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游记(白话本)/袖珍纸阅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明)吴承恩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优秀的少年儿童读物之一。它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为适合小读者阅读和欣赏这一祖国文化的瑰宝,编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慎重的改写,既保留了原著中精彩的故事情节和语言风格,又回避了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情节描写,全文加注了规范的汉语拼音,并配有大量精美而生动的插图,大大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

本书以白话文的语言形式呈现,适应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能力。

内容推荐

孙悟空是花果山天生石猴,学会长生不老和七十二变的法术,闹龙宫借来金箍棒,闹地府销了生死簿,二次大闹天宫,搅得玉皇大帝胆战心惊。他皈依佛门后,保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捉怪,历尽艰险,大显神通,终于成了正果。本书内容幻想丰富,情节跌宕起伏,人物血肉丰满,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第一部长篇神话巨著。

目录

第一章 天生美猴王

第二章 猴王闹天宫

第三章 东土觅圣僧

第四章 两界收心猿

第五章 火烧观音院

第六章 双战黄风怪

第七章 四圣试禅心

第八章 大闹五庄观

第九章 义激美猴王

第十章 大破莲花洞

第十一章 真假唐三藏

第十二章 大战红孩儿

第十三章 斗法车迟国

第十四章 路阻通天河

第十五章 老君收青牛

第十六章 招亲女儿国

第十七章 真假美猴王

第十八章 三调芭蕉扇

第十九章 大战小西天

第二十章 行医朱紫国

第二十一章 胡闹盘丝洞

第二十二章 狮驼收大鹏

第二十三章 怒打假国丈

第二十四章 擒鼠无底洞

第二十五章 观灯逢假佛

第二十六章 功满取经回

试读章节

古时候,天下分四大部洲: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东胜神洲有个傲来国,海中有一座山,叫花果山。山上有四时不凋的草木,八节不断的瓜果,鹿鹤成双,猿猴结群。山顶上有一块仙石,高有三丈六尺五寸,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周围长二丈四尺,按二十四节气;生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这块巨石受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忽然一天进裂开来,产一石卵,迎风化作一只石猴。石猴睁开双眼,两道金光直射牛斗。玉皇大帝正坐灵霄宝殿,吓了一跳,忙命千里眼、顺风耳前去察看。千里眼、顺风耳回来禀报:“这是花果山一只天生石猴眼里射出的光,一吃了凡间食物,金光就不会有了。”玉皇大帝也就没放在心上。

石猴一出生就会跑跳,跟着猿猴吃花果,饮山泉,倒也自得其乐。一天,石猴跟着猴群去山涧中洗澡,洗了一会儿,要寻水的源头。猴群顺水上行,见前面山上飞泻下一道瀑布。众猴说:“谁能进去看看,不伤身体,我们就拜他为王。”石猴挺身而出,把眼一闭,跳进瀑布,里面却没有水,有一座铁板桥。过了桥,有一座山洞,洞口立有一通石碑,上刻:“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进了洞,里面石桌石椅、石锅石灶、石盆石碗样样俱全。石猴跳出来,向众猴说了。众猴相继跳进瀑布,钻进洞里,一个个争盆夺碗,闹得不可开交。石猴往当中石椅上一坐,说:“你们说了,谁能进洞,拜谁为王。我为你们找了这么好的家,你们怎不拜我为王?”众猴一齐跪下,叩了头,称石猴为石猴王千岁。石猴嫌石字不好听,就改名叫美猴王。

山中不计岁月,转眼就是几百年。这天,美猴王正同群猴嬉戏,突然双眼垂下泪来。众猴忙跪下问:“大王为什么烦恼?”猴王说:“虽然人间王法不管我们,但阴间的阎王老子却能管着我们,总有一天会因年老血衰而死。”一个通臂猿站出来说:“大王,只有神、仙、佛不归阎王管,与天地同寿。要想躲过轮回,不生不灭,只有到仙山古洞拜师学艺,学来长生不老的法术,阎王就再也管不到我们了。”众猴异口同声地说:“太好了!明天我们多寻些果品,大摆筵席,欢送大王求仙。”

次日,众猴采来奇花异果,大设筵席,轮番向美猴王献花敬酒,痛饮一日。随后,猴子们折来枯木朽株,编了个筏子,又在筏上堆了许多果品给猴王当干粮。美猴王撑开筏子,漂人茫茫大海,恰逢顺风顺流,不几天就到了南赡部洲。美猴王上了岸,见海滩上有人晒盐、补网、挖蛤,就奔过去,龇牙咧嘴地扮个鬼脸,把众人吓得四散而逃。有个逃不动的,被他抓住,剥了衣裳,穿在身上,摇摇摆摆,走州过府,不多久就学会了人的礼节和语言。他到处寻找仙山洞府,直找了八九年也未能找到,就再编个筏子,漂到西牛贺洲,又找了多日。这天,美猴王来到一座高山,见山清水秀,风光明媚,就攀上山。忽听林中有人唱歌,侧耳倾听,分明是劝人忘记世间名利荣辱,修仙成道的。他慌忙赶去,见一个樵夫正在砍柴,跪倒就拜:“老神仙,弟子可找到你了。”樵夫忙扔下斧头,说:“我不是神仙,这歌是神仙教我唱的。这座山叫灵台方寸山,有个斜月三星洞,洞里有个须菩提祖师,就是活神仙。”猴王问明路径,谢了樵夫,就奔那洞府。

