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经说,父母是孩子的来路,如果父母不在,孩子的归路就会变得异常模糊。在中国,很多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情结。落叶归根这个词就是回到最初来路的意思。树叶之所以能够存活下去,完全是因为有树根吸收养分滋养着它。如果把父母当成是树根,那么孩子无异就是树叶。树叶的情感永远寄托在树根之上。
对世界上绝大多数父母来说,像树根一样爱自己的孩子,是正常的事情。爱本身就包括了很多层次的含义。父母给孩子的爱应该是完整的,这样孩子的情感归属才能完整。一个幼年失去父爱或母爱的人,和一个家庭健全,备受父母疼爱的孩子,在情感和人格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袁女士在孩子3岁的时候,与丈夫离婚。小时候,女儿还没有什么感觉。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袁女士渐渐感到了女儿的异样。一天,女儿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就问袁女士:“妈妈,您当年为什么要和爸爸离婚?”
袁女士没有料到孩子会问这个问题,她赶紧转移话题说:“女儿,怎么忽然就想起问妈妈这个问题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谁知女儿根本不打算放弃这个话题,她说:“妈妈,您还没有回答我为什么呢。”
袁女士见躲不过,对女儿说:“我当时和你爸爸离婚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习惯上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上都有很多的分歧,每天都吵架,实在不能在一起生活。”
女儿点点头,随即又问道:“那么,你们之前在相处的时候,都没有发现你们性格不合的事情吗?为什么发现了你们还要结婚呢?”
袁女士蹲在女儿的面前,对她说:“人都有恋爱的过程和结婚的过程,恋爱是一回事情,结婚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你现在还小,不能明白,等你稍大一些的时候,妈妈再给你解释得详细一些。但是,你为什么想到问这个问题,可以告诉妈妈吗?”
这时,女儿忽然哭了起来。她说:“今天我在学校的时候和一个同学吵架,因为他嘲笑我是单亲家庭的孩子。”
袁女士此时才明白,原来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单亲”这个词的伤害。她拍了拍女儿的背,将女儿搂在怀里,慢慢地说:“女儿,你觉得爸爸爱你吗?”
爸爸会在每个星期六或星期天将女儿接过去玩或吃饭。在爱护女儿这方面,袁女士的前夫一直做得很好。他一般都会满足女儿合理的要求,甚至还专门学会了做女儿喜欢吃的几道菜肴,以便在和女儿聚会的时候做给她吃。
对于爸爸爱自己这一点,女儿一点也不怀疑。因为爸爸能做的,都已经为她做了。女儿回答袁女士说:“我知道,爸爸爱我,妈妈也爱我。你们可以给我完整的爱,但是不能给我完整的家庭。虽然有时候我觉得有点难过,但是我也爱你们。”
听到孩子这样说,袁女士很伤感,她把女儿抱在怀里,轻轻地对女儿说:“孩子,我虽然和你爸爸已经离婚了,但是我们也做了约定,我和你爸爸永远都会给你完整的爱,所以你不会缺少爱。”
无论家庭完整还是已经破碎,孩子都需要父母完整的爱。父母既然已经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就要明白,在完整的爱护中长大的孩子心灵才会健康,才能够健康地成长。
完整的爱有时候不在乎形式上是否完整。比如,有的父母虽然没有离婚,但是每天都在吵架,或是在孩子面前数落对方的缺点,这对孩子来说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孩子长期处于父母吵架的阴影下,无法体会到家庭的和谐或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久而久之,心理易忧郁。 儿童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实验,把两组儿童和大人放在不同的屋子里。甲屋的大人和谐相处,并且还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乙屋的大人时不时地吵架,而且吵架的声音很大。心理学家发现,只要大人一吵架,孩子就停下手中的游戏,呆呆地看或仔细地听。
实验结束后,心理学家发现,甲屋中的孩子明显要比乙屋中的孩子看待问题的态度乐观。乙屋中的孩子不但悲观、忧郁,而且明显表现出对别人的不信任。这些症状都说明了大人的行为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在孩子的心里,父母吵架就是不爱自己。所以,即使有完整的家庭形式,如果家庭中的大人总是吵架,会给孩子带来很深的情感上的伤害。
婚姻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延伸形式,父母不仅应该让孩子感受到完整的家庭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真心的疼爱。
孩子想要健康地成长,最需要的是父母完整的爱。健康的家庭是可贵的,健康的家庭是培养出孩子好素质的沃土。父母爱孩子,孩子才会学会爱别人。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