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雍正吏治录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李换运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换运编著的《雍正吏治录》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雍正皇帝在位13年,政绩卓著,顶着种种骂名,不遗余力地整饬官吏队伍便是其一。在整顿吏治中,雍正皇帝一方面提倡怎么样做个好官,一方面告诫什么样的人是不好的官。雍正是个勤勉谨慎的好皇帝,因此他也希望官吏们勤劳,谨慎。

内容推荐

李换运编著的《雍正吏治录》凡126篇,如同五光十色的多棱镜,勾勒出一幅幅雍正王朝的百官图,可谓今人眼中的雍正官场现形记。具体说来,一是展示了雍正王朝“吏治废弛”、官员腐败的乱相。二是活画出雍正百官的众生相。三是深入透视清廷百官的心灵世界,笔锋直指清代官场腐败的要害。

古为今用,借古鉴今,向来为治史之圭臬,读史之要义。本书的最大价值也就在于,作者不是缘趣而读史,也不是就史而论史,而是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观照故实,用现代意识剖析古代官场,以当今的思想高度和价值尺度来烛照十八世纪上半叶官场吏治的幽微,在古今政治生态的映照中生发深长的思考。

目录

雍正皇帝之“为君难”

务实的皇帝

官吏的能与守

“公”与“私”之说

鄂尔泰的用人观

可鉴之“七不可”

官吏的酒资

尸位木偶之流

“肥缺”诱发的丑陋

被戏耍的知县们

拣选之弊

匪类不绝之谜

“第一清官”的出笼

墨吏的贴金术

众多官吏参演的丑剧

小吏的勒索

在朋党的圈子里

无处不在的虚假

堂而皇的“穿小鞋”

五年结了一小案

陶醉皇帝的谎话

坍塌的不止是城与路

众人周知的“皮面工程”

巡捕的轿子本不该砸

黑与官的暖昧

腐败的保荐

敷衍复敷衍

奢侈的铺张

说谎成为时尚

卑鄙的心术

贪吏的“小金库”

跑风漏气不足奇

官吏优劣随人说

人孬仕途畅

禁不住的私盐

心术不端久为官

离任前的狂敛

欺蒙与掩饰

蛮横的内幕

瞧这等知县

穷乡的富吏

衙门小吏的卡与要

如此大吏

“说和者”的嘴脸

酷吏那个“酷”

年羹尧管的“官事”

