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拍精华》作者为明末清初的凌濛初,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收录的作品,或者是辑录宋元明以来旧本,或者是依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是在说唱艺术基础上,经过文人整理加工到文人独立创作的结晶。
《二拍精华》所收录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涉及男女自由恋爱、商人、社会、官员等内容,基本上每章都要讲说一个道理。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描写了明代市民阶层的世情,反映了市民生活及其思想意识;有的是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还有许多作品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场的腐败、黑暗,比较深刻地反映了明代晚期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拍”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收录的作品,或者是辑录宋元明以来旧本,或者是依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是在说唱艺术基础上,经过文人整理加工到文人独立创作的结晶。
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出版于崇祯元年(1628),收录四十篇作品;《二刻拍案惊奇》刊于崇祯五年(1632),也收有作品四十篇,但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拍案惊奇》重复,而卷四十又是《宋公明闹元宵》的杂剧,故而,“二拍”实际收录拟话本小说七十八篇。
《二拍精华》以中华书局2009年简体横排尚友堂刊本为底本,辅助参考吉林大学图书馆藏万元楼本和同文堂本。我们从《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七十八篇白话小说中选取了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的较有代表性的四十一篇小说,文前深度导读,堪称是为中、小学生和一般读者量身打造的“无障碍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最佳文本。
第一卷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
词云: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见在!
这首词乃宋朱希真所作,词寄《西江月》。单道着人生功名富贵,总有天数,不如图一个见前快活。试看往古来今,一部十七史中,多少英雄豪杰?该富的不得富,该贵的不得贵,能文的倚马千言,用不着时,几张纸盖不完酱瓿。能武的穿杨百步,用不着时,几杆箭煮不熟饭锅。极至那疾呆懵董,生来有福分的,随他文学低浅,也会发科发甲;随他武艺庸常,也会大请大受。真所谓时也,运也,命也。俗语有两句道得好:“命若穷,掘着黄金化作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总来只听掌命司颠之倒之。所以吴彦高又有词云:“造化小儿无定据,翻来覆去,倒横直竖,眼见都如许!”僧庵亦有词云:“谁不愿黄金屋?谁不愿千钟粟?算五行不是这般题目。枉使心机闲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苏东坡亦有词云:“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这几位名人说来说去,都是一个意思。总不如古语云:“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说话的,依你说来,不须能文善武。懒惰的,也只消天掉下前程,不须经商立业;败坏的,也只消天挣与家缘,却不把人间向上的心都冷了?看官有所不知,假如人家出了懒惰的人,也就是命中该贱;出了败坏的人,也就是命中该穷,此是常理。却又自有转眼贫富,出人意外,把眼前事分毫算不得准的哩!
