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傩文化包括傩庙、傩神面具、傩舞、傩戏、傩符、傩服饰、傩兵器等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包含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作者以旅行家的审美视角,引领中外读者,走遍中国的山山水水,观赏、体验这十多个民族带有神秘感的原始活态文化,被历史遗忘的古老文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傩文化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作者 | 王兆乾//吕光群 |
出版社 | 汕头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傩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傩文化包括傩庙、傩神面具、傩舞、傩戏、傩符、傩服饰、傩兵器等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包含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作者以旅行家的审美视角,引领中外读者,走遍中国的山山水水,观赏、体验这十多个民族带有神秘感的原始活态文化,被历史遗忘的古老文明。 内容推荐 “傩”是由人和难两字组成。是古人对灾难的勇敢挑战,古人通过巫术方法去征服自然,从而寻求人类同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其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 目录 序 上篇 巫风·傩俗·戏剧 综述 第一章 古老的傩 第二章 与傩共存的仪式 一、雩 二、蜡 三、社 四、高禖 五、裼 六、灯会 七、方祭 第三章 傩的大家族——与傩共生祭仪所衍生的民俗文化 一、丰富多彩的傩和类傩民俗活动 二、祈求平安的社火、神会 (一)鬼魅邪恶,群起而攻之——河北武友固义村的“捉黄鬼”人型社火综艺活动 (二)吲定的祭仪和流动的祭仪——山西上党地区的迎神赛会 (三)“无傩不成村”的安徽池州 (四)社火与灯会的结合——安徽歙县叶村的“五兽会”、“太子会”和“叠罗汉” (五)飞天,人类遥远的梦——白马藏族“跳曹盖”的翅冠及其他 (六)祖先灵魂的回归——贵州彝族的“撮泰吉” 三、设坛打醮,祈福平安——坛醮型的傩事活动 (一)苏北和皖北的香火僮子 (二)松辽半原的萨满跳神和香火 (二)戏从桃源洞来——湘西和黔东南的傩堂戏 (四)贵州福泉阳戏 (五)天戏和地戏——四川广元的“提(线)阳戏” (六)广两各民族的师公戏 四、与古代“军社”相关的傩戏 (一)以演武驱除灾星的安顺地戏 (二)云南澄江县小屯村的关索戏 (三)青海土族“纳顿节”上的“跳会手”和“跳五将” (四)扫肃省永靖县的“七月跳会” 五、寺院里的跳神和佛教节日 (一)北京雍和宫的“打鬼” (二)西藏寺院的“会刚法舞”和藏戏 (三)肯海藏族祭海的“跳欠” 第四章 傩坛上的歌舞与戏剧 一、舞蹈 二、傩戏 下篇 各地傩文化掠影 序 前言 第一章 广西 一、师公戏与傩面具 二、柳州师公舞 二、贵港师公舞 四、南宁师公舞 五、桂林市郊区师公舞 六、师公戏的蜂鼓与乐队 第二章 湖南 一、湘西土家族的“毛古斯” 二、永顺县土家族的“毛古斯” 三、古丈县上家族的“跳马” 四、湘西傩堂戏 第三章 云南 一、澄江关索戏 二、元江县哈尼族归基吐(九祭献) 三、楚雄州双柏县彝族“罗罗虎节” 四、澄江县松元彝族“打阴灯” 第四章 贵州 一、彝族傩戏“撮泰吉” 二、安顺地戏 三、德江傩堂戏 四、福泉阳戏 第五章 四川 一、平武县白马藏族的跳“曹盖” 二、阿坝地区羌族祭山会 第六章 广东 一、丰顺烧龙 二、雷州傩舞“考兵” 三、湛江傩舞“走成伥” 四、潮汕“英歌舞” 第七章 安徽 