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微行为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温暖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外表识真伪

表情为人类所特有,人类所拥有的表情至少有七种,表达的意思各异。比如,一个人高兴时,往往会把脸颊抬上去,出现假性皱纹,嘴翘起来,眼睛眯起来,眼部就会出现所谓的鱼尾纹,这表明你很开心;当伤心时,会蹙眉眯眼,嘴角也会耷拉下去,收紧下巴或抬起;当害怕时,眼睛和嘴巴都会张开,张大的鼻孔和上扬的眉毛显示出的恐惧心理;发怒时,前额会皱紧,眉毛下压,嘴唇和眼睑部位都会紧张、紧缩;另外,厌恶的表情包括“嗤之以鼻”,下垂眉毛,眼睛眯起,上抬上嘴唇;惊讶的表情是下垂的下颚,放松的嘴巴和嘴唇,张大的眼睛,微抬的眉毛和眼睑;轻蔑时,嘴角的一侧会抬起来,看上去在讥笑或者显得洋洋得意。

表情是一个人情绪的反映。情绪与情感,同中医里所说的“喜、怒、忧、惊、悲、恐、思”是一个范畴。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中,都会出现顺境和逆境,得到和失去,光荣和耻辱等很多情状。面对这些,人们会有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有时高兴、喜,有时憎恶、义愤填膺;有时又会忧心忡忡或悲伤失意。总之,情绪和情感是人判断客观情况是否符合主观愿望的标尺。

除了这些表情,人类还具有很多不易察觉的微表情,也可以反映人情感和情绪的变化。如果一个人肩膀抖动,表明可能不自信;在说谎时,有可能注视听话人的眼睛,为的是让对方相信自己;用生硬的态度重复问题,很可能是说谎;而当有羞愧之感时,可能会把手放在额骨或眉骨附近,形成一个视觉屏障;在回忆的时候,通常喜欢向左看;而向右看,则表明有可能是在想着怎么撒谎;如果一件事情是编造的,那么编造者一定不能把事情倒着回忆一遍。

由此可证,外表能帮助人们识别谎言。

2012年,住在温州乐清市象阳派出所管辖范围内的郑女士正在打扫房间,她突然感觉不对劲,好像少了什么东西。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自己的金项链和金手链不翼而飞。她慌慌张张地找了一通,什么都没找到,心便凉了半截。她老公提醒她赶紧报案,她才回过神来,一溜烟地跑到派出所报了案。

值班民警看到郑女士急匆匆赶来,立刻给她立了案。当民警提醒她回忆一下最近都有什么人来过家里时,她左思右想,没有别人,就是一个姓胡的装修工来过。民警一听,觉得有线索,便给这个姓胡的人打了电话。民警发现,电话那头的胡某说话前后矛盾,而且闪烁其词。一说到在胡女士家装修,就马上逃避话题,借口挂掉电话。其中有一位老民警颇有经验,他认为胡师傅有重大嫌疑。很快,民警们便把胡某叫到派出所接受调查。

民警开始问话,但胡某一再否认,让案情没了线索,毕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胡某的作案嫌疑。但是,他们注意到胡某一些微小的异常行为举止和微妙的表情变化。

只见胡某眼神闪躲,双脚抖动,眼睛一直不自然地盯着门口,显然是想走脱。他两手十指交叉,是明显的无助情绪。人在无助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一些焦虑的动作和表情,十指交叉就是其中的一种,表达的是有力使不上,手无处可放的含义。民警知道,他在说谎。

经过分析,民警们一致认为,胡某可能被跟首饰丢失的案件有关,所以他们到胡某家中搜查。民警们略施小计,不急着翻箱倒柜,而是先用眼神扫一下他家中的物品,然后留心观察胡某的表情和举止的变化。

民警们发现,胡某进来后一直因心虚而颤抖,眼睛有意无意地向床的方向瞟几眼。随后,民警们开始故意搬动床,这时,胡某向外跑的下意识起了作用——他拔腿就跑。民警见此,赶紧控制住了他,然后在床底下找到了郑女士丢失的金首饰。

据胡某交代,他是江西人,现年48岁,是一名修理工。2012年3月3日,郑女士雇他到家里修洗手间设备,他发现有一个红色的布团,便拿起来看看是什么。这一看,他吃了一惊,主人竟然粗心地把贵重的东西放在这里。他心中窃喜,就顺出东西,拿到自己家中。打开一看,是两条金手链和四条金项链。他暗暗一笑,把这些东西塞到床底下隐藏起来。