且听说一人,乃是宋朝汴京人氏,姓金双名维厚,帮忙是经纪行中人,少不得朝晨起早,晚夕眠迟。睡醒来,千思想,万算计,拣有便宜的才做。后来家事挣得从容了,他想思想一个久远方法,手头用来用去的,只是那散碎银子。若是上两块头好银,便存着不动。约得百两,便成一大锭,把一综红线,结成一绦,系在锭腰,放在枕边,夜来摩弄一番,方才睡下。积了一生,整整熔成八锭,以后也就随来随去,再积不成百两,他也罢了。金老生有四子。一日,是他七十寿旦,四子置酒上寿。金老见了四子,跻跻跄跄,心中喜欢,便对四子说道:“我告皇天覆庇,虽则劳碌一生,家事尽可度日。况我平日留心,有熔成八大锭银子,永不动用的,在我枕边。见将绒线做对儿结着,今将拣个好日子分与尔等,每人一对,做个镇家之宝。”四子喜谢,尽欢而散。
是夜金老带些酒意,点灯上床,醉眼模糊,望去八个大锭,白晃晃排在枕边。摸了几摸,哈哈地笑了一声,睡下去了。睡未安稳,只听得床前有人行走脚步响,心疑有贼。又细昕看,恰像欲前不前相让一般。床着灯火微明,揭帐一看,只见八个大汉,身穿白衣,腰系红带,曲躬而前曰:“某等兄弟,天数定,宜在君家听令。今蒙我翁过爱,抬举成人,不烦役使,珍重多年,冥数将满。待翁归天后,再觅去向。今闻我翁目下将以我等分役诸郎君,我等与诸郎君辈原无前缘,故此先来告别,往某县某村王姓某者投托,后缘未尽,还可一面。”语毕,回身便走。金老不知何事,吃了一惊,翻下床,不及穿鞋,赤脚赶去。远远见八人出了房门。金老赶得性急,绊了房槛,扑的跌倒,飒然惊醒,乃是南柯一梦。急起挑灯明亮,点照枕边,已不见了八个大锭。细思梦中所言,句句是实。叹了一口气,哽咽了一会道:“不信我苦积一世,却没分与儿子每受用,倒是别人家的?明明说有地方姓名,且慢慢跟寻下落则个。”一夜不睡。
次早起来与儿子每说知,儿子中也有惊骇的,也有疑惑的。惊骇的道:“不该是我们手里东西,眼见得作怪。”疑惑的道:“老人家欢喜中说话有失,许了我们,回想转来,一时间就不割舍得分散了,造此鬼话,也不见得。”金老看见儿子们疑信不等,急急要验个实话。遂访至某县某村果有王姓某者。叩门进去,只见堂前灯烛荧煌,三牲福物,正在那里献神。金老便开口问道;“宅上有何事如此?”家人报知,请主人出来。主人王老见金老揖坐了,问其来因。金老道:“老汉有一疑事,特造上宅,来问消息。今见上宅正在此献神,必有所谓,敢乞明示。”王老道:“老拙偶因寒荆小恙,买卜先生道:‘移床即好。’昨寒荆病中,恍惚见八个白衣大汉,腰系红束,对寒荆道:‘我等本在金家,今在彼缘尽,来投身宅上。’言毕,俱钻入床下。寒荆惊出了一身冷汗,身体爽快了。及至移床,灰尘中得银八大锭,多用红绒系腰,不知是那时的。此皆神天福佑,故此买福物酬谢。今我丈来问,莫非晓得些来历么?”金老跌跌脚道:“此老汉一生所积,因前日也做了一梦,就不见了。梦中也道出老丈姓名居址的确,故得访寻到此。可见天数已定,老汉也无怨处。但只求取出一看,也完了老汉心事。”王老道:“容易。”笑嘻嘻的走进去,叫安童四人,托出四个盘来。每盘两锭,多是红绒系束,正是金家之物。金老看了,眼睁睁无计所奈,不觉扑簌簌掉卞泪来,抚摩一番道:“老汉直如此命薄,消受不得。”王老虽然叫安童仍旧拿了进去,心里见金老如此,老大不忍。另取三两零银封了,送与金老作别。金老道:“自家的东西尚无福,何须尊惠。”再三谦让,必不肯受。王老强纳在金老袖中,金老欲待摸出还了,一时摸个不着,面儿通红,又被王老央不过,只得作揖别了。直至家中。对儿子们一一把前事说了,大家叹息了一回。因言王老好处,临行送银三两,满袖摸遍,并不见有,只说路中掉了。却原来金老推逊时,王老往袖里乱塞,落在着外面一层袖中。袖有断线处,在王老家摸时,已在脱线处落出在门槛边了。客去扫门,仍旧是王老拾得。可见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不该是他的东西,不要说八百两,就是三两,也得不去;该是他的东西,不要说八百两,就是三两也推不出。原有的到无了,原无的到有了,并不由人计较。
而今说一个人在实地上行,步步不着,极贫极苦的,却在渺渺茫茫做梦不到的去处,得了一主没头没脑钱财,变成巨富。从来稀有亘古新闻,有诗为证,诗曰:
分内功名匣里财,不关聪慧不关呆。
果然命是财官格,海外犹能送宝来。
话说国朝成化年间,苏州府长洲县阊门外有一人姓文名实,字若虚。生来心思慧巧,做着便能,学着便会。琴棋书画,吹弹歌舞,件件粗通。幼年间,曾有人相他有巨万之富,他亦自恃才能,不十分去营求生产。坐吃山空,将祖上遗下千金家事,看看消下来。以后晓得家业有限,看见别人经商图利的,时常获利几倍,便也思量做些生意,却又百做百不着。
