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的个人资产 3053亿美元,今天依然是排名世界第一,而比尔·盖茨的资产750亿美元,扎克伯格446亿。
洛克菲勒推广了企业高度联合的生产经营模式,创新了人类商业史上一个独特的经营模式,被誉为“窥见上帝秘密的人”。
《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洛克菲勒自传)(精)》由洛克菲勒著。从自传中摸清有钱人的财富逻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洛克菲勒自传)(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洛克菲勒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洛克菲勒的个人资产 3053亿美元,今天依然是排名世界第一,而比尔·盖茨的资产750亿美元,扎克伯格446亿。 洛克菲勒推广了企业高度联合的生产经营模式,创新了人类商业史上一个独特的经营模式,被誉为“窥见上帝秘密的人”。 《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洛克菲勒自传)(精)》由洛克菲勒著。从自传中摸清有钱人的财富逻辑。 内容推荐 洛克菲勒著的《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洛克菲勒自传)(精)》不仅仅是一部伟大的励志作品,更是洛克菲勒财富智慧和投资逻辑的总结。讲述了他的创业经历、在创业中合作的伙伴及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商场经营的一些原则与经验,最后写了他做慈善事业的意义与体会。洛克菲勒成功地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代,被誉为“窥见上帝秘密的人”。 目录 第1章 一群忠实可信赖的朋友铸就公司基石 ▲我得到了标准石油公司很多的信任。我很荣幸可以 联合那么多有能力的人,现在他们都是公司中举足 轻重的人物。我与他们共事多年,但真正让公司挺 过难关的人是他们。 ▲我的同事是忠实、真诚的朋友。我们一起经历了无 数困难和考验。我们曾一起讨论、争论、斟酌,直 到对问题达成共识。我们坦诚相对,同甘共苦,对 此我一直深感欣慰。如果失去这一基础,商业伙伴 不可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花费所有的时间,为挣钱而挣钱,是最无耻和悲哀 的事情。如果年轻40岁,我很愿意再战商界,因为 与有趣、机智的人来往是很快乐的事情。 ▲我是个注重细节的人。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簿记员, 我对数字和论据极其看重,不管是多么细微的数据…… 我有一种追求细节的热情…… 第2章 获取财富是一门艺术 ▲我的工作要有趣得多。工作对我来说完全是一种享 受。渐渐地,我掌管了所有账目的审计。所有账目 都必须先由我过目,而我也一丝不苟地履行着自己 的职责。 ▲我自己每次都是认真地检查他的账单,仔细核对每 一项收费,即使是一分一厘也要替公司节省下来。 ▲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向前辈请教——这些经历对我 来说弥足珍贵。 ▲尽心尽责地工作并从中得到锻炼,我感到受益匪浅。 ▲我开始自己出去寻找商机——这一部分的工作我之 前从未尝试过。我几乎拜访了附近所有与我们所从 事的业务有一点联系的人,也走遍了俄亥俄州和印 第安纳州。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先简单介绍我们的 公司,而不是急于推销我们的服务。 ▲这个计划(为教会募集2000美元的善款)深深地吸引 了我。我全力以赴地筹集资金。这件事情以及其他 类似的活动燃起了我最初的赚钱的欲望。 第3章 标准石油:世界上最简单的经营哲学 ▲我们勤勤恳恳地工作,设定目标,把握机遇,每一 步都走得坚实而沉稳。 ▲一个企业,无论兴衰,都最先保障员工的福利,我 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企业管理方法了。 ▲依靠个人的力量单枪匹马求得生存的时代已经一去 不复返了。 ▲我决不相信当今的时代会对个人造成不利的影响。 我们正在进入经济上的黄金时代,未来的年轻人拥 有无数珍贵的机会。 ▲过分关注报纸上关于商人贪婪的报道是很傻的……一 个人按部就班的生活不足以成为报纸的噱头…… ▲他们希望最完美的时机造就最完美的机会,但即使 等到世界末日,他们也等不到这一天。