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标志与季节/绿色经典生态文学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约翰·巴勒斯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约翰·巴勒斯所著的《标志与季节(绿色经典生态文学丛书)》作者描述了时间在自然中发生的微妙作用,揭示出各种动植物在自然界中随季节而发生的微妙的变化,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动人的、生机盎然的自然和谐之美。同时也是一部作者寻求精神家园的朝圣记录。

内容推荐

作为著名的自然文学写作的先驱之一,巴勒斯的著作受众广泛,对于我们欣赏自然有着重大影响。约翰·巴勒斯所著的《标志与季节(绿色经典生态文学丛书)》由作者本人收集、整理而成,能让读者概括地了解他复杂多面的天赋。《标志与季节(绿色经典生态文学丛书)》中的每一页都投射着自然的清新和魅力,让人想起树木花草的呼吸、鸟儿的歌声和各种野生动物活跃的声音。巴勒斯与田野中的生命建立了灵魂上息息相关的亲缘关系——单纯的目的、非凡的情感、清晰的观察、耐心的劳作、富有诗意的语言,这一切使得本书充满夏日天空般的美感。

目录

密切观察

松树枝

坚硬食物

鸟巢的悲剧

暴风雪

领略缅因州桦树

冬季的邻居

咸风

品味春天

河景

鸟类天敌

农场生活阶段

栋梁之材

试读章节

鸟的生活,特别是我们的候鸟——鸣鸟,途经洪水和田野时,是一连串的冒险和千钧一发的逃亡。它们当中很少有自然死亡的,甚至连它们指定寿命的一半都不到。但是,鸟类的回家本能是很强烈的,就像大多数动物一样;我深信,每年春天,一大批在南部活动幸免于难的那些鸟会重返旧地繁衍生息。四月的一天,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农场主带我到他家的门廊下,指给我看一个东菲比霸鹟的巢,筑在六层楼那么高的地方。这同一只鸟毫无疑问地年复一年往回返;因为在她所珍爱的架子上只够一个鸟巢的地方,每个季节她都把旧巢当做基础,在上面再建一个新的。我听说一只白色知更鸟,一只患白化病的鸟,在马里兰市郊连续筑巢好几年。有一只叫声非常独特的麻雀,在我自己的地方,有好几个季节我都听见它的歌声。但是这些鸟不能全都活着重返故地:食米鸟和八哥要经受严酷的考验,才能从哈得孙河飞到萨凡纳。知更鸟、草地和其它鸣鸟会遭到众多男孩以及任意狩猎者的射杀,更不用说那些来自于老鹰和猫头鹰的威胁。可尽管危险重重,甚至在它们最喜欢的地方,无论什么样的危险包围着它们的鸟巢,它们也一定要返回!在乡村充满了带有敌意的印第安人的时代,早期殖民者的小木屋也没有被这样的危险所包围。鸟儿温馨的家不仅暴露在伪装成猫和采集者的敌对的印第安人面前,而且还有那些数目众多嗜杀成性的动物,鸟儿没有能力抵御它们,只有躲藏。甚至在我们的花园和果园,在我们的房屋墙壁下,它们也过着拓荒者最黑暗的生活。从产卵到幼鸟起飞这一过程并非一天或者一夜就能完成的,有利于鸟巢的机会不是很多,夜间,有猫头鹰、臭鼬、水貂和浣熊,白天,则有乌鸦、松鸡、松鼠、鼬鼠、蛇及老鼠前来掠夺和吞噬巢中之物。我们说,人类的幼年期,处在许多危险的包围之中;但是鸟类的幼年期就是以危险当摇篮和枕头的。一位老密歇根殖民者告诉我,他最初的六个孩子一出生就夭折了;当他们达到一定年龄时,疟疾和出牙期常常夺走他们的生命;但是其他孩子出生时,农村的一切有所改善,渐渐地,孩子们渡过了危险期,后面的六个孩子得以存活并长大成人。如果夏季足够长的话,鸟儿们无疑也会坚持六次,再六次,最终养育出子女,但是越来越短的夏天过早地打断了它们,没有几种鸟有勇气和力量来做第三次尝试。

在春季,第一批筑巢者,像第一批在敌对部落附近的殖民者一样,伤亡惨重。四月和五月所筑的鸟巢遭到相当大比例的毁灭;它们的敌人好几个月没有蛋吃,它们产生了强烈的食欲。这时也是其它食物匮乏的时期,乌鸦和松鼠陷入了困境。但是六月的第二次筑巢,还有更多七月和八月的鸟巢,很少受到干扰。金翅雀或雪松鸟的巢罕有被掠夺的事。

