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原始的人类,不论他们是住在地球哪一角落,不论他们是属于哪一种族,不论他们是采取哪一生活方式,他们总是免不了要与其四周的大自然相接触,总是要与若干动物相伴侣。这些动物,先人而生,但其中有的于人有益,为人利用,毕竟成为人之好友;有的于人有害,驱逐剿除,尚嫌欠快,便成人类之仇敌了。因为狩猎的关系,初民对于野生动物的心理与习性,无意之间,获得许多宝贵的智识;因为养育训导的关系,对于家畜的认识更加精确。这是必然的结果。远古的人类虽无文字记载日常所得的经验,但是这类智识老早应该成为狩猎者和牧畜者的秘诀,因口授亲习而传至较远的后代。
当然地,动物没有能达意的语言。必须根据细心的观察,才能得到可靠的事实;但是对此事实的解释,益感困难。动物心理学之所以特别落后,这是最大原因之一。最初研究动物心理的学者常用主观的态度,拿动物的心理与人类所有的相比较,不意铸成大错!后来若干明达的学者越是实地观察,越是精密研究,越是感觉得动物的心理虽有与人相若,但决不会同!以下各节将约略陈述各方学者对于动物心理的见解——自虚浮的主观,进至确凿的客观,中间所历的过程,都要留意的。我们虽然无心写述动物心理学史,不过以下这点史料倒是了解动物心理和追溯智识来源者所必备的。
中国的古人未有留下研究动物心理的专篇,但有若干古代的思想家和诗人常拿动物的行为与人类的行为相比较,在诗歌中更为常见。他们惯常以为动物也是有智慧的,也是有识见的:鸱鹗知未雨而绸缪,乌鸦能反哺以报恩。不但如此,还有许多古人相信动物也有道德的表现,人类的忠、孝、节、义诸美德无一不见之于兽类:马忠、羊孝、虎节、犬义被认为卓著的代表。
说到欧洲古代关心动物心理的学者,我们就不得不先提出大名鼎鼎的亚里士多德和普卢塔克(Plutarque,生于西历45到50年之间,为古希腊有名的历史家和道德家)的见解了。这两个大学者都相信动物确实是有智识的、有道德的,他们亦如同中国古人一样,常拿动物的行为与人类的行为相比较。此种不约而同的见解很值得吾人留意。
普卢塔克自己说过:倘使他夸耀动物的品性,为的是借以讥笑人类的。他说:动物的灵魂,在品德方面,确比人类的灵魂生得完善。
亚里士多德原是古希腊的大博物学家。他的观察比较精细,他的见地常为后人所崇奉。他说:“在大部分动物中,已能找到情感的痕迹;及至人类,则更发展得可观。动物也有良善、野蛮、慈仁、凶狠、慷慨、鄙吝、羞耻、信实、愤怒、奸恶……诸多心理,有时还能看到与人类的慎谨相仿佛的心理。”
人类倘有驾于动物以上的品性,但亦有不如动物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在心理方面,人与动物之间并没有不可超越的鸿沟,所差的,只是在于程度深浅和色彩浓淡而已。
这一大学者曾经花了许多时间观察动物的心理。他不但在日常易见的动物上从事研究,而且他的观察还有及到鱼类和鲸类。他的大著《动物史》一书的确包含着不少稀罕的材料。他说:雌绵羊是四脚兽中之最愚蠢的。又说:在一切野生的兽类中,以象为最易驯养,且有智慧,人能教他许多智识,它的知觉很是精敏,它的理解力驾于其他动物之上。
总之,中外古代的学者都信动物非但有感觉,而且有智慧,有识见,有德性,又能了解事物,与人只有程度上的差异。但是这种陈旧的见解,后为动物机械论者所反对。
动物机械论的主要代表就是法国大哲学家和数理学家笛卡儿。他不但致力于数理,而且关心生物。他会亲自解剖动物的神经系,推究其感觉的机械原理。他说:动物是一些自动的机械。他的理由约有两类:
第一,动物永不知道运用语言,或作出别种姿态,以表示其内心的感想,故与人类有异。
第二,动物有时虽能做人类所能做的动作,但它们都有不能弥补的缺点:它们没有智识,它们只凭其器官的结构行事。P1-3
有人估计自清朝末年以来,我国科学家用本国文字所写的科学书册最多的是朱先生,写通俗科普读物最多的也是朱先生。这并非过分之言。
——童第周
从前人类创造科学,今天科学教导人类。
——朱洗
中国近代百年的科普作品桂冠,应献给朱洗院士。
——历史学者钟少华
这套丛书不是根据通俗读物或教科书写的,而是根据原始文献和专书写的,这是第一等手眼,非学识极深极专,无以致此。
——张之杰
这是一套不该被遗忘的伟大著作。原为《现代生物学丛书》第一辑,共6本:《蛋生人与人生蛋》《我们的祖先》《重女轻男》《雌雄之变》《智识的来源》《爱情的来源》,从1934.年开始由文化生活出版社陆续出版,到20世纪50年代再版6次之多。
