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对国家审计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理论进行专题研究,在吸收和借鉴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拘泥于或否定先前的研究观点,同时提出本研究的观点。本书为审计人员开展审计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也是审计专业硕士学习审计的有益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孙宝厚,男,汉族,1959年7月出生,山西省盂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经济学博士,高级审计师,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78年3月起在山西财经学院、四川财经学院、厦门大学连续读书10年,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12月进入审计署工作,先后在不同业务司、审计科研所、特派员办事处工作,历任副处长、处长、特派员助理、副司长、副所长、司长,挂职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政府党组成员、主席助理。2004年12月起任审计署党组成员,并先后任总审计师、副审计长。2018年3月起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现兼审计干部职业教育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兼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会副会长。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研究”。著有《会计系统论》、主编《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研究》等。先后在《求是》《人民日报》《审计研究》《会计研究》《财政研究》《中国审计》《中国审计报》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目录 序言 专题一 国家审计环境研究 一、国家审计环境相关概念分析 二、建设现代化强国新部署对国家审计的影响 三、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对国家审计的要求 四、主要利益相关方对国家审计的需求 专题二 国家审计假设和基本原则研究 一、审计基本假设研究的重要性 二、研究审计假设的方法 三、国家审计假设的内容 四、国家审计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五、国家审计假设与国家审计基本原则的关系 专题三 国家审计的本质和职能研究 一、本质的含义 二、国家审计的本质 三、国家审计的职能 四、国家审计的定义与特征 专题四 国家审计定位、目标和作用研究 一、国家审计的定位 二、国家审计的目标 三、国家审计的作用 专题五 国家审计业务类型研究 一、国家审计业务的分类 二、国家审计业务类型的历史演进 三、当前我国国家审计主要业务发展 专题六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研究 一、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概述 二、我国审计机关的领导体制 三、我国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与机构设置 四、构建审计工作"全国一盘棋"的格局 五、优化审计机关与党和国家其他监督机关的协调配合机制 专题七 国家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和职业道德研究 一、国家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 二、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 三、提升国家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专题八 国家审计质量管理研究 一、研究国家审计质量管理的意义 二、国家审计质量管理的概念及其应遵循白 三、我国国家审计质量管理的实践分析 专题九 国家审计结果运用研究 一、国家审计结果的种类和载体 二、国家审计结果的运用 专题十 国家审计法律制度研究 一、我国国家审计法律制度的建设历程 二、我国国家审计法律制度的现状 三、完善我国国家审计法律制度的设想 专题十一 信息技水发展对国家审计的影响研究 一、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对国家审计的意义 二、我国国家审计的信息化建设 三、大数据审计及其对国家审计创新的推动 专题十二 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关系研究 一、我国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关联性分析 二、关于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关系的观点综述 三、构建新型的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关系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