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融文学性、知识性为一体的大众读本。作者运用大量翔实的史料,以通俗易懂的话本语言,多层次、多角度地再现了儒家思想文化的历史面貌,并力图借此纠正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人们对儒家思想的误读,使今天的读者能够在一幅展开的历史画卷中轻松地了解中国国学的主体——儒家思想文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国学五千年(传统文化读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黄玉石 |
出版社 | 群言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融文学性、知识性为一体的大众读本。作者运用大量翔实的史料,以通俗易懂的话本语言,多层次、多角度地再现了儒家思想文化的历史面貌,并力图借此纠正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人们对儒家思想的误读,使今天的读者能够在一幅展开的历史画卷中轻松地了解中国国学的主体——儒家思想文化。 内容推荐 这部《国学五千年》是一部融文学性、知识性为一体的大众读本。该书的作者运用大量翔实的史料,以通俗易懂的话本语言,多层次、多角度地再现了儒家思想文化的历史面貌,并力图借此纠正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人们对儒家思想的误读,使今天的读者能够在一幅展开的历史画卷中轻松地了解中国国学的主体——儒家思想文化。 本书为读者了解中华国学打开了大门。 目录 卷首篇 日出东方事事新 独怜国学风雨多 第一卷 上古文明儒学源 此事易经有记载 第二卷 尧舜一心为天下 后儒尊其为先祖 第三卷 大禹建国德为先 人性修养他重视 第四卷 夏桀亡国因失德 后儒以此诫天下 第五卷 商汤革命慰民望 武功文治商朝兴 第六卷 伊尹以德正君心 殷商国脉得延伸 第七卷 纣王无道失江山 千古文明遭断送 第八卷 文王重贤得人心 儒学源头更丰富 第九卷 武王革命举义旗 重视德治国兴盛 第十卷 周公制礼儒先驱 道德风范他最高 第十一卷 春秋乱世礼乐崩 沧海横流出孔子 第十二卷 孔子立志学周公 艰难困苦磨炼他 第十三卷 孔子决心救衰世 要为天下创儒家 第十四卷 夫子畅论仁与礼 强调人性好修养 第十五卷 孔子鼓励人进取 追求大同与小康 第十六卷 夫子善于教学生 后世以他为楷模 第十七卷 孔子周游诸国家 四处碰壁志难酬 第十八卷 仲尼遭困几生死 壮志不渝动人心 第十九卷 仲尼年迈回故国 儒者风范他确定 第二十卷 仲尼学生众三千 七十二贤世人夸 第二十一卷 孔子赞易倾心血 阐释事物变化因 第二十二卷 仲尼删诗定三百 陶冶世人好性情 第二十三卷 孔子编书传文明 揭示安邦定国策 第二十四卷 孔子定礼费苦心 处世准则他确立 第二十五卷 仲尼创乐资治世 完美世人好情操 第二十六卷 春秋修成孔子逝 国学规模他确定 第二十七卷 论语六经相辉映 民族精神更壮大… 第二十八卷 战国儒学难有为 孔门弟子分学派 第二十九卷 大学精蕴曾子解 儒学正宗他继承 第三十卷 子思阐述中庸意 处事中正世和谐 第三十一卷 诸子百家争鸣放 杨墨两家暂领先 第三十二卷 孟母三迁抚孤儿 孟轲立志学孔子 第三十三卷 孟子出国推行义 勇往直前气浩然 第三十四卷 孟子藐视帝王威 民贵君轻震古今 第三十五卷 孟轲善于辩诸子 儒学终于成显学 第三十六卷 孟子力倡性本善 造福人类功不小 第三十七卷 孟子论学多精辟 民族精神添力量 第三十八卷 孟子成书孟子逝 孔孟之道由此成 第三十九卷 屈原美政承仁政 上下求索传古今 第四十卷 荀子综合百家说 礼法兼治他首倡 第四十一卷 秦皇一统功巨大 弃仁灭智国早亡 第四十二卷 汉初采用无为术 诸儒相继兴经学 第四十三卷 董仲舒天人三策 汉武帝独尊儒术 第四十四卷 武帝外儒内苛政 西汉由盛走向衰 第四十五卷 仲舒建立新儒学 功过得失均明显 第四十六卷 苏武牧羊守气节 子长史记继春秋 第四十七卷 今古学派久相争 经师滥解经学衰 第四十八卷 外戚篡位西汉亡 东汉大兴谶纬学 第四十九卷 王充坚持无神论 张衡创造地动仪 第五十卷 佛教道教相继起 儒学面临新挑战 第五十一卷 党锢灾祸一而再 儒学名流屡遭害 第五十二卷 熹平石经纠时弊 两汉儒林多奉献 第五十三卷 魏晋儒学变玄学 学者精神太空虚 第五十四卷 道德典范诸葛亮 儒医楷模是华佗 第五十五卷 人性修养无族界 魏晋儒林仍壮观 第五十六卷 佛道两教同昌盛 儒学又临大挑战 第五十七卷 南北儒林竞风采 各展英姿壮中华 第五十八卷 王通首倡三教合 炀帝纵欲隋朝亡 第五十九卷 太宗善取三教长 儒家思想四海播 第六十卷 