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徐志摩传(插图本)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韩石山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韩石山编著的《徐志摩传》其传记,收录了其生平事迹。

内容推荐

韩石山编著的《徐志摩传(插图本)》采用别致的纪传体手法,围绕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一生,细加考究、多有新解。叙述真实而全面,史料考订颇有收获,既真切记录了徐志摩生命中的留学生涯、文学活动,还原了一个真性情的诗人,更对徐志摩一生中重要的情路历程秉笔直书,写尽了张幼仪的质朴而深沉的爱、陆小曼热烈而洒脱的情,亦不讳言徐志摩对张幼仪的漠视与残忍、对林徽因的痴狂与哀怨。

书中“交游”一卷真实描述了王赓、翁瑞午等诸多人物的可爱可怜之处,更为我们了解徐志摩同时代的文坛旧事打开了一扇窗。

目录

第一卷 家庭

 第一章 世系

 第二章 家庭

父亲 徐申如

母亲 钱慕英

前妻 张幼仪

妻 陆小曼

子 徐积锴

第二卷 本传

 第一章 从硖石到北大

 第二章 到美国去

 第三章 来到英国

 第四章 真正的剑桥生活

 第五章 回国之初

 第六章 驰骋文坛

 第七章 创办新月社

 第八章 给泰戈尔当翻译

 第九章 与陆小曼的热恋

 第十章 编《晨报副刊》

 第十一章 结婚与南下

 第十二章 新月派的灵魂

 第十三章 泥淖与挣扎

 第十四章 北平,我又来了

 第十五章 云游:轻轻的我走了

第三卷 交游

 王赓

 王统照

 方令孺

 方玮德

 叶公超

 孙大雨

 孙伏园

 朱经农

 朱自清

 朱湘

 刘海粟

 杨振声

 沈从文

 何家槐

 余上沅

 张奚若

 陈西滢

 陈梦家

 邵洵美

 林长民

 林徽因

 郁达夫

 吴宓

 吴世昌

 周作人

 郑振铎

 赵元任

 赵家璧

 赵景深

 胡适

 闻一多

 饶孟侃

 袁昌英

 凌叔华

 徐悲鸿

 翁瑞午

 陶孟和

 章士钊

 粱启超

 粱实秋

 蒋复璁

附录

原版序

著作

年表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生前是非多,死后是非多,五四那一茬文化人里,是非最多的,怕要数徐志摩了。若不是最多的一个,也是最多者之一。感谢传主,生前就给我们指点了一个破解的门径:“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我们且按这门径,来考察他一生的行事及其是非功过。

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酉时,也就是下午五点到七点钟之间,徐志摩出生在保宁坊第四进院子的楼上。那间房子如今还在。这一年,他的父亲二十五岁,母亲二十三岁。

光绪二十二年是农历的丙申年。徐志摩的父亲生于同治十一年,为壬申年,因此取名申如。如今又在一个带申字的年头,生下了宝贝儿子,除了按谱名用字取名章垿外,又取字槱森,小字幼申。“槱森”即幼申的谐音,不过字面上看起来文雅些。志摩这个名字,是他北大肄业赴美之前自己取的。

丙申年十二月十三日,按阳历说,已是1897年的1月15日了。后来说起徐志摩的生日,就是这一天。这样一来,和徐志摩农历同一年出生的郁达夫,就比徐志摩大了一岁。郁的生日是丙申年十一月三日,阳历为1896年12月7日。他只比志摩大一个多月。徐志摩出生的这一年,中国平平静静,直到第二年,才发生了也称作“百日维新”的戊戌变法。参与其事的一位重要人物梁启超,后来成了他的老师,对他的一生有过很大的影响。

现在的孩子一开始就上小学,徐志摩童年时,正是中国新旧学制交替的时期,科举虽已废除,地方上的新式学堂尚未开办,大都仍是入私塾读书。徐家是大户人家,有家塾。志摩四岁人家塾开蒙,业师孙荫轩先生,同里庆云桥人。庆云桥后来成了庆云镇,1999年为“百岁征婚”闹得沸反盈天的章克标老人,就是庆云桥人。徐志摩开蒙时,章克标刚刚出生。

在家塾读书的情形,徐志摩在《雨后虹》中有这样的记述:白天天热得连气都喘不过来,可怜的“读书官官”们,还照常临帖习字,高喊着“黄鸟黄鸟”,“不亦说乎”;虽则手里一把大蒲扇,不住地扇动,满鬓满腋的汗,依旧蒸炉似的透发,先生亦还照常抽他的大烟,哼他的“清平乐府”。

第二个老师是查桐轸先生,又字桐荪,同邑袁化镇人。其子查猛济在上海交通大学当过教授,教过志摩的儿子徐积锴。

这位查桐轸先生是个怪人。据徐志摩说,查先生刚出生时,父母怕孩子受凉没给洗浴,此后几十年间直到去世,查先生没洗过一次身体。平目也不刷牙,不洗头,擦脸也很少。在早期的一篇札记里,徐志摩曾这样自我检讨:查先生这个人明明是因懒惰而散漫,别人却赞美他是落拓不羁,我的父母都是勤勉而能自励的人,我这个儿子何以懒散成这个样子,莫不是查桐荪先生的遗教?

1907年,硖石开办小学校,叫开智学堂,徐志摩即转入该校读书。成绩全班第一,有“神童”之誉。老师叫张仲梧,名树森,功名为乡试副榜,就是举人。

吴其昌在《志摩在家乡》中说:“张先生长方脸,结实身子,浓眉毛,两只眼睛炯炯有光,常常吓得孩子们心里别别乱跳,又是一位桐城古文家,读一句‘……乎’‘……耶’的文章,那尾声要拖至二分钟以上——我敢罚咒说:就是听龚云甫唱戏,也没有听张先生念书那么好听……张先生古文的高足,前后应该有三位:第一位一致的推戴志摩。第二位,是轮到许国葆先生。第三位,他们硬说是我”,“至于志摩少年之擅长桐城古文的,这个秘密,恐怕由我造孽,刚才揭开吧?”

最能看出徐志摩古文成绩的,是在开智学堂上学期间,他写的一篇古文《论哥舒翰潼关之败》。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夫禄山甫叛,而河北二十四郡,望风瓦解,其势不可谓不盛,其锋不可谓不锐。乘胜渡河,鼓行而西,岂有以壮健勇猛之师,骤变而为赢弱顽疲之卒哉?其匿精锐以示弱,是冒顿饵汉高之奸谋也。若以为可败而轻之,适足以中其计耳,其不丧师辱国者鲜矣!

确乎有苏老泉《六国论》的气势。

也是在开智学堂上学期间,他的眼睛近视了,家里给配了眼镜。第一次戴上眼镜,天已昏黑,在硖石泥城桥附近和一个朋友去走走路。把眼镜试戴上去,仰头一望,异哉,好一个伟大蓝净不相熟的天,张着几千百支银光闪烁的神眼,一直穿过他的眼镜、眼睛直贯他灵府的深处,不禁大叫道:“好天,今天才规复我眼睛的权利!”

1911年春天,约当农历庚戌年的年底,徐志摩从开智学堂毕业。开春后,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俗称杭州府中。当时还是清季,没有实行公历,小学都是农历年底毕业,过了新年再去考中学。P37-3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