一、贵池傩戏 二、祁门县芦溪的傩戏 第八章 江西 一、傩面具 二、南丰傩舞 三、婺源傩辨 第九章 福建 泰宁县新桥傩舞 第十章 江苏 南通僮子戏 第十一章 山西 曲沃扇鼓 第十二章 河北 武安“提黄鬼”队戏 第十三章 东北地区 东北巫傩祭祀 第十四章 内蒙古 蒙古族的“好德歌沁” 第十五章 甘肃 永站县傩舞 第十六章 北京 雍和宫“打鬼” 第十七章 青海 一、同仁县年都乎村“跳於菟” 二、古典藏戏《公保多杰听法》 三、同仁县浪加村“祭山神” 四、民和县三川土族“纳顿节” 五、青海湖“祭海”仪式与“跳欠” 第十八章 西藏 一、西藏面具与信仰习俗 二、藏戏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古老的傩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的言行录《论语》里,他的学生们就记载着老师在腊月时听到大门外乡民的鼓乐声,立即换上朝服,拱手站在门前的石阶,观看经过的“乡人傩”。傩是什么呢?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解析字义的字典,东汉人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解释“傩”字说:“行有节也。”它的初始意义显然是作为副词用的。但《论语》里的傩字应该是个动词,是乡人经过孔子门前的一种行为。是什么行为呢?《论语》没何说。后来《礼记·郊特牲》里也记载孔子这段故事,却写作:“乡人裼(shang),朝服立于阼阶。”“裼”与“殇”相通,意思是对横死鬼的祭祀。既然《论语》和《礼记》所写的是同一回事,可见,傩也是驱赶厉鬼的。种仪式。注家解释说,乡人驱鬼,发出“傩傩”的声音,所以就借用了这个“傩”字。也有人写作“难”,也是借用字。傩字也就因为《论语》这本书而被沿用下来。到了东汉,皇宫里已有隆重的“大傩”仪式举行。文学家兼大文学家张衡写了一篇《东京赋》,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其中,埘宫里的大傩有一段生动的描写。大意是:“年终,举行大傩活动,驱除各种灾害。戴面具的方相氏手执铜钺,男巫和女巫举着用黍穰制成的神器。众多的童子都穿黑裤,戴红巾,手持桃木弓和苇杆箭,作开弓射箭的动作。众人高举火把而奔走,像游动的群星,驱赶四方的瘟疫。将危害人的魑魅、獝狂、蝼蛇、方良、耕父、女魃、夔魖、罔像、野仲、游光斩尽杀绝,并安排桃山上的神荼、郁垒二神拿着苇叶编织的绳索在门口监视鬼魅。” 叙述东汉历史的《后汉书·礼仪志》也对皇宫里的“大傩”作了记载。大意说:年终举行腊祭的前—天,寓里举行大傩仪式。选十到十二岁的男孩120人充当灵童,都头裹红巾,黑裤,摇着大拨浪鼓。戴铜面具的“方相氏”,头上蒙着熊皮,黑农红裤,挥舞着长戈和盾牌。还有装扮的十二神兽,都披着毛衣,有的头上还安着角。仪式开始,宫里的侍卫人等唱着祭神的歌曲,灵童们伴唱。歌声中,方相氏与十二神兽跳起格斗厮杀和追逐的舞蹈。当举行有歌有舞的赶鬼仪式时,宫外守候着五营骑兵,等宫里发出仪式完毕的信号,立刻亮起火把,骑马继续追赶逃出宫来的疫鬼,一直追赶到洛河边。这段记载令人联想到近代的目连戏演出:在旷野里,演出傅罗卜地狱救母的故事,戏一结束,五个骑竹马的“五猖”追逐鬼类到附近的河边。佛教的故事与民间信仰的驱傩赶鬼紧紧地结合起来,展示出民间信仰的包容性。 《后汉书》的记载与张衡的描写稍有不同。灵童们(侲子)手上拿的不是桃弓棘矢而是鼗鼓,古人认为鼓能通神。四名执掌方相氏戴着铜面具,执戈扬盾,与妆扮的十二兽作追逐的舞蹈。这一场面,有歌,有舞,有兽形的妆扮,充满神秘氛围和艺术气息。 两段记载所写的宫廷大傩,目的是“敺(驱)疠”、“逐疫”。疠,厉鬼。疫,使人生病的疫鬼,也是厉鬼。古人把非正常死亡叫做“殇”,如凶杀、溺水、自缢、雷击、兽噬、产死,甚至战死的人。认为他们的魂魄不被祖先所收留,不能回到祖先的地方,而四处漂泊,成为厉鬼,危害活着的人,致人生病甚至死亡。那时医药条件极差,虽然传说神农氏尝百草,探索治病的办法,但仍然贯穿着神秘的墨区术。所以古文字的医字写作“毉”,医生也就是巫师。