明君典范李世民 只是明君世稀少 第六十一卷 韩愈反佛遭谪贬 儒家道统他排列 第六十二卷 大唐儒林多俊杰 黄巢灭炬尊儒士 第六十三卷 五代十国大动乱 经世儒学又蒙尘 第六十四卷 宋祖重儒兴文治 诸贤同心创理学 第六十五卷 力主改革范仲淹 援道入儒周敦颐 第六十六卷 二程创立天理说 用词失当累至今 第六十七卷 元韦占党籍压诸 儒腐朽统治北宋亡 第六十八卷 岳飞精忠报祖国 郑樵科学治儒病 第六十九卷 理学难兴诸贤急 朱熹立志学孔孟 第七十卷 诸贤同心扶孤儿 元晦兼学佛与道 第七十一卷 李侗点拨功不小 朱熹极力定四书 第七十二卷 元晦入朝正君心 朱陆会辩鹅湖寺 第七十三卷 朱熹兴儒修书院 欲治国病险遭祸 第七十四卷 朱熹力救众灾民 六劾贪官反受害 第七十五卷 朱子大讲理气学 武夷泰山相连接 第七十六卷 晦翁极力治国病 四书五经他确定 第七十七卷 朱子身陷党锢狱 理学大成他总集 第七十八卷 力扶正学真德秀 坚守气节文天祥 第七十九卷 两宋儒林多壮怀 各为文明添光彩 第八十卷 元朝依然崇理学 理学难救元灭亡 第八十一卷 明朝理学被僵化 心学气学并肩起 第八十二卷 刚正不阿有海瑞 痛批假儒是李贽 第八十三卷 本草纲目李时珍 吸取西学徐光启 第八十四卷 宋应星致力科技 戚继光守卫海疆 第八十五卷 明朝儒林多豪迈 都是中华好儿男 第八十六卷 清朝理学剩余音 诸贤相继兴新学 第八十七卷 康熙重儒展雄才 儒学漂洋传西欧 第八十八卷 龚自珍除了旧布新 林则徐开眼世界 第八十九卷 清代儒林多奇才 欲救国难建新学 第九十卷 孙中山推翻帝制 章太炎号召国学 第九十一卷 五四怒打孔家店 儒学再遭大考验 第九十二卷 现代学者忙总结 精华糟粕待分别 第九十三卷 文革批孔遗后患 锤炼国学更坚强 第九十四卷 改革开放奔小康 国学因此得新生 第九十五卷 当代儒学是国学 和谐社会需要它 卷末篇 纵观国学五千年伴随中华正年轻 后记 试读章节 纣王无道失江山 千古文明遭断送 却说商朝自商汤立国,到纣王这一代,已经是历经太康、小甲、祖乙、祖丁、盘庚、武丁、祖甲、帝乙等共计十七代三十一王了。 在这长达近五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商朝社会随着历代君王道德修养好坏程度的不同,也多次出现时兴时衰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在商朝中期的祖甲时代,因祖甲是个尚能体恤民情,反对权贵盘剥百姓,并以修订《汤刑》来约束权贵的贪心和奢侈的帝王,所以当时的社会也曾出现相对的稳定。 然而,好景不长。自祖甲之后的历代商王,大都无视人性修养和道德建设,他们只顾自己享乐,根本就不去理会民间的劳苦,不懂得百姓种庄稼的艰辛,他们所专一的都是荒淫享乐。及至武乙时代,武乙在商代历史上以武功著称,对四方的征伐取得了许多胜利,但他又是一个很残酷的帝王,曾用大量的俘虏活人作为牲畜来祭祀和殉葬。因此,商汤以来的道德建设,至此出现了危机。 这时候,一夫一制的婚姻制度已经形成,但这种制度是专门约束广大劳动人民的,而帝王和奴隶主贵族们,从来都是妻妾成群。只不过是在形式上保留一个正妻,其他的都是妾。历代商王除了_个正妻外,还有不少妃子。由于他们放纵淫欲,导致这些商王大多是短命之人。到了武乙这一代,道德危机愈来愈严重。由于武乙也是一个无视道德修养的君主,所以他在位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他所酷爱的打猎和纵欲享乐上。他除了酷爱狩猎,还坚信只有用武力才能维护统治,因而对史官借助祭祀、占卜来干涉他那放荡不羁行为非常不满,从而命令工匠雕刻了一个被他称为“天神”的木偶,并由他本人在众目睽睽下亲自痛打和射杀“天神”,吓得史官从此再也不敢干预他不理朝政无所顾忌的打猎行为。不久,武乙在又一次率领大批人马,向西部地区打猎时,被突然出现的雷电当场击死。从而为后代迷信的史官,提供了武乙暴虐无道而遭雷电击死的因果报应的证明。 据载,纣王也并非是一个天生的无道暴君。相反,少时的纣,是一个天资聪明和灵敏多才之人。及至长大,他不但武艺高强,力大无比,能空手与猛兽格斗,而且还兼有能言善辩,口若悬河的雄辩之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豪杰雄才之君,由于受到他那不事修德、专恃武力父亲的不良影响,加上他从小就生活在深宫,根本就不知道天下还有民间的疾苦,所以他的人性也就根本说不上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为此,当他一登上帝位,身上所具有的巨大力气,就不是用来为天下黎民百姓造福,而是专门倚恃武力四处掠夺天下财宝女色供他自己一个人享用;他的口才,也不是用来宣扬先祖商汤的伟大德业,并以此来安定民心,而是专门用来强词夺理压制朝中群臣的忠言直谏。