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我们每天都面临一个崭新的世界。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但今天的太阳还是昨天的太阳吗?哲学努力地为人的存在寻求一种超越我们本身之外的确定感,然而变化却是每个哲学家都无法回避的话题。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非常强调变化的观点,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人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他的意思是,世界是永恒变化着的,运动是绝对的,即“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他说:“除了变化,我别无所见。不要让你们自己受骗!如果你们相信在生成和消逝之海上看到了某块坚固的陆地,那也只是因为你的目光太仓促,而不是事物的本质。你们使用事物的名称,仿佛它们永远持续地存在,然而,甚至你们第二次踏进的河流也不是第一次踏进的那同一条河流了。”
但是后来,赫拉克利特的一个学生克拉底鲁把他的观点绝对化、教条化,提出了一个极端观点:“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认为当我们踏入“这条”河流的时候,它已经不是刚才我们看到的“那条”了。如果按照这个逻辑的话,世界上不会有确定性质的事物了,整个世界将成为混沌一团。我们既不能认识事物,也不能解说一个事物是什么了。因为,当我们还没有说完“这是一张饼”时,饼已经变成其他东西了,当我们把饼吃到肚子里的时候,它又变成了另外的东西。因此,克拉底鲁主张用动手指代替说话,因为一开口就过时了。克拉底鲁将老师的正确辩证法思想变成极其错误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这显然是荒谬的。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是强调运动具有绝对性,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而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人同一条河流”,就割裂了运动和静止之间的关系。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但绝对运动的物质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如果连相对静止都否认了,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是可以认识的了。
关于克拉底鲁的错误还有一个小故事讲得更直白:有一个人外出忘了带钱,便向邻居借。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不还钱,邻居便向他讨债。这个人狡辩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借钱的我。”邻居发了脾气,一怒之下就挥手打了他,赖账人要去告状,这位邻居对他说:“你去吧,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打你的我了。”赖账人无言以对,只好干瞪眼。
赫拉克利特强调运动变化,并没有否定静止。在他的思想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火,这是万物的本性;但是火的形态是不停变化的,表现着不同的形式。这就告诉我们既要看到事物静止的一面,也要看到运动的一面。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个思想:“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
世间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
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
——(德)莱布尼茨
赫拉克利特强调万物皆变,而近代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则强调万物皆异。在他看来,天地间每件事物都是独特的,没有任何两个彼此完全相同东西,因而对事物要区别对待。
莱布尼茨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天才,出生于德国的他几乎研究了当时人类所了解的一切领域,力学、逻辑学、化学、地理学、解剖学、动物学、植物学、气体学、航海学、地质学、语言学、法学、哲学、历史、外交,等等。他甚至还尝试创造一些自己的小发明,而他最重要的成就可能就是发明了微积分,为近代数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他还是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国人,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莱布尼茨被称为自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因素,使莱布尼茨的哲学显得卓尔不群。他不但涉猎范围十分广泛,而且他得出的一些结论也十分惊人。
莱布尼茨的博学使他名噪一时,当时的德国贵族都非常希望结交这样一位学术之星。据说,莱布尼茨曾经当过“宫廷顾问”。有一次,皇帝让他解释一下哲学问题,莱布尼茨对皇帝说,任何事物都有共性。皇帝不信,叫宫女们去御花园找来一堆树叶,莱布尼茨果然从这些树叶里面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皇帝很佩服。这时,莱布尼茨又说:“凡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宫女们听了这番话后,再次纷纷走人御花园去寻找两片完全没有区别的树叶,想以此推翻这位哲学家的论断。结果大失所望,因为粗粗看来,树上的叶子好像都一样,但仔细一比较,却是形态各异,都有其特殊性。宫女们累弯了腰,也没能找到两片大小、颜色、厚薄等完全相同的树叶。