而尝试说服 他们放弃,经常是一件徒劳无功的事情。 ▲在生意不景气的时候,人们总是不愿意面对现实, 理清自己的财务状况。这是做生意的大忌。 第4章 职场:一本好念的生意经 ▲标准石油公司的成功应归功于我们一直坚持的理念 ——通过质优价廉的产品维护并扩大客户群。 ▲我们全心全意致力于石油产品的经营。公司从未涉 足其他行业,而是坚持完善现有的企业。 ▲一家企业的成功依靠的并不仅仅是资本、工厂,以 及严格意义上的“物质”,人的性格、能力才是决定 性的因素。 第5章 商海沉浮的一些经历和原则 ▲暂时失利的商人,只要谨慎、耐心地付出努力,即 使看似已经走投无路,也能绝处逢生,但有两个必 要因素:首先,资金的投入,自掏腰包或者从他人 处筹集;其次,绝对不要背离商业的自然法则。 ▲在商场上,获得成功最基本的要素便是遵从商业法 则。找到正确的方向,坚持合乎常理的运营模式。 不要受眼前的利益诱惑,也不要妄想一夜暴富。不 要在只能带来小小的胜利的事情上浪费时间,除非 你满足于一点点的成功。 ▲只是抱着赚钱的念头的人不会获得成功……伟大的 商业领袖曾一次次地告诫我们,只有诚信经营,才 能获得永久的成功,才能使人获得自信,而这也是 我们所珍视并为之奋斗的真正的资本。 ▲大萧条不会长期消磨我们的积极性。这个国家的资 源也没有因为金融风暴而遭受损失。从萧条中恢复 过来,我们将拥有更稳定的未来,而在商业上,和 在其他事情上一样,耐心是一种美德。 第6章 散财:把财富带进坟墓是可耻的 ▲对于企业而言,慈善活动确实可以带来商业效应, 但其背后,源于内心的赠予精神,才是真正的价值 所在。 ▲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或雇主时,先想一想:我最适合 的位置在哪里?在哪里可以为世界做出最大的贡献 ?在哪里可以为社会创造最大的利益?抱着这样的 精神选择自己的职业,那么你在成功的道路上已经 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平白无故获得的财富通常不是福而是祸,这是我们 反对投机的主要原因。 ▲正常的情况下,一个拥有健康的身体、敏锐的思想、 良好的性情的人必定能成功。 ▲生活中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事情:和孩子们保持亲密 的关系,和他们谈心——孩子们将受到潜移默化的 教育,并学会承担家庭责任。父亲是这样教我的, 所以我也尝试着这样教我的小孩。多年来,我们经 常一起查收信件。 第7章 放手:快乐的源泉 ▲有人会说:“我不相信街上的乞丐。”我同意这种观 点,我同样质疑这种乞讨的行为。但这不是逃脱责 任的理由,我们仍然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改 善以乞丐为代表的一些人的处境。 ▲我们不轻信乞丐,不屈服于他们的索取,恰恰是我 们必须加入并支持社会慈善机构的理由,这些机构 能够做出公正而人性化的判断,区分出真正需要帮 助的群体和骗取同情的无赖。 ▲向一些本能够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资金的机构捐赠并 不是明智的善行。 ▲我承认,我坚信这(慈善托拉斯)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直到现在仍是如此。 试读章节 ·阿基勃特 一天,油田附近有个聚会。我到达的时候,酒店里已经聚满了石油行业人士。我看到签到本上大大的签名:阿基勃特,每桶四美元。 这个年轻的家伙热情高涨、个性十足,他在签名后面加上了他的口号“每桶四美元”,这样便没人能怀疑他的信念了。每桶四美元的口号非常耸人听闻,因为当时原油的价格远低于这个数目,这一口号果然奏效,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一每桶四美元的价格高得令人难以置信。即使最后阿基勃特先生不得不承认原油的价格远达不到“每桶四美元”,但他始终保持着他的热情、活力和坚定的信念。 他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幽默感,在一个很严肃的场合——出庭作证时,对方律师问他:“阿基勃特先生,你是公司的董事吗?” “我是。” “你在公司里担任什么职位?” 他立刻回答:“赚分红啊。”他的回答将学识渊博的律师们吸引到另一个问题上。 我一直都惊叹于他工作的努力。我现在不常见到他,因为他手上有很多重要的工作,而我则像个农夫一样,远离喧嚣的商界,每天打高尔夫,种树;但我还是觉得很忙,时间不够用。 提起阿基勃特先生,不得不提一下,我得到了标准石油公司很多的信任。