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自助旅行日益流行,但是很少有带自助旅游书和攻略出门,一般都是到目的地后随到随问,当然这能增加旅途中的未知成分,更具新鲜感和挑战性。但交通、住宿、饮食这些日常琐事在旅途中的困难,恐怕会令很多有心摆脱跟团走马观花方式的人们望而却步。而一本好的自助旅行书,或者正可以帮助解决这些困难,让旅行者可以真正投入到享受旅行乐趣之中。
江南地区美景无数,古镇星罗棋布,其底蕴着实丰厚,作者以其亲身的江南旅行经验为您指点经典路线、热点地区、精华景点,让您尽享美景,相信可以成为你最全面、最深入的江南地区旅行秘笈。
本书将为您提供包括交通、预算、住宿、美食、景点等众多方面的信息,为您的出游提供全面的建议:有“往返交通“、“区内交通”、“相连景点交通”等交通信息;有经济档、舒适档等各档预算,整条路线的预算和各景区的单独预算;有经过严谨的实地考察,客观地选择的数十家住宿点,并且在每一个住宿送域或住宿点,除了描述基本的住宿条件之外,还详尽地介绍了以此为中心的游览;有饭店和小吃等美食信息;有丰富的景点攻略信息;还有多数地区的区域简图或城市详图,具体到主要街道、景点、车站、饭店等信息。
让你轻松深入8座江南城市,探访7大水乡古镇,浏览6处经典景点,遍尝29家美食餐厅,落脚79家优质宾馆。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春天是江南最美的季节,若能趁着春光明媚的日子前往,当然是首选。就是错过了也不打紧,一年四季总有美景,决不会让你失望而归。
江南自古繁华地,这一方水土下养育出来的诸多城市,尽管源出一脉,却又各自有着独特的风姿。南京的雍容、上海的繁华、苏州的灵秀、杭州的妩媚,都很值得细细观赏。即便是散落在苏嘉湖地区的众多古镇,乍眼一看相差无几,然而周庄的桥梁、同里的园林、西塘的廊棚、乌镇的水阁,还有南浔的众多中西合璧的巨宅,却能让你清楚地感受到它们的特色。
江南的景区大多位于城内,不管公交还是出租都十分方便。南京的钟山、扬州的瘦西湖、无锡的太湖、苏州的园林、杭州的西湖,足够你从旭日初升逛到日落西山。夜幕笼罩下的江南,也同样蕴含着另一份精彩。秦淮河上的灯影、黄浦江卜的夜游、苏州园林里的评弹、杭州西湖边的茶艺,正好在品味传统文化的同时,为你洗去一天的辛劳。
至于美食和购物,南京的夫子庙、扬州的四望亭、苏州的观前街、杭州的河坊街、上海的城隍庙,这些不仅是著名的旅游区,同时也是美食和购物荟萃之地。
如果你身在古镇,那大可找个民居客栈住下来,不但古色古香而且价格也不贵,这方面同里和西塘很不错。夜晚的古镇游客稀少,没有了白天的喧闹,可以在老街上散散步,在小河边喝喝茶,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除非赶上长假,否则无论城市还是小镇,都无须过分担心住宿问题。如果觉得星级宾馆太贵,那不妨选择连锁酒店,比如如家快捷或者锦江之星,标准间价格都是一百多元。不少城市都有青年旅舍,一个床位价格在五十元上下,适合时尚的“驴友”们体验。此外,普通宾馆及家庭旅馆比比皆是,价格也参差不齐。为稳妥起见,最好还是先预订好住处,这样到达目的地后,你就可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好好地享受一天的旅程了。
这一带交通便捷,各城市之间可乘坐汽车,短则一两小时,长则不过半天,就能轻松移步。若时间充裕,能信马由缰、一网打尽当然最好,半个月都不会觉得太长。反正如果行程短促,或预算有限,那即便找个周末,选择一两钟情之地(比如苏州或者杭州)尽情游玩也是不错的选择。 缤纷四季
客观来说,江南地区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差别只是在于风景如何、舒适程度高低而已。每一季节都有好景,每一季的景致又绝不雷同,这也是江南的一大魅力所在。