他那严重扭曲的人性,促使他成了历史上继夏桀之后又一个好酒贪色,性情残忍,肆意谋杀朝中大臣的暴虐之君。 纣王与他的父亲一样迷信武力,认为只有武力才能一统天下,只有用武力才能臣服诸侯百国。他自以为英雄盖世,便领着兵马,到处炫耀武力,强逼各诸侯与属国增加贡赋。稍不如意,就兴兵问罪:诸侯们虽然对他怀有怨恨,但都惧怕他的淫威,只得勉强搜索国中珍宝和美女献上,投其所好以求个平安。 纣王因连年用兵得胜,更加志满意骄。为了满足自己无底的淫欲,他不仅驱使大量的奴隶和民工,在商都南北的朝歌和邯郸两百多里的地区,修筑了许多巍峨壮观的离官别馆,并在这些御苑中,放养了许多珍禽异兽,供他和最宠爱的女人妲己以及一大群妃子宠臣在那里游嬉,过着花天酒地奢靡无度的生活。他还大兴土木,筑了一个方圆三里、高过千尺的鹿台,专门收藏战争勒索来的各种珠宝钱财;又修建一座名叫钜桥的巨大仓库,里面装满了搜刮来的粮食。为了追求刺激,他与夏朝亡国之君桀一样,在沙丘一带离宫里,建立了一个可供三千人狂欢不竭的酒池,并在酒池四周的许多树上,挂满了肉,称为肉林,以便随手可以取食。每当聚乐的时候,他还别出心裁,命令成群赤身裸体的男女,在酒池肉林间通宵达旦,追逐嬉戏,其卑鄙下流不堪入目,而他则在一旁观看取乐。自此之后,“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就成为历史上无德暴君最奢侈和荒淫无耻生活的典型写照载人史册,遗臭万年。 按理说,商朝发展到纣王这一代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劳动人民创造了不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甲骨文在商朝问世并开始流行,青铜器的铸造也是历史上最发达时期,而且音乐也得到长足的发展,磬、埙、鼓等乐器相继问世。然而,由于纣王的无道和残暴,不仅连高雅的音乐,也被扭曲成低贱下流的靡靡之音,以供他和妲己在淫乐时一边听着靡靡之音,一边观看淫秽不堪的“北里之舞”,甚至连商朝文明重要标志的青铜器,也被他用来作为摧残忠良的极其野蛮残酷的刑具! 纣王的穷奢极侈,耗费了大量的民脂民膏,他不断用兵,屡兴大役,不仅使得民怨沸腾,连许多诸侯都口出怨言。而围绕在纣身边的费仲、蜚廉、恶来和崇伯虎等几个助纣为虐的谀臣,又善于向纣进谗言陷害贤臣,纣就用加重刑罚来维持其罪恶统治。他制作一系列极其野蛮的刑罚来对付各种不满情绪的人,其中最残酷的就是那种用青铜器制作的,名叫“炮烙”的刑具,即是在一个大铜柱上涂满油,用刑时下面用炭火烧炙,把“罪人”捆绑在烧红的铜柱上,像煎鱼一样活活烤死。 纣的暴行,更激起诸侯们的反对。一个在朝的诸侯叫梅伯,他多次劝谏纣不要任意对臣民施加重刑,丧失人性的纣把他杀后,还将他剁成肉酱,分赏给诸侯吃,并宣布今后如有再劝谏者,以此为例。被列为商王朝德高望重三公(九侯、鄂侯、西伯)之一的九侯,他有一个美丽贤惠的女儿,被纣强选人宫后,因看不惯妲己的淫荡误国而被纣杀死,纣怕九侯怨恨在心,干脆也把九侯剁成肉酱分送诸侯。三公之一的鄂侯看不过去,仅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被纣杀了以后制成干尸以示众。这时,三公只剩最后一个西伯姬昌(后称文王)见两个好友连遭如此悲惨结局,甚是叹惜,只愤叹了一句“太过分了”,不巧被纣的耳目崇侯虎听见,他就很快向纣报告。纣不由大怒,鉴于姬昌在西部地区有一定势力,因此他不便贸然杀害姬昌,但他仍下令将姬昌囚禁在河南汤阴北的美里监狱,以便随时都可以杀害。 或许是天公不让中华文明就这样断送这在无道暴虐的纣王手里,所以当纣囚西伯于美里传至周后,周的大臣闳(音宏)夭和散宜生等人,赶紧商议营救西伯的办法。他们想起费仲是个好利的谀臣,纣又是一个好色之徒,于是设计在陕西合阳东南一带的莘国,选了一个绝色美女,并在西戎选了许多骏马和美玉、宝器、奇异玩物,通过费仲的手,向纣说情。中计的纣可谓是好色到了极点,他一见到所献美女,就非常高兴地说;“就此一物即足以释放西伯,还需要那么多东西?”笑罢,遂下命放了西伯,还赐给西伯弓矢斧铖等兵器,以示授西伯有征伐诸侯的兵权,并还说:“诬告西伯的人,是崇伯虎呢。”西伯出狱所办的第一件事,即担忧纣王还会不断用炮烙残害朝中良臣,因此他就以献出洛水以西的许多沃地为代价,来换取纣王废除炮烙的酷刑,纣也都同意。于是,西伯就这样得以平安地回到自己位于陕西岐山的属国,开始经营再造中华文明和复兴被纣王断送的道德以拯救天下的伟大事业。 P31-33 序言 日出东方事事新独怜国学风雨多 国学沧桑话儒学,万事发展皆艰难。 如今举笔向天问,几时复得国学兴? 话说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上,儒家的思想文化一向被许许多多的国人看作是自己民族的主流文化和国学的主体,同时也被世界公认为东方文化的象征。 