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它在写作中是一种使用频率最高的表述方法,也是文学创作的最基本方式。
叙述是记叙性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用它来展开情节,交代人物活动和事件经过。同时,议论说理的文章与应用性文体也离不开它以介绍事实材料与交代写作经过。
叙述的基本特点是在于陈述“过程”。人物活动的过程,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构成了叙述交代和介绍的主要内容。
叙述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个要素。叙述与时间关系最为密切。无论是人物活动的过程,还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都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与持续性,即是“过程”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进行。语句一般按时间顺序排列。如果叙述有两个以上的头绪,也可以按并列顺序排列语句。叙述一般不用中心句。
叙述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划分方法,而最通常的是按叙述的先后顺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顺叙是按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自然序列,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的进程,人物活动的次序或事件的始末进行叙述。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叙述方法,它循着事物发展的程序,符合人们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便于把叙述内容表述得条理清楚,自然顺畅。运用顺叙要区分主次,讲究详略,注意疏密相间,防止平铺直叙。
倒叙是不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时序,而把某些较后发生的关键情节或结局先行描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展开叙述,传统上称为“倒插笔”。
倒叙强调了事件结果或高潮,容易造成悬念,形成波澜,引人人胜。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根据表达的需要,不应强行运用。要注意起笔的“倒叙”与后文的“顺叙”部分的衔接,使之连接紧密,过渡自然。
插叙是在叙述过程中,暂时中断所叙的线索而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当插入的叙述结束后,仍回到叙述主线上来。插叙的内容可以是对往事的回忆联想,可以是对某些情况的诠释说明,还可以是对人物、事件、背景的介绍。插叙补充丰富了人物、事件及背景,使文章内容得以充实,叙述曲折,形成断续变化,使行文错落有致。 补叙是在叙述过程中对前文涉及的某些事物和情况作必要的补充、交待。它的作用在于对前文所设伏笔作出回应,或对前文中有意留下的接榫处予以弥合。补叙可以使内容完整充实,情节结构完善,使记叙严谨,不留破绽。
平叙也叫分叙,是对同一时间内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或多件事情所作的平行叙述或交叉叙述。这也就是传统小说中常说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对那些紧系于同一主干事件中的分支进行叙述时,多采用交叉叙述,这可以把头绪纷繁的人与事表现得有条不紊,并且突出了紧张气氛,增强了表达效果;对那些联系不甚紧密,而又由同一主线贯穿的人、事、物进行叙述时,则多采用齐头并进的平行叙述,这可以把平行发展的事件交代得眉目清楚,显得从容不迫,而读者则可以同时看到平行的各个事件,从而获得立体的感受。
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物体描写三类,人物描写又分为神态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可正面描写。也可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分景物描写和社会描写两大类。物体描写即描写各种动物、植物和各种无生命的物体。这种物体描写,也称为“状物”。“状物”是对物体的描摹,类似绘画中的“写生”。P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