异同,草原文学的主体性、独特性和多民族性,草原文学作家群及其领军人物,草原文学流派问题的争论等诸多理论问题。下编为作家篇,包括二十一篇草原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的论述,其中有著名的草原诗人纳·赛音朝克图、巴·布林贝赫,著名的草原文学家玛拉沁夫、敖德斯尔、扎拉嘎胡,草原戏剧文学家超克图纳仁,草原电影文学家云照光,草原散文家许淇、鲍尔吉·原野,草原文学评论家孟和博彦,草原曲艺大师琶杰和毛依罕,以及草原诗人杜古尔苏荣、其木德道尔吉、安谧、贾漫、王磊、巴·敖斯尔、纳·赛西雅拉图、哈·丹碧扎拉桑、查干,草原小说家葛日乐朝克图、朋斯克、安柯钦夫、乌兰巴干、杨啸、张长弓、冯苓植、张承志、鸟热尔图,以及新时期草原诗歌杰出代表阿尔泰、勒·敖斯尔等和新时期草原小说杰出代表阿云嘎、郭雪波、满都麦、乌力吉布林等。还有草原文学综合评论一篇。

作家篇中为了把自治区草原文学代表性作家尽量包括进来,做了很大努力,并得到托娅女士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目前这种作家的入选、排列仅是我个人的浅见,未尽如人意之处依然存在;作家作品分析也有所欠缺,特别是新时期涌现出的一些有成就的中青年作家介绍论述不够等等。所有这些只好有待日后修改和不断完善了。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向审读全部书稿并给予全面指导的著名文学理论评论家包明德先生表示深深的谢意!对给予我完成此项任务机遇的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联、作协表示诚挚的谢意!对给予我的拙作出版机遇的作家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策·杰尔嘎拉

2013年5月于呼和浩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