克扣的背后

鱼龙混杂的科考

廉价的称颂

令难行的根由

跑官与丢官者的表演

丢脸的知府知县

官吏如此变坏

没能捂住的丑闻

虎与狐的互助

官吏失职之害

禁不住的赌风

“羔羊”替罪且丢官

大吏家的仆人群殴之后

丑行依旧在

放纵的恶果

河里淌着商民的泪

贪官惊魂

举国之逢迎

官兵一窝糟

谄媚的模范

大吏的小气量

捕蝗的闹剧

不只是软弱

“冯大爷”张狂的背后

捕与盗的勾结

贬人而褒己

兵孬缘吏腐

别样的肥己之道

皇帝的无奈

巴结与畏惧

官贪吏污

这等按察使

源污而流浊

懈怠推诿成风

奢侈的钦差

“射利”的狱吏

官位空缺之后

贪婪而妄为

笑脸背后的较劲

行不当则民乱

选吏与参吏之弊

科考也腐败

越级上访的小民

清版躲猫猫

命案发生之后

驿站内外的故事

知县和他的走卒们

“宰白鸭”及其他

永难杜绝的风气

只缘有了大靠山

庇护的网

谣言不止之害

值得玩味的奏折

自私的呵护

罪臣的迁任

言行大有别

自贬与吹捧

混知县办出糊涂案

劫盗的繁衍

贿举的老农

责任的缺失

恶心的勾当

大儒不雅的一辩

给贪吏煎洗肺肠

爱深而律严

让弱者露一丝笑容

常思千秋声名

坏法的书吏

惊心的哀叹

李卫眼中的官吏

教而不闻

念着百姓的疾苦

名臣不悦俗

好一个“好”字

层层的侵蚀

官商的疯狂

恩惠点滴也感人

恶庄头的毁灭

切勿扰民

想发财的心思

试读章节

有一年,山西境内出现旱灾,土地荒芜,庄稼绝收,老百姓苦不堪言。这消息通过非官方的渠道传到了宫里,雍正皇帝听到后十分焦虑,赶紧让人询问情况。可是,当时的山西巡抚不知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竟然隐匿不报,并且一口咬定说山西没有旱灾。不管你是否承认,灾害毕竟出现了,这对一向生活贫困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后来,路经山西的田文镜了解到这种情况,并很快向雍正皇帝做了汇报。雍正皇帝毕竟是个体恤百姓疾苦的人,想到老百姓背井离乡,饿殍遍野的情景,禁不住潸然泪下,觉得是因为他“不知情”的过失让老百姓吃苦了。一国之君,能有这样的悲悯之情,不能不叫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是,他即刻与有关部门商议,想尽一切办法安排了赈灾,使几万人得以活命。后来,雍正皇帝谈及此事,仍感慨颇多。他认为作为封疆大吏,必须时刻考虑着关乎老百姓生活的大事,并能够在发生灾害时及时处置。身为总督或巡抚,“如遇灾伤,万勿隐讳,更须预为筹划,善为民计。”他向官吏坦露自己的牵挂说,老百姓的疾苦,他没有一刻不放在心上,“朕勤念民间疾苦,每念有被水之处,恐百姓庐舍田禾骤遭水患,或致流离失所,即发帑金赈济,以恤民难。”

须臾不忘老百姓的疾苦,并要尽一切可能为其解除痛苦,这个皇帝就不好当。他在与诸大臣的交谈中也时常说,一定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实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做到了这些,就一个督抚而言,才能成为一个好官吏;作为一个皇帝,才能是个好皇帝,上对得起苍天,下对得起黎民,远对得起先祖。可是,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做个好官吏难,做个好皇帝也难。他把做个好官吏看得很难,把做个好皇帝也看得很难,说明他希望官吏能成就一番事业,同时鞭策自己也成就一番事业,如果不是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浑天度日,不思进取,当然就不会感到官吏不好当,皇帝不好当了。

虽然做个好皇帝很难,他却在不懈地努力,并且是从诸多方面努力。他展露自己的心迹说:“费无限苦心,访问简选人才。办事自朝至夜,刻无停息,惟以天下大计为重,此身也不爱惜。”作为皇帝,他高瞻远瞩,首先想的是“人才”。这是治国的头等大事,只有把优秀人才选拔到合适的岗位,才能坚实安邦利民的基础。同时,他很敬业,人们可以想到“自朝至夜,刻无停息”地忙碌会是什么样子。当个好皇帝难,也就难在这里。

雍正皇帝是个直率的人,他曾白诩“以勤先天下”。可见,他深知为君难,但他决不畏难,一心只想把事情办得好些,而办好的动力就是“勤”。他这种心态,这样的追求,或者叫严谨的自律,在他办公、读书和居住的环境里也可看出一二,那些匾额和对联展露着他的心声。

雍正皇帝登基之后,在乾清宫理政就寝,那里有一块醒目的匾:“戒急用忍”。这是康熙皇帝对他的训诫。雍正皇帝在府邸时,时常受康熙皇帝的委派去办一些事情。每次办事,他都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力求把事情办得完美无缺。可是,因为脾气秉性使然,难免操之过急,个别事情因此办得事与愿违,甚至带来不好的结果。康熙皇帝要委大任于他,就提醒他以忍来戒急。泱泱大国,官吏多,庶民多,发生棘手的事情也多,势态非常复杂,有些时候必须忍一忍,暂时避开锋芒,事情同样能处理好,还不会或较少带来负面的影响。这是为官的技巧,更是为君的技巧。如今,他身为一国之君,面对的内忧外患很多,必须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君临天下,自己的言行举足轻重,一旦由着性子来处理问题,就不免出现漏洞,小者可能把应该办好的事情办砸了,大者会危及社会的稳定或至国家的兴衰。所以,他时时刻刻告诫自己,要用“忍”来戒“急”,稳妥地驾驭好天下。透过此匾,可以窥见雍正皇帝想做一个明君的心情。

乾清宫的另一块匾是“惟仁。”即以仁为上,以仁理政,以仁驭民。雍正皇帝熟读诗书,对仁的理解一定是深刻透彻。《孟子·梁惠王》篇中,有一段很精彩的议论:“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对本国的君王不满意而想背叛的人)皆欲赴想(追随)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这样的论述,归结为一点,就是行仁政,唯此才能使“仕者”、“耕者”、“商贾”、“行旅”等都能归顺于朝廷,国家就繁荣昌盛,不可抵御。

