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叙述陈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人体中十二经脉、络脉循行特征,丹田内气产生的人体部位和方法,气、劲、形的特性及经络气血的运行和效果。每一动作的经脉运行均有示意图,使练拳爱好者在用意练气、以气运劲、以劲催形、气血运行等方面有新的了解,对提高练拳的效果有较大的帮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陈氏太极拳拳理与经脉运行 |
分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
作者 | 吴自立 |
出版社 |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在叙述陈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人体中十二经脉、络脉循行特征,丹田内气产生的人体部位和方法,气、劲、形的特性及经络气血的运行和效果。每一动作的经脉运行均有示意图,使练拳爱好者在用意练气、以气运劲、以劲催形、气血运行等方面有新的了解,对提高练拳的效果有较大的帮助。 内容推荐 陈式太极拳是依阴阳、动静、虚实、经络、气血的理论,导引、吐纳的方法,顺应人体自然生理的机制,使人们身心得到健康锻炼的体育运动。陈式太极拳中老架一路,是以柔为主,以棚、捋、挤、按四正手运用为主,以采、捌、肘、靠四偶手运用为辅,以螺旋缠丝,粘沾连随为特征的基础拳。我国民族武林宝库中的这一瑰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太极拳是最好的健身运动 一、练太极拳人人皆宜 二、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1.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2.增强心血管功能 3.强壮肌肉骨骼功能 三、太极拳的养生效果 1.太极拳可以调整心理压力 2.太极拳是最佳的养生运动 第二节 陈式太极拳练习的阶段和标志 一、基本套路阶段的要点 二、丹田呼吸阶段的要点 三、懂劲阶段的要点 四、内外一致的身形阶段的要点 第二章 经络系统概述 第一节 人体的经络系统 一、十二经脉分布情况 1.躯干部经脉分布 2.四肢部经脉分布 3.头面部经脉分布 4.十二经脉交接规律 二、奇经八脉分布情况 三、十二经别分布情况 四、十二经筋分布情况 五、十二皮部分布情况 六、络脉分布情况 1.十五大络分布情况 2.小络、孙络、浮络分布情况 第二节 经络的功能 一、沟通表里,贯穿上下 二、运行气血,调理阴阳 1. 经气的组成 2.气血的生成 3.元气的运行 4.宗气的运行 5.营卫气的运行 三、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第三节 经络各脉分述 一、十二经脉 1.手太阴肺经 2.手少阴心经 3.手厥阴心包经 4.手阳明大肠经 5.手太阳小肠经 6.手少阳三焦经 7.足阳明胃经 8.足太阳膀胱经 9.足少阳胆经 10.足太阴脾经 11.足少阴肾经 12.足厥阴肝经 二、奇经八脉 1.督脉 2.任脉 3.冲脉 4.带脉 5.阴跷脉、阳跷脉 6.阴维脉、阳维脉 第三章 气 第一节 丹田内气产生的人体部位 一、丹田 二、内气产生的人体部位 1.内气低压区 2.内气高压区 第二节 丹田内气产生的具体方法 一、气和内气的特征 1.气的特征 2.内气的特征 二、自然呼吸与逆式呼吸的特征 1.自然呼吸的特征 2.逆式呼吸的特征 3.逆式呼吸的基础训练 三、气沉丹田 四、丹田内气产生的方法 1.站桩姿态练习丹田内气 2.套路动作中练习丹田内气 第三节 丹田内气运用操作要领及功效 一、如何放长身体及四肢 二、虚实与刚柔 1.虚实 2.刚柔 三、意念与静 1.意念 2.静 四、丹田內气促进经络气血活动 第四节 丹田内气运行量大小的控制和效果自我测试 一、内气量大小应注意的问题 二、內气量大小的控制 1.