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父母就算尽到责任了吗?父母怎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怎样言传身教?怎样的父母才是合格的?
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反复实践,总结出了五元家教法,提出合格父母的12条准则,比如:父母要做孩子童年的捍卫者、与孩子一起成长、性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课、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这些准则对为人父母的朋友既有颇多启迪,更具实用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父母的上岗执照(附光盘合格父母的12条准则)/东方燕园教育书系 |
分类 | |
作者 | 孙云晓 |
出版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让孩子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父母就算尽到责任了吗?父母怎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怎样言传身教?怎样的父母才是合格的? 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反复实践,总结出了五元家教法,提出合格父母的12条准则,比如:父母要做孩子童年的捍卫者、与孩子一起成长、性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课、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这些准则对为人父母的朋友既有颇多启迪,更具实用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将理性思考和精彩故事、案例相结合,让父母通过了解孩子、了解自己,知道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做合格或是优秀的父母;让孩子通过了解父母、了解自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怎样在父母健康的教育下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成就自己。 目录 序 合格父母的12条准则 第一章 现代的教育观念 准则1父母要做童年的捍卫者 准则2与孩子一起成长 准则3性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课 第二章 科学的教育方法 准则4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准则5成长是双轨道 准则6让孩子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第三章 健康的心理 准则7心理健康的12字秘诀 准则8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人 准则9敢于对孩子说“不” 第四章 良好的生活方式 准则10良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 第五章 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准则11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 准则12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试读章节 父母要做孩子童年的捍卫者。童年还需要捍卫吗?这话说得是不是很严重啊!其实一点都不严重,童年是美好的,但童年也是脆弱的,童年有很多很多我们没法理解的表现。 “我是个差等生,我死了可以给你们省10万块钱。” 讲到这个话题,我就想起宁夏的一个女孩子。 2005年夏天,宁夏银川一所小学在举行毕业典礼的那一天,一个13岁的小姑娘叫秀秀,她没有去,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成绩不好,所以她选择在这一天自杀。她留了封遗书给她的父母,她说:“我是个差等生,我死了可以给你们省10万块钱。”父母看到孩子的遗书,面对孩子的遗体,悲痛欲绝。 听父母说,他们从来没对孩子说过:你考试不好,上不了重点学校,我们得给你花10万块钱。尽管他们从来没说过,但是孩子听到父母跟别人议论过,如果她考试成绩不好要择校的话,中学六年大约要花10万块钱。这个孩子觉着自己没考好,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孩子,对不起父母,所以她就选择了自杀。新华社发了这个报道,还介绍了她的遗书。 想让孩子上一所好的学校,这是很多父母共同的愿望。但是我们也知道,万一考不上重点学校,也不是末日来临。我的女儿就从来没上过什么重点中学,后来一样发展得很好。但是对一个孩子来说,她老听大人说:哎呀,上不了重点中学将来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将来就没有好工作。好像逻辑就是这样,既然那么糟糕,她就选择死亡。 当然,像秀秀这样的孩子,这样选择的孩子是少数,但是现在的孩子普遍感到压力大。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836%的中学生的父母要求孩子考前15名,90%以上的小学生的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大家想想看,我们有的要求是孩子没有办法达到的。