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一个游方医生的足迹,展示人间世态百象,听鼓书艺人的绝唱,见所谓清官的暴行,知黎民百姓的苦难。可喜可恨,可叹可悲。
《老残游记》是清朝末年的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书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揭露了当时吏制的黑暗,反映了无辜者被陷害,人民被涂炭的社会现实,真实揭露了一些所谓“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的面孔。小说在写景状物和刻画人物方面,很有成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老残游记/袖珍纸阅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清)刘鹗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随一个游方医生的足迹,展示人间世态百象,听鼓书艺人的绝唱,见所谓清官的暴行,知黎民百姓的苦难。可喜可恨,可叹可悲。 《老残游记》是清朝末年的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书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揭露了当时吏制的黑暗,反映了无辜者被陷害,人民被涂炭的社会现实,真实揭露了一些所谓“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的面孔。小说在写景状物和刻画人物方面,很有成就。 内容推荐 《老残游记》是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通过一个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在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及所为,反映了清朝末年山东一带的社会生活面貌和人民的疾苦,揭露了所谓“清官”的罪行,暴露了清王朝吏治的黑暗。《老残游记》在语言的运用、对生活的观察以及细节的描绘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目录 第一章 海上救危船 第二章 明湖听绝调 第三章 济南观名泉 第四章 曹州探政绩 第五章 酷吏兴怨狱 第六章 雪夜辩进退 第七章 补残代筹策 第八章 深山遇猛虎 第九章 品茗夜谈心 第十章 观珠闻琴瑟 第十一章 黄龙论时势 第十二章 齐河逢双翠 第十三章 青灯听酸语 第十四章 河水淹大县 第十五章 严刑逼孤孀 第十六章 千金买凌迟 第十七章 旅舍纳翠环 第十八章 白公释奇冤 第十九章 风霜访大案 第二十章 救命觅解药 老残游记续集 第一章 结伴朝泰山 第二章 公子逞淫威 第三章 寒夜吐心语 第四章 双飞梦难圆 第五章 谈经证禅理 第六章 环翠皈佛门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海上救危船 山东登州府东门外有一座大山,名叫蓬莱山。山上有个阁子,名叫蓬莱阁。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从蓬莱阁西面看城中人户,烟雨万家;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千里。所以城中人士往往在下午携带着酒具和酒在阁中住宿,准备第二天天还没有亮的时候,看海上日出,这已经成为习惯。 那年有个游客,名叫老残。他原姓铁,号补残;因为仰慕唐朝嬾残和尚煨芋的故事,于是取“残”字作号。大家因为他为人不讨厌,器重他的缘故,都叫他老残。不知不觉,“老残”便成了他的别号了。 老残的年纪不过三十多岁,原是江南人士。当年他也曾读过几句诗书,因为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连秀才也没有考上。教书没人要他,学做生意又嫌岁数大,不中用了。他的父亲原来也是一个三四品的官,因为性性迂拙,不会要钱,所以做了二十年的官,连回家都是靠卖了袍褂做的旅费。你想,能够有多余的钱留给他的儿子用吗? 老残既没有祖业可守,又没有职业可做,自然“饥寒”二字就渐渐地来了。