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的德国,有一位震惊世界的神童。他七八岁的时候就能够自如地运用德语、法语、拉丁语等多种语言,除了语言能力,他还擅长数学、物理、化学,而数学能力更是格外优秀。他九岁就考进了哥根廷大学,然后未满十四岁就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两年之后,又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他就是神童卡尔·威特。
可是,谁会相信神童卡尔·威特一出生并没有显示出什么奇异的才能,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与卡尔·威特的父亲对他的后天培养是分不开的。
小卡尔一开始并不喜欢学习,他非常不愿意长时间地呆在书桌前对着枯燥的课本,常常在母亲不留神的时候偷偷溜出去玩耍。父亲老威特虽然对此大伤脑筋,但他也很快发现小卡尔在某些方面显示出格外的喜好和热情,这使得老威特决定运用小卡尔的兴趣爱好来引导他的学习。
老威特发现小卡尔常常会一个人对着小动物、小植物自言自语,甚至有时还会自己设计好对白,一人分饰好几个角色,来出演一场精彩的戏剧。小卡尔观察事物的能力很强,并且反应也很快,能针对一些突发事情,脱口说出一些惊人的话。这以后老威特便常常和小卡尔交谈,对小卡尔敏锐的观察力进行高度的赞扬,而对小卡尔没有发觉的现象给予细致地讲解。
小卡尔三四岁的时候,老威特便坚持每天带他出门溜达一两个小时。老威特携子散步,并非简单地随便走走,老威特一路观察小卡尔感兴趣的事物和行为举止,对小卡尔的疑惑给予解释。有一次小卡尔看到花园里有一朵开得非常鲜艳的玫瑰,于是忍不住跑过去采摘,小卡尔自然被玫瑰花下的刺刺到了。老威特却不慌不忙地走过去帮小卡尔采摘玫瑰,然后同他讲起一些关于玫瑰花以及玫瑰花下的刺的故事,偶尔还吟诵出一些优美的诗文。小卡尔全神贯注地听着爸爸的讲解,早把被刺到的伤口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之后,老威特还把玫瑰花带回家,并给它解剖,让小卡尔在显微镜下了解花朵的结构,并了解花朵的生长过程和作用。这使小卡尔懂得,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只要对它们进行深入地研究,就会发现它们平凡外表下的生动世界。
老威特就是这样通过一朵小花、一只小虫、一根小草等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素材来对小卡尔进行细致地教育,这样不仅培养了小卡尔对生物和数学的兴趣,还熏陶了他在文学及语言方面的素养。
小卡尔在识字时,老威特也想出许多别出心裁的花样。除了利用身边的实物来引导小卡尔的口语能力外,老威特还给小卡尔买了许多卡片和画册,一边教小卡尔识字,还一边讲一些相关的典故和著名小说的情节。除此之外,老威特还会用一些小“伎俩”,例如小卡尔想学一个字,老威特故意对他说,“这个字很有趣哦,不过眼下爸爸没空”,老威特这样说后,不但没有使小卡尔放弃,反而激发了他的自学能力,于是小卡尔运用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的字词。这样以后,小卡尔便逐渐脱离爸爸的教育,转而认真地自学起来,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后,先依靠自己的能力学习吸收,如果无法解决难题,才向爸爸求救。
老威特的教育,培养了小卡尔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极大的兴趣,以及锻炼了小卡尔极强的自学能力,小卡尔一边好奇地寻找问题,一边快乐地解答问题。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他很快便显示出超出同龄人的才华,从而成为闻名世界的神童。
P3-5
在国外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只马掌,翻了一匹战马;翻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或许很多同学看了这首民谣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小小的铁钉怎么能让一个国家惨败呢?其实这首民谣反映了英国历史上一场决定统治权战斗的真实情景。1885年,在英国的波斯沃斯,国王理查三世的军队准备与里奇蒙德伯爵的军队决一死战。战斗开始的那一天,理查三世让马夫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让铁匠给战马钉好马掌,自己信心百倍地准备出征。不料想,铁匠在钉最后一个马掌时,发现缺了一颗铁钉,而国王马上就要出征作战,已经来不及把最后一只马掌钉牢,无奈国王还是骑着战马出发了。两军对垒,理查国王冲锋在前,“冲啊!冲啊!”他高喊着,率领队伍冲向敌阵。敌军已经开始乱了阵脚,国王的队伍眼看就要获胜。这时,突然一只马掌掉了,奔跑的战马猛地跌翻在地,国王也被抛出好远。里奇蒙德伯爵率领的军队看见国王落马,立刻反守为攻,冲将上来俘获了理查三世。理查三世事后悲愤不已,“一颗铁钉竟让我失去了整个国家!”