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幕天下皆知:
公元前227年的易水河畔,站满了衣冠如雪的人,他们不是在送葬,而是在送别。然而。大家都知道,这一别,就是死别。因为他们送的这个人,是要去虎狼一样的强秦,去刺杀残暴无比的秦王赢政。无论成败与否,都绝对没有生还的希望。
这就是当年燕太子丹送壮士荆轲时的一幕,在朋友高渐离苍凉激越的筑声中,荆轲和大家一起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高渐离是荆轲的朋友,他们虽然一文一武,但都有一腔抗击暴秦的热血。荆轲死后,高渐离虽然易姓易容,成功地躲开了秦始皇的捕杀;但是,这么多的日日夜夜里,他心如汤煮,百沸煎肠。
答应上堂击筑的那一刻,他就决心去九泉之下寻找好朋友荆轲了!
很快,高渐离被如狼似虎的甲兵押解到了咸阳,来到了秦宫。这是他的好朋友荆轲当年走过的路,如今他一样也来了!
秦始皇早就听说高渐离是个击筑的高手,普天下再难得见的人才,于是决定先不杀他。见他是个不会武功的人,也就不怎么怕他行刺,为了更安全起见,秦始皇令人用毒草熏灼高渐离的双眼,生生将他的两眼灼瞎。然后再让他充当乐师,为其击筑助兴。
高渐离本来想当场自尽,横竖要死,何苦再经受这失明之痛?但他心中存了一点微如星火的希望。能为秦始皇击筑,就有希望接近他,能接近他,就有机会报仇!为好友荆轲报仇,也为全天下被暴秦杀戮的人报仇!
于是,瞎了眼的高渐离,还是继续钻研击筑的技艺,努力锻炼失明后以耳代目判断距离的能力。他的技艺越来越精湛,他也感觉到秦始皇对自己的防备越来越疏忽。渐渐,他甚至能感觉到秦始皇的呼吸声。
然而,高渐离赤手空拳,用什么方式能立时置秦始皇于死地呢?刀剑是不可能得到的,就算得到也带不到宫廷上去。他所凭借的,只有这张筑。但这张筑是竹木所制,轻飘飘的没分量,就算打中秦始皇的脑袋,也无法将他致死。于是,高渐离又想出一个主意,他开始四处向卫士们索取铅块。卫士们问他取之何用,他解释说调筑上的弦用。那些人不通乐器,怕耽误了秦始皇听乐的“大事”,当然不敢不给。
高渐离得到铅块后,就将其装入筑的空腔中,攒啊攒,眼看着越装越多,他不禁喃喃自语:“快到了去和荆轲相见的时候了!”
终于,铅块塞满了整个筑,使之变成了一件沉重的武器。虽然这件所谓的“武器”有着很多的缺陷,是那样不顺手,但这已经是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卫士传话,秦王今天兴致极好,要在乘凉时听一曲弹奏。高渐离带好了那把筑,定了定神,跟着走了过去。因筑里装满了铅块,秦王听出其声不如过去清亮,于是问道:“今天声音为何不响?”
高渐离借机移近秦始皇说:“此地太过空旷,以至于不甚响亮。昨夜新度了一首曲子,这就弹奏给您,上达天听。”
秦始皇就在一两步外,他的鼻息那样清晰,他口中的酒气闻起来都非常浓郁,最后的时刻终于到了。高渐离猛地举起沉重的“铅筑”,用尽平生力气,向秦始皇砸去!然而,秦始皇是个身有武功的人,行动十分敏捷,他侧身闪过,那张“铅筑”砸在地上,碎了一地。
盛怒之下,秦始皇命人将高渐离乱刀砍死。高渐离在笑骂声中,慨然就义。
这就是历代传诵的荆轲和高渐离的故事。说来,战国的四大刺客中,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聂政刺韩傀,其悲壮程度,都不下于荆轲,但流传后世时,最有名气的还是荆轲,而荆轲刺秦王,恰恰是没有成功的一例。这又是为什么呢?
四大刺客之中,前三例报的都是私仇而非公义,他们受人之雇,忠人之事,所刺之人,是雇主争权上位中的拦路石、权力倾轧中的眼中钉,而并非百姓之公敌。而荆轲,虽然也是受燕太子丹之雇托,但所刺之秦王,是荼毒苍生、疮痍天下的暴君(客观上推动天下统一的功绩,是另一回事),所以才受到千百年来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而高渐离明明已逃出生天,却又重新甘赴虎穴,不惜损掉双眼,忍辱偷生,以图为好友报仇,为天下苦秦者报仇,其侠义也不亚于荆轲。虽然二人都功败垂成,但高义薄云,舍身无畏之大节,足以照映后世,彪炳千秋!
