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赵匡胤时间--公元927年至976年军政故实(下)/大宋帝国三百年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金纲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宋帝国是一个文化多样、言论自由、民间和官方最协调的社会;一个对人想象力、创造力、生活方式最自由的朝代;一个现代士大夫的三百年宋朝大历史,满足您对盛世王朝最极致的想象。

北大知名学者金纲重修宋史,博览万卷,披阅十几年,精打细磨成8卷,近20部,500多万字宋朝大历史。中国独一无二的恢弘史诗,划时代的皇皇巨著,实在令人惊叹,是“奇书中的奇书”。

《大宋帝国三百年》为宋史研究中一部开天辟地的大作,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

《赵匡胤时间--公元927年至976年军政故实(下)》为《大宋帝国三百年》第三部。

如果读《三国》好比嚼鸡腿,喝米酒,那么读《大宋三百年》就是在享受满汉全席,痛饮“烧刀子”。《大宋帝国三百年》比《万历十五年》更丰富、比《罗马人的故事》更有意味、比《德川家康》更气势恢宏。

内容推荐

《大宋帝国三百年》以正史为基础,以野史和民间传说为作料,对赵匡胤开天辟地五十余年的历史故实进行了全景再现。既忠实于历史原貌,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不乏真知灼见,字里行间蕴味深远。细密处丝丝入扣,宏大处惊心动魄,呈现出一幅风起云涌的大历史图画。

《大宋帝国三百年》作者金纲为北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历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思想史研究和学术规划工作。致思方向为中国思想史、文化史。自诩为现代士大夫。其出版的图书大都思想深刻、视角独特,为国内外所仅见。

《赵匡胤时间--公元927年至976年军政故实(下)》为《大宋帝国三百年》第三部。

目录

壹 偃武修文

 “微行”遇冷箭

 老赵的“三条宝带”

 盘剥寻租的恶性

 老赵登基,天下平静

 “坐而论道”之礼

 天子“护法”

 颁诏书为民雪冤

 打不死人的刑具

 改试卷公平取士

 韩通死于“王事”

 “常胜将军”荆罕儒

贰 征潞州·平扬州

 李筠的致命错误

 “黑大王”李重进欲反

 李筠起兵“直取大梁”

 四路出兵合围泽州

 潞州城破李筠赴死

 平扬州预先做牌

 赵普的战事宏论

 无悬念的战事

 下扬州李重进自焚

叁 收兵权与定祸乱

 君使对话暗藏杀机

 南唐后主李煜即位

 猛将镇边四周惮服

 边帅忠心北境大安

 谋士赵普的锦绣货

 君臣遇合莫逆于心

 削将权老赵遇瓶颈

 杯酒释兵权

 消祸乱于未萌

 赵普私藏任命书

 “收兵权”各有玄机

 武臣们“尽读书”

 了不起的文官制度

 “侵削藩镇”之妙

肆 荆南·武平·后蜀

 高保勖的荒淫之举

 张文表之死的启示

 南平已平

 “啖食胖子”事件

 赵匡胤麾下第一名将

 孟知祥的彩头

 昏妄的末世君主

 少主孟昶励精图治

 王昭远的蜡丸密信

 宋师未出,巴蜀已定

 攻占利州,大获粮草

 水陆夹击攻克夔州

 天兵突降攻破剑门

 兵临蜀都孟昶请降

伍 全师雄·孟昶·花蕊夫人

 吕余庆执掌成都府

 全师雄被拥叛军元帅

 王全斌屠杀降卒

 全师雄病死金堂

 征川蜀曹彬不负使命

 孟昶“待罪”受礼遇

 孟昶之死

 正史中的“花蕊夫人”

 野史中的“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之死

 一首难得的“艳词”

 一个惊艳的传说

陆 吾当救此一方之民

 痴迷卜卦的南汉皇帝

 “血溅寝门”

 刘晟的荒淫无道

 满朝皆宦官

 南汉的极致酷毒

 宋师压境势如劈竹

 攻城利器“床子弩”