后来,毫无疑问,民警以盗窃罪拘捕了他。

这是公安民警利用微表情破案的一个生动鲜明的例子。(P25-27)

后记

观察作为一种高级形态的知觉,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高级途径。微表情的应用,不仅局限在定位恐怖分子等离我们现实生活较远的领域,而且可以应用于我们的日常交往中。当你注意别人的表情时,就会获取一定的信息,并可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识别真伪,发挥微表情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在面对一些危险情况时,微表情能帮助人们识别居心不良者的欺诈行为.防止敲诈勒索等活动的实施,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而且,微表情对职场人士的应聘活动等也十分重要。人力资源部门往往对应聘人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十分重视,但很多面试者由于心理素质不好,出现表情僵硬等压力表现。这体现出人们的心理素质亟待提高的现实。由此.便需要通过礼仪训练和自我调节的方式为自己减压,从而达到良好的面试效果。

微表情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他人,培养彼此之间的信任,为社会和谐创造条件。

总之,微表情知识告诉人们,不可轻信别人,要根据自己眼睛看到的一切.客观评判人,洞悉对方的动机,从而为下面即将发生的事情做一个初步的预测。

谎言在人们的社会认知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大多数谎言并不会造成恶果。然而,在面对一些可能危及自身利益的情况时,加强对微表情能力的锻炼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微表情专家埃克曼(Ekman)博士的一系列实验表明,人的微表情识别能力同他识别谎言的准确性呈显著正相关。

微表情的知识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想轻易相信别人,就要注意他们在撒谎时有什么表现。比如,面对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看到、听到或想到不高兴的事情,或置身于尴尬之中时,女人通常喜欢触摸头发、手臂、佩饰、衣服和颈部,而男人喜欢触摸脸部;当一个人眼袋绷紧、眼睑上扬,眉毛向下紧皱时,说明他想实施攻击;出现一连串的眨眼动作,表明对方有相关的心理活动;若一个人竖起中指来摩挲面部五官,可能表明他有敌意;而双手手指交叉相握,两个食指却伸出来放在嘴唇上,是有话不能说的意思,表明一种矛盾心理和控制行为;如果有吞咽行为,则表明对相关事物有强烈情感;当什么地方出现问题或遇到麻烦时,人们会将双唇紧闭;如果对方隐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他的眼睛首先锁定的地方是这个东西的藏匿地点;如果一个人快要实施蓄谋已久的行为时,鼻孔会扩大;而在说谎时,人们的额头会冒汗……

通过本书的一系列介绍,相信你对微表情识别谎言,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和破案中的一系列应用已有了一个逐渐认识并深化的过程。识人相面、读心藏心的技巧,需要日复一日刻苦磨炼,才能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希望本书的内容能助你提升这方面的功力。(P211-212)

目录

第一章 内心的晴雨表

 1.你的表情背叛了你

 2.情绪可以完全掩饰吗?

 3.假象背后的真实

 4.多听听“弦外之音”

 5.找出对方的破绽

第二章 情绪的镜子

 1.外表识真伪

 2.通过眼神把握对方的心理

 3.冰鉴之神骨鉴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5.中国古代的相人之术

第三章 量好社交“一米线”

 1.说谎时的微表情——应激反应

 2.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3.“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4.人之初,性本善吗?

 5.陌生之人不可轻信

第四章 透过现象看本质

 1.金钱利害关系的影响

 2.重托之下

 3.以屈求伸的冻结反应

 4.不要为了赚钱而头脑发热

 5.笑容的含义

第五章 揭穿伪装,撕开面具

 1.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2.见微知著,明察秋毫

 3.“闺蜜”的话可信吗?

 4.传销之“实”

 5.“酒托”的威力

第六章 谨慎是预防被骗的万应灵药

 1.投资诈骗何其多

 2.行骗出奇招——假冒丧事诈骗

 3.老专家的读心妙法

 4.不贪便宜

 5.谨防电话诈骗

第七章 提高警惕才能防患于未然

 1.不要被诱饵牵着鼻子走

 2.谨防“发小”的欺骗

 3.交友?结婚?——辨其真伪

 4.谨防教育诈骗

 5.留心“医托”

第八章 搞清真相,免上糊涂当

 1.外国“骗术”

 2.免费美容的陷阱

 3.无孔不入的房产诈骗

 4.合同里的“花招儿”