春天雨水增多,天气晴雨不定,正所谓“春天孩儿睑,一日变三变”,有时会出现暴雨、冰雹、大风、倒春寒等灾害,但此时天气日渐转暖,各种鲜花争相绽放,桃红柳绿,分外妖娆。各大景区也不失时机地举办各种活动,如杭州西湖的桃花节、苏州虎丘的花会、扬州的琼花节等等,乡间的油菜花也正灿烂无比。这是一年里江南游人最多的时候,热点景区到处都是人头涌涌。尤其是在十一黄金周里,各大主要旅游城市住宿、饮食都很成问题,交通尤其是火车更是一票难求,最好避开这个时段去。
夏天5~6月逐步进入汛期,俗称“梅雨”季节,暴雨、大暴雨出现概率增加。盛夏易出现晴热干燥天气,造成干旱现象,气温高、降水多、光照强、空气湿润,偶尔还会受台风影响,对出行会带来不少麻烦。不过夏天正是荷花绽放的季节,如西湖的曲院风荷、南浔的小莲庄等都是最美丽的时候,错过了就只能看剩下的残枝败叶了。因为有暑期的存在,这时的游客也是绝对不会少的,不过象苏州的一些景点,如拙政园、虎丘等,此时仍是执行淡季票价。
秋天初秋,易出现淅淅沥沥的阴雨天气,俗称“秋拉撒”;仲秋,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即所谓“十月小阳春”天气;深秋,冷与暖、晴与雨的天气转换过程频繁,气温起伏较大。江南的秋天是很美的,十月桂花开得最盛,杭州的满陇挂雨就是赏桂的绝佳去处。此外,深秋栖霞山上如火的红叶也是远近闻名。好景当然会招来无数的游人,此时的江南正处于一年中的第二个旺季。特别是国庆黄金周期间,拥挤程度绝不亚于阳春三月。
冬天晴冷少雨、空气干燥,气温虽然不如北方低,也很少降雪,但因为湿度较大,仍感觉比较阴冷。尤其因为黄河以南地区没有供暖装置,室内也不会比室外暖多少,可能会很不习惯。除了二三月份的赏梅,冬天到江南欣赏风景不是一个好季节,但对文化游来说区别不大,因为那里是四季常绿的,不会象北方那样显得一片萧瑟。而且此时是淡季,游客相对来说要少得多,交通、住宿等方面都比较容易解决,景点游客也要比旺季少得多,部分热门景点还能享受淡季价格。P6-10
不依赖旅行社,独自或结伴出游,随心所欲,自己安排食宿,自主浏览;中低档消费,既不自虐也不腐败;带上背包即可上路,不需要帐篷睡袋;区别于攀岩、登山、徒步等户外运动。这就是我们在《旅游圣经》丛书中推荐的旅游方式。
丛书并不针对某个地域的景点进行面面俱到的挖掘,而旨在有重点的推荐,注重路线的连贯,力求为旅行者提供最详细、最全面、最深入、最新的旅游资讯。按照“经典线路、热点地区、精华景点”的选择原则,我们的一些图书是以一个区域为旅游目的地,如北疆、滇西北、湘西等,这样的区域通常是一个省份内的热点区域;另外一些图书是以一个省份作为旅游目的地,如西藏、山西、河南等,我们并不穷尽这个省份的所有景区,而是详细介绍多数旅行者向往的省内热点地区;还有少数图书是以跨省份的区域或一个大景区为旅游目的地,如江南、丝绸之路、徽州等。
我们不仅是创造一个图书品牌,更是倡导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观。我们希望通过旅行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世界,也自然和谐相处,在旅行中成长;在拓宽视野的同时,充分尊重当地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旅游圣经团队成立于2005年春天,从那时起,每一位成员都在为撰写一套优秀的自助旅行手册而努力。从美丽的江南到神秘的西藏,从碧水银沙的海南到白山黑水的塞北,都印上了团队作者的足迹。在每一段的文笔中,在每一条细致的路线安排和每一处贴心的提示中,都浸透着作者的良苦用心。
如果你想去旅游,又没有太多经验,而且不愿意参加旅行社“赶鸭子”旅游,那么,就带上这本书上路吧!