这样的经典言论,雍正皇帝必是烂熟于心,也必会孜孜追求孟子所描绘的美景,所以他把推行仁政看得很重要。为了让他人理解自己的追求,他还特意在匾的两旁题联:“诸恶不忍做,众善必乐为。”若真的做到了不忍作恶而乐意为善的境界,岂能当不成一个好皇帝呢?或许因为难以做到,雍正皇帝才写出这样的座右铭,表白自己,也提醒自己。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匾和对联揭示的是他的追求,而后一块匾和对联则不仅有追求,还有为帝的恐慌与担忧。这块匾的内容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君难”。当皇帝难呀!在一般人的眼里,皇帝以天子居,乃举国之上的人物,发号施令,指点乾坤,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何难之有呢?雍正皇帝发出这样的慨叹,是因为什么呢?是有人时刻觑伺着他那本不安稳的宝座?是有人对他的讥讽挖苦乃至陷害?是因为有些官吏对他不能尽忠?是有些贪官污吏仍在横行?是因为有些督抚等封疆大吏不能实心任事还隐匿失误和罪过?是因为国库亏空严重而国力衰竭?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灾害不断出现而难以抵挡?是因为有那么多的官吏为邀功沽名而弄虚作假?或许不仅仅是这些。

雍正皇帝登基之后,遇到的种种困难罄竹难书,他怎么不感到“为君难”呢。虽然有那么多的困难,他并没有退缩,更没有丧失战胜困难的信心,依旧顶着那么多人的嫉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吏治,整顿亏空,抚恤百姓,才使得国家的局面得以好转。之所以能够如此,大概与他为君的理念有关。在“为君难”匾的旁边,他写了这样的对联:“愿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治理天下,是血汗的付出,他愿意为之;受天下人侍奉,是身心的享受,他不愿意贪图。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所欲为的人,能有这样的觉悟,令人折服敬佩。

在正大光明殿内,有一副对联,完全可以诠释雍正皇帝的心情:“心天地之心而宵衣旰食;乐兆民之乐以和性怡情。”一位封建君王的胸襟如此阔达,追求如此高尚,志向如此远大。若官吏们都能像他这样,各司其职,拥戴皇帝,遵旨办事,“为君难”的程度就会减少许多吧?P1-3

序言

清朝衰亡,病在康熙。史家称:由于康熙皇帝陶醉于“太平盛世”,以为“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即生一弊。古人云,多事不如少事”。吏治也在“不生事”之中。懈怠吏治害甚,有些官吏敷衍政事,混天度日;卖官鬻爵,贪污受贿;结党营私,夤缘攀附;弄虚作假,粉饰浮夸……确如雍正皇帝所斥:“人心玩偈(贪图安逸)已久,百弊丛生”有封疆大吏评说:“大小官员,怠玩成习,徇庇尤甚。”旅日华人学者杨启樵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清朝恐早衰亡。”

当时,朝廷大员当和尚不撞钟。每逢议事,要么“彼此推诿,不发一言”;要么“群相附合,以图塞责”。雍正斥其为“议事理中,各怀私心”,乃“国家之大蠢,妨政败俗,莫此为甚”。别看有些人不干正事,却不妨碍他们“名实兼收”。雍正一针见血道:“所谓名者,官爵也;所谓实者,货财也。”“今之居官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而云名实兼收。”

因此,整饬吏治成为雍正皇帝不得不做的事情。

《雍正吏治录》史料源自《清史稿》《雍正朝汉文朱批汇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等书,正史正说。