 束手无策刘鋹投降

 灭南汉剪除恶政

 李煜花钱买和平

 不关心政治的皇帝

 君主下青楼

 雪夜酣宴娥皇谱曲

 女英大婚万民空巷

柒 收江南

 南唐后主自削国号

 离间计鸩杀林仁肇

 李穆下金陵劝说后主

 潘佑的四副面孔

 潘佑的“谶诗”

 赵匡胤的“空锦囊”

 樊若水的跨江浮梁

 “天下兵马大元帅”

 南唐无人懂军政

 老赵亲笔诏书劝降

 老部下心怀异志

 赵匡胤舌战才子

捌 李煜之死

 历史的神秘余数

 朱令赟援助金陵

 赵匡胤“按剑”对徐铉

 宁不得江南,不可辄杀人

 曹彬的治病良方

 后主的亡国之痛

 李煜举族北上

 太祖的悲情

 明德门接受“献俘礼”

 老赵与曹彬

 李煜死因成谜

玖 未竟之志

 郭无为奇人异相

 “砍柴兵”奇军突起

 大宋福将党进

 “常胜将军”李谦溥

 围城“打援”大破契丹

 久攻不下退兵为上

 大水退泥墙塌

 老赵存钱办大事

 尚“质素”不求奢华

 “封桩库”积攒军需

 幽州形势图

 赵普的奸邪劣迹

 契丹主动来修好

拾 金匮之盟与烛影斧声

 赵匡胤的“郡望”

 “永昌陵”小石马陪葬

 一根棍棒打天下

 赵匡胤的迁都谋划

 迁都的远见宏识

 北汉未下太祖病逝

 世外高人陈抟

 “豫定”二代君王

 “阴谋”和“光明”

 赵匡胤的死亡谜团

 “兄终弟及”

拾壹 斯人已逝,“誓碑”永恒

 春季不得“采捕”

 老赵的光明心态

 “生长”出来的风景

 善言《易》者莫如昭素

 “保守主义”奥妙

 老赵的不正记录(一)

 老赵的不正记录(二)

 《太祖誓碑》

 保全柴氏子孙

 未尝轻杀一臣

 不加农田之赋

 贪赃者处极刑

 太祖一朝的贪赃记录

 不赦犯赃之罪

附录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微行”遇冷箭

陈桥事件后,慕容延钊抵御北汉契丹来侵,前锋已经驻屯真定(今河北正定)。太祖受禅后,当即派遣使者给慕容将军带去诏书,许以“便宜从事”,允许他根据前方形势自行裁断。慕容延钊于是巡视河北边境,严加防范。北汉、契丹逡巡归逡巡,觊觎归觊觎,但闻听慕容延钊大军在前,未敢轻举妄动。

不久,老赵等到了慕容延钊方面的来报,史称来报的内容是:

“契丹与北汉兵皆遁去。”

他们闻听老赵登基,已经不是后周幼主的天下,入侵中原之意顿消,再南下,已经没有胜算,所以只好撤兵——或遁去。

大宋新政初建,赖慕容将军而安定了北境。慕容延钊被宋太祖授为殿前都点检、同中书门下二品。

公元960年2月,农历正月,初春的日子,赵匡胤住进了原后周的禁宫。

老赵几乎来不及享用种种“帝王之乐”。他依旧过着那种简易的日子。心里想的却是天下大事。

老赵喜欢“微行”,以便于“阴察群情向背”。他大约想起了古来帝王“微服私访”的故事,于是也常常“微行”。但这类行动给保卫工作带来难度,于是有人劝谏他注意安全,帝王嘛,深居简出为要。但老赵听后大笑说:

“帝王之兴,自有天命!过去周世宗见诸将长得方面大耳,有帝王之相者就借故杀之,我老赵终日侍奉在世宗左右,他也不能害我啦!没关系,谁有这个帝王命格,任他自为就是,我老赵不禁!”