因此可以说,儒学就是中华民族国学的主体。 众所周知,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代表的国学,是在历史长河的磨炼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如果细算一下,其磨炼次数之多,受打击之沉重,远非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中的任何教派(或学派)可以相比,它的大起大落和屡次倒下又屡次复起的样子,到今天来看,也还是那样的触目惊心! 这不,早在2500年前的孔夫子,虽然他用了毕生的心血,才得以把偌大的国学体系——儒家学说建立起来,其后也有孟夫子用毕生之力进一步丰富儒学内涵,但儒学还是在孔夫子身后不到300年的时间,就一头栽在秦王朝“焚书坑儒”的沉重打击中,它的惨状已到了近于灭绝的地步。 随后不久,由于西汉的汉武帝在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才得以用“经学”的面貌,成为汉王朝的主流意识形态,从此开始正式以国学的面貌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但是好景不长,刚刚过去300年光阴,它就在东汉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和熹平五年(公元176年),接连两次遭受“党锢”的沉重打击,造成盛极一时的两汉经学,从此一蹶不振。 及至宋朝,当儒学在与佛、道两教激烈竞争中,刚以援佛、道人儒的“理学”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它的灾难又接踵而至:先是在北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所立的“元祜党人碑”,被打入党人碑的,不仅有理学初建者程颐等人,也有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等人;继之相隔不到百年光阴,理学家们就再次身陷南宋光宗庆元三年(公元1197)的“伪学”党籍。在此次党禁中,连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朱夫子,也差些命丧“逆党”的断头台。 到了明、清两代,本是充满无穷生命力的理学,虽然仍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国学而风光了五、六百年时间,但在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它就迎来了一次更为猛烈的风雨洗礼,从而使它从历史上的最高峰,跌到历史的最低谷。在接连不断的“打倒孔家店”呐喊声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已作古2400年的孔老夫子。 此后相隔不到60年的时间,儒学便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再次成了众矢之的。持续十年的大批判,使得整个儒学,就像过街的老鼠,人人都要喊打。它的命运,又到了将近于灭顶之灾的地步。 使人万万料想不到的是,时间仅仅过去了20多个年头,儒家的思想文化在人类刚刚踏进21世纪的大门口时,又得到了社会的重视,许多平民百姓,纷纷把儒家的经典著作,当作教育孩子长大成材的重要读本,甚至还把它当作培养昂扬向上民族精神的基石。一时间,儒学又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 不仅儒家的命运是这个样子,就连对儒学的评价,自古以来,也总是毁誉不一。时至今日,对它的大褒大贬,竟还是有天壤之别!请看: 有人把儒家的思想文化称颂为“宣先王教化,弘人道文明”和“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此,儒学自然也就成了人们心目中治国平天下的国学。 有的人把儒家的思想文化看作是历史上最封建、最落后、最保守、最复古和最迂腐的东西,是历史进步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于是,儒学成了人们心目中“封建”、“落后”、“复古”、“保守”、“迂腐”的代名词而厌恶它。 