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两片灵芝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李廉凤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1860-1960,一个家族的百年颠簸史!

商业巨子、旅美华商领袖李国钦的情感故事!

本书追述、回忆了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间的百年故事,其中包括父母的婚变,兄弟姐妹的亲情与矛盾,家族产业的兴起、发达直至衰落……在中国、美国、泰国等地,上演了一幕幕曲曲折折的感人故事。

作者父亲李国钦(1887-1961),湖南长沙人,是华侨巨商、著名爱国人士,与苏曼殊、胡适、蔡元培等有密切的交往。本书配有老照片40余幅。

内容推荐

一个女儿,从小就觉得被父亲遗弃了,一直不敢面对内心的矛盾;到了晚年,才开始审视父母间的恩恩怨怨及其对她姊妹俩的伤害。书中还讲述了百年来家庭里的琐事。

她的母亲罗步歌,一个不见经传的女子,虽聪敏好学,因生于清末,毕竟受了时代的束缚。

她的父亲李国钦,早期旅美华商领袖,苏曼殊、胡适是他的师友,周恩来、蔡元培、章士钊、宋子文、孔祥熙、令艋霖笔与他有联系;他曾捐巨款支援抗日战争,曾资助夏志清等北京大学、西南联大等校的学生留美;他翻译过罗斯福《我怎样改造美国》,著有世界上的权威之作《钨》;纽约自由女神像基座的铜牌上刻着他的名字,美国国会图书馆内挂着他的肖像……

但是,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么?

试读章节

小时候坐在妈妈的膝上,听家人讲故事,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而且对这些故事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也许就是因为那种坚决不动摇的信心,使我们今日对于童年的回忆,蒙上一层留恋与怅惘吧。但躲在留恋与怅惘后面,又究竟有多少是事实?

我们围着妈妈,要她讲故事。妈妈说:“你们要问,我可只能从你们的曾祖父讲起,因为在他以前的事,我一概不知。你家姓李,俗语说‘天下李’,也就是说天下的人,差不多都完全姓李,那么姓李的大人物当然也多了,只可惜那些姓李的大人物,却就没有一个跟你们家粘得上一点边儿。……”

五伯母便会插嘴:“听你们伯伯们说,你们原籍是江西,……”

我们一大堆堂兄堂姐们都挤在那里听,比我小半岁的四弟便问:“江西?江西在那里?”

比我大一点的三哥就问:“我们不是在上海吗?”

五伯母说:“你们是住在上海的湖南人呀。”

妈妈笑着说:“我们是从湖南跑来上海的。但是你们那姓李的祖先却是从江西跑去湖南的。至于他为什么来到湖南的呢?那我就不知道了,也许是个小伙子,偶然来了长沙,看上了一个漂亮的湖南姑娘,就留了下来吧。或者,他是个江湖大盗,特地跑来湖南隐姓埋名的。总之,不知道是那年那月,有个姓李的祖宗,从江西来到湖南长沙,在一个叫做东乡,大围子,下马坡的地方,定居了下来,后来他的子孙也跟着增多了。你们的老家,便在那里。”

这个老家的地址我能背得滚瓜烂熟,因为我们虽然生长在上海,但家人怕我们会“忘本”,逼着我们把“湖南,长沙,东乡,大围子,下马坡”背了又背,一直背到忘不掉为止。

我倒蛮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它很有点三国演义的浪漫色彩。湖南长沙,我当然知道,我们不就是湖南长沙人吗?“东乡”也者,大概三国时候有个公候伯子男之流的封建人物,拥有好几个东南西北的乡庄,为了要分别它们,所以把我们这一乡叫东乡吧。“大围子”呢,顾名思义,一定是个打猎用的旷场,让猎人把野兽赶来此地,然后一只一只等着贵人们来射猎。“下马坡”当然是骑马的英雄们,在此下马之处。可是,那又会是谁呢?既然像是三国时代的名字,那么会是关公?张飞?还是赵子龙?

我们家的人,大概只有资格看着英雄们上马下马,自己却没有马骑,因为听说我家代代以务农为业,用乡下人的话说,一直在“挖牛**儿”。当然也没有人识字,更别说出过什么状元或是秀才了。而且,说是说“务农”,其实还只是佃农,自己连块土地都没有,只是租了别人的地来耕种而已。

大概是在清朝道光年间吧,我的曾祖父靠他的勤劳,也许是发了一笔小小横财,博来了一块自耕地,总算是可以勉强养得活一家七口了,可是他那块像豆腐乾一样大的地,若是平分给五个儿子的话,那么,五个儿子恐怕连自己也养不起,更别说他们的家人了。于是他只得依照一般乡下人的传统办法,也就是皇帝传位给太子的办法,把田地留下来给长子继承,而其他所有的儿子,都送去城里当学徒,如铁匠裁缝之流,总之,能够做什么,便做什么。他最小的儿子,便是我的祖父,因为他年纪最小,曾祖父最疼他,想要他长大了做个木匠。因为在曾祖父想来,天下没有什么行业,能比木匠更舒服了。

可是,要做个木匠,至少也得知道如何抓支笔,才能画个桌椅呀,壁柜呀什么的花样吧,因此,曾祖父想送这个最小的儿子去上学,但是他没有钱,怎么办?天下那有老师不要学生缴学费的呢?