作者朱洗,也是一位不该被遗忘的现代著名生物学家,我国细胞学、实验胚胎学开拓者之一。他1931年从法国蒙伯利埃大学毕业,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历任中山大学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生物研究所主任、台湾大学动物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62年因病去世。
朱洗先生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与茅以升、华罗庚、竺可桢等齐名,但他的这套丛书却是大科学家所写的小科普读物。他从“科学教导人类”的理念出发,以极大的热情,用生动而富于文采的文字,写出了这套贯穿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的伟大著作。
整套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单细胞直到人的精神,几乎涵盖与人相关的一切生理心理现象。他从到底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这个古老话题出发,追溯和阐述了诸多问题:最初的生物从何而来,最初的人类从何而来,人怎样从胚胎成长为人,动物何时别雌雄,人类何时分男女,为什么女重男轻,智力如何从低等动物的向光性发展到高等智慧,爱情的本质基于什么样的生理心理基础,等等,体现了作者试图从生物学的角度将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完整剖析的宏图大愿。
台湾著名学者张之杰曾说,在科普方面,朱洗的这套丛书至今无人能出其右。这套书是根据原始文献和专书写的,这是第一等手眼,非学识极深极专,无以致此。
科普绝非小道。学术层次的高低,不决定于作品内容的深浅、读者的高下,而决定于其哲学性的多寡,能否以寻常言语说明事物的普遍原理,能否从科学出发而与人文、社会挂钩。大陆学者钟少华在《科普:中国现代化的先导》一文中说:“中国近代百年的科普作品桂冠,笔者认为应献给朱洗院士。”
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曾撰文指出:“有人估计自清朝末年以来,我国科学家用本国文字所写的科学书册最多的是朱先生,写通俗科普读物最多的也是朱先生。这并非过分之言。”
近些年来,一直被人们遗忘的朱洗开始重回人们的视野。著名作家叶永烈将朱洗列为古今中外最重要的百位科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入选台湾推出的“百年千书、经典必读”书单。
科学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生物学也在不断更新,这套书难免有个别观点跟不上时代。此次重版,为了保留原汁原味,文字没有改动,但对个别明显错误的观点加了注解。
《智识的来源》是一本立足于生物学,而同时又涉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普读物。朱洗说,人类的形体既然由其他动物的形体进化成功,那么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必然和其他动物所具有的有系统的关联。他从下等动物简单的“心理”(如向光性、向地性、向电性等等)出发,沿着进化的阶梯,逐渐追溯到高等动物的反射性和本能。在论述了这些先天的心理和行为之后,又进而探讨后天教育的影响,由普通兽类和猴类的教育推演到人类本身的教育——胎体教育和孩童教育。
中科院院士所写,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
从小孩的提问到人类的终极问题,贯穿科学与人文。
朱洗的这套“科普经典文库”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智识的来源》是一本立足于生物学,而同时又涉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普读物。朱洗说,人类的形体既然由其他动物的形体进化成功,那么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必然和其他动物所具有的有系统的关联。他从下等动物简单的“心理”出发,沿着进化的阶梯,逐渐追溯到高等动物的反射性和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