由于存在数量可观的鱼鸦和红松鼠,我在哈得孙河边住处的附近也许非常不适合作为鸟的繁殖地;而且这一章所记录的年代,一八八一年,似乎对这个地方来说更是倒霉的一年,在那年的春季和夏季,就我所观察到的鸟巢,至少十有八九繁殖是失败的。我注意到的第一个鸟巢,是蓝知更鸟的,去年大约四月末的时候,她在一棵枯萎苹果树上的一个松鼠洞里筑巢(我当时认为这很鲁莽),结果还是失败了,我怀疑,甚至鸟妈妈也死于暴力之下了。我最后观察的鸟巢是雪鸟巢,在凯茨奇尔的八月,鸟儿很巧妙地将它藏在傍着树林的路边长满苔藓的土堆上,那里生长着大量高高的糙莓,其中最后的幼鸟长到一半大小的时候,会被一些夜行者或是白日行窃的小偷给抓走,好像它们周围盘旋着某种不幸的命运。在我们那些有羽毛的邻居当中,这是一个充满灾难的季节,到处是暴死、掠夺和大屠杀。我第一次注意到,金莺在它们牢牢悬挂的巢里并不安全。树上的三窝鸟受到了惊动,距离房屋只有几码远,前几个季节,鸟在那里筑巢时没有受到骚扰;但是这次,长到一半大小的幼鸟全都被害了。一天,它们啾啾的鸟叫声以及跳跃振动的响声格外引人注意,随后又戛然而止。这些鸟巢很有可能在夜间遭到掠夺,毫无疑问,是那种红色的小鸣角鸮干的,我知道它们是这些老果园中的一种鸟,生活在比较深的树洞里。猫头鹰可以落在鸟巢的顶部,轻松地把将它凶狠的爪子向下插进狭长的鸟巢中,抓住幼鸟,把它们拽出来。有一只鸟巢的悲剧尤其严重,或者至少更为明显,单凭其中一只羽毛初丰的鸟来看,它不是在试图逃跑,就是在敌人的控制之下,被抓住或被缠到了一根马鬃上,依靠这根马鬃悬吊在上面的树枝上。面对着它自己的窝,浑身青肿地吊死在那里。在同一季节后期,这个鸟巢成了剧场,上演了另一出小悲剧。八月的一段时间,一只蓝知更鸟,有着强烈的窥视和打探洞穴与裂缝的癖好,落在上面,很可能是要监视其内部的情况,但是由于某个不幸的动作,它的双翼被缠在同一根致命的马鬃上了。它努力挣扎,但似乎只能让自己被缠绑得更结实,更无望;结果,它丧生在那里;由于是在炎热的夏季,它的尸体干枯了,没有腐烂,时至九月,还悬挂在那里,伸展的双翅和羽毛,几近还像活着一样光亮。

一个记者给我写信说,他的一只金莺在筑巢时缠到了一根绳子上,尽管借助于梯子使她获得了自由,但后来,她还是很快就死了。他还发现了一个“荡妇”(也称做“头发鸟”),在一个建造了一半的鸟巢下面,由一根马鬃悬挂在树枝上。我听说过一只被抓获的雪松鸟,以同样方式被杀死,有两只蓝知更鸟,一根马鬃绕着它们的腿,缠得是那么紧,致使它们的腿枯萎并脱落下来。这些鸟待到羽毛丰满时,最后同其它的鸟一起离开了鸟巢。这样的悲剧可能相当普遍。

这个国家,在文明出现之前,金莺建造的鸟巢通常可能要比现在深。现在,它们建在偏僻的树上和树林的边缘地带,我注意到,它的巢是长葫芦形的;但是,在果园以及民居附近,它只是一个深的杯状或是小口袋形的。危险减少了,它也相应地缩短了鸟巢。连续的几个灾年,就像下面所回顾的那样,会促使它们再次加长鸟巢,让猫头鹰的锐爪或是松鸦的嘴够不到。P51-55

序言

二十世纪下半叶,尤其是后二十年来,美国文坛上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流派——生态文学,它以描写自然为主题,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内容,展现出一道亮丽的自然与心灵的风景,有美国文学史上的“新文艺复兴”之称。它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主要流派,堪称美国文学中最令人激动的领域。