836%的父母要求孩子考前15名,数学最差的人也算得出来,只有15%的人能做到这个目标。所以大多数的孩子会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他感到自己不行。你说我们这是什么教育啊! 我提出一个概念,我说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孩子出现的一种问题,叫做童年恐慌。所谓童年恐慌是指儿童因为面临巨大的压力,他不能够理解,不能够承受,从而产生的一种较长时间的较强烈的焦虑心态。现在甚至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幼儿园都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 有一个朋友跟我说:“孙老师啊,我女儿上幼儿园,幼儿园都有四门功课啊,回家要写四门作业。”教育部规定小学一二年级都没有作业,可是幼儿园就有四门作业啊!天津一个小朋友老担心考试不好,紧张得掉头发,这就是典型的童年恐慌。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已变成制造童年恐慌的宣言。现在我们有一个口号叫做“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错误的,但是这句话今天可能已经变成摧残孩子童年的宣言了,是制造童年恐慌的宣言。有的城市,为了孩子小学毕业后上重点中学、名牌中学,都提什么条件啊?交钱那是当然的了,钱都不是问题了,而是要求孩子要有公共外语考试,一级85分以上,有的甚至要二级。不懂行情的人、不懂内幕的人不明白公共外语考试是什么:一级是初中毕业的英语水平,二级是高中毕业的英语水平,三级是大专毕业的水平,四级是本科毕业的水平。小学生为了上初中就开始要学习这个,我很多朋友的孩子无奈地都去学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你让孩子从小就去学他不能适应的、不能接受的东西,这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在全国的调查中发现,从1999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这是违反科学规律的。孩子如果小的时候没有充足的睡眠、没有玩耍的时间、没有自由发展自己兴趣的权利,那么这个孩子的童年就是不幸的,他一生的发展都会受到制约。所以,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一个观点:童年的价值不仅仅是为了长大,儿童的名字不仅仅是明天,他首先是今天,没有今天就没有明天。 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开端,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源头。我们父母怎么能不去做一个童年的捍卫者呢! 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就是八个字“发现儿童,解放儿童”。我们看待儿童的时候,首先要把孩子看成是一个人,就像有的专家提出来的:儿童是什么?儿童是人,是走向成熟的人,是终究要独立的人。 联合国有一个儿童权利公约,中国政府在十几年前就签署了。儿童有四个基本权利,即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我们对待儿童首先要尊重他们、爱护他们,要让童年变成一个真正快乐的童年。 童年有很多很多的表现,那么怎么去捍卫童年呢?我觉得首先童年应该有充足睡眠的权利,而且有玩的权利。幼儿园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小学生负担也要轻,不能很重,一定要有玩的时间。我觉得喜欢玩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如果孩子不喜欢玩了,那他一定是有毛病了。小孩一说到玩就很兴奋,这是有道理的。小孩的玩不是那么简单,他们玩什么呢?就是玩泥巴、养小动物、种花、种草,或者跟小朋友在一块儿玩,他的很多智慧,他的很多心理变化和成长都是在玩当中完成的,所以说他非常需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面对孩子童年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小孩不懂事。比方说,大家经常会感到小孩子有时候老犯错误,甚至有的小朋友经常胡说八道。小孩上幼儿园、上小学,最容易胡说八道,有的小孩,人越多越爱说话,什么都说,也没什么顾忌。所以有的孩子一张嘴,他父母就说:“闭嘴,你一张嘴我就知道你要说什么,不许胡说。” 有一次开全国少代会,一位领导带着孩子来了。他那儿子特爱说话,口才特别好,给我们讲故事,讲了一段又一段。我们一听,真好听,这小孩说话怎么这么巧啊!他说完了我们还想听。这个小孩挺爱说,说得还挺来劲,结果就说起他爸爸妈妈生活中的许多事。我的天哪,说得栩栩如生,他爸爸眼睛都直了,我看他都想要揍这个儿子了。他爸爸是个干部,也很有修养,他也不可能打他儿子。这下把他爸爸搞得非常狼狈,脸上红一阵青一阵。 对于我们大人,你们觉得面对孩子的胡说八道应该是个什么态度呢?假如你的孩子也有这样的表现,胡说八道,你怎么对待他呢?父母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对待孩子的胡说八道呢? 母亲甲: 我首先会想,他为什么愿意这么来表达。之后我会问他:你那个时候为什么特别想说这些话?