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个汉族所建的封建王朝,明朝自1368年开国,1644年灭亡,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单从朝代的寿命上而论,就已经让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封建王朝无法企及。而且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军事,明朝都有过辉煌的一页。
以史为鉴,才能知兴替,明事理。出于这个目的,编著《明朝那些新鲜事儿》这本关于明朝历史的读物,希望读者能够品味其中的情境,咀嚼历史故事,能够有所悟,有所得。本书由姜若木编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明朝那些新鲜事儿/古色今香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姜若木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个汉族所建的封建王朝,明朝自1368年开国,1644年灭亡,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单从朝代的寿命上而论,就已经让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封建王朝无法企及。而且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军事,明朝都有过辉煌的一页。 以史为鉴,才能知兴替,明事理。出于这个目的,编著《明朝那些新鲜事儿》这本关于明朝历史的读物,希望读者能够品味其中的情境,咀嚼历史故事,能够有所悟,有所得。本书由姜若木编著。 内容推荐 说到明朝,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皇帝昏庸、太监专权、朝政腐败,似乎由此判定了明朝乏善可陈,其实这是对明朝的偏见与误解。明朝自1368年开国,1644年灭亡,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单从朝代的寿命上而论,就已经让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封建王朝无法企及。而且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军事,明朝都有过辉煌的一页。面对着大众,历史无需故作深沉,我们有必要认识一个真正的明朝…… 编著《明朝那些新鲜事儿》这本关于明朝历史的读物,希望读者能够品味其中的情境,咀嚼历史故事,能够有所悟,有所得。 《明朝那些新鲜事儿》由姜若木编著。 目录 第一章 明朝兴替,江山一统 一、石人一只眼,挑动天下反 二、从和尚到元帅 三、招贤纳士 四、统一之路 五、名臣良将 徐达 常遇春 刘基 第二章 开创期政治局面 一、专制统治的强化 二、靖难之役 三、成祖功绩 永乐大钟 修编《永乐大典》 郑和七下西洋 四、仁宣之治 第三章 中期的衰弱与危机 一、土木堡之变 二、北京保卫战 三、国力渐衰 四、武宗乱政 五、奸臣当道 第四章 万历中兴 一、荡平倭寇 二、明穆宗朱载重 三、张居正辅政 四、援兵朝鲜 五、放眼望世界 第五章 后期的衰落 一、明末后宫三疑案 梃击案 红丸案 移宫案 二、权倾朝野的魏忠贤 三、忧国忧民的东林党 四、熹宗之死 第六章 明朝的灭亡 一、铲除国奸 二、女真部落的崛起 三、抵御后金,自毁长城 四、义军四起,上吊煤山 附录一 瑰丽夺目的文学成就 《水浒传》一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 《三国演义》一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先河 《西游记》——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附录二 领先世界的科技学术成就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 宋应星编《天工开物》 附录三 光耀千古的思想艺术成就 书之中兴 唐寅和徐渭 思想家王阳明 附录四 明朝历代皇帝年表 试读章节 中国历史上的开国之君大多出身于名门望族,他们要么是生长于士大夫家庭,从小学习文韬武略,为将来成就霸业打下基础,例如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本来就是名臣良将,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有众人推捧,鼎力相助,例如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陈胜、吴广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不愤口号,但将其做到极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 元朝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东乡的一个小村庄(今安徽凤阳东北)。父母是佃农,没有自己的土地,靠租种别人的土地来维持生计。他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取名重八,后来因为这个名字不登大雅之堂,改为元璋,字国瑞。在他小的时候曾读过几个月的私塾,后因交不起学费,只能退学给地主放牛,基本属于目不识丁的文盲。元至正四年(1344),接连不断地发生天灾,淮河流域大旱,随即由天旱引发了蝗灾、瘟疫等,让老百姓本就困苦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朱家在这场劫难中也遭受了毁灭性打击,朱元璋的父母、大哥、大哥的儿子在这场灾难中相继去世,大嫂带着孩子逃回了自己娘家,家里仅剩下他和二哥。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吃饭问题又成了他们的困扰,家里连一粒米都没有,实在是没办法生活。二哥无奈之下跟随别人外出逃荒,也就成了历史上说的流民,当时通讯不便,基本无法联系,更不可能照顾到年少的朱元璋。好心的邻居就给他指了一条路,说他家中没有亲人,不如去寺院里当和尚,这样最起码能填饱肚子。于是,他到附近的皇觉寺当了小和尚,当时寺院里的小和尚,其实是给人使唤的佣人。朱元璋每天伺候师父、师兄,起早摸黑,扫地、上香、敲钟、做饭,日子过得很苦。但是,那个时候要在皇觉寺混口饭吃也不容易。原来,皇觉寺是靠出租土地收租米过日子的,这年灾情严重,农民收成不好,皇觉寺也就收不到租米了。朱元璋刚到寺里待了才五十天,寺里就面临断粮的局面。师父、师兄们也一个个离开寺院到外面去化缘,朱元璋也被打发出门,带着小木鱼和钵头到淮西一带流浪讨饭。他不但出身不好,做了和尚,又做了讨饭的人,可谁会想到这样一个人最终开创了一个朝代呢! 过了三年,濠州的灾情稍微缓和了一点,他才又回到皇觉寺。云游的四年时间里,他居无定所,风餐露宿,这段落魄的生活对朱元璋触动很大,有句俗话说得好,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点在朱元璋身上很好地体现了,他在流浪的岁月里,虽然苦不堪言,但是却让他开阔了视野,磨炼了意志。