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辉所著的《芦野萧萧》是一部带有传奇性质的长篇小说,讲述江南东路的抗日军民,在八年抗战期间,与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地方土匪游杂等恶势力做坚决斗争的故事。作品多方面反映了当时各种利益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及矛盾纠葛,如实再现了当时的军事、政治以及经济生活方面的客观历史背景及人物风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芦野萧萧/最抗战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洪辉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洪辉所著的《芦野萧萧》是一部带有传奇性质的长篇小说,讲述江南东路的抗日军民,在八年抗战期间,与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地方土匪游杂等恶势力做坚决斗争的故事。作品多方面反映了当时各种利益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及矛盾纠葛,如实再现了当时的军事、政治以及经济生活方面的客观历史背景及人物风貌。 内容推荐 抗战爆发,战争阴云逼近江南。生活在江南东路战区的各色人等,无不被这场战争扭曲了各自的人生轨迹。狼烟之下,人性将展示怎样的迷离? 李洪辉所著的《芦野萧萧》以细腻笔法,多方面反映了各种利益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及矛盾纠葛,如实再现了当时的军事、政治以及经济生活方面的历史背景及人物风貌。 一段外敌入侵、家国蒙难的苦难岁月; 一曲人性迷离、慷慨赴死的激昂悲歌。 目录 第一章 江南危急 第二章 初建武装 第三章 忠救军 第四章 鸿门宴 第五章 白渡镇 第六章 重整旗鼓 第七章 两雄相会 第八章 “江抗”东进 第九章 猛将吴琨 第十章 徐市疑兵 第十一章 赵英送谢 第十二章 朱家浜 第十三章 后方医院 第十四章 陈民离沪 第十五章 保六团 第十六章 鱼水之情 第十七章 统领东路 第十八章 沼泾遇险 第十九章 一封密信 第二十章 张昊进城 第二十一章 惠生遭难 第二十二章 激战牛湾 第二十三章 敌工部 第二十四章 浩强申诉 第二十五章 路袭车队 第二十六章 小陈庄 第二十七章 廖西村 第二十八章 反清乡 第二十九章 赵英寻路 第三十章 东苗村 第三十一章 陈民赴任 第三十二章 惠生锄奸 第三十三章 大闹苏西 第三十四章 芦荡栖身 第三十五章 新编四团 第三十六章 常熟城 第三十七章 政委脱逃 第三十八章 阳澄湖畔 第三十九章 灭胡匪 第四十章 太平镇 第四十一章 邓彪谢罪 第四十二章 渡江北撤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江南危急 一九三七年的初秋,天气较往年来的更为酷热难当。 久有侵华图谋的日寇,于当年七月七日发动“卢沟桥事变”之后,又于八月十三日突然炮击上海,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震惊中外的淞沪战役随之爆发,史称“八一三事变”。随着战事日益激烈,广大的江南各阶层人民群众,或者自发或者被动员,纷纷踊跃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来。 昔日繁华似锦的江南古城苏州,此时俨然处在了支援前线将士英勇抗战的最前沿地带。极目四望,城内各主要街道,都聚集了大量人群,苏州各阶层人民群众都热情宣传并开展募捐钱物、慰劳伤员、救济难民等抗日活动。苏州火车站已成为救护和转运伤员的中心之一,苏州各地的救护委员会和红十字会一起,组织救护队、担架队,日夜不停地抢救着从前线铁路运输下来的重伤员,一些同情中国抗战的外国传教士、医生也热心地加入进来。街面上不断地走过一群群慷慨激昂的游行群众,他们打着横幅,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等口号,沿路不时有围观群众陆续加入他们的队伍。 苏州振华女子中学有一个名叫方静的女生,和她的同班同学苏文也响应学校老师号召,走出校门跑到街上积极参加抗日集会。她们两个走到了一个人群密集的募捐会场前,会场正上方高高悬挂着一面写有“一元救国运动”的横幅标语,场上一年轻人正情绪激动地控诉着日寇侵略暴行,他号召大家有钱捐钱有物捐物,每一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援前线浴血杀敌的将士们。围观人群纷纷走到募捐箱前投递钞票,有的还把戒指、金银等饰物也捐了出来。方静夹在人群里面想也没想,便掏出身上的钞票,并且将自己手腕上的玉镯也摘下来,连同钞票一并投进了募捐箱。苏文也捐了些钱。 她们两个又走到另一处集会人群前,只见几个组织者都是穿着白大褂的中青年妇女,她们身后悬挂的横幅上写的是“救护伤员,匹妇有责”。