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如果我觉得他那时候说的话我不太爱听,事后我会跟他讲:你这么讲不太好,原因是什么。我这么来引导他,下次他就知道这个话不要说了。我以前有这种经历。 母亲乙: 我的孩子做这种事比较少,但是我想可能这种孩子表现欲比较强,他可能更多的是想表现这种欲望。对于这件事,如果我要碰到,可能我事后会跟他说一下,可能会跟他有个规定。比如我会跟他说:有些东西不适合说,但当时也不能跟你解释,那么我会给你一个暗示,这个时候,希望你能配合父母。我可能会这样做。 这两位妈妈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我觉得她们的做法都是比较好的,她们都能够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想出一些提醒的办法来。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我们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维护童年的权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尊重儿童的未成熟状态。他不成熟,但他的表达是一种权利,这种状态你要尊重。但是有的时候父母不这么理解。 提倡童言无忌,防止集体失语。 在某地讲课的时候,我说要提倡童言无忌,防止集体失语。有一个妈妈听了以后心里问题很多,就在门口等着我。她是个老师,又是个妈妈,她说:“孙教授,怎么能让孩子童言无忌呢!”我说:“为什么不能啊?”她说:“道理我也讲不清楚,我就跟你说说我儿子的丑事吧。” 她儿子6岁,上小学一年级。上课的时候,老师讲一个词叫对称,什么是对称哪?这个老师特好心,怕小朋友不明白,就说:“同学们,你们想想看,人的身体哪里是对称的?”小朋友一想乐了,眼睛、眉毛、鼻孔、耳朵、手、脚、腿。 她儿子个子高坐后排,一定要发言,他举着手很快地站起来。老师想,说得也差不多了,你还要说什么呢?但是不让他发言,他不坐下,老师就让他说了。他站起来说:“老师,人的屁股是对称的。”同学一听哈哈大乐,他更来劲了,说:“男孩的两个小蛋蛋是对称的,我妈妈的……”老师急了,让他坐下,还狠狠地瞪他一眼,接下去还不知道他要说什么呢。 一下课,老师找他妈说:“你那儿子啊,思想太复杂了,你得好好教育教育他呀!”她一听,吓坏了,赶快找儿子谈话:“儿子,你上课怎么能提这问题呢!”(费孝通教授曾经对我说过:孩子经常听不懂大人的话。)所以他儿子说:“哼,他们都不知道,我才知道呢。” 这个妈妈说:“孙教授,我儿子6岁就这么乱七八糟的,长大了会不会变成流氓啊?”我说不会,6岁以下的孩子没有流氓。我们不要把儿童的特点当缺点,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维揣度孩子。 有的时候我到幼儿园去,幼儿园的阿姨说:“孙教授,您来了。您是教育专家,您快来研究研究,我们幼儿园的小流氓很多呀!”我说幼儿园没流氓,她说:“不啊,小男孩扒小女孩的裤子啊,你说他不流氓吗?”我说那也不是流氓,那是看电视看到一些不良的东西受的影响。当然这个行为是不文明的,但6岁以下的孩子做这种事情是一种模仿,就像游戏一样,当然这是不好的游戏。6岁以下的孩子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成年人意义上的流氓动机。我们千万不能冤枉孩子,你要做孩子的法官就要先当孩子的律师,要替孩子想想。 团中央曾派我到兰州讲课,支援西部,在甘肃省政府礼堂,好几千人,我讲课时讲了“人的屁股是对称的”这个故事。 讲完之后,有一个妈妈在门口等我,她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孩子的妈妈,她说:“孙老师,您课讲得好,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你知道吗,我儿子也是个牺牲品。”我惊讶地问:“你儿子怎么了?”她说她儿子课间的时候和另外一个男生吵架,你骂我一句我骂你一句。她儿子其实挺文明的,骂了一句就没词了,手在空中比划了半天没词。但她儿子突然想起个词来,他指着那个男孩子说:“你有子宫肌瘤啊。”那个男孩子一听,不知道什么东西,反正肯定不是好东西。但是这个时候,他的老师听见了,这一天老师的心情都不好。老师把他叫过来说:“你这个孩子性早熟,思想复杂啊,告诉你妈给你转学,我们班不能要你这样的学生。” 其实这个孩子有什么错啊!小学是什么时代啊?小学时代就是胡说八道的时代,小学时代就是一个乱用词的时代。孩子是理解力差、记忆力强,听过的、看见的他就能记住。这个孩子一定听过广告,听到什么子宫肌瘤,认为这个子宫肌瘤一定是坏蛋。他说“你有子宫肌瘤”,实际上就是说“你是坏蛋”,只是变了词而已,这是小学生的特点。 所以我们如果不能理解孩子,就会把孩子想得很糟糕。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未成熟状态呢?未成熟状态是一种发展的状态,他有发展的权利,而且他有发展的价值。小孩子说这些话确实让人难堪。下面你再听我讲讲小孩子的童言无忌是多么有意义。 教育部有位老领导叫柳斌,当过国家总督学,当过教育部副部长,我们请他来给我们讲课,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他到北京的光明小学去检查工作,后来又听课。问他听哪个年级的课,他说四年级,于是随便推开四年级的一扇门。里面正在上语文课,讲《麻雀》这篇课文,这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作品。内容是这样的: 一个猎人牵着一条猎狗走在森林里,突然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不小心掉了下来,猎狗一见,就要吃这个小麻雀。