从此“微行”更加频繁。

但是“微行”虽然没有遇到麻烦,第一次公开出行却遭遇了袭击。宋人朱弁《曲洧旧闻》,说太祖即位后,车驾初出,过一桥,忽然有飞矢来射黄伞。禁卫一时惊骇,老赵却干脆敞开袍子,笑着说:

“教他射!教他射!”

回到宫内后,左右力请捕贼,老赵不允,久之,亦无事。

老赵此举,很像大帝柴荣。当年,老赵跟从柴荣征淮南,克寿州城时,曾经亲眼看到柴荣的镇定。

时寿州守将刘仁赡猿臂善射,发无不中。周世宗坐帐幄中观战士攻城,刘仁瞻觑见黄罗伞盖旁的帐内有人,忖度就是柴荣,于是,从城上搭弓射之。说那箭镞在御座前数尺就会降落。左右惊愕,都来谏请世宗避一避。柴荣说:

“要是一箭就射杀一个天子,天下还有天子吗?嘁!”

柴荣不但不避,还命左右将御座抬到刚才箭落处,等着继续来箭。

刘仁赡的箭又到了,结果又在几步远之外落地。这箭,伤不到周世宗。

刘仁瞻知道后,将弓箭放下不再狙击。他对左右说:

“这是天意啊!不是我不能射中他!但吾世受国恩,兄弟之中行伍多人,如果不能治危捍敌,宁静边境,给君父带来忧患,吾甚耻之!现在虽病但犹能奋力执戈,与诸君背城血战,死于旗鼓之下,乃吾之分。终不以大丈夫之节屈身以事二姓!”

这一段记载见于宋人龙衮《江南野史》。龙衮评论此事道:“以周世宗之神武确断,当矢石而不惧。予观自古帝王之达者一人而已。”这个评论不确,因为赵匡胤也是这样的人。

老赵是真的相信天命在兹。

他遇到敌对势力放冷箭,却没有追缉刺客,确实了不起。想想如秦始皇博浪沙遭遇刺客,没有搜索到刺客,竟然扫灭周围多少平方公里的人烟,就知道老赵与赢政不是一类人。所以我有一个说法:

同为皇权制度下的帝王,与同为民主制度下的总统一样,良莠不齐;说帝王皆是混蛋,就跟说总统都是圣人一样糊涂。人的丰富性决定了人的多样性。以职业之不同而界定人性之不同,必生谬见。

老赵不追究暗杀团伙,不问何故何因,此即静穆简易。船山《宋论》,最为欣赏的就是老赵的行事简易之风。盖天下初定,特别需要休养生息,而“民之恃上以休养者,慈也、俭也、简也;三者于道贵矣,而刻意以为之者,其美不终”。为君王能坚持“慈、俭、简”三字,实为天下福音,但又不必刻意为之。在船山先生看来,汉代文景之治,两代君王称得起“慈、俭、简”三字,但行事未免刻意,赵匡胤则全出于自心。船山先生认为宋太祖赵匡胤完全当得孔夫子“善人为邦百年,可以胜残去杀”之境。我赞同此议。

老赵有时会在后苑弹雀。有一次,臣下称有急事请见。老赵赶紧扔下弹弓子来见臣下,但一看这位所奏不过是一个很平常的小事。于是大为光火,厉声质问。这位失名的臣下(行事风格很像赵普)对曰:

“臣以为所奏之事再不急,也比在后花园弹雀子急!”

老赵闻言更来火儿了,举起身边的斧钺就撞击臣下的嘴巴,结果撞下俩门牙来。这位臣下慢慢蹲下,将牙齿拾起来放入怀内。老赵气未消,骂道:

“你这家伙藏那俩牙,是准备起诉我做呈堂证据吗?嗯?”

臣下对曰:“臣不能起诉陛下,但是自当有史官书之。”

P2-4

书评(媒体评论)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林语堂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阿诺德.汤因比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6: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