对于瘟疫,最能被普遍接受的办法还是按照辈辈相传的驱赶野兽方法,拿着棍棒,擂起皮鼓,发出“傩傩”的吆喝声,使鬼魅惊吓而逃。这就是傩的起源,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在河南安阳商代的遗址发掘出的古人占卜刻有文字的甲骨上,有一个象形字□,这个字的□代表居室,室内有一只手(□)拿着镶有石块的棍棒,正在打左下角的□。□,虫蛇之像,现写作“九”。“九”,古代也读“鬼”音。这个字所表达的意思是:人在室内,拿着椎打鬼。学者考证,这应该是最早的打鬼仪式,也就是失落的“傩”字,按汉字的演化规律,今天大致应写作“□”。 前引《东京赋》的注家李善在注释这篇赋时,转录《汉旧仪》一书的记载,说古人对瘟疫的认识:“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罔两鬼,一居人宫室区隅,善惊人,为小鬼。于是以岁十二月使方相氏蒙虎皮,黄金四目,玄衣丹裳,执戈扬盾,帅百隶及童子而时傩,以索室中而敺(驱)疫鬼也。”疟鬼,自然是致疟疾的鬼,现代医学已经得知,疟疾的病源是一种疟原虫,由蚊虫传播。这种病今天已被人类所认识并预防,但六十年前。它还肆虐于全球。小儿鬼大约是传播脑膜炎一类的小儿易得疾病,发病时抽搐像受惊吓,中国古代医学称为小儿惊风。至今在边远的农村,还有一些母亲忌讳小儿受惊,若儿童生病则认为受到惊吓,被鬼类将魂摄走,要携带儿童的衣物“叫魂”。我们从半坡遗址可以见到安置儿童尸体的陶罐留有一孔,考古学者考述说,孔是为灵魂出入所设。可见,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了灵魂观念。此外,原始社会的墓葬里,发现骸骨边撒有褐红色硫铁矿石粉末,也反映了把死后埋葬当作死者的归宿,使其游荡的灵魂能找到归宿的所在。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中走过来的古人,对于光怪陆离的自然界充满神奇感,以为万物都与人一样,具有灵魂。并且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控制着。古人生活虽然极其艰苦,但为了求生存,求繁衍,力图解释大自然的各种现象,以求与大自然共存,便幻想借助于这种超自然力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巫术和巫信仰。认为万物都有灵魂的古人,为了求得平安,驱鬼便成了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掌握巫术的女巫和男巫(古称觋)也就格外受到尊敬。 乡人傩和宫廷大傩驱赶四方的疫鬼,自然是一种与万物有灵信仰密切相关的宗教性的仪式,是一种早期人类力图控制自然的巫术手段。先秦时代,中国还没有道教和佛教,只有一种由巫祝掌握的、举国上下所信奉的、并无系统也无教团组织的巫信仰,这种信仰因地域和民族而不同。傩本是一种巫术活动。今天看来是一种迷信,一种对科学的反动。但是,长期在傩事活动中积淀的民俗、音乐、诗歌、文字、绘画、雕塑、剪纸、书法、舞蹈、音乐、神话、宗教、文学、药物、民族传说,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想等等,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在各地的傩事活动中,仍然保持着活态的民俗文化和深厚的历史积淀。P26-28 序言 翻阅《中国傩文化》这部书稿,勾起我对两位老相知的回忆。 作为我国当代傩文化学科的开拓者,兆乾兄从上世纪50年代初,便开始了对安徽贵池傩戏的考察。1953年,我年方22岁,对傩一无所知,更不知这个傩字读什么音时,他在上海《文艺月报》上发表了《谈傩戏》,这可能是建国以来公开发表有关傩戏的第一篇文章。在那个特定的时期里,研究具有民间宗教祭祀礼仪特征的傩戏及其演出形式,被认为有悖于唯物主义意识形态,自然属于学术禁区。