这条猎狗匍匐着身子往前靠近。 在这个危急关头,一只老麻雀呼地飞过来,发出凄厉的叫声,用身体挡着小麻雀跟猎狗周旋。这个猎狗多大啊,这个老麻雀多小啊,猎狗一发威可以把老麻雀先吃了,但是那个老麻雀那么叫着,把猎狗吓一跳,猎狗倒退好几步。这个时候,猎人一见,顿生敬意,这个麻雀为了保护它的孩子这么顽强,猎人很感动,动了恻隐之心,就把猎狗牵走了。 老师把课文读完了就问同学们:“你们想想看,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什么精神啊?”小朋友马上就开始想。因为好多人看过课文的教学参考书,知道答案,那答案写的是:“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伟大的母爱。”同学们就回答说是母爱。 这个时候,一个小男孩举手了,说:“老师,我不同意这个答案。”老师问为什么,他说:“你怎么知道这只老麻雀是母的呢?为什么不是公的呢?为什么一定是母爱,为什么不是父爱呢?这篇课文我从头看到尾,看了好几遍,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说明这是一只母麻雀,你怎么能断定是母爱呢?” 这个老师一想,绝了,我的天,教了这么多年书,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这问题哪!但他是有道理的,你不能证明它一定是母麻雀啊。老师就表扬了这个孩子:“同学们,刚才这位同学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发现了一个过去没有人发现的问题。看来我们要把这个答案改一改,叫‘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伟大的亲子之爱’,这就包括了父爱母爱。” 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到,就在孩子的童言无忌中,充满了他的成长、他的思考,这是有价值的。所以说捍卫童年不仅仅是让孩子睡好觉,有玩的权利,你还要捍卫他童年的表达的权利。 在这个方面有一个妈妈做得很棒。武汉有一个女孩叫江典帅,她从小就爱提问题,她一提问题,有很多,她妈妈都回答不上来。她妈妈就像前面的两个妈妈说的那样,很尊重孩子。回答不上来怎么办呢?就去买个大本子,女儿提了问题她答不上来,就记在本子上。 这个女儿一看,我提问题妈妈还记下来,那我就多提问题。结果她妈妈记了两大本子问题,而这个江典帅就变成了问题大使。她上学以后也特爱提问题,每堂课都提问题。学问,学问,就是要学会问,很多学问是问出来的。敢于质疑是现代学习的重要品质,也是童年非常重要的一种品质。 江典帅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发现数学教材有错误,还给教材的主编写信,最后主编看了以后觉得还真有点道理,表示下次要修改。 你想想看,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就会发展得好啊!上课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爱提问的孩子是这样上课的:他们和老师是同频共振,老是看着老师,小脑瓜不断地转。而那些怕提问的孩子就往后缩,把自己藏起来,老师千万别问我,我不知道。这两种状态是非常不同的。 我提出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未成熟状态,刚才那两个妈妈说得非常好,你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这样想。你给孩子解释解释,当孩子的话说得很没有礼貌的时候,你也不要去训斥他,你可以给他一个暗示,让他知道这个话不太好,不要说下去了。千万别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表达欲。 我发现,如果你让孩子不敢表达了,那孩子就容易出现成人化倾向,他们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叫“集体失语”。要特别注意,要警惕儿童出现“集体失语”。“集体失语”是什么?是孩子不相信自己的语言,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自己的大脑。小孩写东西成人化,大人喜欢听什么就说什么。 有个班里写作文,结果一个班的同学有30个孩子写捡钱包。哪有那么多钱包捡呢?这完全就是模式化的东西。其实最难得的就是儿童的个性表达,用儿童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儿童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维护儿童的权利,这样才会出现健康的儿童。 成人化是儿童的灾难。 捍卫童年,用一句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你要让你的孩子像个孩子,不要让他像个大人。包括现在小孩着装什么的,你都不能把他打扮成大人,举止也要是儿童化。 我曾经给《人民日报》写过一篇文章,就是说成人化是儿童的灾难。我们特别要小心翼翼地去维护童年,从他睡眠的权利、从他游戏的权利、从他幼稚的权利、从他未成熟的权利,等等,使我们的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这样的孩子才会心智健康地全面发展。虽然他可能没有背那么多的唐诗宋词,没有做那么多的习题,但是他可能热爱学习、喜欢观察、反应敏锐、动作灵巧、手指灵活,而这些恰恰为他整个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在经常有人跟我说:“孙老师,你说我的孩子怎么写字这么慢哪,什么原因啊?”