满纸惊世言,一腔炽热血。翻检着用一道道奏折、一封封朱批构成的历史碎片,徘徊于雍正王朝和今世,随笔为之,其间浸透了著者几多的心血、心智!在奏折和朱批的联系间参悟政治玄机,在君王与臣下的别样对话中揣摩历史深意.在历史与现实的穿越对接中警示今人,为有心吏治者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为读者了解雍正吏治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雍正吏治录》凡126篇,勾勒出一幅幅满清王朝的百官图,可谓今人眼中的清代官场现形记。具体说来,一是展示了雍正王朝“吏治废弛”、官员腐败的乱相。拉帮结派、上下串通、买官鬻爵、权钱交易,劣迹斑斑、德缺才寡的官员竞得以步步高升;巧取豪夺、贪赃枉法、敲诈勒索、损公肥私,以榨取民脂民膏为常,以掏挖国库钱粮为能;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敷衍政事、混天度日”,呈报雍正皇帝的捷报和政绩的背后遮盖着积重难返的腐朽、丑陋和罪恶;请客送礼、铺张浪费、奢靡日盛、享乐成风,用老百姓税赋凝成的白银,在官吏的声色犬马、纵情享乐中渐渐地被挥霍而尽。二是活画出雍正百官的众生相。上到辅政大臣、总督巡抚,下到总兵守备、知府知县,乃至书吏衙役、八品“老农”,污吏赃官的各种嘴脸描绘得维妙维肖,栩栩如生。读《蛮横的内幕》,看总督和巡抚在处理抢箭事件中的看风使舵、首鼠两端的圆滑表演,在可笑可鄙中为复杂的政治黑幕和厚密的关系网感到惊悚恐惧。读《跑风漏气不足奇》,看那些职位不高而手眼通天的书吏、掌案等构成的“挽工”们左右逢源、跑风漏气、以售其奸的行藏与伎俩,在惊讶慨叹中生不寒而栗之感。读《贿举的老农》,看那些“戴官帽,着官服,打官腔,行官礼”,享受八品虚职的“老农”横行乡里、耀武扬威、恃强凌弱的可耻行径,在哭笑不得中体味到彼时彼境政治空气的阴暗和污浊。三是深入透视清廷百官的心灵世界,笔锋直指清代官场腐败的要害。比如,在《禁不住的私盐》中,著者在描述盐场的小官吏们铤而走险、纵容盐枭们生产、贩运私盐的手段时,对他们的心理世界进行了准确传神的剖析:“官卑职小,惟知利欲熏心。”“若是他们的前途功名已经没有辉煌的指望了,十有八九产生‘贪’的念头,疯狂地捞取银子,以财富上的得意,弥补官场上的失意。”可谓一针见血、鞭辟入里。类似辛辣锐利、入木三分、直逼内心的篇什还有很多,如《穷乡的富吏》、《衙门小吏的卡与要》、《瞧这等知县》等,无不将笔锋指向所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层面,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场的某些本质方面。

古为今用,借古鉴今,向来为治史之圭臬,读史之要义。《雍正吏治录》的最大价值也就在于,著者不是缘趣而读史,也不是就史而论史,而是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观照现实,用现代意识剖析古代官场,在古今政治生态的映照中生发深长的思考。在《贪吏的“小金库”》中,著者写道:“雍正年问,官吏没有条件办企业、进协会、给政策,或是在什么单位当个顾问,获取一些银子,但依靠土地肥私倒是好办法。”这里是在述说古代官员巧取豪夺、损公肥私的门道,更是在讽谕当代某些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中饱私囊的歪风,字里行间透露着著者对官员贪欲之强、贪婪成风的忧思和激愤。《“肥缺”诱发的丑陋》说的是道员王士俊为让自己的人添补肇庆黄江税厂的“肥缺”,却上告了同样想把自己人安排到这个职位上的布政使官达。于是著者如此评说:“一个地级干部公开告省级干部,且只为自己的人挣那么个肥缺,是有勇气,还是斗气呢?抑或因为太憋气而不服气呢?不管怎么说,打一架的姿势是拉开了。这一点或许与现在的官场潜规则差不多样。”这种叙事中的深入思索,思索中的自然联想,联想中的古今贯通,让读者认识到了什么是官场的潜规则,什么是吏治中的腐败。

《雍正吏治录》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著者在行文中没有沉缅到古纸堆中作八股文章,也没有板着面孔发老生常叹。相反,却让读者在阅读中时时感受到几多轻松,几多机敏,几多亲切,每篇两三千字的文章总是让你在欣赏、思考、感慨中一口气读完,从而感受到思想的质感,逻辑的力量,语言的魅力。在构思上.著者匠心独运,每一篇开头都简洁明快,单刀直人,三五句甚而一两句话便引出事件,设置悬念,引人人胜;接着,便娓娓道来,叙述故事原委,解开个中悬念,并在叙述中穿插对事件的剖析,解说故事中暗藏的玄机和奥妙;最后,干净利落,三五句话点明事件的要害,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回味。在表达上,著者叙述中融人议论,间有描写与抒情,古今融通,对比鲜明,旁征博引,条分缕析,放得开收得拢,纵横捭阖而张弛有致,缜密清晰的思路中透露出作者的敏锐思考,深湛的分析论证中显示出作者丰博的学识。在语言上,行文畅达自然,言辞中透露着机敏,流泻着美感,蕴含着真情,情动于中,理蕴于情,幽默明快的语句让人轻松,合情合理的剖析让人感慨。特别是作者为那些赃官污吏画相时,善用白描手法,往往只是三五笔便作到穷形尽相、神态毕现,且在嘻笑怒骂中显示出作者的真知灼见,从而使读者透过现象看到了官场的本质和要害。

《雍正吏治录》是一部好看、耐读,值得细细咀嚼的警世之作!

(本文作者为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石家庄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评论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2: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