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令人反感的特质变成最了不起的力量
这是菲利普-拉尔金的一首小诗,很喜欢。
如果你在家庭教育的讲座上问那些焦虑的父母,“你家的孩子有什么问题让你很头疼”或“你的孩子有什么习惯让你很抓狂”?很多父母会顿时很激动,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上半天。因为很多父母就是因为孩子的那些会让他们凌晨两点从噩梦中惊醒的恶习才有了那么强的学习动力。
如果你也是以上父母中的一员,那么恭喜你:你看到了你家孩子最令人头痛的特质,同时这也可能是他身上蕴含的最伟大的力量。
曾遇到一个男孩,小学三年级的他动不动与人打架,体育课排队时,后面一个孩子甩手时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大打出手。班主任每天都能从寝室阿姨、任课老师那里拿到多张惩罚单或问题反馈清单。班主任描述他好像永远好动,不知疲惫,想起他就想到成叠的罚单,头大不已。
心理课堂上有另外一个男孩辉,表现欲特别强。无论你讲什么,他都喜欢发一些怪音,说一些逞能的话来博取关注和笑声。若你安排他发言,他则会一发而不可收,连说带表演,说话和表演好像对他有致命的吸引力。
第一个男生动不动大打出手,第二个男生完全无视课堂纪律,从常规来看,老师很容易按问题学生处理。不过让我们换一种眼光重构一下这两个孩子的特质,看看会发生什么?
第一个男生动不动大打出手,不知疲惫,是不是说明他生命力强,有活力,那些有身体碰撞的运动也许非常适合他?把男孩叫过来一问,他说自己虽然个子不高,但是特别喜欢篮球、足球,父母怕影响学习,没让他参加这方面的运动。我跟他父母联系,让他参加学校的足球队,他欢呼雀跃。一到足球场上,顿时感觉像鱼儿放人了大海,乌儿飞向了天空,生命的活力瞬间爆发出来,那一刻,旁观的人都会感动,这才是他!
第二个男生无视课堂纪律,特别喜欢说和表演,是不是说明他很有表达和表演的夭赋?后来,在我的支持下,他专门创立了一个节目“小辉有话讲”,我在每节课的结束前给他留出5~10分钟的时间,让他讲一星期的有趣见闻、搞笑故事等,前提是前边的课堂纪律要好。自从那以后,完全不用我操心,他上课成了模范标兵,有时还帮我维持纪律,他认真地准备每一期“小辉有话讲”,还专门为自己找了合作的主持人,做广告宣传牌,搞的有模有样。后来,我还给他们录像,他更认真了,说话做事儿甚至都有了些“主持名家”的风范。我相信他以后说不定会成为某个电台的知名脱口秀的主持人,即使不是,这段经历也是他人生中非常宝贵的回忆。
推而广之,我们可以尝试这样想:
把粗心的孩子看成是不拘小节的; 把斤斤计较的孩子看成是严谨认真的;
把专横的孩子看成是有领导气质的;
把爱哭闹的孩子看成是精力充沛的;
当然,我们在看到孩子最令人反感的特质时,先换个角度重构这个特质后,然后要努力把孩子的特质往重构后的方向塑造,找到适合孩子的使命。
“对反感特质重构后塑造”过程中切记不要要求过高,避免使用绝对化字眼;把塑造行为简化,让孩子容易成功;而且每当孩子表现出好的一面,哪怕是极小的细节也要有针对性地表扬。
同时,为人父母,我们需要坦诚的一点是,我们的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很可能根源在我们自己身上。当你要改变孩子坏的行为时,很可能首先需要改变的是你自己。当你教会孩子如何控制和驾驭恶的冲动时,你也许会发现自己身上从不曾确信拥有过的力量。
P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