我很荣幸可以联合那么多有能力的人,现在他们都是公司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我与他们共事多年,但真正让公司挺过难关的人是他们。 我大部分的同事都是多年以前结交的,到了现在这个年纪,经常都是一个月不到(有时我甚至觉得是一个星期不到)便收到一位同事的讣告。最近我计算了一下已经去世的老同事,还未算完,发现已经有60多位了。我的同事是忠实、真诚的朋友。我们一起经历了无数困难和考验。我们曾一起讨论、争论、斟酌,直到对问题达成共识。我们坦诚相对,同甘共苦,对此我一直深感欣慰。如果失去这一基础,商业伙伴不可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让一群决心坚定、态度强硬的人达成共识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的做法是耐心地倾听,开放地讨论,直到每个人都清楚了解彼此的想法,才告一段落,并最终决定行动的进程。在众多合作伙伴中,保守派占了大多数。这无疑是件好事,因为大企业通常只顾着一味扩张。成功人士一般都很保守,因为他们面临的风险更大。值得庆幸的是,企业中总有一些野心勃勃,勇于冒险的人,他们通常是年纪最小的,或许人数并不多,但却敢作敢为并且令人信服。 他们希望有所作为,并付诸行动,而且他们不介意承担工作压力和责任。我对保守派遭遇激进派的一次经历印象深刻——可以称之为激进派吗?——或者说敢于冒险的一些人。不管怎样,我是属于激进派的。 ·争论与资金 一位已建立宏伟家业并且事业蒸蒸日上的合作伙伴坚决反对我们提出的企业改进方案。这个企业扩展的方案将耗资约三百万美元——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我认为。我们反复讨论,分析了所有利弊,并且动用一切能够想到的论据,证明这一方案不仅可以让我们营利,而且对我们保持原有的领先地位至关重要。这位合作伙伴却依然固执己见,坚决不屈服,我甚至可以看到他摆出抗议的姿态,双手插在裤兜里,头向后仰,大声吼道“不行”! P4-7 序言 每个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或许都会愿意回首往事,重拾记忆的片段,讲述那些大大小小的耕耘与欢愉。我正在变成这样一个絮絮叨叨的老人,在本书中,我将记录下一些在我生命中出现过的人,发生过的事。 在某种程度上,我所交往的是这个国家里最优秀的人,特别是在商界——这些人建立起美国的商业王国,他们生产的产品远销全球。我所要记录的事件对我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们在我记忆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如何把握公开个人隐私的尺度,或者说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攻击,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过度地暴露自己的经历会有自大的嫌疑;而保持缄默有时更会遭来误解,因为人们会认为你没有辩驳的理由。 我并不习惯将我的个人生活公之于众;但既然我的家人和朋友认为我有必要对一些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事情做出申明,我觉得我应该听从他们的建议,同时也重拾一些生命中的珍贵记忆。 撰写这些回忆性质的文字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如果人们传言的事情有十分之一是真的,我那些能干、忠实的朋友一定会觉得蒙受冤屈,他们中很多人已经与世长辞。而我自己本来已经决定保持沉默,相信在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后,真相会大白于天下,历史会做出公正的裁决,但既然我活着,并且可以证明一些事情,似乎我应该澄清这些引发广泛讨论的事件。我确信它们仍未得到充分的了解。 所有这些关乎逝者声誉以及生者生活的事件,公众在做出判断之前,有权了解第一手的真相。 着手写这些回忆性质的文字时,我并没有希冀将它出版成书。我甚至没有把它当成一部非正式的自传,更没有考虑顺序、次序、完整性的问题。 聊起多年来患难与共、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与同事,我感到无比开心和满足。同时我也意识到:虽然这些记忆对我来说是一笔珍贵的财富,但是长篇大论会令读者厌烦,所以我只提到了其中一些朋友,正是他们造就了我商业上的成功。 1909年3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