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美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出生于波士顿一个牧师家庭,毕业于哈佛大学。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美国文明之父”。他以哲学家的思想,演讲家的口才和文学家的文笔深刻而又广泛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他强调入的精神作用和直觉的意义,认为自然界充满了灵性,人应该回归大自然。作为美国超验主义哲学的代表,爱默生一生著述很多,主要有《自助》《论超灵》《论爱》《论友谊》《英国人的性格》等。
《自助》是美国著名思想家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的经典励志作品,名言警句俯拾皆是,它号召人们若要取得成功,不要依赖他人,而要依靠自己。
《自助》是美国著名思想家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的经典励志作品,名言警句俯拾皆是,它号召人们若要取得成功,不要依赖他人,而要依靠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只有在自己的行动中,才能发现自己,才是向世界宣布他具有怎样的价值的最好方式。他强调人的精神作用和直觉的意义,认为自然界充满了灵性,人应该回归大自然。
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就必须做到敢于独立行事和自立自强。一个人想要拥有不朽的荣誉,成就伟大的功名,那么他就必须不为虚名所累,放松自己,自强自立,这样他将会拥有全世界。
我在年轻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位很有名望的牧师,他说他的工作就是向人灌输教会那些条条框框和老掉牙的教条。我对他说:“如果我能够凭着自己的独立和自恃来完整地生活,那么我与宗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生命的原动力就是来自低级的生活,而不是来自于一种高层次的境界。”我回答说:“在我看来,生命力似乎并不一定要来自高层次。如果我是魔鬼的孩子,那么我就可以从魔鬼那里获取生命的源泉,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啊。对我来说,没有什么规律是神圣的,除了我自己以外。”好和坏都不是绝对的,有的时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唯一正确的就是顺从我的本性来生活,唯一错误的生活态度就是违背自己的意志生活。
一般的人会认为,美德与其说是一种规范,倒不如说是一种对规范的遵守。有的人认为自己向往并努力获取美德是在为自己赎罪。我不愿意赎罪,我只愿意正常地生活。我的生活是为了生活本身的价值而不是为了某个人的想法而存在的。我宁愿它是平淡无奇的,因此它就是真实而宁静的,我不愿意生活在动荡不安之中,我希望过一种完整的生活。我努力寻求的是一种作为人存在的基本证据。我不会为我本来应该享有的权利而付出代价,虽然我的天资可能很低劣,但实际上我还是在真实地生活着。
我所必须做的就是那些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而不是别人认为我所必须做的事情。这种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都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够有所收获的事情,完全可以作为区别伟大和卑劣的标准。坚持这一标准之所以是十分困难的,就是因为常常会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才是伟大的。在这个世界上,顺从于别人的意志是容易的。在离群索居时,顺从于自己的本性来生活却是很不容易的,然而,伟人在喧嚣的尘世中,仍然能够完全轻松愉快地保持独处时的独立性。
人们之所以要拒绝那些已经变得僵死的习俗,就是因为它总是在消耗着我们的力量,使我们的人格变得日益模糊。然而只要你从事一项符合你本性的工作,那么我就能够从中了解你。从事这样的工作,你就会逐渐地充实自己。
社会上更多的人喜欢随声附和,随波逐流,他们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们的眼里,真正确切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很多人长期生活在虚假之中,这就会把他们的弱点都暴露了出来,他们会逐渐换上一副最驯服的、像蠢驴一样可笑的表情。而有的人却不愿意与习俗同流合污,那么世界就会用它的不满对他怒目相视,因此一个人必须善于察言观色。但是如果我们与其他人的可恶针锋相对,那么他就会有所收敛。在很多情况下,软弱是不可行的。
一个性格坚定的人可以在面对任何人的愤怒时泰然处之。毕竟多数人的愤怒都是以体面和慎重作为前提的,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因为他们自身也有着很多的弱点。但是当愚昧和贫穷的人们被鼓动了起来时,当那种处于社会底层的野蛮暴力被触发而咆哮不已,露出狰狞之态的时候,如果你没有恢弘的气度和宽阔的心胸,那么你就不能够坦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把沧海横流看做是清风明月。
如果我们把言行一致奉若神灵,那么我们就不能够自助自立。因为我们总是觉得别人会从我们言行中推知我们的品格,所以我们就会过分看重自己的言行是否一致,我们不愿意因为我们言行的前后不一致而让他们失望或者损害了名声。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