有的人把儒家思想文化看作是凝结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精神纽带,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长城,甚至还有人把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最后只有中华民族的文明能得以保持不断的原因,中华民族所以有称誉于世界的“礼仪之邦”,也全部归功于儒家思想文化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公元1982年,全世界有一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集在法国巴黎,这些杰出的科学家在会议结束前,发表了一个共同宣言,其中有惊人的一句: “如果人类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及至公元2002年,又有人认为儒家思想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不仅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石,乃至于今天中华民族所以能一直保持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也是与儒家思想文化的不断培养分不开。 于是,儒家的思想文化,似乎又成了维系世界人类和平和中国“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必不可缺的精神力量,乃至于今天13亿中华儿女正在极力建设的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伟大事业,也都向儒家思想文化汲取精华,并以科学的方法为之注入新的生命力。 尤为可观的是,鉴于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者孔子,是人类倡导构建和谐社会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先驱。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在世界各国开办的汉语学校,均以“孔子学院”来命名。于是,许许多多的国人、海内外侨胞,不仅以自己的民族能有像孔子这样的世界文化伟人而骄傲,而且以自己的民族能拥有五千年绵延不绝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代表的国学而自豪。 然而,也有人到现在还要把近代中国所以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的罪过,全部归咎于儒家的思想文化,甚至还有人要把今天社会的一切落后的东西,都记在儒家的账上,因此他们非要把儒家彻底打倒,然后再踏上一只脚,使它永世不得翻身。 更有甚者,有的人不仅对儒家怀有很深的怨恨,而且对那些弘扬儒家思想文化的人,也统统视为“满嘴仁义道德”而“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因此,他们对儒家的仇视,已到了只要一提到“儒家”两个字,就怒上心头,似乎他们与儒家有百世不解的深仇大恨;甚至连代表自己民族国学的儒学也一并视为封建社会的残渣余孽,要予以彻底扫除。 看得出,对于儒学的毁与誉,褒与贬,并不是到今天就可以结束。 或许有人要这样问道:“这个儒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学问,竟能这样复起了又被打倒,被打倒了又能复起?这儒家的思想文化,到底是什么东西,竟能使历史在进展到了21世纪的今天,也还有人对他怀有天差地别的褒与贬,天差地别的爱与恨?” 这是一个重大的认识问题。 树有根,水有源。要解答这个重大的认识问题,首先还得请人们去认识儒家思想文化的历史真面貌。而要认识儒学的庐山真面目,还得从远在五千多年前的那个产生古文明和古文化的时代说起…… 后记 朗朗乾坤日月长,中华复兴正逢时。 而今寒冬已过去,国学春天在眼前。 应该说,尽管我为著述这部《国学五千年》不仅倾注了近八年时间的辛劳,而且付出了透支身体健康的沉重代价,但在今天下笔这部《国学五千年》的后记时,却是我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近二十五个春秋以来写得最为痛快的一笔! 使我满心兴奋的主要原因,即是我与全国广大人民一样,清楚地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久违的国学春天,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终于已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了!