我说:“孩子写字慢大概有几十个原因,我不能断定是哪个,但是我提醒你一个原因,有的时候孩子写字慢是小的时候玩得太少了,手指头不灵活。”孩子锻炼手指头的游戏太少,这个孩子的精细肌肉不发达,手的小肌肉不发达,他就笨。小的时候手锻炼得很少的孩子做事就容易笨手笨脚的,别人能写一页,他恐怕连半页都写不出来,所以孩子的玩是有它的价值的。如果有的孩子上小学就盼着退休,那就麻烦了。 概括一下,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就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我们捍卫童年,就要让孩子首先有充足的睡眠,小学生每天要睡10个小时,中学生睡9个小时。其次要让孩子自由地发展兴趣,要给他玩的权利,要培养他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在他的发展中,要尊重他的未成熟状态。比如童言无忌,当然同时要对他进行引导,使他明白哪样做好,哪样做不好。那么这样下来的话,我想我们的孩子就会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就为他一生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要去片面地理解“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我赞同教育家吕型伟先生的话,他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长跑,不是短跑,不是百米赛跑。”百米赛跑的话,那大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很有道理的,但教育是长跑,是一生的事情,因此一定要有长远的观点,要让他快乐地生活、健康地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有一个真正的金色童年。P4-16 序言 合格父母的12条准则 ——关于《父母的上岗执照》 文/孙云晓 读者朋友拿在手里的这本书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我一个字一个字讲出来的,讲的都是我的肺腑之言,因为我对讲演的理解就是和好朋友谈心。 2006年的夏天,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要出版我的家庭教育讲课光盘,作为东方燕园出品的《东方名家》系列之一。考虑到这些年应接不暇的各地邀请,我答应做两个系列讲座,一个12讲就是《父母的上岗执照》,另一个12讲是《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虽有24讲之多,但我不需要讲稿,因为这些内容早已烂熟于心。 许多听过我讲课的朋友说,听我的课很有趣味,也有不少启发。这可能与我讲了一些儿童生活的生动案例有关。我在研究儿童教育的同时,还写过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我觉得,案例中包含的信息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只有会讲故事才会讲道理。也就是说,我习惯于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讲道理,而故事背后的道理之深刻常常让我惊讶。 今日世界有上万种职业,几乎都需要持证上岗。譬如汽车司机,没有驾驶执照是不敢上路的,即使有驾照,一旦违章被警察扣了驾照,也只好乖乖呆着,有车也不敢开。于是,我就万分纳闷,父母几乎是人世间第一艰难而复杂的职业,为什么就不需要任何执照呢?怪不得许多孩子有问题,原因之一就是父母“无照经营”。 呼吁父母持证上岗,眼下似乎是个浪漫的想法,但我敢预言,这迟早将成为一项法律的规定。我在全国各地巡回讲演的过程中,上千万的父母听众,让我看到了太多太多伤心的泪水和绝望的眼神。于是,我开始久久地思考,可否将包罗万象的家教内容,简要地概括为一种方法。 30多年从事儿童教育和研究的经历,尤其是做了20多年父亲之后,我发现,仅靠某一种具体方法的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任何一种方法适合所有孩子的教育。再说,思想的不同决定了同一方法的效果不同,这表明任何方法都离不开观念的指导。因此,家庭教育的成功需要一套综合的方法,即将理念、方法、心理、生活方式和亲子关系融为一体,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经过多年积累并与诸多专家学者反复探讨,我终于总结出了五元家教法。毫无疑问,要提高孩子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素质,这种前素质教育是教子成功的关键。一般来说,父母的教育素质,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三大要素,具体可以归纳为五个元素,即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将这五大元素融会贯通即为五元家教法。 现代的教育观念是父母教育素质的核心,对家庭教育的目标、方向以及父母的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也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教育观念至少包含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教子观四个方面。