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界文豪(托尔斯泰)/与名人一起成长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徐琰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文坛最杰出的代表。俄罗斯文学到了托尔斯泰笔下开始出现一种大海般恢弘开阔的美。托尔斯泰的人生与他的作品一样富有独特的色彩。屠格涅夫称其为“思想的艺术家”,可谓一话中的。作为一个在新的时代生活的激波巨浪中紧张探索,并把自己的精神血肉深深地融入作品的艺术家,托尔斯泰是极富个性的。徐琰编著的《世界文豪(托尔斯泰)》讲述了这位作家的一生。

内容推荐

《世界文豪(托尔斯泰)》讲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

1828年9月9日,托尔斯泰出生在俄国中部大平原的一个美丽乡村:虽然幼年失母,童年丧父,但是贵族的优越条件使托尔斯泰不用承受生活的困苦,同时让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法文、德文、英文都能精通运用。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得托尔斯泰也曾经是个狂妄的少年,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以致被迫退学,陷入赌博、酗酒的糜烂生活。幸亏大哥带他从军,接触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从此托尔斯泰的视野开阔了,沉睡的雄狮苏醒了!他开始认真地看待世界,也开始用他的笔写下了不同的人生。他的每一部著作都是对旧生活的反省,每一部小说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批判。他一生的创作都是对真理、对幸福、对真诚的最执着热烈且顽固的追求。对于托尔斯泰来说,文学给他的并不是声望,而是在紧张、痛切的反思中,他彻底地、真实地、赤裸裸地揭下了世界上的一切假面具,他看见了世界的真面貌。托尔斯泰的一生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的进步,人类的骄傲,他是当之无愧的全世界的文学泰斗……

《世界文豪(托尔斯泰)》由徐琰编著。

目录

孤儿不孤的童年时代

 大户人家

 在爱中成长

 寻找小绿棒

 父亲去世了

 不屈的少年

驰骋在文学道路上

 一个失败的大学生

 体验军旅生活

 琉森的歌手

 为农民的孩子办学

 他是一只鹰

 幸福的婚姻生活

 第二次遇险

 艺术之神的杰作

 黑暗的势力

走向人民

 特殊的鞋匠

 五戈比的故事

 徒步朝圣

 可怕的饥荒

 真正的强者

 真诚的友谊

对真理的探索

 战胜死神

 我不能沉默

 真诚者的痛苦

在最后的日子里

 离家出走

 在阿斯达普沃车站

 人民的葬礼

附录1 托尔斯泰年表

附录2 托尔斯泰名言

试读章节

父亲去世了

当托尔斯泰8岁的时候,为了使他们兄弟几个有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父亲决定举家迁往莫斯科。

1837年冬的莫斯科之行使托尔斯泰眼界大开,大城市的印象突兀闯进他的脑海中,他发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完全改变了;他第一次感到世界上除了托尔斯泰一家外,还有另外的崭新生活存在。当他望着沿途路过的乡村和城市,望着在他们的马车旁匆匆一掠而过的妇女儿童,望着那些并不向他们行礼致敬、表情漠然的店员和农民,托尔斯泰心头涌现了许多问题:如果他们一点儿都不关心我们,那么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呢?他们怎样生活?靠什么生活?他们怎样教养自己的孩子们?是否教他们读书?让他们玩耍吗?怎样责罚他们呢?

然而,没等托尔斯泰进一步熟悉莫斯科,极大的不幸就降临到他们家。第二年夏天,他父亲猝然去世。他是到图拉省①料理事务,在拜访朋友的半路上跌倒,突然中风而逝的。葬礼在雅斯纳亚·波良纳举行;由于托尔斯泰没去参加葬礼,他一直不相信他的父亲真的已经离开了人世,还幻想有一天父亲又微笑着回到他的面前。

父亲死后,祖母伤心过度,不久也去世了。失去两个亲人使托尔斯泰的心情异常沉重。不久,父亲的姐姐——亚历山卓·伊里尼奇娜成了孩子们的监护人;然而孩子们最亲近的仍然是他们的另一位“姑母”——塔吉安娜·阿列克山·德罗芙娜。父亲和祖母去世后,家产由“孤儿法庭”管理,家里的经济状况大不如前了,甚至到了入不敷出的犯步。因此,为了减少费用,决定让两个哥哥继续留在莫斯科求学,其余三个年幼的孩子则回到雅斯纳亚·波良纳,那儿生活消费比较低。