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敢于捅马蜂窝,这也是需要一点勇气的。 他是黄梅戏的著名专家,但他对傩戏考察与研究的执着劲儿,可以说是无与伦比。安徽贵池傩戏应属民俗祭祀礼仪活动中的假面仪式戏剧。它的活动是在春节期间,过去沿长江南岸丘陵地带的贵池山村,几乎村村都有傩戏,都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演出。而且各有不同特点。这决定了每年春节期间只能考察一、二个村的傩戏演出。为了研究贵池方圆数百平方公里傩戏及其演出形态的全貌,掌握第一手的鲜活资料,他一连23个春节,放弃同家人团聚,顶着刺骨寒风,深入到偏僻山村,同农民一起观摩傩戏和民俗祭祀仪式活动。时间长了,各村的会首、傩戏艺人都把他当成了知心朋友;而他也自然地成了他们家中倍受尊敬的座上客。 大概是1989年的春节期间吧,在大雪纷飞的寒冷日了里,我们陪同德国、日本学者一起到贵池刘街等村考察傩戏和节日民俗祭祀活动。傩戏傩舞的演出及其相应的仪式,几乎通宵达旦,我们坐在祠堂天井下观摩演出,阴冷的北风,夹着米粒小雪,迎面吹打过来。午夜过后即使在村里举办的会餐。“吃邀台”上喝几杯白干,也难以抵御长夜严寒,使冰冷的身体回暖。由此町以想象,对于身忠心肌梗塞的兆乾兄,他十二年如一日连续坚持田野考察,需要多么大的坚韧与毅力啊! 老天不负苦心人,深厚的社科文化修养与长期艰苦的田野考察,两者的完善结合,闪烁出富于创见的理论火花。譬如,他对傩戏《孟姜女》的研究,不仪将各种文本与敦煌俗曲和变文加以比较,还从民俗和信仰的角度考察,认为它是原始道教和巫师祭殇的仪式戏剧。发现贵池傩保持着唐代《踏摇娘》的风格和唐人的礼俗,从而提出有关孟姜女的戏剧唐代,已形成,并与佛教《目连救母》的故事,形成最早的两火祭殇的仪式戏剧。再如,他对贵池舞伞的研究,认为它是从汉代祭祀土地的拂舞发展而米,拂舞歌诗就是傩戏《孟姜女》和《刘文龙》的词格。他还第一个发现贵池傩戏与明成化本说唱词话的密切关系,从而将齐言体戏剧的形成大大提前于花部戏曲。他对贵池傩舞也颇有新的发现,如他认为礼树前的《舞回回》,是《诗经》里所写的“以社以方”,是古代的方祭。而太和章村的《舞回回》则是唐代西凉伎《醉胡腾》在民间的潴留。还有一种戴胡人面具舞狮也足源于唐代的西凉伎等等。有关纳入这些精辟见解的论文,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曾被傩学界公认为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到现在我还常常阅读这些论文,藉以丰富自己的学识。 1992年他参加了由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同台湾清华大学著名学者王秋桂教授合作的“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工程,在台湾出版了由他收集、校勘的《安徽贵池傩戏剧本选》。他与德国哥廷根大学著名学者布朗德尔教授合作的《TANZE DER GEISTERMASKEN IM ERDGOTTKULT IN ANHUI(CHINA)》三卷本(德文版)在德国出版,对中、德文化交流出了贡献。 上个世纪末,兆乾兄已年近古稀,心脏病较严重,他辞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会长职务,只默认了顾问这一荣誉闲职。但他不甘寂寞静心养病,自费去晋、陕、苏、黔、桂、川、滇、赣、冀等地区考察傩文化。他这种春蚕精神是源于对祖国民间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以及对傩戏、傩舞濒临危亡的担忧。 光群老弟有三重身份:亦官、亦文、亦兼摄影家。他是山东人,却爱上了黄梅戏音乐。这使他与兆乾兄有了共同的爱好。担任了安徽池州地区文化局长职务之后,受兆乾兄的影响又迷上了傩戏,他决心追随兆乾兄考察傩戏,并用照相机将傩事活动记录下来,把珍贵的资料保存下来,以免消亡,为保护祖国民间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做了些有益的事。 