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一颗小小的铁钉居然能让一个国家战败的故事,其实形象地讲述了这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大到一个国家的治理,小到我们的学习成绩,细节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关于“细节”的话题,我想同学们并不陌生,因为平日里,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嘱咐大家课后要及时温习功课,把今天讲的主要内容好好“消化”一遍;课前要学会预习,哪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明天可以带着问题去听课;每天早晨起来要养成背诵课文或者英语单词的习惯……还有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大家的‘‘唠叨”,比如写完作业再看电视,一心不能二用;有了问题一定要学会问,多问才能多学;向学习好的同学学习等,这些看似“唠叨”的内容,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是和细节有关。
或许大家经常碰见这样的事情:走进考场的时候信心满满,拿起试卷一看全是自己温习过的题目。开始答卷了,一会儿少了橡皮,一会儿没了墨水,甚至忘了带考试专用的铅笔。好不容易答完试卷了,暗自在心里乐开花:这次肯定可以考个好成绩了。可是试卷发下来一看,分数离自己预计的却总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为什么呢?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些小细节没注意到,要么漏了要点,要么阐述不够详细,再不然就是马马虎虎地丢了分。
从这些常见的情形中,我们不难看出,注意细节对于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可为什么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细节总是被同学们忽略?其关键原因还是没有受到大家的重视,没有养成好的习惯。
1987年,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时亮相巴黎。有人问其中一位:“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那位老人平静地说:“在小学。”
“在小学学到什么?”
“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表示歉意;不迟到,不早退,遵守纪律。”
没想到,孩提时代的细节居然能够让一个诺贝尔奖得主这样记忆犹新,可见细节不仅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长,还能决定一个人将来的成功。所以,我们不能轻视这些看起来似乎并非重要,但却是学习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细微之处。
因此,在同学们的学习阶段,只有先注重这些学习细节,才能提升大家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大家的健康成长。
本书以经典的小故事和个人感言为引,列举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该培养的一些学习态度、习惯、品质和技巧,并提供了科学、可靠、实用、有效的学习细节对策,以帮助大家突破学习瓶颈,迅速提高学习成绩,让大家能够更好地适应紧张而又充满快乐的学习生活。本书既为辛苦学习的同学们提供疑难解答,也为家长、老师提供一些教育方法。
俗话说,从小看大。习惯养成无小事,学习必须从小细节抓起,长期坚持,这样才能塑造出一个适合自我学习的发展轨道。最后,祝愿每个同学都能够切实地把握住学习上的每个小细节,以便让自己的学习成绩天天向上。
作者语
这是小学优秀高级教师写给孩子和家长的书,也是一本教给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在学习上注意细节的书。只要是身心健康的孩子,智力发育上就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为什么孩子的学习成绩会有很大的差别呢?主要是孩子在学习中对细节问题的态度和习惯不同造成的。从小培养孩子对细节的重视,这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细节成就优等生》由张莹、范继星编著,分为五个章节,在“学习故事秀”和“班主任点评”版块中,把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囊括其中。教给孩子学习细节对策,帮助孩子突破学习瓶颈,迅速提高学习成绩。
《学习细节成就优等生》由张莹、范继星编著,以经典的小故事和个人感言为引,列举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该培养的一些学习态度、习惯、品质和技巧,并提供了科学、可靠、实用、有效的学习细节对策,以帮助大家突破学习瓶颈,迅速提高学习成绩,让大家能够更好地适应紧张而又充满快乐的学习生活。本书既为辛苦学习的同学们提供疑难解答,也为家长、老师提供一些教育方法。
俗话说,从小看大。习惯养成无小事,学习必须从小细节抓起,长期坚持,这样才能塑造出一个适合自我学习的发展轨道。最后,祝愿每个同学都能够切实地把握住学习上的每个小细节,以便让自己的学习成绩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