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听傅雷讲艺术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作者 李云雷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批评家,他涉足的艺术领域是宽广的,包括文学、美术、音乐等,他在这些领域中所达到的深度也是罕见的。

如果有一个人,在以上这三个领域中的任何一个领域取得了像傅雷那样的成就,他就称得上一位大师了。而傅雷用他聪慧的头脑和敏感的心灵在这三个领域中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打开李云雷编写的这本《听傅雷讲艺术》,让我们一起听傅雷讲艺术。

内容推荐

博雷,别名怒庵,上海人,著名翻译家、艺术批评家。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摊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1957年被打成“右派”,但仍坚持自己的立场。“文革”中因不堪忍受污辱,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实现了文格与人格的统一。

本书《听傅雷讲艺术》为我们介绍的就是傅雷在美术、音乐、文学三个领域的部分研究,并通过他与其他名人的交往侧面反映了他的为人。

《听傅雷讲艺术》由李云雷编写。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我听傅雷讲美术/1

◎古典主义——傅雷艺术思想的根基/3

◎触类旁通——傅雷美术涉猎的广泛性/6

◎水乳交融——傅雷对东西方艺术的贯通/13

◎“时代、环境、种族”——傅雷艺术方法论/16

◎背景与时间——傅雷谈如何欣赏画/25

◎比较的重要性——傅雷谈艺术作品独特的美/32

◎风格至上——傅雷谈艺术作品的个性魅力/37

◎得鱼忘筌——傅雷谈技巧与作品的关系/49

◎先为人,再为艺术家——傅雷谈两者关系/57

◎人品与学问——傅雷谈艺术家的为人/64

◎古怪与孤独的天才——傅雷谈米开朗琪罗/77

◎永无止境——傅雷谈如何突破传统/90

◎从普桑到浪漫派——傅雷谈风景画的脉络/99

◎现代与古典——傅雷谈塞尚/107

◎中国与西方——傅雷谈中西方绘画/113

第二章 我听傅雷讲音乐/123

◎中西合璧——傅雷谈如何鉴赏音乐/125

◎浑然天成——傅雷谈莫扎特/129

◎精神导师——傅雷谈贝多芬/138

◎民族情感——傅雷谈肖邦/154

◎父子情深——傅雷与傅聪的音乐和精神交流/163

第三章 我听傅雷讲文学/175

◎作品如友——傅雷谈翻译对象的选择/177

◎理想主义——傅雷谈罗曼·罗兰/186

◎典范之作——傅雷谈张爱玲的小说/194

第四章 傅雷的为人/201

◎傅雷与刘海粟/203

◎傅雷与楼适夷/210

◎傅雷与柯灵/217

◎傅雷与钱钟书夫妇/224

附录 传记及著作概述/229

◎傅雷小传/231

◎傅雷学术著作概述/241

参考书目/245

试读章节

古典主义——傅雷艺术思想的根基

傅雷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看法的形成,除中国的古典文学以外,最早是从西方的绘画和雕刻中得到的。

1928年傅雷到法国巴黎之后,一方面在巴黎大学文科学习,一方面到卢浮美术史学校听课,并与刘海粟、刘抗等人到欧洲各地教堂、博物馆去参观、游览。1931年回到中国后,傅雷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与法文课的教员,后来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即是根据授课讲义增补订正而成的。

傅雷对西方美术的看法与他个人的生活、阅历、眼光有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崇尚希腊的古典主义精神,他所理解的古典精神“是富有朝气的、快乐的、天真的、活生生的,像行云流水一般自由自在,像清洌的空气一般新鲜”(《傅雷家书》)。

希腊的古典主义精神贯穿傅雷的整个艺术思想。为了帮助傅聪理解希腊精神,他曾经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抄录了自己所翻译的丹纳《艺术哲学》第四编“希腊雕塑”寄给傅聪。译稿共六万余字,傅雷又加了详细的注释,一共抄了一个多月,于此或可见傅雷对希腊精神的推崇。

在1960年2月1日傅雷写给傅聪的信中,附有几篇音乐笔记,其中有一篇《什么叫做古典的?》,文章中对希腊的古典主义精神做出了极好的说明。傅雷写道:

“古希腊人(还有近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以为取悦感官是正当的、健康的,因此是人人需要的。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座美丽的雕像或建筑物,在他们正如面对着高山大海,春花秋月,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吹拂着纯净的海风一样身心舒畅,一样陶然欲醉,一样欢欣鼓舞。”“正因为希腊艺术追求和实现的是健全的感官享受,所以整个希腊精神所包含的是乐观主义,所爱好的是健康、自然、活泼、安闲、恬静、清明、典雅、中庸、条理、秩序,包括孔子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怨的一切属性。”

在希腊精神中,傅雷所推重的一点是灵肉和谐,“关键在于维持一个人的平衡,既不让肉压倒灵而沦于兽性,也不让灵压倒肉而老是趋于出神入定,甚至视肉体为赘疣,为不洁。避免灵肉任何一方的过度发展,原是古希腊人的理想,而他们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正处于一个平衡的阶段,一切希腊盛期的艺术都可证明”。

在《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中,傅雷指出,文艺复兴是对中世纪神权的反动,那时期的艺术,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人笔下的耶稣、圣母、圣婴等所谓“神圣家族”的形象已不再是以前干瘪、刻板的偶像,而在面容、体态和精神上都和正常的人毫无差别,成为了充满生命力的形象,而以凡人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的《日》、《夜》、《晨》、《暮》等更是有着充盈的生命力。