记得1990年,我们联合山西师人戏曲文物研究所,在临汾举办了中国傩戏国际学术研讨会。光群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会议,提交了论文。在考察曲沃任庄演出“扇鼓傩戏,,现场时,拍摄了不少珍贵的照片。更难得的是,他从安徽贵池带来一个贵池农民傩戏演出队,跨越长江、黄河,走了三个省,在临汾会场给大会演出了一场具有原始活态文化特征的贵池傩舞、傩戏。爆竹声不绝于耳,那种受欢迎的热烈场面,至今历历在目。正足由于他的努力,把安徽贵池傩戏推向黄上高原,后来还走出国门,让新加坡。韩国、匈牙利、奥地利等国的学者和观众,也品味到贵池傩舞、傩戏这一美餐。 光群与兆乾兄的合作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位摄影家,一位傩文化专家,在贵池偏僻的山村留下几多足迹。“踏遍青山人未老”,1998年出版的《贵池傩文化艺术》大型画册,就是二人合作的结晶。时隔六年,又推出了既有学术性又有观赏性、知识性的《中国傩文化》。 受兆乾兄的影响,光群的目光照样扫向了全国。他或者与兆乾兄结伴同行,或者“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作为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的理事,他积极参加晋、湘、黔,桂、滇、川、冀、北京、青海等10余个省、区的傩戏傩文化学术研讨会。2000年退休后,又背着相机踏上去青、川,黔、藏之路。去年甚至不顾冠心病、心绞痛随时突发的危险,到了西藏的拉萨、山南、琼结、日喀则等地。体力透支,高山反应过甚,呼吸严重困难,被送进当地医院紧急输氧。就这样,他心里想的还是如何去补拍扎什伦布寺的“羌姆”,以免终生遗感。然而,在我看来,16年来,在18个省、区的50多个地区,拍摄了10多个民族的傩事活动,包括节日民俗、社火祭祀、傩仪、傩舞、傩戏、面具和寺院的“羌姆”、“跳欠”等数干张照片,多角度、多侧面地记录了民族民间活态文化遗产,用照片保存了行将被历史遗忘的古老文明,这贡献足以引为自豪的,何况其中珍贵的照片和一些从未披露的照片已被纳入本书之中,即将摆在国内外广大读者面前。 《中国傩文化》上篇是兆乾、光群在新世纪合作的结晶,下篇是光群独自编著的,除了学者的文化学眼光,他俩还兼以旅行家的审美视角,引领中外读者,走遍中国的山山水水,仿若身临其境,观赏、体验这十多个民族带有神秘感的原始活态文化,感受它们的历史文化意蕴、珍藏价值和审美价值。 然而,令人尴尬并且难以置信的事居然出现了。一些出版社编辑部在审读了这部书稿之后,都认为它很有出版价值,又都以亏本为由而婉拒,这实在令人伤心。我为这事很着急,却是一筹莫展,无能为力。不过我是相信天无绝人之路的,或许是兆乾兄、光群老弟20多年的辛勤劳动,感动了傩神;这傩神居然在冥冥之中,感应了数千里之外,南海之滨的著名学者隗芾。这位原广东汕头大学教授慧眼识珠,热骨侠肠,立即把书稿推荐给汕头大学出版社的领导,而领导又立即做出决定,同意出版这部书稿。出版社明知赔钱,却认为赔得值。在当前全国掀起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热潮中,他们让海内外读者坐在家里,就能浏览、欣赏到中国18个省、区原始活态文化的生动掠影。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情便激荡起来,即便在写这篇序时,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 2005年9月仲秋节于 梅影斋 后记 对摄影和傩文化这两门学问,我都是打的“擦边球”。我早年从事器乐演奏,后来搞起文化行政管理,1988年被调到傩戏之乡的池州地区主持文化工作。出于工作的需要和对戏剧艺术及古老文化的偏爱,在这十多年期间我接待和结识了不少到池州考察傩戏的中外学者。为了记录下这些行将消亡的古老文明,我拿起了照相机。