这个故事揭示了哲学关于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的原理。这一原理告诉我们,统一的物质世界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组成物质世界的丰富多彩的不同个体各有其特殊性,但事物与事物之间又有着普遍的联系,存在着许多共性。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有机的统一,不可割裂。这要求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盲目随从。
同时,莱布尼茨给我们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人和你完全一样。在此,我们要为自己的存在骄傲,因为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请珍惜自己的生命,活出自己的精彩!P16-18
第一章 生命之舟要扬帆远航,离不开智慧的橹
做虚心思考的芦苇,而不做夸夸其谈的乌鸦
走出洞穴的囚徒
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
盲人摸象
我思故我在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上帝被猿颠覆
阿基米德“圆柱容球”而死
学不等于智慧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世间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
否定一切,才是肯定一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哲学是反映世界之镜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第二章 智慧的花朵,常常开放在痛苦思索的枝头上
仓颉造字
思想是人存在的标志,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笛卡儿的梦
不可言传,只可意会
“道”总是能笑到最后
轮扁论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醉翁之意不在酒
脚踩两船,有备无患
狐狸吃上天鹅肉
渔夫在自己的誓言中饿死了
这庙为什么荒废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变通,走出人生困境
潜龙在渊,飞龙在天
驴夫和驴子的故事
第三章 舞台跟着你的心而展开
有坚持,就有成功
信念像一面旗帜,能给人无穷的精神力量
只有明确目标,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目标
找到自己的优点,确定属于自己的位置
一个人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人往往不是被对手打败的,而是输在过于轻敌上
强者不是天生的,再强的人也有软弱的时候
把空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空想才有价值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要轻易去涉足
如果你不敢去赌,你就没有实现梦想的机会
无论是谁,都有比其他人做得更好的地方
保持积极的心态,发挥出自身的潜能
把自己那把快乐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
放弃安逸的生活,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不断挑战自我的极限,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第四章 处处留心皆学问,发现之门就在我们身边
真正的本事不在于有多少理论,而在于实际运用
虽然每个人的智商都不一样,但世界上没有笨蛋
眼睛并不一定可靠,最可靠的是智慧
要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学习一些生活常识
这世上最靠得住的东西,是智慧和本领
别被固有的知识禁锢了头脑
学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力
行业上的造诣是一笔财富,
但也是一扇关住自己的门
知识要灵活运用,否则会变成书呆子
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总是自以为是
要想巩固偶尔的成功,必须要不间断地苦练本领
出色表现的背后,往往是不为人知的辛劳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全身心投入,表现出自己的专注和热忱
处处留心皆学问,发现之门就在我们身边
生搬硬套地学习别人的经验,还不如不学
学习本领不要胡乱地学,应该有选择地学
靠漂亮话只能得宠一时,不能得宠一世
第五章 幸福从未离开你
幸福是一种感觉
人生幸福三诀
幸福需要提醒
篮子的秘密
幸福递减律
一条披肩
两道选择题的启示
我的母亲
童心与母爱
第一百个客人
播下幸福的种子在别人心田
军人的妻子
善良
让爱永无止境
幸福源自珍惜,快乐是因为拥有
论快乐
走慢一些,幸福在你身旁
如果你常常笑,你就是幸福的
幸福和快乐来自一颗健康而愉悦的心灵
第六章 用微笑把痛苦埋葬
拥抱痛苦,笑对坎坷的命运
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
用左脚描绘出辉煌的人生
限制因素的大小,取决于你的态度
接受考验才能脱颖而出
我永远活在光明之中
变悲痛为再生的力量
苦难并不可怕
没什么大不了的
闯过生命的障碍,做自强不息的人
站起来,挫折、困难都不是你的对手
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
没有理由可以绝望
做不到最好也要尽最大的努力
第七章 生命的价值在于认识自己,做好自己
认识你自己
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
心不动,才能真正认清自己
人贵在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
『不要因为目的而错过人生路途中的美景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模仿别人,不如做真正的自己
目标有价值,人生才有价值
梦想也有保持期,不要让你的梦想变质
