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们时代的历史人物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古敏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们的一生,风云变幻,集体见证了一个尴尬年代的悲欢岁月,他们的故事,离奇曲折,美国《时代》封面从此出现中国面孔。他们,都曾经深深影响着中国!

本书中的人物是始于帝制崩溃的民国元年,而止于再次崩溃中的民国。但其中人物的精神及其命运,却还在崩溃的风景线上颤抖。可是,一切的慨叹,正如一切的争斗一样,都是无济于事的。因为那是枪杆子里出政治的时代。我们从书中那些文人雅士、军政要员,伶人商家,画匠收藏者身上,即可以见证高贵与卑贱、真理与荒谬、狂傲与谦卑、聪明与愚昧、欢欣与悲哀……的影像。

内容推荐

本书中的人物始于帝制崩溃的民国元年,而止于再次崩溃中的民国,那是一个枪杆子里出政治的时代,一个想和谐而不得和谐的时代,一个想共和而不得共和的时代。我们的人物经历着许许多多令人费解却又让人好奇的故事,其中有些奇异的巧合、偶然的突发事件,顺应或改变着历史的进程。

这里,我们精选出那个尴尬年代的若干人物,以飨读者,将读者的视角引向那些叱咤风云的精英领袖、军政要员背后的风云际会、文人雅士与矛盾年代的痛苦磨合、扑朔迷离背后的人为或巧合……见证他们身上折射出来的高贵与卑贱、真理与荒谬、狂傲与博才、聪明与愚昧、欢欣与悲哀……的影像。

目录

隆裕

南北对峙中的帝国女人

溥仪

在帝制崩溃后一再消长

宋教仁

醉心“政党内阁”

宋嘉树

接近基督的大商家

熊希龄

从统一党理事到平民教育家

戴季陶

喜欢喊“杀杀杀”的政客

韩复榘

土皇帝加军阀

张灵甫

名将与他的绝色佳人

李宗仁

“我们都是失败者”

张学良

少帅的行为特点

陈独秀之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李叔同

出家是儒家的一句宣言

张伯驹

最难消化的“民国四公子”之一

徐悲鸿

一意孤行的画坛才子

梅兰芳

贯穿着时代精神

吴宓

本身就是残缺的历史

丰子恺

“无常”的象征

俞平伯

自云腰斩《红楼梦》有罪

陈寅恪

绝世独立

试读章节

惨遭暗杀

1912年秋天宋教仁联合五党组成国民党时,熟悉他的人都说他“脑筋明细,手段灵敏”,袁世凯所支持的共和党无法与他匹敌。他主张责任内阁、政党内阁,他认为“以前是旧的破坏的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时期。以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敌党,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在政治上表现出倔强的进取精神,同时又有极强的活动能力和丰富的宪政知识。谭人凤一语道破,“国民党中人物,袁之最忌者惟宋教仁”。

面对这样一个人物,袁世凯岂能无动于衷。在宋教仁辞去农林总长后,“袁极力牢笼,饵以官,不受;啖以金,不受。日奔走于各政党问,发表政见,冀以政治策略,为有次序之进行,改革一切弊政,一时声望大哗。”(《谭人凤集》)先是袁世凯有意让他出任总理,刘揆一、范源濂等出面力劝。孙中山、黄兴、唐绍仪等也劝他就任。但他坚持政党内阁的主张,所以坚辞不就。

袁世凯送他西装,连尺码都非常准确,还送他交通银行五十万元的支票一本,请他自由支用,但宋教仁只略取少许(二三百元),离京南下前夕即让赵秉钧交还袁,留信一封表示谢意:“绨袍之赠,感铭肺腑。长者之赐,仁何敢辞。但惠赠五十万元,实不敢受。仁退居林下,耕读自娱,有钱亦无用处。原票奉璧。伏祈鉴原。”

这就是宋教仁,虽然谭人凤说他“英而不雄”,但他是一个有自己的政治人格、有操守的人,袁世凯的金钱无法收买他。他是个有热烈理想的政治家,不是为了追求高官厚禄。他是个“崭新的人”,“非一般政治人物可比”,袁世凯那一套制人术因此在他这里失去了作用。袁的心中杀宋之意这才萌生。

当北京第一次国会举行选举时,国民党在众议院和参议院所得的议席占了绝对的多数。年轻有为的政治家宋教仁坚持中华民国的法制,又不为袁世凯所诱,他奔赴长江流域各省进行宣传,为成立“政党内阁”积极准备舆论,从而遭到了袁世凯的嫉恨。1913年3月20日,在袁世凯授意下,赵秉钧、洪述祖派遣特务武士英在上海沪宁车站枪杀了正要北返的宋教仁,发生了震动全国的“宋案”。

对于因“宋案”而引发的“二次革命”,吴玉章也有如下的记述:

1912年底,国会选举开始。宋教仁到处演说,俨然像西方“民主国家”的竞选一样。后来选举“胜利”了,宋教仁更得意忘形,到处发表他的政见。正当宋教仁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时候,袁世凯已经为他挖好了陷阱。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车站被刺。他临死仍希望总统“开诚布公”,竟然还不明白就是这位总统要了他的性命。