一日见人说北京扇子好卖,他便合了一个伙计,置办扇子起来。上等金面精巧的,先将礼物求了名人诗画,免不得是沈石田、文衡山、祝枝山拓了几笔,便直上两数银子。中等的自有一样乔人,一只手学写了这几家字画,也就哄得人过,将假当真的买了,他自家也兀自做得来的。下等的无金无字画,将就卖几十钱,也有对合利钱,是看得见的。拣个日子装了箱儿,到了北京。岂知北京那年自交夏来,日日淋雨不晴,并无一毫暑气,发市甚迟。交秋早凉,虽不见及时,幸喜天色却晴,有妆晃子弟要买把苏做的扇子,袖中笼着摇摆。来买时,开箱一看,只叫得苦。元来北京历诊,却在七八月。更加目前雨湿之气,斗着扇上胶墨之性,弄做了个合而言之,揭不开了。用力揭开,东粘一层,西缺一片,但是有字有画,值价钱者,一毫无用。止剩下等没字白扇,是不坏的,能值几何?将就卖了,做盘费回家,本钱一空,频年做事,大概如此。不但自己折本,但是搭他作伴,连伙计也弄坏了,故此人起作一个混名叫做“倒运汉”。不数年,把个家事干圆洁净了,连妻子也不曾娶得。终日间靠着些东涂西抹,东挨西撞,也济不得甚事。但只是嘴头子诌得来,会说会矣,朋友家喜欢他有趣,游耍去处,少他不得,也只好趁口,不是做家的。况且他是大模大样过来的,帮闲行里又不十分入得队。有怜他的,要荐他坐馆教学,又有诚实人家嫌他是个杂板令,高不凑低不就,打从帮闲的、处馆的两项人见了他,也就做鬼脸,把“倒运”两字笑他,不在话下。
一日,有几个走海泛货的邻近,做头的无非是张大、李二、赵甲、钱乙一班人,共四十余人,合了伙将行。他晓得了,自家思忖道:“一身落魄,生计皆无。便附了他们航海,看看海外风光,也不枉人生一世。况且他们定是不却我的,省得在家忧柴忧米,也是快活。”正计较间,恰好张大踱将来。元来这个张大名唤张乘运,专一做海外生意,眼里认得奇珍异宝,又且秉性爽慨,肯扶持好人,所以乡里起他一个混名叫张识货。文若虚见了,便把此意一一与他说了。张大道:“好,好。我们在海船里头,不耐烦寂寞。若得兄去,在船中说说笑笑,有甚难过的日T?我们众兄弟,料想多是喜欢的。只是一件,我们多有货物将去,兄并无所有,觉得空了一番往返,也可惜了。等我们大家计较,多少凑些出来,助你将就置些东西去也好。”文若虚便道:“多谢厚情,只怕没人如兄肯周全小弟。”张大道:“且说说看。”一竟自去了。P2-4
“二拍”作者为明末清初的凌漾初,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收录的作品,或者是辑录宋元明以来旧本,或者是依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是在说唱艺术基础上,经过文人整理加工到文人独立创作的结晶。它与明代冯梦龙整理、编订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并称“三言二拍”,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性作品。
凌濛初和“二拍”
凌濛初,生于1580年,卒于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遐厍(an),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和雕版印书家。
据《浙江通志》记载,凌家祖先世代为官。祖父凌约言,是嘉靖十九年进士,叔父凌稚隆,父亲凌迪知,都是当时有名的人物。他的父叔辈从事编刻事业,为当时颇富盛名的书刻家。凌漾初十二岁时入学为补弟子员,屡试不中。十八岁补廪膳生,以后科场一直不顺利,五中副车,郁郁不得志。五十五岁时,以副贡授上海县丞,管理海防事务,任职期间曾经清理盐场积弊,颇有政声。崇祯十五年(1642),六十三岁擢徐州通判并分署房村,廉政清明,离任前“卧辙攀辕,涕泣阻道者,踵相接也”。时值李自成起义,清将何腾蛟备兵于淮、徐一带,慕凌潆初才名,征于幕下。凌漾初进献“剿寇十策”,后来又趁农民军新败之机,单骑入农民军劝说接受招安,立下功劳,授为楚中监军佥事。凌漾初未赴任,仍留驻房村。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起义军进逼徐州,凌漾初在房村被李自成军包围,拒绝投降,忧愤吐血而死,享年六十五岁。凌濛初才华横溢,一生著述颇多,小说、诗歌、戏剧、传奇、文学评论、史传、戏曲等领域都有所涉及,而“二拍”最为著名。
《初刻拍案惊奇》出版于崇祯元年(1628),较《醒世恒言》晚一年,收录四十篇作品;《二刻拍案惊奇》刊于崇祯五年(1632),也收有作品四十篇,但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拍案惊奇》重复,而卷四十又是《宋公明闹元宵》的杂剧,故而,“二拍”实际收录拟话本小说七十八篇。与“三言”不同,“二拍”的突出特点便是这些作品是为“肆中人”讲说故事需要而应制创作出来的。所述故事多半不是来自现实生活,但来源均有所本,只是作者做了很大程度的加工:“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二刻拍案惊奇序》),“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因此,“二拍”基本上已经是一部个人白话小说创作专集。相比较而言,凌濛初也是中国创作拟话本小说最多的一个作家。
