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子云和骆学军编写的《快堆主热传输系统及辅助系统》共分为9章,除对中国实验快堆(CEFR)一、二回路主冷却系统,一、二回路钠辅助系统,专设安全设施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介绍外,还对钠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LMFBR)热传输系统作了基本介绍。本书可用作快堆工程技术人员和快堆调试、运行人员的培训用教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快堆主热传输系统及辅助系统/中国实验快堆系列丛书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能源 |
作者 | 马子云//骆学军 |
出版社 | 原子能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马子云和骆学军编写的《快堆主热传输系统及辅助系统》共分为9章,除对中国实验快堆(CEFR)一、二回路主冷却系统,一、二回路钠辅助系统,专设安全设施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介绍外,还对钠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LMFBR)热传输系统作了基本介绍。本书可用作快堆工程技术人员和快堆调试、运行人员的培训用教材。 内容推荐 马子云和骆学军编写的《快堆主热传输系统及辅助系统》根据《中国实验快堆基础理论培训教材》中的主热传输系统教材大纲编写的。书中介绍了世界钠冷快堆主热传输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结合中国实验快堆的实际情况,主要介绍一回路主冷却系统、二回路主冷却系统等主热传输系统及其辅助系统的流程、原理、组成、工艺参数,主要设备结构、尺寸、主要特点等。使读者能够全面掌握快堆主热传输系统及其辅助系统主要功能和原理。《快堆主热传输系统及辅助系统》适合即将从事快中子反应堆工作人员基础理论培训选用,同时也适合具有大专文化程度及以上的读者和其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录 第1章 钠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热传输系统 1.1 概述 1.2 LMFBR系统配置 1.2.1 池式和回路式系统的比较 1.2.2 热交换器的结构形式 1.2.3 蒸汽循环 1.2.4 电厂控制 1.3 反应堆容器和反应堆钠池 1.3.1 反应堆容器(回路式系统) 1.3.2 反应堆钠池(池式系统) 1.4 主要设备 1.4.1 钠泵 1.4.2 中间热交换器 1.4.3 蒸汽发生器 1.5 辅助系统 1.5.1 惰性气体 1.5.2 跟踪加热 1.5.3 钠的净化 第2章 中国实验快堆(CEFR)热传输系统 2.1 概述 2.2 系统功能 2.2.1 热量传输 2.2.2 安全功能 2.2.3 设备冷却功能 2.3 热传输系统的完整性 2.3.1 热传输系统部件的设计 2.3.2 超压保护 2.3.3 材料 2.3.4 断裂韧性 2.4 一回路主冷却系统的热工水力系统设计 2.4.1 设计的安全限值 2.4.2 额定工况下主要参数 2.4.3 事故工况下的一回路钠循环 2.5 二回路主冷却系统的热工水力系统设计 2.5.1 设计的安全限值 2.5.2 额定工况下主要参数 2.5.3 系统的自然循环特性 2.5.4 保证系统安全的几项措施 2.6 水锤现象 2.7 启动和停堆 2.7.1 启动前的系统状态 2.7.2 冷启动到满功率的过程 2.7.3 热启动到满功率的过程 2.7.4 计划停堆 2.8法规、标准、规范 第3章 一回路主冷却系统及其设备 3.1 一回路主冷却系统 3.1.1 功能 3.1.2 工艺流程和热工水力特性 3.1.3 设计参数 3.2 一回路钠循环泵 3.2.1 功能 3.2.2 设计参数 3.2.3 泵体结构 3.2.4 运行工况及设计 3.2.5 热工水力特性 3.2.6 安全评价 3.3 泵的支撑和压力管部件 3.3.1 泵的支撑 3.3.2 压力管部件 3.3.3 主泵支撑的补偿器 3.3.4 泵支撑的冷却 3.4 一回路钠循环泵的辅助系统 3.4.1 一回路钠泵润滑油冷却系统 3.4.2 一回路钠泵蒸馏水冷却系统 3.4.3 一回路钠泵空气冷却系统 3.4.4 关闭钠泵的检修密封用氩气 第4章 二回路主冷却系统及其设备 4.1 二回路主冷却系统 4.1.1 功能 4.1.2 工艺流程和热工水力特性的评价 4.1.3 设计参数 