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世纪
这一阶段又称“平安时期”,指从公元794年天皇将首都移至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并一揽大权为止。“平安时期”的称呼,来自国都的名字,而天皇将新国都命名为平安京,是希望借此获得和平、平安和吉祥。
这个愿望基本实现了。平安时期是日本历史上天皇统治的巅峰,也是最奢华的朝代。这一阶段,日本在吸收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文化。
平安时期,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是物语文学。它在民间评说的基础上形成,并接受了中国六朝和隋唐传奇文学的影响。最早的物语作品是十世纪初的《竹取物语》,写一位从竹心中找到的美丽女孩,在凡问俗世经历了一些事,最后升天的故事。另一部著名的物语作品是《伊势物语》,由一百二十五个短篇汇集而成,故事相对独立。此外还有《宇津保物语》等。
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源氏物语》,产生于11世纪初。全书近百万字,故事横跨七十年,登场人物数以百计,仅主要人物就有几十人之多。所述故事,以平安王朝的宫廷为背景,虽说也涉及权力斗争,但并非写作的重心。作品的重心,是对于贵族男女的骄奢淫逸及情爱的描写。主人公是皇子光源氏,才华横溢,相貌超凡脱俗,宛若仙人。实际上,光源氏生性放荡,与很多女性有染,其中与藤壶女御的关系最为缠绵悱恻。在历经众多男欢女爱之后,女人们或老去,或离世,或出家,只留下形单影只的光源氏,最终,光源氏遁入空门,在出家前总结自己的一生说:“我享尽了荣华富贵,似乎并无缺憾;可事实上,我又总是遭受着比别人更大的痛苦。”全书语言典雅,感情细腻,通篇弥漫着华丽而哀怨的情调,如梦如幻,让人深深体会到情爱之累,以及世事的无常。
《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曾做过官员的小妾,后守寡十年,然后进宫做了皇后的侍读女官。敏感多情的性格、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深厚的文学修养,以及对于音乐和佛教的喜好,都为她创作这部作品提供了营养。
《源氏物语》对后世日本文学乃至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几百年后,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说,《源氏物语》“构成了日本的美学传统……从古至今,是日本小说的顶峰,即便到了现代,还没有一部作品及得上它。《源氏物语》问世几百年来,日本小说无不在憧憬,悉心模仿。”
在紫式部的时代,还出现了不少类似风格的女作家,留下了诸如《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更级日记》等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清少纳言的随笔《枕草子》。这些作品与《源氏物语》颇为神似——用笔纤细,文风清丽、幽静、阴柔,唯美主义色彩浓郁。应该说,所有这类作品一起,为日本文学的核心风格奠定了基础。
13—19世纪
随着武士阶层登上历史舞台,出现了描写武士生活的军记物语,代表作品是13世纪的《平家物语》,记述了两大武士集团的成败兴衰。军记物语最突出的贡献,是刻画了一批征战沙场的英雄人物,这在日本文学史上是没有过的。
到了17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取代武士阶层成为文艺的主要创作者和欣赏者。于是,文学风尚转向追求享乐、闲适,讲究境界。诗歌方面,松尾芭蕉将俳句发展到了具有高度艺术性和独特民族性的程度,大多作品短小精悍,余韵悠然。(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