“二拍”的成就和局限 “二拍”所收录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涉及男女自由恋爱、商人、社会、官员等内容,基本上每章都要讲说一个道理。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描写了明代市民阶层的世情,反映了市民生活及其思想意识;有的是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还有许多作品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场的腐败、黑暗,比较深刻地反映了明代晚期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具体而言之:
首先“二拍”主要描写世情,但更多地突出了对社会弊病,尤其是对封建官吏的抨击、批判。如对封建统治阶级贪婪凶残、荒淫好色的暴露。在《青楼市探人踪 红花场假鬼闹》里,通过狰狞贪婪的杨佥宪和狠心夺产的张廪生这两个形象,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阴险狠毒的本质。杨巡道为官时“又贪又酷,又不讲体面”,“除了银子,再无药医的”;罢官回家后,“私下养着剧盗三十余人,在外庄听用,但是掳掠来的,与他平分”。本为云南廪生的张寅,为了独霸兄弟家产,曾送杨巡道五百两银子,讲好“若有不妥,不动分文”。由于削官,杨巡道不但没能替张廪生办成事,反而把银子窝回了老家,而且竟然把讨要银钱的张廪生主仆五人全都杀死。《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出狱僧巧完法会分》里写常州贪婪卑劣的柳太守,为胁取寺中收藏价值千金的白香山手抄金刚经,竟嘱盗诬攀某寺为窝藏盗犯之所,对住持多方迫害。《王渔翁舍镜崇三宝 白水僧盗物丧双生》中,提点刑狱使者浑耀闻知住持法轮藏了他人宝镜发了财,为夺得宝镜,他用尽各种威逼手段,直至把住持活活打死。在《乌将军一饭必酬 陈大郎三人重会》中作者议论说:“有一等做官的,误国欺君,侵剥百姓,虽然官高禄厚,难道不是大盗?有一等做公子的,倚靠父兄势力,张牙舞爪,诈害乡民,受投献,窝赃私,无所不为,百姓不敢声冤,官司不敢盘问,难道不是大盗?有一等做举人秀才的,呼朋引类,把持官府,起灭词讼,每有将良善人家拆得烟飞星散的,难道不是大盗?”作者出于对贪官酷吏的愤恨,常常将贪官与盗贼相比评。这样的作品在以前的小说中较为罕见,很能反映出明末社会腐败的吏治现实。
而《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甘受刑侠女著芳名》,更是将讽刺的笔触指向了理学大师朱熹。小说讲述朱夫子居官时做下的两庄错案,在小民“多占”富户墓地案里主观行事,黑白颠倒;担任浙东提举时,睚眦计较,听说台州太守唐仲友讽刺自己不识字,怀恨在心,严刑拷打妓女严蕊,逼其招供与唐太守的奸情,但严氏女不肯信口诬蔑,拒不屈招。文中说:“后人评论这个严蕊,乃是真正讲得道学的。”与“大贤”、“正派”化身的“道学先生”对比鲜明。
其次,“二拍”里描写婚恋爱情的作品,蕴含了一些新的思想因素,对封建社会男性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对不道德的婚姻进行了贬斥,同时表达了“爱情婚姻生活中男女平等”的思想。 如《李将军错认舅 刘氏女诡从夫》,描写刘翠翠和金定忠贞不渝的爱情。先是翠翠迫使父母放弃“门当户对”的习俗陈规和金定结合,后来翠翠被李将军虏去作妾,金定又历尽艰辛,找到了翠翠,却迫于将军权势,不得以夫妻相认,没奈何最后双双殉情。在凌濛初笔下,翠翠是一个天资聪颖、饱读诗书、轻财重情,敢于冲破旧礼教的束缚、大胆追求爱情婚姻自主、具有一定反抗精神的妇女;而金定则聪明俊雅、知书达理、有情有义。两个人的结局固然悲伤,但二人对美好感情的痴情与赤诚,又让多少人为之叹息。而在《满少卿饥附饱飚 焦文姬生仇死报》中,讲述了满少卿富贵之后抛弃了原来妻子,最终得到报应,被焦文姬鬼魂活捉、七窍流血而死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负心男子绝不同情的态度,寄寓着作者对旧时候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作者议论说:“天下事有好些不平的所在!假如男人死了,女人再嫁,便道是失了节,玷了名,污了身子,是个行不得的事,万口訾议。及到男人家丧了妻子,却又凭他续弦再娶,置妾买婢,做出若干的勾当,把死的丢在脑后不提起了,并没人道他薄幸负心,做一场说话。就是生前房室之中,女人少有外情,便是老大的丑事,人世羞言。及到男人家撇了妻子,贪淫好色、宿娼养妓,无所不为,总有议论不是的,不为十分大害。所以女子愈加可怜,男人愈加放肆,这些也是伏不得女娘们心里的所在。”《张溜儿熟布迷魂局 陆蕙娘立决到头缘》更是讲述了已婚女人可以进行二次选择的故事。《小道人一着饶天下女棋童两局注终身》中围棋高手周国能凭借高超的棋艺赢得美满婚姻,提出了志同道合为男女择偶标准的观点。这些恐怕都是当时民主主义思潮观念的反映。
