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建宁府碧水丹山/故园沧桑人文八闽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曾意丹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故园沧桑人文八闽》丛书整体地审视八闽文化,生动记述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八闽古村镇的风貌、古建筑、民俗风情、特产、名人名胜、文物古迹,也着力探讨了海峡两岸特殊的因缘关系,记录古村镇曾经发生的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不光描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更侧重借助村镇这一载体,探索闽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的不同特色。本书是丛书之一,通过闽北文化探寻那里的历史人文。

内容推荐

古村镇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在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趋加快的今天,自然淳朴、优美宁静、柔情浓浓的古村镇成了人们十分向往的地方。本书通过介绍八闽大地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古村镇,侧重探讨闽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不同特色及丰富的内涵。

目录

前言

引言

一、房道涤村万木林

二、南乡桥上题诗人

三、坂头花桥话端午

四、图书之府书坊乡

五、邹鲁渊源五夫里

六、金鹅峰下白水村

七、茶香还自下梅来

八、汉时王城唐时村

九、阋尽沧桑渔梁驿

十、观前古镇水悠悠

试读章节

建瓯小桥镇有座建于宋代的南乡桥。这是一座风雨廊桥,桥柱上原有一位宋代才子题写的七言诗:“玉龙倒影挂寒潭,人在云霄天地问。借问谁人题柱去,茂陵词客到长安。”

这首诗所说的茂陵词客指的是司马相如。《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病危,家居茂陵。”才华横溢的司马相如,命运坎坷。他是四川成都人,一次在路过家乡的升迁桥时。势豪之家的一辆四匹马拉的高车横冲直撞而来,众人都得为其让道。司马相如见了,愤而在桥柱上题字:“不乘驷马高车,不过此桥。”相如后来以所撰《子虚赋》为汉武帝所赏识,显然南乡桥的题诗人正是以茂陵词客自况,颇有雄心壮志。

这题诗人名叫袁枢,就是本地南乡人。现在人们来到南乡(今小桥镇),却找不到南乡桥了,前些年已被拆毁,这一富涵历史文化的古桥名胜不复再生。至憾!

南乡桥东端桥头旧址旁还遗留有古码头遗址。西端桥头旧址旁,还有一座“宋贤范文正公之祠”。门墙的四根立柱上,有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摘句组成的两副楹联一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小桥乡在南乡桥的西岸还保留有不少古民居建筑、古间巷之门。在范仲淹祠附近就有一座砖砌的圆拱形的古间巷之门,门额上用方砖刻有“俗敦淳古”。显然小桥乡的先人们始终追求上古唐虞时代淳朴的民风,急公好义的习尚。建瓯老乡也告诉我们,小桥乡的黎民百姓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这里的古民居建筑多为两侧有跌落式风火墙,并有砖雕门楼的砖瓦房或夯土瓦房。砖雕门楼的图纹,多为花草纹,少见人物图像。走街串巷,确实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色彩。

袁枢是个对中国文化做出大贡献的人,主要贡献在史学方面。袁枢(1131~1205年)字机仲,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袁枢参加礼部考试,获词赋第一,中进士,任温州判官,后历官至工部侍郎兼大理寺少卿、江陵知府等。他在任国史编修官时,权臣章悖的家人以同里乡谊,婉转请求文饰章悖传记。他慨然拒绝说:“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时人叹为“无愧古良史”。他在任大理寺少卿时,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接受贿赂,包庇罪犯。因御史是监察百官的,朝中历来无人敢弹劾御史。然而正直的袁枢敢为天下先,他大胆揭发冷世光的罪行,终使冷落职。朝臣弹劾御史,实自袁枢开始。

袁枢喜欢读史,尤喜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袁枢以前的年代,中国的史书主要是两种体裁:一是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主叙述历史,为司马迁所创。纪传体的缺点是无法照顾时间顺序和事件的相互联系。一是编年体,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但记事前后割裂,首尾无法连贯。袁枢是个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他独出新意,开创了纪事本末体裁。“一事之本末,原始而要终”。这样就大大方便了研究者和读者。

P21-23

序言

台风肆虐,暴雨滂沱。在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的危急时刻,东南沿海各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起抗击台风。广大军民的忠诚和热血谱写了又一篇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拼搏的正气歌,这是英雄之歌,民族之歌!此时,福州市文化局曾意丹同志托人送来他的《故园沧桑一人文八闽》丛书的部分书稿和一封信,嘱我作序。作者的《人文八闽》,大都是福建古村镇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又多涉及文物保护问题,尤其是向我们揭示了千百年来历经狂风暴雨肆虐的古村镇之所以能巍然屹立、生生不已,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撑。这种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使我对福建“八闽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并感到由衷的敬佩!