儿童观,即父母对儿童的本身及其发展的认识,如孩子是人,是走向成熟的人,是终将独立的人等等;亲子观,即父母对子女与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如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等等;人才观,即父母对人才价值的理解,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是成功之路等等;教子观,即父母对自身、对子女发展的影响力和本身能力的认识,如把做人的教育视为家庭教育的核心等等。 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并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教育的效果。最重要的教育方法至少有4点:1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2教子成功从培养良好习惯做起;3父母身教重于言教;4让孩子在体验中和群体中长大,等等。 健康的心理是指父母心理健康才会给孩子以积极的影响。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在以身示范前提之下,要引导孩子力求做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控制自己,而这正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父母有自知之明,由自知而自信而自强,不因成功得意忘形,也不因失败惊慌失措,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稳定情绪,这将使孩子终生受益无穷。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人是环境的产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才是真正的素质。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方面,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 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必备条件。没有平等,培养不出现代儿童;没有和谐,建设不成民主家庭。因此,父母不仅应该尊重儿童的权利,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独特个性,真诚地学习孩子身上的优点,使教育过程充满理智之爱。 读了上面的文字,有些父母可能会担心,天啊,家庭教育这么复杂呀!是的,当代的家庭教育就是复杂而艰难的,因为时代复杂了,孩子复杂了,教育简单了能行吗?但是,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具有关键的环节。 本书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提炼出了合格父母的12条准则,即: 父母要做孩子童年的捍卫者 与孩子一起成长 性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课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成长是双轨道 让孩子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心理健康的12字秘诀 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人 敢于对孩子说“不” 良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 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这12条准则是父母上岗执照的基本要求,就像12把尺子摆在父母们面前,是任何一位父母都无法回避的挑战。我敢说,凡是基本做到这12条准则的父母,就是合格的父母;凡是这12条准则做到良好水平的父母,就是优秀的父母。 那么,这12条准则究竟是什么内容?父母怎样做才会成为合格的或是优秀的父母呢?这正是本书为您详细介绍的内容。可以说,这12条准则既是思想理念,也是原则方法,是当代家庭教育的精髓。 每次讲课的时候,总有许多热心的父母朋友希望看到我的更多作品,并向我索要联系方式。在这里,我顺便告知大家: 我的作品较集中地体现在我的个人网站,即2000年6月1日开通的孙云晓网站(wwwsunyunxiaoyouthcn)。该网站约有各类作品千余万字,并设有论坛,每月组织一次专题讨论。 2005年12月,我应邀在新浪网开了博客,网址是:blogsinacomcn/m/sunyunxiao,它已成为与网友互动密切的热点博客。 我的通信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5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邮编:100089我的网易邮箱:9999syx@163com教育咨询热线:010-68455875(每周六9∶00-16∶00为专家咨询时间,国家法定节日除外)准则1父母要做童年的捍卫者 童年的价值不仅仅是为了长大,儿童的名字不仅仅是明天,他首先是今天,没有今天就没有明天。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开端,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源头。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