正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可巧天不绝人,来了一个摇串铃的道士,说是曾经受异人传授,能治百病。街上的人找他治病,百治百效。于是老残就拜他为师,学了几个口诀,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奔走江湖已经有近二十年。 这年春天,老残刚刚走到山东古千乘地方,遇上当地有个大廫,姓黄,名叫瑞和,害了一种怪病,浑身溃烂,每年总要烂几个窟窿,今年治好了这几个窟窿,明年别处又烂几个窟窿,已经有好多年了,没有人能治得好。这病每次发病都在夏天,一过秋分就不要紧了。 黄大户家管事的问老残有没有法子治这个病,老残说:“法子倒是有,只是你们未必依我去做。如果要这病永远不发,也没有什么难处,只要照着古人的方法,那是百发百中的。治别的病用的是神农、黄帝传下来的方法,只有治这个病用的是大禹传下来的方法。后来唐朝有个王景得到了传授,以后就没有了知道这方法了。今日奇缘,在下也懂得这些个方法。姑且略施小技,试试我的手段。” 于是黄大户就留在老残住下替他治病。说来也真奇怪,这年黄大户虽然小有溃烂,却是一个窟窿也没有烂过。因此黄家上下非常欢喜。 看看秋分已过,黄大户的病势今年是不要紧的了。因为浑身不烂窟窿是十多年来没有的事,大家都非常快活,就叫来了戏班子,唱了三天谢神戏;又在西花厅上搭了一座菊花假山,今日开宴,明朝设席,十分畅快。 这天,老残吃过午饭,因为多喝了两杯洒,觉得身子有些困倦,就跑到自己房里的一张床上躺下,歇息歇息。才闭上了眼睛,外边走进来两个人来:一个叫文章伯,一个叫德慧生。这两个人是老残的好友,一齐对老残说:“这长天大日的,老残,你蹲在家里做什么?” 老残连忙起身让座,说:“我因为这两天被酒食困扰,觉得怪腻得慌。” 二人说:“我们现在要往登州府去,寻访蓬莱阁的胜景,因此特地来约你。车子已经替你雇好了,你赶紧收拾行李,马上动身吧。” 老残的行李本来就不很多,不过数卷古书,几件器物,收拾起来也很容易,很快便上了车。 老残他们一路无非是风餐露宿,不久便到了登州,就在蓬莱阁下找了两间客房,大家住了下来。接下来也就是等着玩赏海市的虚情,蜃楼的幻象了。 第二天,老残向文、德二公说:“人人都说日出好看,我们今晚不睡,等着看一看日出,怎么样?” 二人说:“老兄有这样的雅兴,弟等一定奉陪。” 秋天虽然是昼夜平均,但是因为日出之前日落之后,大气的折光作用,还是觉得夜晚较短。三人开了两瓶酒,取出带来的酒菜,一面吃酒,一面谈心,不知不觉,东方已经渐渐大放光明了。其实离日出还远,这就是大气传光的道理。 三人又谈了一会儿,德慧生说:“现在也差不多是时候了,我们不如先到阁子上头去等,怎么样?” 文章伯说:“外边风声很急,阁子上头窗子太敞,恐怕寒冷,比不得这屋子里暖和,要多穿两件衣服上去。” 各人照样办了,又都带了千里镜,拿了毯子,由阁子后面的扶梯曲折上去。 到了阁子中间,靠窗一张桌子旁边坐下,朝东观看,只见海中自浪如山,一望无际,东北青烟数点,最近的是长山岛,再远便是大竹、大黑等岛了。那阁子旁边风声呼呼地响,仿佛阁子都要摇动似的,天上云气一片一片地叠起。只见北边有一片大云,飞到中间,将原有的云压将下去,并将东边一片云挤得越来越紧,越紧越不能相让,形状非常怪异。过了一会儿,也就变成一片红光了。 德慧生说:“残兄,看这光景,今儿日出是看不着了。” 老残说:“天风海水,能移我情,即使是看不着日出,这一趟也不算自来。” 文章伯正在用千里镜凝视,说:“你们看,东边有一丝黑影随波出没,一定是一只轮船从这里经过。” 于是大家都拿出千里镜对着观看。看了一会儿,说:“是的,是的。你看,有极细一丝黑线,在那天水交界的地方,那不就是船身吗?” 大家看了一回,那轮船也就过去,看不见了。德慧生还拿着千里镜左右观看。正在凝神,忽然大叫:“哎呀,哎呀!你瞧,那边一只帆船在那洪波巨浪之中,好不危险!” 两人说:“在什么地方?” 德慧生说:“你往正东北瞧,那一片雪白浪花,不是长山岛吗?那船在长山岛的这边,渐渐来得近了。” P1-5 序言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逐步半殖民化,清朝政府日益腐败,封建制度濒于崩溃的边缘。随着社会的巨变,文学创作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批暴露封建官场黑暗腐朽,宣传社会改良的谴责小说。刘鹗的《老残游记》就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和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尧沃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一起,被称为四大谴责小说。 