内气加大的方法 2.内气大小的控制和运行 三、效果自测 第五节 内气纠正 第四章 劲 第一节 太极拳套路中的劲 一、劲的含义 二、劲的名称及含义 三、“劲”与“力”的区别原理 第二节 劲在套路中的表现 一、行拳练架,重在落点 二、螺旋缠丝劲 三、刚柔相济获劲过程(阶段) 1.求柔催僵阶段 2.以柔为主阶段 3.成刚阶段 4.以柔克刚阶段 四、内劲在手法、步法、身法的转换 1.手法上转换 2.步法上转换 第五章 形 第一节 太极拳运动中人的形体 一、人体运动特征 1.人体空间. 2.人体空间运动原理 二、人体空间运动分析 1.人体空间似圆柱形 2.人体空间中阴阳平衡 第二节 校正身法、注重外形 一、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1.头 2.眼 3.耳 4.口、鼻 5.手 6.掌 7.拳 8.钩手 9.腰、腹 10.脊、背 11.裆、臀 12.足 13.骨节 二、练习套路、校正身法 1.练习套路 2.疏通经络,气劲形结合 三、身躯与四肢的协调 四、开与合 1.开与合是形体内外统 2.开中有合,合中有开 3.开中有开,合中有合 4.开则俱开,合则俱合 5.大圈小圈,开合呈圆 五、整体与形 1.整体中内气呼吸 2.整体与外形 3.完整一体 第三节 套路中形体的表现 一、形体的虚实 二、形体的节节贯穿 1.腰脊伸展 2.四肢关节松展 三、形体中意气引导 四、形体变换快与慢 1.慢 2.慢快转换因素 3.慢快相间 4.打拳时要“匀” 五、形体须松、圆 1.大脑中枢要静 2.大脑中枢要松 3.身体、四肢的伸长 4.脚部的放长 5.松腰 6.“松”的健身作用 7.要“圆” 8.动作中如何才算放松 第六章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经脉运行图示 第一节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各式名称 第二节 经脉运行图示的说明 一、表示的方式 二、套路动作中经脉运行要点 三、套路中经脉分布的“对称性 四、套路中经脉运行的速度 五、经脉的隐蔽性 六、套路中经脉运行的感悟 1.互为表里的认识 2.阴阳转换的认识 3.经络气血运行的感悟 七、人的骨骼图示、手足阴阳经转换图 第三节 经脉运行在套路中的运用 第一式:太极起势 第二式:金刚捣碓 第三式:懒扎衣 第四式:六封四闭 第五式:单鞭 第六式:金刚捣碓 第七式:白鹅亮翅 第八式:斜形 第九式:搂膝 第十式:拗步 第十一式:斜式 第十二式:搂膝 第十三式:拗步 第十四式:掩手肱拳 第十五式:金刚捣碓 第十六式:撇身捶 第十七式:青龙出水 第十八式:双推手 第十九式:肘底看拳 第二十式:倒卷肱 第二十一式:白鹅亮翅 第二十二式:斜形 第二十三式:闪通背 第二十四式:掩手肱拳 第二十五式:六封四闭 第二十六式:单鞭 第二十七式:云手 第二十八式:高探马 第二十九式:右擦脚 第三十式:左擦脚 第三十一式:左蹬一腿 第三十二式:前趙拗步 第三十三式:击地捶 第三十四式:踢二起 第三十五式:护心拳 第三十六式:旋风脚 第三十七式:右蹬一腿 第三十八式:掩手肱拳 第三十九式:小擒打 第四十式:抱头推山 第四十一式:六封四闭 第四十二式:单鞭 第四十三式:前招 第四十四式:后招 第四十五式:野马分鬃 第四十六式:六封四闭 第四十七式:单鞭 第四十八式:玉女穿梭 第四十九式:懒扎衣 第五十式:六封四闭 第五十一式:单鞭 第五十二式:云手 第五十三式:摆脚跌岔 第五十四式:金鸡独立 第五十五式:倒卷肱 第五十六式:白鹅亮翅 第五十七式:斜形 第五十八式:闪通背 第五十九式:掩手肱拳 第六十式:六封四闭 第六十一式:单鞭 第六十二式:云手 第六十三式:高探马 第六十四式:十字脚 第六十五式:指裆捶 第六十六式:猿猴探果 第六十七式:单鞭 第六十八式:雀地龙 第六十九式:上步七星 第七十式:下步跨肱 第七十一式:转身双摆莲 第七十二式:当头炮 第七十三式:金刚捣碓 第七十四式:收势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