福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八闽”地区蕴藏着“太多的秘密”,是建筑学、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研究的宝藏。到过福建考察的人无不对福建“八闽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到神奇,称之为“人类社会的活化石博物馆”。例如:晋江安平桥(五里桥),泉州洛阳桥(万安桥)均为我国宋朝著名的梁式石桥,其建筑设计之精巧,规模之宏大,结构之严整,为桥梁史上的杰作。又如,以土楼为代表的民居——用夯土建造的规模宏大的族群性住宅楼,可称得上是世界民居建筑之奇观。如果你身临其境,犹如置身古罗马剧场一般,那种雄伟、壮观、恢宏的气魄所产生的“神奇”和所给予人们的震撼是难以形容的。真正是“世界建筑之瑰宝”!我曾以为中国缺少欧式石头建筑,是因为我们缺乏采石和砌石技术,当看到南靖县田螺坑等土楼(围楼)一用夯土墙承重建造的三层甚或六层楼的建筑时,我深为惊奇,中国土木建筑竞能达到如石筑技术的高峰,我真为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和精湛的建筑技艺而自豪!此外,闽南的红砖、红瓦,闽东的木构、木雕、彩绘,泉州“出砖入石”等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形成了或凝重、或粗犷、或轻巧的强烈反差,真可谓千姿百态,各领风骚。这种建筑风格的不同,盖源于福建地域之间地理条件不同,取材各异,而它们都做到了与周围环境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自2003年起陆续公布了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中就有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邵武市和平镇、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这些村、镇的建筑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传统建筑风貌、地方特色和地方民族风情,具有相当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对福建“八闽”古村镇的保护已经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无形文化遗产名录中,福建梨园戏、福州闽剧、莆田莆仙戏、泉州高甲戏、泰宁梅林戏、漳州歌仔戏以及泉州南音等均列其中。戏剧品种的多样性、群众性,是“八闽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中国戏剧史上难得的“活化石”。此外如惠安石雕、永定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福州脱胎漆器髹饰和厦门漆线雕技艺,都是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遗产。上述这些古老剧种和当地保存的地方方言,在很大程度上仍保留着古音、古音韵,对研究古汉语的演变提供了难得的宝贵实证,而那些石雕、漆雕作品,也为工艺史的研究与传承提供了鲜活的典范。无论是古老剧种,还是古老技艺,都向人们展示着中华文明的价值和传承的魅力,这是中华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不断挖掘和研究。继承和发扬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应是我们当代以及后辈子孙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

福建“八闽”文化,渊源于中原文化,又区别于中原文化,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又深深植根于“八闽”大地。在历史长河中,它像巨榕一样,形成了独树一帜、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同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和巴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一样,各有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作者曾意丹先生在本书前言和各篇文字介绍中都做了深入的分析,我是有同感的。“八闽”文化的鲜明特色,可能同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区域位置相关。福建西部纵横交错的山地丘陵,造成地区之间的交通不便、语言阻隔、习俗有异,很自然形成了文化大同中的区域文化差异。东部面临太平洋,隔海与台湾省相望,有着绵长的、曲曲弯弯的海岸线。由于土地贫瘠,许多人出外谋生,便到台湾岛开发、繁衍生息,与台湾结下了深厚的“闽台姻亲之缘”。福建百姓在被迫谋生与惊涛骇浪的搏击中,用顽强的意志和鲜血生命开辟了海上交通,从而使福建比较早地成为我国海上贸易和对外交流的前沿阵地,在福建沿海地区也形成了浓郁的蓝色(海洋)文明的痕迹。因此,“八闽”文化,呈现了更多的地域性、多样性、丰富性,以自己独特的风韵和魅力展示着中华文明的价值,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里绽放出鲜艳夺目的奇葩。

最近,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部署。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改善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是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计,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大规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特别注意古村镇的保护,这是一个十分重要又极为迫切的课题。须知,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传承性,主要是在农村中、农民中。换句话说,古村镇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古村镇的农民是传承历史文化的主体,忽略这一点或是采取漠然视之的态度是错误的。因此,对“八闽”地区的民居建筑及其保留的文化一定要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要以对民族地域文化的“敬畏”之心和对传统建筑保护的责任感,慎重处理古村镇在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切不可任意变迁和大拆大建,否则就会重蹈历史文化名城“旧城改造”造成的惨痛覆辙。“千城一面”,“千篇一律”,同样会毁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特色。传统文化是一座城市、一处村镇的灵魂,失去了传统文化,也就失去了灵魂,这是千万要特别注意的。“八闽”地区古村镇保留下来的人文资源,是福建开发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大资本,也是留给后代子孙的宝贵遗产。在古村镇保护中,尤其要注意周围历史环境的保护,即原真性、完整性的保护,要始终关注传统民居体现出的那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了某种暂时利益,任意改建的破坏行为必须依法制止。

曾意丹先生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先后在洛阳、福州等地从事文物考证和博物馆工作,曾任福州市文物局局长。他才华横溢,学识广博。退休后,又继续深入八闽大地,开展对古村镇的调查,潜心研究多年。《人文八闽》丛书就是作者近年来对八闽文化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的体现。丛书不仅对各地民居建筑、风土人情作了深入阐释,而且对为国家、为民族、为福建地方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先贤名人和各地名物古迹也做了一番精心考证。现在把这些成果结集出版。确实做了一件功在国家、利在公众的大好事,这是值得赞扬的。丛书的出版一定会对当前加快海峡西岸建设、促进台海交流和进一步加强福建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这些粗浅之见,如有不当,敬请各位专家不吝指教。

是为序。

中国博物馆学会会长

原国家文物局局长 张文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