 5.警惕生活中的诈骗陷阱

 6.招聘也有猫腻儿

后记

序言

近年来,对微表情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微表情的作用只占很小一部分,只有在人们有强烈表情变化,或者判断负面情绪时,微表情的作用才较为明显,但研究热度不减,各类关于微表情的电视剧,如《别对我说谎》、《读心神探》等的热播,也让人们领略到微表情破案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些科普类电视剧,以及微表情专家对现实生活中人们表情的分析,观众总结出一些关于表情的学问和规律。比如你问别人一件事情,如果他(她)单肩抖动,则表明对自己所说的不自信;如果语言和身体动作不一致,也表明一个人在撒谎。害怕或吃惊的表情在脸上不会停留超过一秒,如果时间过长,就是装出来的;如果一个人对你的质问显出不屑的神情,一般表明你的质问是对的……诸如此类的规律,不胜枚举。

微表情除了能帮助人们解读情绪的密码,识破他人的骗局,避免卷入欺诈案,以及了解孩子或成年人为什么会说谎之外,还能用来读心,让你看透一些人,在营销工作中做到知己知彼,游刃有余;甚至微表情还能让你了解犯罪心理学,涉猎一些你之前从未驻足的领域。微表情作为一个科研领域,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克曼博士于1969年提出的。当时他看了一个录像,记录的是一个女抑郁症患者,欺骗医生说自己精神状态不能再好了,已经恢复了,每天食量大增,想回家看老公和孩子们,等等。

一般人从这个女病人的面部表情,是看不出她有什么异常情绪的,因为她一直在微笑,以笑的表情让医生相信她的确好了。

埃克曼博士也没有看出来什么。可事实证明,这个女病人回家之后试图以各种方式自杀,虽然未达到目的,但足以令她的医生感到羞愧并自责。她欺骗医生的办法,无非是装出快乐的表情。但这是全部吗?

埃克曼博士反复观看,还是看不出什么异常,于是他把录像慢放,终于看到了事实真相。由于视频很慢,他看到这个女人的一个短暂得倏忽即逝的表情,一个极度痛苦的表情就隐藏在这个女人的假笑之下。不过,这个表情只持续了1/15秒。就是因为它时间极短,埃克曼博士就把这种表情命名为“微表情”。

如今,对微表情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变迁,微表情和读心术技巧已经被美国FBI广泛应用,在侦破很多疑难案件方面立下大功。

美国FBI前探员乔?纳瓦罗更是积极将微表情技术应用于案件的侦破,取得了很大成就。他透露,大多数警察都要接受解读肢体语言的训练,不仅是微表情,其他肢体语言也会传达信号,甚至多于面部表情。

比如,如果一个女人摸自己的脖子,或者人们在吃一些令他们恐惧或紧张的食物时,经常会用手摩擦裤子。这些动作也跟微表情一样,但能显示出微表情无法解答的玄机。  可见,微表情的实际应用,就是帮助人们如何观察人,识破人的谎言,让自己免受欺骗。其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刑侦学。

本书提供的一些案例,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读者从中可以看到微表情在协助民警破案时发挥的威力。另外,通过对微表情的解读,能帮助人们读心查心,做到见事知长短,人面识高低,提醒着人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被别人的谎言所迷惑,被假象所蒙蔽,以致让自己吃亏上当。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一些骗局和陷阱。在开放的社会状态下,这类骗局更是屡见不鲜。为了防患于未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拥有识破谎言的武器,为自己的人生道路保驾护航!

内容推荐

温暖著的《微行为》提供的一些案例,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读者从中可以看到微行为在协助民警破案时发挥的威力。另外,通过对微行为的解读。能帮助人们读心查心,做到见事知长短,人面识高低,提醒着人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被谎言所迷惑,被假象所蒙蔽,以致让自己吃亏上当。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一些骗局和陷阱。在开放的社会状态下,这类骗局更是屡见不鲜。为了防患于未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拥有识破谎言的武器,为自己的人生道路保驾护航!

编辑推荐

温暖著的《微行为》讲述了微行为除了能帮助人们解读情绪的密码,识破他人的骗局,避免卷入欺诈案,以及了解孩子或成年人为什么会说谎之外,还能用来读心,让你看透一些人,在营销工作中做到知己知彼,游刀有余;甚至微行为还能让你了解犯罪心理学,涉猎一些你之前从未驻足的领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2: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