看官记住:灵台方寸是指人心,斜月三星是“心”字的笔画,实际上就是“心”山“心”洞。美猴王找到洞府,见洞门紧闭,不敢敲门,就上到松树上采松子吃。不一会儿,洞门开了,走出一个仙童,喝问:“谁在门外捣乱?”美猴王忙跳下来,施礼说: “我是来学道的,不敢捣乱。”仙童说:“我师父正讲道,说是门外有个修行的来了,叫我来接待。”美猴王连忙整了衣帽,跟随仙童进了洞,见一个老神仙端坐台上,两旁侍立着三十来个小仙,就紧走几步,跪拜下来,连连叩头,说:“师父,师父,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神仙问:“你叫什么?哪里人氏?”猴王说:“弟子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神仙说:“这是个说谎捣鬼的人。东胜神洲到这里隔着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你怎么来的?”“弟子漂洋过海,四处寻访,直访了八九年,才访到此处。”“既如此,也就算了。你姓什么?”“弟子无名无姓。”“难道你是树上结的?”“我是石头里蹦出来的。”神仙暗暗高兴,说:“我看你生得像个猢狲,就把狲字去犬旁,你姓孙吧。我门下有十二字排行,到你是第十辈,正当‘悟’字,就给你起个法名叫孙悟空。”猴王叩头谢恩,从此就叫孙悟空。

孙悟空在斜月三星洞学艺,每日洒扫焚香,读经听道,养花修树,打柴烧火,倏忽间又过了六七年。这天,祖师登坛讲道,讲到妙处,孙悟空忍不住抓耳挠腮,手舞足蹈,眉开眼笑。祖师怒问:“孙悟空,你为什么捣乱,不听我讲道?”悟空说:“弟子听师父讲得好,情不自禁,怎敢捣乱?”祖师问:“你来多久了?”悟空说:“记得到南山砍柴,我饱吃了七次桃子了。”“那就是七年了。你想学些什么?”“只要能成仙,什么我都愿学。”“我有三百六十门道术,你想学哪一门?”接着,祖师说了“术”字门、“流”字门、“静”字门、“动”字门等几个旁门,说了各门的好处。悟空一问,这些旁门都不能长生不老,连说:“不学、不学!”祖师动了怒,跳下讲坛,骂道:“你这猢狲,这也不学,那也不学,想干什么?”拿起戒尺,照悟空头上打了三下,背着手走进里间,随手关了中门。众人都埋怨悟空顶撞师父,把师父气走,只有悟空打破了师父的哑谜,暗自高兴。

当天夜间,悟空与众弟子睡下,约莫到了三更,悄悄爬起来,出了前门,来到后门,后门果然没关,走进去,见师父面朝里睡得正香,就跪在床前。不多时,祖师醒来,悟空说:“师父,弟子跪候多时了。”祖师坐起来,喝问:“你这猢狲,不好好睡觉,来这里干什么?”悟空说:“师父照我头上打三下,是说三更时分,背着手进入中门,是叫我走后门。师父当众允下我,我就大胆来了。”祖师心中高兴,就把长生不老的秘诀传授给悟空。悟空记熟了秘诀,拜谢了师父,出了后门,见天色已微微发亮,就回到住处,把床摇得哗啦啦乱响,叫道:“天亮了,起床,起床!”众弟子怎知就在他们熟睡时,悟空已学会了法术。

转眼间又过了三年。这天,祖师登坛说法,问:“悟空,你修炼得怎样了?”悟空跪下答:“弟子的根源已渐渐坚固了。”祖师说:“你学会了长生不老之法,但有三次大灾会降临。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再过五百年,天降阴火烧你;再过五百年,天降阴风吹你。每次都可要你性命,你必须学会躲灾之法。”悟空毛骨悚然,忙叩拜说:“师父慈悲,传授徒弟躲灾之法。”祖师说:“要躲灾必须学会变化。我有两种变化:一种是三十六般变化,应天罡数;一种是七十二般变化,应地煞数。”悟空说:“弟子学多的。”祖师说:“你附耳过来。”祖师就在他耳边悄声传了口诀。悟空是一窍通百窍通,记住口诀,自修自炼,很快就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

一天,悟空正与众师兄在洞前玩耍,祖师走来,问:“悟空,学会了吗?”悟空说:“多蒙师父教导,弟子已会驾云了。”“叫我看看。”悟空手忙脚乱好一阵子,才飞起五六丈高,往返不上二三里。祖师说:“这算什么驾云?驾云要能一天游遍四海。我看你是个猢狲,就传你筋斗云吧。”就把口诀传给悟空。