宋教仁被刺后,革命党人的幻想破灭了,他们被迫于仓促之中起来和袁世凯斗争。

现在不少人指责宋教仁是个“议会迷”,陶醉于西方那一套议会民主、多党选举制度,不了解中国国情等,但是宋教仁为探索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理想、他的精神、他的人格追求永远不能被亵渎。他对中国宪政民主的贡献永远不能被抹杀。在1913年春天的中国,几乎所有有良心的中国人都曾为宋教仁之死感到痛苦和不安,尽管他们的政治观点千差万别、形形色色,却都认为宋教仁是一个矢志于民主事业、有能力调和南北的政治家。他在民初的政坛上是个独一无二的人物,是不可替代的。这一点。也许是人们和袁世凯唯一的共识。

宋教仁只活了三十二岁,但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支持民主,还是反对民主的人,都绕不开宋教仁这个名字。他在20世纪初那个昙花一现的瞬间所掀起的民主旋风,至今仍是中国民主宪政史上一道最壮丽的风景线。宋教仁的话题是有关中国民主化的一个聚焦,袁世凯暗杀宋教仁是中国民主化步履艰难、充满痛苦、血腥的开端,它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一个标志。在某种意义上,袁世凯和宋教仁也成了中国的象征,袁代表了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专制势力,宋教仁代表的是中国近代以来对以民主、人权为核心的人类主流文明的追求。

1924年6月在上海闸北群地百余亩建成宋公园,葬宋于园内,墓呈半球形,墓前立有“宋教仁先生之墓”的石碑。墓顶塑一展翅雄鹰,象征先烈革命的凌云之志,墓地中还立有宋教仁先生石雕像,四周遍植龙柏,绿树成荫,庄严肃穆。

宋教仁的被刺,无论什么人都知道它的政治背景如何。袁世凯为掩盖天下耳目,故意装模作样地说要“穷究”和“严办”,很快真相就大白了。原来指使行凶的是国务院官员洪述祖,而指使洪的又是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秉钧。谁都知道,赵秉钧是袁世凯手下的特务头子,因此毫无疑问,指使赵秉钧的就是袁世凯自己。袁世凯的阴谋被揭露出来了。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不经参议院通过就违法向帝国主义大举借款,扩充军队,准备用武力来彻底消灭南方各省的革命力量。

1913年4月,袁世凯与英、法、德、日、俄五个帝国主义国家所组成的银行团签订了2500万镑的“善后”大借款。同时,他命令段芝贵、冯国璋率师南下,准备以段芝贵所率李纯等部进攻江西;以冯国璋、张勋两部进攻南京;此外,并以郑汝成、汤芗铭率领海军协助作战。他于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便在6月间借口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广东都督胡汉民反对借款、抗拒中央,下令免掉这三个国民党人的都督职务。随后至7月间,他又发布“讨伐令”,向国民党人所率领的军队大举进攻。

孙中山闻说“宋案”后,也决计兴兵讨伐袁世凯。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接着,15日,黄兴在南京强迫苏督程德宣布独立,响应江西讨袁。

——由此。也就说明当初孙中山向袁世凯表示“支持袁当十年总统”之语。以及“不再厕身政界”之说,只不过是虚与委蛇的故事而已。

但是,正因为袁世凯信以为真,才得以胆大妄为、肆无忌惮。

新兴的政党政治,不应该是三国时代的曹、刘、孙的政治谋略。不过,有一点尤须说清楚。权谋政治对中国的政党政治永远是个互设互动的政治陷阱。

中国共和的总统制政治,就在宋教仁这一惨案下流产了,随之而来的是共和政治的危机。

P57-60

序言

引言:历史缝隙中的中国故事

在这里,一切评判都是多余的。

也没有必要沉思,没有必要地企盼。

并不是我们无法企及,而是时代使我们无法企及。正像当初他们也有我们的无法企及、无法企盼一样。

然而,透过这些历史的碎片,就会油然产生久违了的强烈的历史感。

因为这些历史的碎片,并不是辽远而朦胧的拾遗,也不是秦砖汉瓦、旗亭驿馆、残垣断壁上的题写。

只是斗转星移,物是人非而已。

虽然,本书中的人物是始于帝制崩溃的民国元年,而止于再次崩溃中的民国。但其中人物的精神及其命运,却还在崩溃的风景线上颤抖。可是,一切的慨叹,正如一切的争斗一样,都是无济于事的。因为那是枪杆子里出政治的时代。我们从书中那些文人雅士、军政要员,伶人商家,画匠收藏者身上,即可以见证高贵与卑贱、真理与荒谬、狂傲与谦卑、聪明与愚昧、欢欣与悲哀……的影像。

这是一个想和谐而不得和谐的时代,这是一个想共和而不得共和的时代,而《我们时代的历史人物》恰恰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这样的夹缝中,构成了极易使他们开展起伏沉浮的戏剧化人生。

走进去,恍若如梦;

走出来,自叹不如。

如梦,是“几曾识干戈”;不如,乃“死水微澜”。是为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0: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