《老残游记》二十回,原署洪都百炼生,1903年发表在《绣像小说》半月刊,到十三回因故中止,第二年续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刘鹗还写有《老残游记》续集十四回,今残存九回。 《老残游记》通过一个被人称做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在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及所为,反映了清朝末年山东一带的社会生活面貌和人民的疾苦,揭露了所谓“清官”的罪行,暴露了清王朝吏治的黑暗。 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摇个串铃浪迹江湖,以行医糊口,自甘淡泊,不入宦途。但是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疾恶如仇,而且侠胆义肠,尽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他四处奔波,希望依靠真正的清官,实施仁政,从而挽救清朝统治的残局。 《老残游记》突出之处在于揭露了过去文学作品中很少揭露的“清官”的暴政。在中国历来的史书和小说中,清官都是被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来颂扬的,而《老残游记》首次揭露了清官虽然不像贪官那样搜刮钱财,但为了“急于要做大官”,而不惜杀民邀功,用人血染红顶子,实际上是一丘之貉,都是压迫屠杀人民的刽子手。这就大大丰富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使揭露封建社会的腐败黑暗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老残游记》的第一回,是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的象征性图解。他把当时腐败的中国比做一艘漂浮在海上行将被风浪所吞没的破船。船上有几种人:一种是以船主为首的掌舵、管帆的,比喻当时清政府上层统治集团。作者认为这些人“是认真在那里管”的,他们“并未曾错”,只是因为他们是走“太平洋”的,只会过太平日子,不意遇上了风浪,所以毛了手脚,加上没有预备指南针,所以就没有依傍。第二种人是乘客中鼓动造反的人,比喻当时的革命派,污蔑他们都是些“只管自己敛钱,叫别人流血”的“英雄”。宣扬如果依了他们,“这船覆得更快了”。第三种人是肆意搜刮乘客钱财的下等水手,比喻那些不顾封建王朝大局、恣意为非作恶的下层官吏。作者对他们十分反感,视为罪人,认为他们“不知想法敷衍着早点泊岸,反而在那里蹂躏好人”。第四种人是乘客,比喻一般老百姓,作者一方面同情他们的悲惨遭遇,另一方面又对他们之中赞成革命的人表示不满,骂他们“不懂事”,而赞扬其中反对革命的人才是“老成持重”。究竟怎样才能挽救中国这只行将覆灭的大船呢?作者认为:惟一的办法是给它送去一个最准的外国罗盘,即采取一些西方文明而修补残破的国家。 《老残游记》在桃花山一段中,作者通过隐居在荒山中的两个奇人玛姑和黄龙子的言行,宣扬了作者所信奉的太谷学说。同时对当时的所谓“北拳南革”,即北方的义和团和南方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诋毁和诅咒,表现出作者落后的一面。 《老残游记》的艺术成就在晚清小说里是比较突出的,特别在语言运用方面更有其独特成就,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小说在写景状物方面能做到自然逼真,色彩鲜明。如书中描写大名湖的风景、桃花山的月夜、黄河的破冰等,文字流畅清新,描写鲜明生动。又如在写白妞、黑妞姐妹唱大鼓时,作者更运用烘托手法和一连串生动而贴切的比喻,绘声绘色地描摹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但《老残游记》在结构上显得比较松散,这是小说在艺术上的不足之处。 《老残游记》续集,前六回主要写老残一行朝泰山以及泰山斗姥宫尼姑逸云的恋爱故事。后三回则是写老残游地狱的事。续集在思想性和艺术成就上都不及正集。本书只补缀前六回,以供读者观其大概。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