《宣徽院仕女秋千会》里的女主人公,对父母从势利观点出发的悔盟迫嫁行为坚决抗争,终于实现了与心爱未婚夫结合的美好愿望。《错调情贾母詈女误告状孙郎得妻》中,贾闺娘与孙小官相爱,却遭到母亲横加干涉,后来经过好笑的曲折,有情人终成眷属。《通闺闼坚心灯火 闹囹圄捷报旗铃》、《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姨病起续前缘》等篇,并未对大胆追求幸福爱情、享受男欢女爱的女主人公视之以“荡妇”,而是倾注了同情与赞赏。“二拍”,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表现了尊重生命、尊重个性,反抗封建礼教争取个性自由的精神。
再次,许多作品正面描写了明代市民的商业活动,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利润、发财致富的社会愿望。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写商人泛海经商的故事。主人公文若虚,由于国内经商破产,在-一一次偶然和其他商人出海经商时,只竟然赚了八百多两银子。回来的路上,又在一个荒岛拣到珍宝,大发横财,成了一个大富商。联系明代中叶后商人要求开放“海禁”的历史背景,可以看出明末商人们追求钱财的强烈欲望,作品对商人到海外进取冒险的精神予以赞美。《乌将军一饭必酬 陈大郎三人重会》记载了陈大郎暖人饥寒,终有善报的故事。在该篇“头回”中,王生两次贩物被劫,使他对出外经商失去信心,但婶母却一再鼓励他:“不可因此两番,坠了家传行业”,最终贸易成功。《叠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显灵》写徽州商人程宰因经商失败,“怕归来受人笑话”而流落关外,后来为海神垂爱,先后通过囤积药材、丝绸和粗布发了大财,反映了商人的致富愿望。海神“人弃我堪取,奇赢自可居”的指点,表现了商人的精神世界和经营准则。这些对商人与商业活动描写的作品,视经商为正道,认为商人地位要高于文人,赞扬了人们通过勤奋挣钱、经商致富,这些在之前的小说作品中实属少见,在重农轻商的封建社会里是一种进步,表现了明中叶后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人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具有较为强烈的时代气息。
“奉劝世人行好事,到头原是自周全”的劝谕思想是贯穿“二拍”始终的精髓,如《韩侍郎婢作夫人顾提控掾居郎署》“头回”中讲一个妇人受商人帮助救夫,在答谢商人一刹那,商人卧室墙倒的故事。要不是因为出来答谢妇人,恐怕商人就一命呜呼了。在《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等篇章中也有类似的描写。这种善有善报,奉劝世人多行善事的教谕在“二拍”展现的比较充分。
“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生活语言基础上加工而成的白话语言通俗自然、活泼传神,叙事也较为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
就总体的艺术魅力而言,“二拍”比“三言”要逊色得多,其叙述重点在于讲故事,主要是寓社会教化于其中,说教倾向比较明显,故而没有塑造出“三言”中有血有肉的蒋兴哥、善良诚实的施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杜十娘、忠于爱情誓死靡它的妓女苏三等那么多的典型人物形象,对人物心理刻画也不够细致。有些作品,消极、落后的成分比较多,露骨的色情描写也比较明显,封建迷信、因果报应和宿命论思想也很突出。这是“二拍”的历史局限,需要我们在阅读时鉴别、批判的。
“二拍”选注说明
作为一部以白话写作的较具影响力的通俗小说,“二拍”长期以来受到了读者关注,出现了数种普及性或研究性的译注本、选注本。本书以中华书局2009年简体横排尚友堂刊本为底本,辅助参考吉林大学图书馆藏万元楼本和同文堂本。我们从《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七十八篇白话小说中选取了适合青年读者阅读的较有代表性的四十一篇小说,进行了校勘,并对阅读有障碍的字、词进行了注音和注释。注音、注释主要参考了《汉语大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典》、《中华大字典》等语文工具书。特此说明。
2011年9月30日于杂而不实夯行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