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财商,是指导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它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财商与智商、情商并列为现代社会能力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质。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而财商则是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在一些发达国家,就非常注重对儿童的财商教育,人们把“理财教育”视为“道德教育”或“人性教育”。他们认为的理财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而是帮助孩子养成人生所需要的智慧和正确价值观。李圆圆编著的这本《让孩子学会理财》为您提供了专业的儿童财商教育指导,帮助您的孩子从小成为理财高手,从而走上财务自由之路。
现在的孩子们在生活上的一大共同点就是:他们要什么大人就给什么,从小就被满足惯了,基本上在金钱方面没有过困扰,而且,他们对金钱的意识也很淡薄。面对这样的情形,你是否会感到困惑和不安?
李圆圆编著的这本《让孩子学会理财》为您提供了专业的儿童财商教育指导,旨在培养孩子一定的理财意识和能力,以及较高的财商。既让孩子在花钱中得到乐趣,又让他们知道怎么有效地挣钱、有效地花钱,让金钱为其作用,而不是成为金钱的奴隶……
《让孩子学会理财》是一本将使您和孩子终生受益的读物,是一次不容错过的培养小富翁的良机。
家庭造就孩子的金钱观
现代的父母越来越懂得规划未来,不但在结婚前存一笔结婚基金,甚至孩子的奶粉钱,也在结婚之初,便开始计划。事实上,家庭的经济与家庭生活品质息息相关,然而,在这个不确定的年代,我们除了尽力供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健康的生活外,更应建立一个良好的金钱观念,并随时调整我们的思维,使我们的观念想法更加实用,并给予孩子一个好的行为典范。
何谓金钱观?简而言之,就是对金钱的认识、分配与使用方法的思考与行为模式。现在,有很多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这个神奇的物品,但是,如果我们能多给予孩子一些正面的教育与示范,就能帮助孩子在未来处理金钱事物上,奠定一个良好的习惯。
金钱观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使用的时机与方法,另一个是对金钱处理的看法态度。常言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正是一般人忽略对金钱观的认知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我们常说富不过三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应更有方法让我们不但在财务规划上立稳步伐,更应有计划地为我们的下一代建立一个好的金钱观,使孩子不但懂得“吃鱼”,更知道如何“钓鱼”!
对孩子来说,家庭的影响往往是最最直接的,孩子因为擅于模仿,所以大人的一举一动,无不深深影响孩子一生。举例来说,由于现今婚生子女数的减少,许多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与家族间备受宠爱,因此,大人们常常有求必应,造成子女对金钱观与物欲的混乱;父母亲往往认为能给孩子就多给孩子,却忽略孩子是不是适合或真正的需求!
再者,随着电传媒体的刺激,当今日街头电视广告强力的放送——借钱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预借现金或种种商品的包装诱惑,孩子的潜意识中,也埋下深刻的印象。有一段时间彩券疯狂的下注,几乎人手一券的买个希望的同时,孩子究竟在这中间学到了甚么?都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此外,学校的同学也是影响孩子金钱观的一个重要群体。在这个多元的社会,有的家庭经济状况较为优渥,不但孩子所使用的用品极其讲究,出入更有佣人协助。对于每一个家庭的差异,我们应教导孩子不比较或过度的宣传,对于环境较差的孩子也要一视同仁的对待,不应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人、事物的价值或参与活动的权利。如果我们不能在孩子幼年时期,给其一个好的建议与协助,孩子便不能有所分判,甚至于有些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为了买一个手机或新颖的物品,从事非法的行为,都是我们很遗憾的事!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孩子学习金钱观呢?
①教孩子记简单的生活支出,利用一本简单的本子把生活的支出记录下来,使孩子了解支出的时机与培养不浪费的好习惯。
②教导孩子有关各行各业的工作与小故事,让他知道每一个岗位都需要辛勤的工作者努力的付出,他们所领取的酬劳就是赚来的钱。
孩子的观念与习惯的养成,家庭有很重要的影响力。孩子往往经由一个观念、想法、做法的引导变成习惯。当孩子赖在玩具店耍赖非买不走的时候,您不妨想一想,是买玩具的时候吗?您真的有需要买这样的玩具吗?
过度宠爱孩子,对孩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与其让孩子因为错误的金钱观误导生活的方式,不如让孩子懂得节制、懂得取所当得,在付出与获得的努力中,领略金钱所带来的美果,而不是因为利用金钱所戴上的面具。新时代的父母不再只是孩子经济需求的供应者,而是孩子一个模仿的标竿。父母亲除了要教导孩子如何建立观念与想法外,更应运用经验,教导孩子在金钱观上,破除传统为利是图的迷思。才能在财富聚全的同时,共同营造一个富而好礼的社会。
P12-13
有句话说得好:现在大多数孩子不缺钱,但是缺少驾驭钱的能力。
是的,现在很多孩子的家境优裕,父母对孩子甚是疼爱,除了为孩子买买名牌衣服鞋袜之外,每月至少还要给孩子不少零花钱。据统计,孩子们的零花钱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上千元。
那么,大多数孩子都是如何支配这些零花钱呢?
买书籍、CD等;
打电话或发短信跟朋友聊天:
参加电台短信互动节目;
偶尔宴请同学“搓一顿”;
……
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他们每月的零花钱还不够用。甚至向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透支一点。
长此以往,难以相信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是个“理智型富翁”或是理财高手。同时,也相信每个家长都会交孩子怎么认识钱,但是相信不是每个家长都教孩子拥有正确的理财观。
因此,在亲子理财方面,家长不应该仅仅限于“零花钱”、“生活费”的管理层面,更应该给孩子正确有效的“财商”教育。
培养财商,应该从孩子抓起。对于绝大多数美国孩子而言,和小伙伴在街边卖自制的柠檬水、曲奇饼,往往是他们人生最早的“创业”体验。美国小学的慈善启蒙教育之一,也是组织学生通过卖柠檬水或零食自筹善款;有人为此还特别开发了一套卖柠檬水的经济学游戏,用以模拟这种最初级的创业模式……
同时,7岁的“柠檬水女孩”朱丽·墨菲的故事,也给我们启示:孩子从小就要自食其力,自我创业的意识,这不仅是孩子独立自主意识的体现,更是孩子最早接受的理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