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思想史必须展示政治学这门学科自身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上的独特之处,又要揭示人类对政治生活安排与政治生活变迁认识的成果。基于政治学思想史的定位和特点,政治学思想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政治学科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是什么?二是人类(主要是政治思想家们)关于政治生活思考的结晶有哪些?
既然政治学思想史主要包括上述两大内容,那么,我们学习它,主要有什么目的呢?我们认为,其目的有:一是了解政治学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促进政治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二是了解中西方政治学思想史的主要内容,改进人类政治生活的质量,提升政治文明,传承并发展政治文化的优秀成果;三是丰富人类思维产品,提高人类政治思维水平,拓展人类生活的空间。
总序
导论
上编 西方政治学思想史
第一章 古典希腊城邦时期政治学思想的产生
第一节 城邦的政治特征及其对政治学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早期自然哲学家对政治学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智者和苏格拉底对政治哲学的贡献
第四节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
第五节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创立者
第二章 世界帝国时代政治学思想的嬗变
第一节 帝国时代的政治状况与政治观念的变革
第二节 斯多葛派的“伦理——政治学”
第三节 希腊政治学向罗马的转移
第四节 罗马法学对政治学思想的影响
第五节 罗马基督教政治学思想
第三章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政治学思想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的社会政治状况及其对政治学的影响
第二节 教权与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罗马法复兴和亚里士多德革命对政治学的影响
第四章 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奠基
第一节 西方近代政治学形成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国家的新概念与近代政治学的奠基者
第五章 近代政治学体系的建立与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十七八世纪的欧洲社会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节 霍布斯与政治学的新体系
第三节 洛克与孟德斯鸠的自由主义政治学体系
第四节 卢梭的民主主义政治学体系
第五节 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
第六章 19世纪政治学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19世纪的欧洲社会
第二节 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第三节 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七章 西方现代政治学的产生
第一节 西方现代政治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第二节 西方现代政治学产生的主要标志
第三节 西方现代政治学学科的建立
第四节 “国家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征
第八章 早期行为主义政治学
第一节 行为主义革命对政治学的影响
第二节 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演变
第三节 早期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征
第九章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鼎盛时期
第一节 行为主义政治学兴盛的原因及特点
第二节 政治决策理论
第三节 政治系统理论
第四节 政治发展理论
第五节 政治文化理论
第六节 国际关系理论
第十章 政治哲学的复兴
第一节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危机与政治哲学的复兴
第二节 从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到波普的“开放的社会”
第三节 罗尔斯的正义论
第四节 诺齐克的政治乌托邦
下编 中国政治学思想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政治研究
第一节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研究
第二节 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若干特点
第二章 政治学在近代中国的产生与确立
第一节 政治学在近代中国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政治学的产生
第三节 辛亥革命与政治学在近代中国的确立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节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第三节 列宁、共产国际的民主革命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第四节 1949年以前中国教育、学术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第四章 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建立
第一节 毛泽东与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原因
第三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毛泽东初级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原因和基本内容
第五节 毛泽东初级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六节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曲折探索
第五章 政治学在当代中国:从中断、恢复到发展
第一节 邓小平对中国政治学的贡献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研究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