傅雷对于希腊精神推崇的第二点即在于自然,自然在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大自然,如傅雷评多那太罗的雕塑时说,“他知道摆脱成法的束缚、摆脱古艺术的影响,到自然中去追索灵感”。

一是指艺术要有引人入胜之美,又要流于自然,不见斧凿的痕迹。傅雷一再强调自然的表达对艺术的积极作用,他认为“理想的艺术总是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即使是慷慨激昂也像夏日的疾风猛雨,好像是天地中必然有的也是势所必然的境界,一露出雕琢和斧凿的痕迹,就变为庸俗的工艺品而不是出于肺腑,发自内心的艺术了”。

他又说:“一切艺术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像天衣无缝,才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传世久远。”在傅雷眼中,艺术只有显得自然,才有真实、完美可言。

正是由于此,在西方造型艺术的诸多流派中,傅雷尤为推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别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三位大师的艺术,他们对傅雷的影响也最大。在《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中,有关这三位大师的论述,分别占去了二讲及三讲,共计八讲,这在共二十讲的作品中篇幅是显著的。

傅雷喜爱文艺复兴三位大师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西方造型艺术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特别是在这三位大师手中,技巧已臻于精确、圆熟、完美的程度;另一方面是种种僵化的清规戒律,种种森严的教条和禁锢已经被希腊的古典主义精神突破,艺术的天地和作品呈现出无限的宽广、深邃,而且富有充盈的生命气息。

自中世纪到十五世纪的几百年间,以经院哲学、禁欲主义为主导思想的神权,再加上专制的皇权,极大地摧残了科学、文学、艺术的正常发展,几乎一切有才华的欧洲艺术家都必须在严格的条条框框下创作,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不免僵化、简单化,而文艺复兴使艺术家的思想从桎梏中解放出来,他们发现了古希腊以人为中心的倾向,开始追求灵肉和谐与自然,才使其作品富有生命力与感染力。而这灵肉和谐与自然,正是和傅雷的审美理想相契合之处。

P3-5

序言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批评家,他涉足的艺术领域是宽广的,包括文学、美术、音乐等,他在这些领域中所达到的深度也是罕见的。

如果有一个人,在以上这三个领域中的任何一个领域取得了像傅雷那样的成就,他就称得上一位大师了。而傅雷用他聪慧的头脑和敏感的心灵在这三个领域中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在文学上,他主要以翻译知名。他翻译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翻译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记与《约翰·克里斯朵夫》,傅雷先生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傅雷先生对于自己要翻译的外文作品的选择是十分挑剔的,在他看来,他翻译的作品,必须具备两点要素,一是“比较适合吾国”,另一点是“最优秀的”,从这两点上不难看出,傅雷先生对文字翻译工作的重视。在他翻译的众多名家作品中,傅雷先生最偏爱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尽管傅雷偏爱巴尔扎克,可他也不是一味迷信的,相反,他有自己的眼光,有自己选择的标准。他还是始终保持着他独有的原则,对于这位他热爱的作家也不例外。

在美术领域,傅雷先生用他优美、细腻的笔触和他那颗充满热情的心,向中国读者介绍了一些西方伟大的画家和雕刻家,他尤其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三位大师,这其中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西方造型艺术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特别是在这三位大师的手中,技巧已经达到了圆熟、完美的程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希腊的古典主义精神已经冲破了种种僵化的清规戒律和森严的教条,艺术的天地和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呈现出了无限的宽广和深邃,而且还富有强烈的生命气息。

在近代国画史上,与齐白石并称为“北齐南黄”的黄宾虹是傅雷先生的挚友。傅雷先生是最早对国画大师黄宾虹的艺术创作进行高度评价的美术批评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傅雷发现了黄宾虹这位大师。在黄宾虹八十大寿的时候,由傅雷发起为他在上海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事。要知道,在那时,黄宾虹还不是很出名,而傅雷先生又以不擅长组织活动而出名,但是,这次活动居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不能不说,傅雷先生对黄宾虹的才华是非常欣赏的。

在音乐方面,傅雷最大的成就就是他写出了大量的音乐赏析文字,尤其是他对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的翻译,曾经在中国引起了一股“贝多芬热”。这部作品还带领中国青年走进了贝多芬的精神与艺术世界,鼓励了无数的青年人。

傅雷先生在音乐方面的另一项成就,就是培养出了国际知名的钢琴家——傅聪。傅雷是一个严父,傅聪小的时候他管教得十分严厉,有时甚至还会打他。傅聪曾经回忆说,他在家学习的“第一课是《论语》,就学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实,这就是我的人生价值,是我一辈子身体力行的方式。”从这点上可以看出,虽然傅雷对傅聪的教育极其严格,但是却使傅聪受用终身。

人的自爱其子,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头。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应该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在傅聪长大成材的道路上,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父亲的傅雷所倾注的心血。傅聪在他身边的时候是这样,在他们身处两地,形同隔世的情势下也还是这样。后来的《傅雷家书》便主要是傅雷写给傅聪的书信,在这些看似平常的书信中,隐藏着一个父亲、一个艺术家深厚的感情。而在这些书信中,傅雷不仅关心傅聪的生活,更关心傅聪在艺术上的学习,可以说,傅聪的成材与傅雷的教育是有直接关系的。

面对傅雷先生取得的如此巨大的成就,我们不得不惊叹、景仰,与此同时,我们也产生了一种冲动,我们要进入大师的心灵与艺术境界,领略大师的风采与风范,以提高我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净化我们的灵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