现代社会对自然造成的人为破坏,已经成为举世关注的问题,人类所面临的是核战争的威胁、慢性辐射的毒害、化学或生物战争、世界人口的可怕增长、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加剧、热带雨林的过度砍伐、表层土壤和地表水的急剧丧失、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垃圾泛滥、植物和动物不断增快的灭绝速度……

在此背景下,“生态”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核心话题。在现代文明世界里,与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相伴的则是信仰缺失、欲望泛滥、自我原子化、生存意义平面化等人类精神方面的危机。自然生态的危机和人的精神生态的危机密不可分,人怎么对待自然,就怎么对待社会和他人。仅仅通过生态科学发展提高环保技术、完善环保政策还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关键是要通过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的变革来培育一种新的生活世界观和生态文化。因此,对自然的歌颂与描写、对保持我们脚下一片净土的向往与追求,已经跨越了国界,具有一种普遍意义。

首先,生态文学注重的是生态系统的整体观,自然不再仅仅是人类展示自身的舞台背景,而是直接成为写作的主要对象。以这种生态整体观作为指导去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势必决定了人类所有与自然有关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判断标准不再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以人类利益为价值判断的终极尺度。它关注的是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整体和谐、稳定和持续性的自然存在。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将自然生态的整体利益作为根本前提和最高价值,才有可能真正认识到生态破坏与危机对人类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只有确保了整个自然的再生性存在,才能确保人类健康安全的持续生存。

其次,在考察自然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对人的影响,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对自然的赞美,人与自然重建和谐关系等方面时,生态文学重视的是人对自然的责任与义务,热切地呼吁保护自然万物和维护生态平衡,热情地赞美为生态整体利益而遏制人类不断膨胀的自我欲望,尤其是要反思和批判人对自然的征服、控制、改造、掠夺和摧残等等工具化对待自然的态度。生态文学探寻的是导致生态灾难的社会原因,文化是如何决定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与方式,社会文化因素的合力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这就要求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向生物中心主义过渡,承认万物有其不依赖于人的标准的“内在价值”。人类与其它生命一样,只是地球生命团体中的成员。所有物种都是互相依赖的系统的一部分。所有生物都以自己的方式追寻自身生命的完善。人类并非天生就高于其它生命。

在全球性生态危机之中,探索自然与人的关系,唤醒人的生态意识,已成为文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主要功能。生态文学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学的定义,作家必须以全新的位置意识和生存方式呈现人与世界,与此同时,文学所要呈现的对象,则从人类社会延伸向整个世界与宇宙,文学关注的将不仅仅是人类的利益,而是整个生态圈的利益,并从是否对这个生态整体的利益有所贡献来确立文学品质的标准。文学在升华为守护家园的事业以后,文学家的使命也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他不应再像主体性文学时代的文学家那样简单地讴歌人的力量、描述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表现人对世界的征服,而应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野,反映和推动人们守护家园的事业。

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生态文学的源头是英国博物学家和作家吉尔伯特·怀特的《塞尔朋自然史》。美国作家亨利·梭罗、约翰·巴勒斯、约翰·缪尔、玛丽·奥斯汀、阿尔多·利奥波德、雷切尔·卡森等继承了这一传统,使之延伸到了美国。生态文学之引人注目,不单是因为万物关联的深刻思想,对当下人类困境的触及与揭示,更在于它形式上的新颖和独特,它主要以散文、日记等形式出现。其最典型的表达方式是以第一人称为主,以写实的方式来描述作者由钢筋水泥的文明世界走进荒野冰川的自然环境时那种身心双重的朝圣与历险,是将个人体验与对自然的观察融合无间的结果。

生态文学也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它从开始时偏重科学考察的纯粹自然史,逐渐过渡到将文学的诗意与科学的精确结合起来;由早期的以探索自然与个人的思想行为关系为主的自然散记,发展到当代主张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态文学。

生态文学促使人们去理解文化对自然的影响,把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视为社会和文化问题的深层内涵和动因,并从自然生态寻求走出生存困境的深刻智慧。因此,阅读生态文学作品,我们不应将它们看做游山玩水的休闲读物,而应看做人类为摆脱生存困境、寻求精神健康的朝圣记录。

本丛书选译的三位作家均为美国生态文学名家,他们的著作已经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收录的他们的作品多为国内首译,具有填补空白的重大意义。

主编马永波

二0一二年三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