P32-P35
才有梅花便不同(代序)
1、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管仲&鲍叔牙)——令千古动容的管鲍之交
2、不是钟期听,俗耳安能别(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知音佳话
3、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庄周&惠施)——永远的对手,一生的朋友
4、两贤结情爱,骨肉何足云(左伯桃&羊角哀)——震憾千古的舍命之交
5、两虎不可斗,廉公终负荆(廉颇&蔺相如)——深明大义的刎颈之交
6、荆轲饮燕市,哀歌和渐离(荆轲VS高渐离)——舍生取义的良朋侠侣
7、同戴大恩何处报,永言交道契陈雷(陈重&雷义)——如胶似漆的真挚友情
8、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张劭&范式)——信誓旦旦的鸡黍之交
9、风袅余烟归汉鼎,花开三月忆桃园(刘备、关羽、张飞)——深入人心的桃园三结义
10、千山不碍笙歌月,谁伴羊公上夜楼(羊祜&陆抗)——相惜相敬难相交的好友
11、黄公酒垆处,青眼竹林前(竹林七贤)——放浪形骸的傲世之友
12、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刘琨&祖逖)——互相砥砺的乱世良友
13、渊明醉握远公手,大笑绝倒人不嗔(陶潜&慧远)——求同存异的方外之友
14、一长复一少,相看如弟兄(李白&杜甫)——唐诗天空中的双子星
15、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李季兰&陆羽)——有一种异性朋友叫温暖
16、死生契阔三十载,歌诗唱和九百章(白居易&元稹)——白居易和元稹的“旷世之恋”
17、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柳宗元&刘禹锡)——“同志加兄弟”式的深厚情谊
18、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白居易&刘禹锡)——后半生唇齿相依的知已
19、我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孟郊&韩愈)——联句斗诗的忘年交
20、爱酒有情如手足,除诗无计似膏肓(皮日休&陆龟蒙)——渔樵于江渚的隐逸之友
21、嵇君懒书札,底物慰秋情(鱼玄机&温庭筠)——发乎情止于礼的情谊
22、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苏轼&苏辙)——既是骨肉兄弟,又是挚友良朋
23、黄花白发相牵挽 付与时人冷眼看(黄庭坚&范寥)——垂暮窘迫中相识的好友
24、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辛弃疾&陈亮)——壮声英概的豪放文友
25、清福可教何日领,闲情曾有几人知(唐、祝、文、张)——江南四大才子的真实友情
26、征帆俱与行人远,失侣心随落日迟(王穉登&马湘兰)——余情难了的红颜知已
27、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纳兰容若&顾贞观)——车笠之交的词坛双英
28、世间难吐只幽情,泪珠咽尽还生(贺双卿&史震林)——隔着礼教的藩篱深情相望
29、小弟目盲非不祥,老兄软脚又何妨?(金农&汪士慎)——在人生的夕阳里相偎相慰
30、镜中证觉三生梦,纸上招回九逝魂(张謇VS沈寿)——还君明珠,相望相守的情愫
31、欲觅西湖干浄土,为卿三尺造孤坟(秋瑾VS徐自华)——胜似追随的巾帼侠侣
清风好伴,明月故人(后记)
才有梅花便不同(代序)
岁聿云暮的北方冬日,灰云如絮,雾霾弥天。放眼郊原,是一片枯瑟冷寂的漫漫黄土。人的心境,正如这四季的轮回变幻,繁华过后就是寥落,绽放之后就是凋零。
一生之中,并非只有春天般的明媚,夏天般的狂热,秋天般的绚丽,每个人都会面临一段让心意都灰冷的岁月,一如这冬日的萧瑟和岑寂。
人生无常,无常即苦。生活于都市中的人,对于四季的流转似乎已经淡漠,寒风烈日、骤雨严霜,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已经是隔着厚厚玻璃窗的彼岸图景。然而,虽然没有了筚路蓝缕的艰辛,没有了风鬟雨鬓的磨难,但现代人的生活中,依然有着种种的烦恼和苦痛。
独步古庙,夕阳之中,佛像金身闪出黄澄澄的光晕,他慈眉低目,讲出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然而,我辈俗子,又怎么能真的看五蕴皆苦,彻底抛下这俗世中光鲜绚烂的璀璨繁华?