再次回到庄园,托尔斯泰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他开始观察到以前从未留心的事物。特别是对农村里那些衣衫褴褛的农民孩子们,对他们艰难、贫穷的生活状况寄予了同情。小托尔斯泰对稍微不公正的事总是很敏感;父亲和祖母死后,托尔斯泰和哥哥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有一次,几个孩子被邀请到一家认识的人家去过圣诞节,客人中有年轻的公爵子弟,他们都是当时的军政大臣的侄儿。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一份礼物,但是公爵子弟得到贵重的东西,而托尔斯泰家的孩子却得到低等的、平常的东西。这使他们很生气,也让小托尔斯泰感到世态炎凉和人性的势利。而这些在托尔斯泰家里是不曾有过的,尤其是塔吉安娜姑母绝对做不出这种伤人自尊的事。

儿童时代的托尔斯泰聪明早慧,感情丰富,父亲及祖母的去世,让他又一次感到生活的残缺。他痛惜早早逝世的父亲和祖母;但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却又一直期待着在陌生的面孔中出现父亲那亲切和蔼的笑脸。他甚至想,父亲是一定可以随时出现在面前的。一旦发现父亲永远不能再回到他身边时,这时的他,已有足够自立于世的能量及唯物地看待一切的思维能力了。就这样,他带着已经储备的一定的知识,带着对未来的严肃思考,带着对未来的执着追求,也带着对未来的美好使命,走出了他特殊的童年时代。

不屈的少年

1840年夏天,大哥、二哥回乡间度暑假,全家又在雅斯纳亚·波良纳团聚。

有一天傍晚,托尔斯泰和三个哥哥在花丛、灌木间捉迷藏。这时家庭教师费道尔和塔吉安娜姑母走过来,托尔斯泰听见费道尔说:“你们家的四个男孩子,尼古拉聪明好学就不说了;老二谢尔盖,既有志气也有才能;老三米特里,有志气但无才能;小托尔斯泰,既无志气又无才能,如果说他有点儿天才的火花,也早被他的懒惰熄灭了。”

P26-33

序言

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他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公元1828年9月9日(俄历8月28日),托尔斯泰出生在俄国中部大平原一个叫雅斯纳亚·波良纳的美丽乡村。虽然托尔斯泰幼年失母,童年丧父,但是贵族的优越条件和姑母的无私照料,使父母双亡的托尔斯泰没有孤儿之感。他接受了良好的贵族家庭教育,法文、英文、德文可以自由运用。

公元1844年,托尔斯泰开始上大学;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没过多久就退学了。退学后,未来的伟大作家进入了一个非常荒唐混乱的青春期:赌博、酗酒、堕落,甚至一度输掉了祖传的庄园老屋。三年沉迷,一日清醒,不久托尔斯泰被大哥带到克里米亚①参军。战争使托尔斯泰的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或许是军人的新生活唤醒了他天性中的雄狮精神,托尔斯泰开始用严厉的眼光打量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打量着人类的今天、昨天和未来。于是他写下了一部部让自己、让世人震惊的著作。

托尔斯泰的每一部著作都是对旧生活的反省。托尔斯泰的每一部小说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批判。托尔斯泰的一生创作都是对真理、对幸福、对真诚的最执着、最热烈、最顽强的追求。这些创作使他跻身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列。但是,对于托尔斯泰来说,重要的并非是文学声望,而是在紧张、痛切的反思中,他彻底地、真实地、赤裸裸地揭下了世界上的一切假面具,他看见了世界的真面貌。

50年代是《童年·少年·青年》、《塞瓦斯托波尔》特写集……

60年代是《战争与和平》……

70年代是《安娜·卡列尼娜》……

80年代是《克莱采奏鸣曲》、《谢尔盖神父》……

90年代是《复活》……

其实,在进行这些地震式的创作中,最受震撼的,还是托尔斯泰自己。80年代以后,大彻大悟的托尔斯泰开始行动,他准备摆脱旧生活,走向新生;他一次次挣扎,有成功、有失败,引来了欢呼,也惹来了谩骂,还招来了政府和教会的仇视,更遭到了家人的不解。

20多年的努力,世界进入20世纪,托尔斯泰也过了古稀之年。本该颐养天年的托尔斯泰却在82岁高龄的时候,做出了让举世震惊的行动:他悄悄离开了他一生热爱的雅斯纳亚·波良纳,离家出走了;十几天后,这位奇特的老人死在一个无名小车站……

托尔斯泰的一生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傍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的进步,人类的骄傲,他是当之无愧的全世界的文学泰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7: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