春去夏来,天气渐热。这天,悟空与众弟子在松树下玩耍。大家说:“悟空,师父教你变化,你就变棵松树吧。”悟空念动咒语,把身子一摇,果然变成一棵松树。众人齐声高叫:“好猴儿,变得好!”祖师走来,怒问:“你们吵闹什么?”众人慌忙垂手低头,不敢出声。悟空忙变回本相。祖师呵斥:“你们大呼小叫,全不像修行人。悟空留下,你们都去修炼。”众人走后,祖师说:“你逞什么能?这种本领敢在人前卖弄?”悟空说:“请师父恕罪。”祖师说:“我也不怪罪你,你走吧。”悟空惊问:“让弟子上哪儿去?”“你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悟空猛然想起,他离开花果山已有二三十年了,就说:“弟子离家有二十多年,虽然想念儿孙,但师父的大恩未报,弟子不敢走。”祖师说:“我对你有什么恩义?你只要不惹祸连累我就行了。你记住,不论你到哪里,都不许说是我的徒弟,若说出半个字来,我就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叫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说:“弟子不敢提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练的吧。”

P1-5

序言

致读者

提起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不论是大陆还是港台,是星洲还是槟屿,凡我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乃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乎人人都能讲上一两段有关孙悟空的故事。而孙悟空的故事,来源于吴承恩的长篇巨著《西游记》。《西游记》的创作,则是作者在多年搜集民间话本、传说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唐僧(陈玄奘)到天竺国取经,历时久远,到宋朝时就有了猴行者变做白衣秀士保唐僧取经的传说,接着就出现了说以取经为题材的话本的艺人。当时话本的主导思想,不外讲些因果轮回,劝人信佛向善。作者在创作《西游记》时,却反其意而用之,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将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与由天竺传入的佛教混为一谈,将善恶报应视同粪土,甚至将仁义道德的象征——道教的太上老君与佛教的如来,也说得不是尽善尽美的完人,也有许多不是之处。那位由妖仙成了正果的孙悟空,更是先学道修成太乙金仙,再入佛门成了佛。这也是作者在宗教观念上,受了“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原来是一家”的影响所致。这部小说虽是神话题材,但作者的创作态度是严谨的。为了写好花果山,他特意来到海州,到海上的云台山考察(康熙五十七年山东邻城地震,海岸延伸,将该岛与大陆连为一体,即现在江苏连云港市的花果山),把云台山作为花果山的原型描绘得绚丽多彩。

作者用淋漓酣畅的笔墨尽情讴歌了本书的主人公——孙悟空。孙悟空刚毅耿直,性如烈火,惯打不平,除恶助善。他酷爱自由,敢于向天界的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挑战,也敢于同佛法无边的如来佛祖较量,甚至公然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他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神佛也不怕的豪迈气概,使他成为反封建、争自由的坚强斗士。虽然他在紧箍咒的逼迫下不得不皈依佛门,但他仍敢反对强权,坚持正义;即使被咒得死去活来,也敢三打白骨夫人、棒毙拦路抢劫的强盗。他的大智大勇、大仁大义是那些道貌岸然的善人无法比拟的。相反,作者对作为正义象征的唐僧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抨击。唐僧的慈悲为怀到了善恶不分的地步,多次轻信妖魔的甜言蜜语和猪八戒的闲言碎语,恶毒地诅咒孙悟空,两次逐退孙悟空,直到他吃尽苦头、身陷绝境时,才能想起孙悟空的好处来。而一旦好了疮疤,他就会忘记疼痛,重蹈覆辙。猪八戒是又一种典型。他好吃懒做,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还是个好色之徒,见了女人就筋酥骨软。他不仅嘴长舌头也长,像长舌女人那样专翻闲话,动不动就要散伙,闹出许多喜剧与悲剧。使读者既怜悯他蠢笨老实的外貌,又痛恨他挑拨是非、偷懒耍滑的丑行。作者塑造出这个人物,不仅是让他当反面教员,而且还借他插科打诨,使故事更加活跃,情节更加丰富。他的作用如同餐中的味精,离了它也能做成菜,少了它就会乏味许多。也可以说他是无数小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那位沙和尚,虽说他每战必败,却挑担牵马,埋头苦干,是一位脚踏实地的无名英雄。

通观全书,作者有感而发,把世俗、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有机地融入故事,借妖魔精怪甚至玉帝、如来的行为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批判,亦庄亦谐,妙趣横生,使读者在哈哈一笑中明辨是非,判断善恶。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自六朝时短篇志怪小说问世以来,唐宋传奇又异军突起。明初施耐庵的长篇历史巨著《水浒传》的诞生,不仅开辟了中国长篇白话小说创作的先河,比法国人拉伯雷的《巨人传》、西班牙人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至少早了二百年,甚至可以说是世界长篇小说史的奠基石。继《水浒传》与《三国演义》两部现实主义的长篇巨著后,《西游记》的问世,无疑拉开了中国乃至世界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序幕。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使海内外同胞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名著,笔者不揣冒昧,斗胆将《西游记》改编浓缩,虽力图保持原著精彩的部分,却因学识浅陋,难免挂一漏万,敬请读者诸君掩卷后批评指正。

方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3: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