《旅游圣经》主编 桑磊
虽不是生于江南,也并非长在江南,更没有长期在江南居住过,然而始终对江南有着某种特殊的情感。初中的时候第一次随父母出远门,去的就是华东五市;大学时候跟团旅游,又再去了一趟杭州;到自己开始独自出门,更是接二连三地到江南盘桓。那里很多的城市,我都去过不止一次。但江南的山水与文化,却对我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时时期盼着能故地重游。
年初本来计划着去江南水乡的几大古镇感受一下乡土风情,恰巧这时接到了《旅游圣经》编辑部的邀请函,丛书的主题和我的理念也比较接近,没费多少思量就接受了下来。经过自己主动争取,期间也有小小波折,最终还是确定了这本书,或者这也是一种缘分。
几年的旅行生涯,去过的地方难以尽录,写过的文字也不下二三十万,但毕竟这和出书不是一回事。从前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挥洒,可这回却是要把自己的经验推己及人。首先这就要求对目的地有个全方位的了解,而不仅局限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起初并非是一帆风顺,主要是内容多、时间紧,而且经验欠缺、估计不足。交通、住宿、饮食、购物、设施等等都要自己亲身采线,而要写出完整的文字来,还必须翻阅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对写成的文稿再三地订正修改。这对于我这么一个一周五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牺牲掉很多休闲娱乐的业余时间。写作正如旅行一般,要克服很多很多想像不到的困难,甚至走过很多很多预料之外的弯路,才能到达理想中的彼岸。而这一过程,需要的是信心,需要的是毅力,需要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
还记得当初开始自助旅行的时候,凭的只是初出校门时的一份不知天高地厚的热情,什么装备、书籍统统没有,和几位同学携起手来,买张车票就能出发。后来开始独自上路,行装也只包括一个背包、一部相机,以及一本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中国旅游地图集》。曾经盛行一时的自虐派、装备派,也没有改变我的这一习惯。一直觉得旅行是因人而异的个性选择,就如我本身是个历史文化爱好者,大可不必背上沉重的帐篷睡袋去野外露营,更犯不着花上几天几夜去徒步穿越。专业的户外人士值得敬佩,却不是人人应该模仿的对象。相信绝大多数的旅行者,也不过是去游山玩水、领略文化、感受乡情而已,大可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
很少带自助旅游书和攻略出门,一般都是到目的地后随到随问,当然这能增加旅途中的未知成分,更具新鲜感和挑战性。但交通、住宿、饮食这些日常琐事在旅途中的困难,恐怕会令很多有心摆脱跟团走马观花方式的人们望而却步。尤其对干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和乡村,更是如此,在我曾经的旅途中也深有这样的体会。而一本好的自助旅行书,或者正可以帮助解决这些困难,让旅行者可以真正投入到享受旅行乐趣之中。衷心希望我们的这一努力成果,能够充分做到这一点。由于江南地区的底蕴实在太过丰厚,碍于时间和篇幅,很多我所知道的或者我尚未了解的方面,未能一一尽录,希望在将来的修订版中能逐步得以改进。
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努力,这本书终干要正式付印了.心中的成就感自然是难于形容的。在这一期间,得到了howfool、豆豆年华等朋友的悉心指点,以及蜡染布、胡桃佳佳、紫_菜等几位当地或曾在当地生活过的驴友无偿提供信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把我的这份快乐与他(她)们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