昔人云:“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蓦然间,已是花落云散,灯火阑珊处,惊觉昨天的生活已是今天的美梦,这世间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真正的拥有?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句话:“其实人生就是不断走向死亡的过程,注定都是一个人孤独地走”,不禁唏嘘良久,独自泪流满面。
人生的旅途中,我禁得住苦痛,耐得住寂寞,却始终害怕孤独。孤独像冬日里湖面上的厚厚冰层,只有爱的春风才能将它彻底融化,心中有爱,就有了晚来天欲雪时的红泥小火炉,任他风刀纵横,霜剑阑干,我自和好友围棋赌酒到天明,不知东方之既白。
不过,现代人一说到“爱”,往往是只着眼于男女间的情爱,而忽视了,其实爱是可以与情欲和性别无关,存在于任何人之间的。这一种玉壶冰心般的爱,超越了情爱,升华了友爱,恢恢广广,博大深远。有道是:肝胆相照,欲与天下共分秋月;意气相许,欲与天下共坐春风。
终南山辋川别墅里的王维,虽然有着“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空寂心性,但是见到意气相投的裴迪时,还是一见倾心,相思不已:“不相见,不相见来久。日日泉水头,常忆同携手。携手本同心,复叹忽分襟。相忆今如此,相思深不深?”正是裴迪的到来,让王维消融了“空山不见人”的寥落,而且,王维身陷安禄山贼营后,又是裴迪涉险探视,最终为他洗刷从贼的罪名……
一身司马青衫,泪洒九江琵琶的白居易,在那段人生最难熬的时光里,他和同遭贬斥的元稹,彼此唱和宽慰,这份感情用“魂牵梦萦”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这个说“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那个答“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正是在这种“相濡以沫”的互相慰籍中,元稹和白居易,才没有像柳宗元等文人墨客一样,在贬谪生涯中郁郁死去,他们一起走过了最黑暗的人生隧道,迎来了后半生纡金曳紫的显赫仕途。
晚年的黄庭坚被贬斥到遥远的广西宜州。在这里,既不允许他租赁民房,又不让他寄居在僧舍,他只好在一个破旧城楼上栖息。孤独的他,荒远的天南,未来犹如南国的雨幕一样迷茫。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一个叫范寥的好友,不远千里,赶过来陪在他身边,伴他度过了最后的艰难岁月。临终前一天,黄庭坚竟然破戒喝了些酒,然后他强支病体,带着醉意将脚伸到栏杆外淋雨,笑着对范寥说:“吾平生无此快也!”最终,黄庭坚是带着朋友给他的温暖和快意离开人世的。
“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无论世事是如何地反覆变化,此生的情谊始终如初。两人同心,其利断金,两人同气,其臭如兰。不因富贵而易心,不因美色而留意,看一看“情同羊左”、“鸡黍张范”、“胶漆陈雷”的故事,他们的感情,相比于“至亲至疏”的夫妻,尚有过之。
这就是知已,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然而,很多的新新人类却不懂,他们的眼中,只有基于性欲的爱情,看到古时同声共气的生死知已,往往就会妄断为“基情”之属。其实,世界上的情感,就只有性爱一种吗?两颗心相互交融,又何必需要那“刹那阴阳的交流”?把酒狂歌:“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这种至情至性,你可会懂?什么叫“肝胆相照”?什么叫“惺惺相惜”?什么叫“刎颈之交”?什么叫“士为知己者死”?读罢那些青简上记载过的故事,我们才会真正了解。
感谢我们一生中的知已,一辈子会有多少次苍凉回顾?多少旧事并非是恒久的满天星辰,而是转瞬即逝的烟花。但我始终会记得,每一段人生逆旅中,我是握着你手心中带来的温暖,一步步倔强地行走在世间。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一样的窗前月,仅仅是有了梅花才不同吗?绝对不是,好友到来的喜悦,远胜梅花的初吐芬芳,当此境地,以茶当酒,亦可醺然。
我醉君复乐,早已忘却门外依旧是雪虐风饕的严冬。
江湖夜雨所著《我和你有着最深的情谊》是一本温暖的书。
在冷漠的世间,唯有这份情谊,我始终珍藏心底。
感谢人生中的知已:多少过往如转瞬即逝的烟花;但我始终不忘——是你手心的温暖,伴我行走世间……
我和你,并非手足,却胜似兄弟;我和你,并非夫妻,却心有灵犀。这段情,如高山流水;这种爱,似玉壶冰心。这是一本抒写真挚情谊的书,满纸拾掇了晶莹剔透的深情。从莽莽榛榛的先秦时代,一直到并不遥远的民国初年。这份情谊,超越了情爱,升华了友爱,恢恢广广,博大深远……
我和你,并非手足,却胜似兄弟;我和你,并非夫妻,却心有灵犀。这段情,如高山流水;这种爱,似玉壶冰心……
江湖夜雨所著《我和你有着最深的情谊》是一本抒写真挚情谊的书,满纸拾掇了晶莹剔透的深情。从莽莽榛榛的先秦时代,一直到并不遥远的民国初年。这份情谊,超越了情爱,升华了友爱,恢恢广广,博大深远。古往今来。最为动人的情谊,在这里尽收眼底!
开卷阅读,你定然会怦然心动,定然会有所认同。
在冷漠的裹挟中,唯有这份情谊,我始终小心珍藏。感谢人生中的知已:多少过往如转瞬即逝的烟花;但我不会忘记——是你手心的温暖,伴我行走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