原来这里正在招募愿意参加医疗队的女护士。方静迟疑了一下,便和苏文商量,最后两人决定参加医疗救护队,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救治伤员的行列中去。 一个医务人员带着方静和苏文,来到了城区西北角的一所临时医院收治处。临时医院由一片城郊民房改装而成,前两排长条形的房间做病房用,后一排房间做医务人员宿舍用,房前篮球场般大小的空地上,长着四五棵粗过磨筒的梧桐树。因为天热的缘故,凡做手术都搬到了大树底下阴凉地里。由于被送来的伤兵太多,屋里屋外满院子到处都躺满了缠着纱布绷带满身血迹的伤兵,缺胳膊断腿哼叫呻吟的比比皆是。两位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哪里见过这种阵势,顿时吓得浑身颤栗花容失色,女医务人员顾不得跟她俩多说,只朝她俩招招手,希望她俩能赶紧帮忙,方静和苏文只得硬撑着胆子,勉强向前走了几步。 较近处的一株梧桐树下,一个年约二十四五岁,身穿白大褂的青年医生,正在给一个受伤较重的国军排长做手术。伤员不时地大声痛苦叫唤着,青年大夫一边柔声安慰,一边认真仔细地在他腿部位置缓缓开刀,由于天气炎热,豆大的汗珠不时地从他额头上流淌下来,青年大夫因为手上腾不开,有时不得不.侧过头去,用自己的衣服去蹭掉脸上的汗珠。 方静被这一幕深深地感染了,她知道那青年大夫身旁显然缺少一个人手,强烈的责任感使她一瞬间就迫使自己镇定下来,忘记了害怕,毅然走向了那个正在做手术的青年大夫。苏文也努力尝试着暂时忘却害怕,也跟方静一样,很快就镇定心神,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受伤的国军排长生得豹头环眼,一副粗狂的武夫模样,他此刻的精神状态,似乎还未从那场刚刚经历过的惨烈战役中舒缓过来,他挥着大手,语无伦次地向着大夫反复比画说:“狗日的日本鬼子,炮火猛得耳朵都震聋了!……一个弟兄抱着炸药包,冲到离鬼子阵地还有两米远,——就被机枪打死了!……战壕里到处都是血、尸体,弟兄们实在太惨了……” 说着说着国军排长难抑悲痛,竟“呜呜”地哭了起来。 “不要悲伤,要坚强些,只有专心养好伤,你才有机会重上战场,为你死去的战友们报仇。”青年大夫持续耐心地安慰他说。 青年大夫经过一个多钟头手术,顺利取出了留在伤员腿内的子弹头,他将做好手术的伤口消了毒敷上药,接过方静递给他的纱布,将国军排长的伤腿绑扎好。那国军排长有些紧张地抓住他的手说:“任大夫,你实话告诉我,以后我的腿,还能不能下地走路呀?” 青年大夫微笑着说:“幸亏子弹没打碎骨头,你的腿很快就能好起来!” 方静借着给他递器具机会偷偷打量了他两眼,只见这位青年大夫身材适中,相貌清秀,两道细眉如刀削一般,一双关注的眼神及微薄紧抿的嘴唇,竟给人一种智慧的感觉,方静心中不觉微微动了一下。 方静递给他一条毛巾擦汗,由衷佩服地对他说:“你们做大夫的,能救死扶伤,真伟大!” 青年大夫乍听到一个少女夸奖,很有些不好意思,忙解释说:“其实我跟你们一样,也只是个医学院里半路出家的实习生,也是前两天才报名志愿参加救护队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方静就渐渐知道了,这个面皮白净的青年医生名叫任惠生,常熟县唐市镇人,家里世代中医。 战事一天天在吃紧,伤员也越来越多,临时医院里的所有医生护士,几乎都在通宵达旦地工作。方静和苏文很快就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医学知识,如怎样识别常用药物,以及打针、换药、护理的技术等等。方静稍一有空就将几个由她服务的,生活不能自理的伤员衣服拿去井边洗涤,她还顺带着专门跑到任惠生的屋内,搜罗了一大堆该洗的衣服。 任惠生虽然年纪轻,医术却很精湛,加之为人温文尔雅工作勤奋,对伤员关怀无微不至,所以全医院上上下下,都挺喜欢他的。 时间一长,苏文就觉察出了什么,她私下里把方静悄悄叫到一边,问:“这一段时间,我发觉你和一个人走得很近,你是不是喜欢上他了?” “别瞎猜,你想哪里去了?”方静知道她说的那个人是谁,顿时红了脸借故走开了。 这天一早,临时医院又从苏州火车站接收下来五六十名身负重伤的国军官兵,临时医院虽然这时早已人满为患,但医院医护人员还是想尽办法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尽其所能地将所有新来的伤员都安置好。接着,苏州文艺协会的几个主要组织者,又代表了当地群众,及时将几百个印有“抗倭英雄”的面包、大饼、糕团等慰问品,给临时医院送来了。于是,整个院方人员又开始了一整天的张罗忙碌,一刻都不得休息。 午饭过后,任惠生拖着较为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准备休息片刻,方静这时刚收了为他洗好的衣服,准备拿回他的宿舍,两人恰在门口撞见了。任惠生接过方静递给他的已经洗好晾干的衣物,心中很是欣喜,但嘴上却有点腼腆地说:“真不好意思,一直都没空洗,谢谢你了,小方。”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