只要心存希望,人生就会多姿多彩
量需而行,量力而行
潘多拉的魔盒
第八章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你的命运藏在你的胸膛里
让自己成为命运的真正主人
在无望中寻找希望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守护神
借助挫折的力量提高自己
人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命运上
面对虚无,奋斗能够创造意义
顺其自然,寻求生命的平衡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准备好舞鞋,静待音乐的响起
快乐着你的快乐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幸福并不等于权力
第九章 每天敲敲成功的门
目标引领成功
期望你要得到的东西
不同的目标,不同的人生
生命不需要被保证
梦想在坚持中延伸
任何时候都可以有梦想
大胆地去实现你的愿望
梦想是人生最大的希望
不要偏离目标的方向
只要你想做,你就能成功
保存儿时的梦想
如何实现大目标
没有希望的病人
大火烧不掉的信念
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绝对还会回到生命的原点。在等同的几十年中,有的人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有的人却一辈子默默无闻、一事无成,究其原因有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前一种人能够悟透做人的哲学,这些哲学道理便是他们实现成功人生的重要保障。
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人的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至大无比。有智慧的人,心是明白、欢欣、宁静的;没有智慧的人,心是糊涂、烦恼、躁动的。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感,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开启智慧,才会懂得如何做人,从而成为人性意义上真正优秀的人。也唯有这样,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种价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从而真正获得和感受到幸福。
哲学代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一种试图超越平凡的现实生活的渴望,一种试图解答那些凭人类思维能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渴望,一种试图求得真善美获取智慧接近真理的渴望。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没有人愿意自己的一生在磕磕绊绊中度过。好的人生大致有三个层面:平顺的人生,顺顺当当、平平凡凡;快乐的人生,一生中大部分时光都是快乐的;成功的人生,即有成就、有事业,能够给后世子孙实实在在东西的人。这三种人生的取得,对人的才华和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其人生哲学也不一样。面对浩瀚的人海、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交往,只要以完美的做人哲学为指导,拥有讨人喜欢的本领,学会说话、办事、做人的本事,便可以使你赢得知心的好友、甜美的爱情、成功的事业……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泓甜美的清泉,浇灌每一位读者的心田。第一条做人哲学都是一道营养的火锅,滋补每一位读者的心灵。衷心祝福每一位读者看完本书后能够学习到一些做人哲学,能够有所长进,能够得到幸福的生活,在完美的人生道路上潇洒畅游。
哲学代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一种试图超越平凡的现实生活的渴望,一种试图解答那些凭人类思维能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渴望,一种试图求得真善美获取智慧接近真理的渴望。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没有人愿意自己的一生在磕磕绊绊中度过。好的人生大致有三个层面:平顺的人生,顺顺当当、平平凡凡;快乐的人生,一生中大部分时光都是快乐的;成功的人生,即有成就、有事业,能够给后世子孙实实在在东西的人。这三种人生的取得,对人的才华和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其人生哲学也不一样。面对浩瀚的人海、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交往,只要以完美的做人哲学为指导,拥有讨人喜欢的本领,学会说话、办事、做人的本事,便可以使你赢得知心的好友、甜美的爱情、成功的事业……《哲学大师的人生智慧课》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泓甜美的清泉,浇灌每一位读者的心田。第一条做人哲学都是一道营养的火锅,滋补每一位读者的心灵。衷心祝福每一位读者看完《哲学大师的人生智慧课》后能够学习到一些做人哲学,能够有所长进,能够得到幸福的生活,在完美的人生道路上潇洒畅游。本书由吴伟丽编著。
面对浩瀚的人海、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交往,只要以完美的做人哲学为指导,拥有讨人喜欢的本领,学会说话、办事、做人的本事,便可以使你赢得知心的好友、甜美的爱情、成功的事业……《哲学大师的人生智慧课》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泓甜美的清泉,浇灌每一位读者的心田。第一条做人哲学都是一道营养的火锅,滋补每一位读者的心灵。衷心祝福每一位读者看完本书后能够学习到一些做人哲学,能够有所长进,能够得到幸福的生活,在完美的人生道路上潇洒畅游。本书由吴伟丽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