“哈,偏偏就有这么巧,”妈妈说,“听说你们村里有个私塾老师,就愿意接受青菜鸡蛋来代替学费。你曾祖父别的没有,青菜却多,鸡蛋也不少,于是便托了青菜鸡蛋的福,把小儿子送了入学,成为你家第一个不是文盲的人。也从此打破了不识字的束缚。”

祖父有四个哥哥和一个父亲,都在家里搞劳动,不需要他正式下田帮忙,所以他在十岁之前,还可以安闲地读点书,而且那老师又爱吃青菜鸡蛋而不厌,所以也可以算是有钱供给他的学费。这样一年复一年地,读了下去。一晃眼,就是几年,祖父十岁了。那时,曾祖父和城里一个木匠师傅谈好了条件,说好了要送祖父去他铺子里当学徒,便走来通知老师。

老师是个传统的儒家门徒。也许是因为他自己没有考得上个举人,便十分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考得上举人的学生来,他觉得祖父虽然出自一个不识字的家庭,但似乎还有点才华,也许会考上秀才或举人,甚至于中一个进士什么的,所以他听了曾祖父辞行的话后,不舍得让祖父就此去做个木匠。便劝曾祖父说:“若是令郎再多读几年书,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做官有望耶,那时光宗耀祖,岂不好哉?”

曾祖父却只是冷冷地说道:“不用了,我们这样的人,没有做官的福气。”

老师再三地劝曾祖父,可是曾祖父仍是摇头,老师觉得这个老头子固执得不可言谕,便改变策略,向曾祖父提议,叫祖父学簿计。他说帐房先生的入息,肯定远胜过木匠师傅的工资,曾祖父听了,不免心动,他抽着旱烟斗,考虑了好一会,最后也就同意了,就讲好了由老师教他儿子算钱记帐。

在老师看来,世上的事,没有比“学而仕”更高尚的了。因此他觉得为了要做“仕”而欺骗人,还是正当的,于是他就瞒着曾祖父,嘴里说是说教祖父学簿计,其实暗中却继续向祖父灌输史书经典。反正曾祖父不识字,祖父念了些什么书,他也不知道,只会埋怨祖父不该夜间看书,浪费许多灯油而已。

老师不让曾祖父知道,带着祖父,经过了些大大小小的考试,最后,到了乡试的时候,他又带了祖父去城里,为祖父报了名,进考场。等到考试完毕了。又静静地带着祖父回到乡下,等候放榜。

这个故事我不信,事情决不会那么简单。没有钱的老师,怎么能够带了个穷学生,多次去城里考试?没有曾祖父的许可,他又怎能替祖父报名?不过都不必管它了,故事是这么说,我们也就这么听。总之,没有得到曾祖父的准许,祖父考上了秀才!

报喜的人从县里找到乡下的曾祖父家。向曾祖父报喜之外,当然还要讨赏,可是曾祖父不但不肯赏,反而为了这件事,跟报喜的人吵了起来。亏得来看热闹的乡人,说服了曾祖父,出了点钱,胡乱打发了那些鸣鼓吹锣的报信人。但是,这样并没有消掉曾祖父心头的气。

“你们偷偷摸摸,干的好事!”曾祖父怒气冲冲地骂着儿子。

老师不知道曾祖父在生他的气呢,还特地跑来贺喜,对曾祖父说:“我事前没有告诉你,是因为怕你为了他考不中而担忧,现在他总算中了秀才,你可以名正言顺的送他去再考了,下次夺个举人回来,岂不是好?”

“不行,”曾祖父斩钉截铁地答道,“不许再考了!”

“为什么?”站在一傍的祖父急急地问。

不但祖父要问,连坐在上海竹椅上听故事的我们儿孙辈,也急着要问。我们虽然生长于科举早已废除了的民国,而且离开祖父考秀才的岁月,也已经过了七十多年,但是谁没有听过状元及第的故事?自古以来,好像读书人梦寐不忘的,就是金榜题名,因为一旦考取了,便能名满天下,也许还可以娶个公主娘娘,做个驸马什么的。那么,为什么曾祖父,不肯给他的儿子一个高升的机会呢?

我没有办法问曾祖父或祖父这个问题,因为早在我还没有出世之前,他们已经长眠不醒了。祖父的儿子中,五伯跟他最亲近,但五伯道貌岸然,很少跟我们讲故事,问五伯母吧,她只简单地说:“人人都说你们的曾祖父是个怪人,大概不要儿子去应考,也许就是他的怪脾气之一吧。”问妈妈,她老老实实地答道:“我不知道,别说你们的曾祖父,连你们的祖父,我也没见过。”

我妈妈的妹妹,我们叫满姨的,认为她自己的看法很对。她说:“可能你祖父考是去考过了,不过没有录取,所以为了要面子,他便假说是你曾祖父不准他去再考。”

我觉得这样的看法,虽然有点刻薄,倒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再多想想,若是连妈妈也没见过祖父,那么妈妈的妹妹又怎么会知道的?看来也只是她个人的猜测而已吧。也许,因为我外公是个进士出身,所以满姨对于宦海的升沉,看得比较重要,以为人们为了要争取这种无谓的面子,就说一两个谎,也大有可能。可是我觉得我们李家究竟是农人心理,恐怕想得没有像满姨说的那么复杂吧。

另一个答案,似乎比满姨所说的,更为合理,却来自我祖父的另一个儿子:我的父亲,而且是在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后,说话的地点也不在上海,而是在美国。P2-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