而我这个普普通通的东南学人,从而再也不必像七年前刚下笔这部书稿时那样为“如今举笔向天问,几时再得国学兴?”而痛心疾首了! 因此,今天我要借这部《国学五千年》顺利出版之际,首先向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要借此向五千年来为我们中华民族国学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壮大而做出重要贡献的千万万仁人志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因为,这部书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他们的心血、智慧乃至于生命来书就,而现在我只不过是用科学的态度和文学的表达方式,予以系统地整理,并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全方位表现出来,使之成为一部国人大家都能看得懂的大众文化读本而已。 在这千万万的先贤中,我要特别致谢的有春秋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孔子、宋代伟大思想家朱熹和宋代伟大史学家郑樵这三位先哲。 因为,是孔子删述的“六经”,使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样的学说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真正的国学;朱熹的《四书集注》,也使我终于明白了中华民族的国学是怎样地不断发展壮大。而当年郑樵立下的“集天下书为一书”宏愿以及他的《通志》200卷,则是直接把我从一介躬耕陇亩的普通山民,引导到以弘扬国学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专业创作人员。并且,也正是孔子、朱熹、郑樵等先哲的引导,才使我这个本不是研究国学的文学作者,在国学受到普遍冷待的时候,义无反顾地转入对国学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及著述之中。 如今,这部《国学五千年》即将正式出版,我怎能不向这些伟大的先哲致以万千的敬意! 母爱高于天。因此,我更要借此书的出版,向赋予我生命,如今年已九十有四、重病在身却依然时刻牵挂和支持我创作著述之业的母亲詹大妹,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与我著述这部书所遇到许多难度一样,出版这部书同样也要经过一番曲折。因此,《国学五千年》终于能得以顺利出版,我不仅要衷心感谢群言出版社和该社编辑部主任闻立鼎、责任编辑樊伟、盛利君对本书的重视和支持,而且要衷心感谢莆田市市长张国胜和莆田市财政局局长王玉宝对这部著作社会价值的重视和予以的大力支持。 并且,我要借此书出版来致谢的还有: 长期支持我文学创作和国学研究的莆田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化局等地方党政部门,市政府历任市长姚振泉、吴建华、陈少勇、詹毅等,特别是原市长詹毅在我著述《话说儒家》和《国学五千年》期间给予的有力支持! 长期为我文学创作和著述之业提供良好研究、创作环境的莆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金钵、原莆田市委常委、秘书长柯光泽,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郑碧钦、郑祖杰、林文度、魏国庆、许银梅、李尚清、罗锦枝以及文学界的诸位良朋好友等。 由丁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国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学术文化体系,所以尽管我也曾期望借此书来向国人全面说明国学所在的美好愿望,但终因我的学术文化水平有限,所以仅能粗线条地勾勒出以儒学为代表地中华国学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不断发展壮大的轨迹,及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所在,甚至书中的一些学术观点,也仅代表我个人的一家之见,如有不妥,敬请海内外专家、学者予以批评赐正。于此,我也要借《后记》来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黄玉石 2007年立春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