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泽岛的森林和灌木丛中有几十个湖泊。尽管岛是由沙构成的,但却不太容易渗水。在岛的低处,沙子和腐殖质及矿物质黏结在一起,形成不漏水的凹盆,将雨水积蓄起来,因此,到处可以看到一些清澈的小湖,叫“沙丘湖”。例如瓦比湖,湖的_一面是森林密布的沙丘,一面是大沙墙,由于海风的吹卷,沙墙不断向湖里推进。世界上80多个位于高处的沙丘湖,有半数以上在弗雷泽岛上。这些整齐排列的沙丘湖不仅在数量上,就是从其形成过程来说,也是世间罕有的。弗雷泽岛上的湖由于纯净度高、酸性强、营养含量低而鲜见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但一些蛙类却非常适应这种环境,特别是一种被称为“酸蛙”的动物,它们能够忍受湖中以及沼泽地中的酸性环境而悠闲生活。
弗雷泽岛上的小湖和溪流是野生动物的饮水水源,这些野生动物包括澳大利亚野马,它们是运木材的挽马及骑兵军马的后裔。一种很小的昆士兰花蝙蝠可算是土生动物,它们的体重只有约15克。弗雷泽岛还是观鸟天堂,鹈鹕、海雕和短尾鹦鹉等都可在岛上见到。
弗雷泽岛的环境很容易受到人和自然界的破坏。大片流沙不断侵蚀植被,游客使用的肥皂和洗涤剂也污染了沙丘湖的湖水,使藻类大量繁殖,对鱼类、鸟类及两栖动物构成了威胁。为了对其进行有效保护。1971年,澳大利亚政府将全岛的1/4辟为国家公园,1976年又将公园扩大到全岛的1/3,同时还将其定名为“大沙岛”。
在弗雷泽岛上还能看见葵花凤头鹦鹉。葵花风头鹦鹉也叫葵花鹦鹉、黄巴旦等,产于澳大利亚北部、东部及东南部至昆士兰岛西部、新几内亚及北部、东部岛屿等地。葵花风头鹦鹉体长40一50厘米。体羽主要为白色。头顶有黄色冠羽,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冠羽便呈扇状竖立起来,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因此得名。耳覆羽、颊部、喉部、飞羽和尾羽沾有黄色。虹膜为暗褐色或红褐色。嘴呈暗灰色。腿、脚呈暗灰色。野生的葵花凤头鹦鹉常常栖息于平原、沼泽等附近的树林中,喜欢结群活动。鸣声响亮,善于用脚和嘴在树上攀缘,经常一只脚抓住树枝站立,另一只脚将握住的食物送人嘴中,它的脚趾非常灵活,葵花风头鹦鹉十分善于长距离飞行。主要以植物种子、坚果、浆果、嫩芽、嫩枝为食。繁殖期在澳大利亚南部为8月至翌年1月,在澳大利亚北部则为5—9月。筑巢于靠近水源的大树上或岩洞里。每窝产卵2—3枚,孵化期为28天,由雄鸟和雌鸟共同孵化和育雏,育雏期为70天左右。寿命一般为40年,也有的活到60—80年的。
杰尔巴岛位于突尼斯梅德宁省东部地中海加贝斯湾东南部,长27千米,宽26千米,环岛沙滩长128千米,全岛面积约510平方千米,从陆地到岛上距离约2000米。
杰尔巴岛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日照时间长,气温高于突尼斯其他地区,冬季最低气温也在15℃以上。
杰尔巴岛是北非最大的岛屿,有着“北非伊甸园”之称,被誉为绿洲岛。全岛地势比较平坦,最高处海拔不超过56米。岛上有一个湖,与外海之间有一条狭窄的运河相通。在古罗马时期岛上修建了一条’7000米的海堤,从陆地一直通到岛上。
杰尔巴岛首先让人难忘的是它的自然风光。微风中的大海荡起层层涟漪,好像抖开了一匹蓝色的绸缎;棕榈树的枝叶间透过点点阳光,落在沙滩上仿佛遍地金屑;城镇中普通民居白墙蓝窗,院墙上绽放着鲜艳的花朵。在海滨大道和每一条古老的小巷里,都让人们从海风和阳光里嗅到了宁静安详的味道。来这里度假的人都喜欢躺在柔软的沙滩上,或者在沙滩上漫步,在海风和阳光中欣赏细细的沙滩、蓝蓝的海水、点点的船帆、片片的棕榈,宛如梦乡中的一幅风景画。如果你爱动,海滩上的各种娱乐项目会让你玩个痛快:骑马、骑骆驼、快艇、水上摩托车、冲浪板、拖拽伞、帆板等等,有的新鲜,有的刺激,所有的一切都松弛着游客们紧张的神经。
其次,让人难忘的是这里的风俗民情。岛上的居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自家的院子里都打有一口深井,当地人吆喝着骆驼走近水井,水桶便落入水中,然后让骆驼转身往回走,一桶水就提了上来。提上来的水用来灌溉园子里的蔬菜,菜园中的豌豆、香莱、大葱、黄瓜等,层叠错落,颇具艺术性。
杰尔巴岛上的居民不仅忙于耕种,还喜欢在小作坊里忙碌,而这个时候,他们一个个都成了“民间艺术家”。在制造陶器的小作坊里,从塑泥胚,到上色、烘干、烧制,一切都遵循着最原始的工艺,烧制出来的成品图案古朴、色彩鲜艳,很是与众不同。而在编织毯子的小作坊里,也是靠手工操作,工人们编织出来的毯子鲜艳而雅致、别有风味。
苏门答腊岛为马来群岛的第二大岛,印度尼西亚的最大岛屿。呈西北一东南走向,长1790千米,最宽处约435千米,面积434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六大岛,第五高岛。东北的马六甲海峡和南侧的巽他海峡是1986年美国海军宣布要控制的全球16个海上航道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P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