4.1.4 主要设备 4.2 二回路钠循环泵 4.2.1 功能 4.2.2 设计参数 4.2.3 基本结构与一回路钠循环泵的比较 4.2.4 运行工况及设计基准 4.2.5 热工水力特性 4.2.6 安全评价 4.3 二回路钠循环泵的辅助系统 4.3.1 二回路钠泵润滑油冷却系统 4.3.2 二回路钠泵蒸馏水冷却系统 4.3.3 二回路钠泵空气冷却系统 4.3.4 关闭钠泵的检修密封用氩气 4.4 中间热交换器 4.4.1 中间热交换器的结构 4.4.2 设计参数 4.4.3 热工水力特性 4.4.4 垂行工况及设计基准 4.4.5 安全评价 4.5 蒸汽发生器 4.5.1 与构 4.5.2 设计参数 4.5.3 热工水力特性 4.5.4 亟行工况及设计基准 4.5.5 安全评价 4.6 蒸汽发生器事故保护系统 4.6.1 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6.2 泄漏事故的确定 4.6.3 小泄漏信号形成 4.6.4 大泄漏信号形成 4.6.5 技术参数 4.6.6 安全评价 4.7 二回路钠冷却剂管道 4.7.1 管道系统的组成 4.7.2 设计参数 4.7.3 运行工况及设计基准 4.7.4 安全评价 4.7.5 试验和检验要求 第5章 一回路钠辅助系统 5.1 一回路钠充、排系统 5.1.1 功能 5.1.2 系统组成和主要设备 5.1.3 电磁泵 5.1.4 工艺流程和运行工况 5.1.5 设计参数 5.1.6 安全评价 5.2 一回路钠净化系统 5.2.1 功能 5.2.2 系统组成和主要设备 5.2.3 工艺流程和运行工况 5.2.4 设计参数 5.2.5 安全评价和检验要求 5.3 一回路钠分析监测系统 5.3.1 一回路钠取样系统 5.3.2 一回路钠阻塞计支路 5.3.3 γ光谱及铯监测系统 第6章 二回路钠辅助系统 6.1 钠接收和二回路钠充、排系统 6.1.1 功能 6.1.2 核级新鲜钠的接收 6.1.3 系统组成和主要设备 6.1.4 工艺流程和运行工况 6.1.5 设计参数 6.1.6 安全评价 6.2 二回路钠净化系统 6.2.1 功能 6.2.2 系统组成和主要设备 6.2.3 工艺流程和运行工况 6.2.4 设计参数 6.2.5 安全评价和检验要求 6.3 二回路钠分析监测系统 6.3.1 二回路钠取样支路 6.3.2 回路钠阻塞计支路 第7章 其他运行辅助系统 7.1 概述 7.2 反应堆气体加热系统 7.2.1 功能 7.2.2 系统组成和主要设备 7.2.3 系统流程 7.2.4 设计参数 7.3 氩气系统 7.3.1 氩气接收系统 7.3.2 一次氩气分配系统 7.3.3 二次氩气分配系统 7.3.4 CAPX的氩气系统 7.4 一次氩气吹扫与衰变系统 7.4.1 功能 7.4.2 系统组成和主要设备 7.4.3 工艺流程 7.4.4 设计参数 7.5 真空系统 7.6 乏燃料组件清洗系统 7.6.1 功能 7.6.2 系统组成和主要设备 7.6.3 工作原理及流程 7.6.4 清洗容器 7.6.5 安全评价 7.7 设备清洗系统 7.7.1 功能 7.7.2 系统组成和主要设备 7.7.3 工作原理及流程 7.8 部件和结构的冷却系统 7.8.1 主容器冷却通道 7.8.2 泵支撑冷却通道 7.8.3 堆内电离室冷却通道 7.9 蒸汽发生器卸压系统 7.10 燃料破损检测系统 7.10.1 覆盖气体监测系统 7.10.2 缓发中子监测系统 7.10.3 堆内破损燃料定位探测系统 7.10.4 燃料破损监测仪表控制系统 7.10.5 乏燃料破损监测系统 7.10.6 设计的安全保障措施 7.11 最终热阱 第8章 专设安全设施系统 8.1 事故余热排出系统 8.1.1 设计依据 8.1.2 系统设计 8.1.3 性能评价 8.1.4 试验和检验 8.1.5 对仪表装置的要求 8.1.6 材料 8.2 反应堆容器超压保护系统 8.2.1 设计依据 8.2.2 系统设计 8.2.3 性能评价 8.2.4 试验和检验 8.2.5 对仪表装置的要求 8.2.6 材料 第9章 反应堆冷却剂容积控制、钠阀及过程检测 9.1 反应堆冷却剂容积控制 9.1.1 冷却剂容积控制 9.1.2 放射性钠的净化 9.2 钠阀 9.2.1 功能 9.2.2 类型和接口条件 9.2.3 运行工况及设计准则 9.2.4 安全评价 9.2.5 试验和检验要求 9.3 一回路过程检测系统 9.3.1 功能 9.3.2 安全分级 9.3.3 说明与分析 9.4 二回路过程检测系统 9.4.1 功能 9.4.2 安全分析 9.4.3 说明与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图 B00-L01《中国实验快堆核岛主工艺系统总流程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