他的雄心大志也是在云游四方的时候建立的。经过四年的流浪,他认清了天下大势,决心投奔起义军,在这末世动乱之际要有所作为。他决定投奔当时江淮一带最强大的武装起义军,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 郭子兴本是定远县(今安徽定远)的一个财主,因为家中无人在朝廷做官,经常受地方官吏的欺凌压迫,敲诈勒索,无奈之下加入了白莲教,准备起事造反。由于他财大气粗,经常摆酒杀牛设宴款待各方的来客,很快在他的身边就聚集了很多江湖上的英雄好汉,为自己起义做好了人员上的准备。 当时已经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响应刘福通起义。元朝政府中央军兵败后,各地方军都被征调去平定起义军,濠州城内军备空前虚弱,只留下了一些老弱病残的人维持治安。郭子兴认定时机已到,就和四个朋友一起召集之前结交的各路朋友和一些生存不下去的农民数千人,杀了州官,一举攻占了濠州城。后来领导起义的郭子兴等五个人都自称元帅。当地的一些老百姓和一些流浪到这里的人听说有人杀了州官,纷纷前来参加,郭子兴的队伍很快壮大起来,他也就成了当地最大的红巾军领袖。 一天夜里,朱元璋跑到濠州城投奔红巾军,但由于当时战事紧急,守城的官兵见他是个和尚,怕他是敌人的奸细,就把他绑了起来押到郭子兴帅府进行审问。郭子兴本来就是个喜欢结交英雄好汉的人,听说有人来投奔,是个和尚,心想可能来投奔的是个英雄也说不定。于是骑马回帅府看个究竟,眼前的和尚虽然衣服穿得破破烂烂,但却身材魁梧,浓眉大眼。虽被捆绑起来,却没有一丝恐惧之意和沮丧的表情,眉宇之间还透露着一股傲气。郭子兴一看,十分喜欢,就呵斥兵丁说:“凡是来投奔的都是我们的朋友,怎么能如此对待朋友啊,快快松绑。”随后他把朱元璋带回元帅府,留在自己的身边,当了亲兵。 在随后的交谈中,郭子兴发现朱元璋谈吐不凡,对天下形势很有自己的看法,认为他是个人才。很快朱元璋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在几次战斗中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凭借能征善战,有勇有谋的才能很快在郭家军里站住了脚。郭子兴也把他视为心腹,行军打仗总要听取他的意见。就这样,朱元璋在起义军中的声望和势力不断提升壮大。P10-13 序言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主,人们会想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说到历朝的盛世繁荣,大家回味更多的也是“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而明朝则往往是带着几分委屈,躲在尘封的史书中,默默地等着人们在时光流逝中把它的鲜活遗忘。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个汉族所建的封建王朝,近三百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由领先世界变为保守落后,由开放包容变为故步自封。她的子孙们只能在记忆中依稀想起那个叫做华夏的民族曾经的锦绣多姿,有个被称为汉唐的国度曾经被奉为天朝。于是,我们又回想起了明朝,回味起天朝大国那时的最后荣光,并开始反思我们的文化为什么从繁花似锦,最终沦为了万马齐喑。说到明朝,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皇帝昏庸、太监专权、朝政腐败,似乎由此判定了明朝乏善可陈,其实这是对明朝的偏见与误解。明朝自1368年开国,1644年灭亡,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单从朝代的寿命上而论,就已经让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封建王朝无法企及。而且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军事,明朝都有过辉煌的一页。面对着大众,历史无需故作深沉,我们有必要认识—个真正的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以后,总结宋元灭亡的教训,深感机构臃肿、吏治腐败可以导致国家的灭亡。于是制定了苛刻的法律,废除了丞相,并设置锦衣卫以查处各地官吏的不法行为。虽然,这一切在明朝统治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专制制度的加强,厂卫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明朝建立的内阁大学士制度防止了丞相专权,并建立了完备的中央运转机制。以至于明朝中期虽然皇帝昏庸无能,但国家的大政方针依然能有条不紊地执行,成为世界政治文明史上的一道独特的景观。 创造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明朝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明朝都市繁华壮丽,许多西方传教士都曾在游记里描写并惊叹过明朝的富庶和繁华。无论手工业、农业还是商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明成祖一生虽五次用兵蒙古,并支持了郑和七次远下西洋的壮举,但国库依然充实。后来的仁宣之治、万历中兴更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更有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总结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宝贵经验。到了晚明时期,中国科技已然是繁花似锦,加上西学的引入,更是锦上添花,是中国走向近代的希望。 在文化方面,由于明初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大力提倡程朱理学,采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限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到明代中叶,各阶级矛盾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趋向激化,而城市商业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启蒙思潮开始兴起,出现了王阳明的心学,与理学相抗衡,对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值得我们深深回味。漫步历史,品读人生。纵使笔下有洋洋洒洒百万言,也无法描绘出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以史为鉴,才能知兴替,明事理。出于这个目的,我们写了这本关于明朝历史的读物,希望读者能够品味其中的情境,咀嚼历史故事,能够有所悟,有所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