后来,我又陆续参加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举办的多次学术活动,历时16年,跑了10多个省市几十个地区,拍摄了10多个民族的巫风、傩俗、傩戏、面具等这监人类非物顾文化遗产。到湘、滇、黔、桂少数民族的边远地区拍照是十分艰辛的。2000年退体后,我又去了青、川、黔、藏,2003年9月我去西藏想拍藏戏和“羌姆”,行前尽管我做了精神上和身体的准备,但高原缺氧,身体在短时内难以适应,又背上10多斤的照相器材,拍片时己很吃力,在拉萨还可以,到日喀则去扎什伦布寺拍“羌姆”时高山反应严重,呼吸急促、身体不支,被送进医院吸氧。高山反应固然很难过,但离扎什伦布寺只有几步之遥而不能去拍照就更加难过。这种遗憾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退休后,我不惴冒昧将多年拍摄为数不少的图片整理编纂成册,冀图将这些古老的传统文化保留下来。傩和傩戏毕竟架构于小农经济基础和封建社会,虽然它以民俗的形式尚活动于偏远山村,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的影响,它正在逐渐的消亡。这是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联系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根柢。它的深邃文化内蕴,不论从艺术学、宗教学、民俗学、神话学和文化人类学的任何角度,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然而出版画册就很困难了,几家出版礼看了书稿,都认为很有价值,想出版,因担心短时间不能盈利而退稿。拍照片难、山书难、出傩文化画册更是难上难。 在编辑出版图集的过程中,曾得到有关专家、学者提供部分照片和文稿,使画册增辉:四川平武的“跳曹盖”为于一摄影撰文;江西南通僮了戏山土兆乾摄影撰文;江两南丰部分傩舞由曾志巩摄影撰文;安顺地戏庹修明撰文;内蒙古的“好德歌沁”为韩殿琮摄影撰文;西藏自治区的部分面具和“羌姆”由张鹰摄影撰文;广东傩文化山隗芾撰文、庞德宣等摄影;东北巫傩祭祀山任光伟撰文摄影;广两柳州师公舞由庞绍元撰文,部分向具图片在1992年广西傩戏研讨会上购买,摄影者不详,恕不能署名。除文字外,图片均当页署名。 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先生审阅书稿后讲:“内容非常丰富,很精彩”,提出了宝贵意见,为本书写了序;周华斌先生在百忙中给写了序,对如何编辑、出版给予了热情的指导和帮助;姜尚礼、李春熹先生对书稿的编辑修改给予诚挚的帮助;还得到张先斌、何宗文先牛的支持;2001年汕头大学出版社决定出版《中国傩文化》画册,并要求我把文字量加大,文中加图,图文并茂,印成大32开本,适用于广大的读者,并先出版这一本,再出版大画册。要重新撰写中国傩文化,我恐难胜任,请土兆乾先生撰写,他撰文,我选图片,经过4个月的奋战,文字5万余,照片284幅,书名为《中国傩文化掠影》送达出版社。2005年夏,出版社提出:两本书合二为一,分为上篇和下篇,更名为《中国傩文化》。2005年12月29日王兆乾先生去广州校对修改书稿时,由于劳累,诱发了心肌梗塞,2006年元月20日晨急送医院治疗,抢救无效而去世!王先生的突然仙逝,是傩学、戏剧艺术界不可弥补的损失。非常遗憾!他没有看到书的面世,今天,书出版了,王先生在九泉之下的英灵会欣慰的。 本书的出版,几经周折,最后是由本书顾问:原汕头人学教授、著名学者隗芾先生,审阅书稿后,推荐给汕头大学出版社;胡开祥社长决定给予出版,胡先生和负责出版本书的钱丹等同志做了大量而又细致的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隗芾先牛则在目力半盲的情况下,手持放大镜,先后做了两遍认真的校改,呕心沥血之学术精神令人感动。 吕光群2006年9月5日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